馬斯克的星鏈計劃能讓美國直接跳過5G技術,進入6G時代嗎?

戀丄緦淰


馬斯克的星鏈到底是做什麼用的?馬斯克是神還是大忽悠?拋開事實的盲目崇拜和詆譭都是不科學的,我試著從星鏈規格這個方面進行一下分析,給大家更好的理解星鏈和馬斯克提供一個思路。

先說結論:由於受系統容量過小,建設速度太慢,時延過大,可靠性不足等限制,星鏈無法代替5G全球網絡,相比6G規格更是相差太遠。但是星鏈有其獨特的價值和細分市場競爭力。

先看我自己總結的星鏈規格和4G|5G系統的對比,由於馬斯克的星鏈還沒建成,更多使用的是馬斯克的宣稱規格,先上圖


下載速度:馬斯克宣稱星鏈可提供單人最大1G的下載速度,這明顯優於4G的100M速率,跟5G的初期實現速率相當,但是5G的協議速率為10G,只是初期器件等能力達不到。而6G的規劃速率為1000G,星鏈是沒辦法達到的

基站數量:4G時代全球800萬臺基站中國427萬,5G時代預計中國就要800~1000萬臺基站,星鏈一期12000顆星,二期40000顆,這個數量是絕對碾壓級別的,這個數量意味著什麼呢

系統容量:網友喜歡談覆蓋,衛星覆蓋廣,但是廣大網友忽略了系統容量這個最重要的因素。4G和5G為的是提供30億以上的人接入互聯網,同時5G還承擔著1000億物聯網連接的重任。而星鏈的12000顆衛星顯然承擔不起一千萬基站才能勝任的任務。馬斯克自己說,一次發射可以增加2~3T的系統容量,也就是60顆衛星可以增加2000~3000G的容量,按照4G的每人100M流量計算,60顆衛星最大可供3萬人同時上網,12000顆就是600萬,40000顆就是2000萬人。注意,這是同時使用的概念,考慮到多人輪流使用,星鏈一期的12000衛星有可能服務2000萬用戶,這與30億人用相去太遠。

系統時延:星鏈時延馬斯克宣稱25~30毫秒,優於4G的40毫秒,但是比5G的小於10毫秒要差。由於星鏈的軌道只有500~1000公里高,這個時延是有可能實現的。這個時延下,是可以滿足目前需求的,但是未來的自動駕駛,遠程手術,VR沉浸體驗是沒法支持的。另外衛星覆蓋受天氣影響大,可靠性也不能保證。

建成時間:4G網絡中國2014年全面使用,5G網絡中國2020年全面使用。星鏈按馬斯克的說法,到2024年發射4425顆,2027年發射7518顆,2030年左右才能完成12000了衛星發射,至於40000顆,如果按目前的平均速度,要2050年才能發射完成。這個節奏,實在是比較慢。

功率:功率之所以重要,是因為你服務的用戶多,你就需要很大的能量支撐,下載速度越快用的人越多,耗費的能量就越高。按照基站的典型配置計算,4G基站滿功率發射大概1000瓦功率,5G速率更快變成了3000瓦。注意,因為5G協議效率更高。用了3倍的功率提供了10倍的下載速率。而馬斯克的星鏈在衛星近地軌道上,距離500~1000公里,理論上需要更多的能量才可以,比較尷尬的是,衛星在天上,供電就非常受限。可供參考的是美國的GPS衛星自帶了13.6平米的太陽能電池板,能提供1100瓦的電量,這跟一臺4G基站的能量等級相當,一臺4G基站大概能支持千人級別同時使用,馬斯克的一顆衛星容量上不會超過這個數量,因為離得遠。

簡單總結:馬斯克星鏈從單人使用指標上看,優於4G但弱與5G。最大的缺點是兩點,一是系統總容量太小,12000顆衛星按4G網絡標準服務人數只能在千萬人級別,按5G網絡標準來說只有百萬級別,沒法做到服務全球用戶。二是建設的太慢,2030年才能發射完12000顆衛星,這是地面基站6G商用的時間點。

結論:星鏈是很難替代5G網絡的,至於說6G那更是差得太遠

那馬斯克是不是瘋了,發射上萬顆衛星又不能代替5G網絡?他沒瘋,是網友把星鏈的作用想歪了。其實很簡單的道理,就說一點,佔地球70%面積的海洋是沒有基站覆蓋的,而海上月活船隻數為30多萬,船員200萬以上。加上沙漠,密林,山川,南北極,開車出去的驢友們,孤獨的海島居民,人數應該在幾千萬的級別。很神奇,星鏈的系統容量也恰好是這個級別。而在這個領域,馬斯克幾乎沒有競爭對手,一家獨大。摩托羅拉的銥星系統帶寬在10k以下,只能打打電話,根本不是馬斯克的對手。其它系統都是軍用的。馬斯克如果把這些市場全拿下,足夠賺得盆滿缽滿。況且,有些陸地客戶也可能對星鏈感興趣,星鏈也可以滿足一部分。馬斯克說星鏈租戶每月100~300美元租金,按年3000美元算,服務一千萬用戶,一年300億美元,這跟媒體的相關報道是不是神奇的又吻合了?我的分析應該比較接近事實。所以馬斯克應該想得非常清楚。


本文是依據本人個人知識領域進行的分析,目的是提供多一些的思路進行客觀分析。僅供參考。


沉思的楓葉


說星鏈計劃之前,我們先回過頭看看20年前摩托羅拉公司的銥星計劃。

在20多年前,美國摩托羅拉公司推出了這麼個計劃:向太空發射108顆通信衛星,其中有36顆是地球同步軌道的,也就是說在咱們頭頂上永遠不變的;其餘72顆是非地球同步軌道的,可以在我們的頭頂上飛來飛去的。這108顆通信衛星組成一個覆蓋全球的通信衛星網絡,只要我們抬頭仰望星空,頭頂上最少都會有兩顆銥星為我們服務。到時候咱們只要買一臺銥星電話,就可以不依賴地面通信基站就能實現全球通話了。

這計劃設想是挺好,108顆銥星通信衛星也全部發射上太空了,銥星電話也造出來了,可它推廣不了。

首先是錢的問題。一個銥星電話要3萬美元,不是富翁根本就買不起。

其次是這玩意太笨重。以前我們說大哥大是磚頭,可它比大哥大還大哥大,整個電話就像個三四個月的嬰兒那樣大,加上天線有三米長,攜帶不方便,到哪都得像抱嬰兒那樣抱著。

最後就是功能單一。它除了會打電話外,什麼功能都沒有。

結果這東西很不受歡迎,嚴重影響了它的推廣,很快銥星計劃就壽終正寢了。

如今馬斯克說要搞星鏈計劃,要從4G直接跳到6G,比銥星計劃還要瘋狂。按照計劃,馬斯克想發射12000多顆衛星到天上,組成一個覆蓋全球的衛星通信網絡,讓咱們的手機、平板、電腦不需要依賴地面通信基站就能連接WIFI,隨時隨地都能高速上網,通信,並且能達到23G的網速通信。

對於這個計劃,我並不看好。首先,12000顆通信衛星怎麼佈置啊?要知道如今在軌道上各國正在運行的各種衛星全部加起來也不過是2000顆左右,你要上去12000顆,將它們部署在哪個軌道呢?就算它們都是小衛星,也需要佔用軌道的呀。

其次就是錢的問題。馬斯克說整個星鏈計劃將耗資100億美元。這個龐大的計劃僅僅花這點成本能辦得到嗎?我是深表懷疑的。

第三就是技術方面的問題。咱們手機、平板、電腦要想實現4G或5G高速上網,通信,它們一般每隔2至5公里的距離就要建一個基站。因為手機、電腦、平板上的無線電信號接收裝置有效距離就是這個數。可現實馬斯克倒好,要讓咱們的手機、平板、電腦接收來自距離地面上百公里甚至三四百公里高度的衛星信號,這不是扯蛋嗎?可能有些人會反駁我,說咱們手機不是可以直接連接GPS嗎?這些衛星也是部署在距離我們地面300多公里高的太空中呀。我們的手機、平板、手提電腦確實可以連接GPS,但你要知道,無論是美國的GPS也好,我們的北斗系統也好,俄羅斯的格拉納斯也好,歐洲的伽利略也好,它們都是需要大型的地面衛星接收站的。接收站收到它們的信號後,再通過各地密密麻麻的通信基站,將它們的信號傳遞到手機、平板等終端設備裡。可馬斯克現在搞的星鏈計劃是不需要大型的地面衛星接收站的,而是讓咱們的手機、平板等終端設備直接連接太空的衛星信號。這有點太扯蛋了。


血染戰旗紅


我是中國人,只用國產手機!不要被蘋果、三星的水軍們的吹捧忽悠和欺騙了,當今什麼都可以偽造。三星手機要爆炸,蘋果手機存在30個致命缺陷:1、不支持通話錄音;2、信號極差(基帶英特爾劣質);3、價格虛高;4、電池小,待機時間短;5、雖然現在有18所謂快充,但充電速度慢;6、關機後鬧鐘不響 不信可測 7、雙層主板發熱大,遊戲發熱,發熱翻車;8、配件昂貴,不支持第三方更換;9、不支持滾動截圖;10、傳輸文件麻煩,封閉系統;11、相對上代取消了3d touch功能,相對上代簡配、12、5G遙遙無期,13、偽雙卡雙待,副卡不支持4G;14、外觀淪落醜化15 max228克,半斤重磚頭16 720p垃圾屏幕,都沒上1080p,字體稍大,顯示就是模糊,不信可測 17 後置三攝全網最醜18全網最大劉海全網最醜19 全網最大最粗邊框 20最不安全手機被點名批評 21低溫還關機,室外冬天低溫部分不能用 第22點配件與電池價格是國產手機幾倍 第23點標配5v1A充電器,沒有18瓦充電器需要另外花243大洋購買,還需要花100多買專用數據線, 第24點 iphone11沒有采用type c接口,為自家lighting接口,非常不方便 第25點 無3.5毫米耳機孔 第26點不支持存儲卡擴展 第27點不支持紅外遙控 28 不支持無線反向充電。29.不支持屏下指紋 30,app收費嚴重超標,部分app費用不僅要錢,會員費用是安卓兩三倍。是中國人的不服來辯!!!漢奸免談!

拒絕病果。看到有中國人公開舔病果,心裡就不舒服。美國公開抵制中國,中國人團結起來抵制美國就這麼難?想想也能理解,抗日戰爭時期,每一場戰鬥,消滅的偽軍總是比日本人多!


鑫1


  1. 馬斯克的星鏈計劃是針對全球的,不僅美國能用,其他國家也能使用。而且馬斯克提出星鏈計劃的初衷之一就是為那些經濟不發達地區,使用不了,使用不起3G、4G的人群提供服務。
  2. 美國是市場國家,如果新技術成本和收益合適,他們的運營商會選擇性價比合適的技術和產品,如果性價比不高,他們的運營商不一定會首先選擇參與星鏈計劃。
  3. 4G的技術是以美國為主,但美國4G的普及率還沒有中國高,主要的原因就是美國運營商在美國幅員廣闊的鄉村建設4G成本太高,收益太低。
  4. 6G的國際標準目前還沒有制定,星鏈計劃可能只是其中的一個可選路線,但不排除有更好的技術出現。
  5. 中國也已開始佈局6G研發,華為已開始加緊推進。但華為任正非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6G技術可能要10年後才能被使用。
  6. 馬斯克的星鏈計劃,目前來看,僅可當作是未來5G技術的補充,提供在偏遠地區、海洋、空中、無人區等應用場景中,同時,幫助5G的應用克服來自服務器端及其他端口的網絡時延,提高網絡的傳輸效率,滿足更多應用場景。

懷來東花園新傳


稍微有腦筋的人都知道馬斯克是扯蛋,在地面上同一個城市打電話信號傳輸都不會超過100km(其中90%的距離是通過有線)說的是北上廣這樣的大城市,衛星打電話,哪怕兩個人距離1km,打個電話信號就得傳500km以上而且都是無線傳輸。愛因斯坦的能量守恆打破了嗎?再說衛星的通信容量,現代移動通信之所以能夠做到全球高速高密度低延時,你要看看部署在全球移動固定網絡中的邊緣節點,匯聚節點,核心節點設備的數量,重量,功耗。把這個數去個零發生到太空的發射成本估計比設備都貴。真希望美國直接上衛星6G,直接耗死他


小馬哥64351541


馬斯克就是一個大忽悠,也就偏偏中國的某些傻子,它發射的衛星背後都有美國政府支持,不然你以為一個南非人30多歲能有多牛逼的技術,又不是互聯網企業,還有吹特斯拉車的,動不動自燃,連電池都造不出來,說實話,比亞迪把特斯拉按在地上摩擦,總有些人不喜歡聽,但還是要說


自有任我行


我不知道,但是馬斯克是創造奇蹟的人,他所有的想法都實現了或在實現中,我們舉全國之力都趕不上他,我們不瞭解他的星鏈計劃就不要瞎發表高論了,靜觀就是!


火紅的美


馬斯克的確是個有膽識有氣魄有夢想而且敢於嘗試挑戰的人。從創辦自己的小公司到最後SpaceX。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壯舉。 與其說馬斯克是個夢想家,倒不如說他是個腦洞大開的人,或者說是敢於嘗試高科技的人。從特斯拉成為電動車的老大。

到SpaceX的初見成效,他被成為下一個可以改變世界的喬布斯。 馬斯克的科技大腦的確比其他科學家還發達。比如之前提出的高速管道運輸列車。據說在真空管道里可以當實現1000公里/小時。這個想法很特特別,也讓世界各國爭先恐後的效仿,可見高速隧道計劃的應用前景廣大。  



 

在美國特朗普打壓華為的時候。還有全球所有通信公司都在爭奪5G市場的時候,馬斯克發射了他的一串衛星,他計劃用5萬顆衛星開覆蓋全球來實現海上,山間和偏遠地區的高速通信。  


 

因為目前海上和一些地區還無法上網,只能藉助衛星通信連接網絡,這樣的衛星租借費用高。所以馬斯克想通過他的星鏈計劃來實現。   

還是其他公司提出用高空氣氣球來實現。這個想法和馬斯克的星鏈計劃大同小異,都是在高空通過設備對地面實現網絡覆蓋。   

又有人分析星鏈計劃只不過是美國政府對地球太空資源的佔領,因為地球同步衛星的地球靜止同步軌道是有限的,你用了別人就不能用了。這只是美國的提前佈局。   

而且這個計劃早就有人提出過,只是沒有去實現。

所以這個計劃很難實現,更不是什麼6G通訊。


科技未來宇宙奧秘


第一,馬斯克的確是靠著PPT來圈了不少錢。第二,馬斯克的火星移民計劃基本上就是一個幌子,比如前一段時間和馬雲的那場論戰,其實就是馬斯克忽悠馬雲去投資,馬雲太過精明,看清楚了,不願意去投。第三,所謂的超級高鐵到現在只看到幾年前的那個時速三百二的鐵疙瘩,並且連剎車都不知道怎麼辦,只能讓它撞沙子。第四,特斯拉的車所用的電池是松下的鋰電池,捆綁而成的電池組,因此總是發生自燃。中國答應特斯拉在中國建廠,我懷疑不過是中國利用馬斯克這個大忽悠攻擊美國貿易戰的一個棋子罷了。到現在特斯拉的中國工廠都沒有什麼起色。第五,如果你仔細去看馬斯克的行事途徑,和賈躍亭很相似,只不過賈躍亭是在中國,沒有多少人願意相信了!但是中國人對外國人,那是相當相信的,畢竟有一大群慕洋犬!


漢唐雄風111


這個問題要分情況討論,按照目前的衛星功率來說是不可能把衛星當基站的。很簡單的例子,5G基站在目前的覆蓋距離和傳輸速率下,功耗都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衛星的功耗非常有限,假設衛星不如基站的功耗高,而覆蓋距離又要高於5G,那麼傳輸速率必然低於5G基站。那麼所謂6G都是空想。假設微型核能源可以解決衛星的功耗,那麼上傳速度就會成為第二個問題,因為普通手機的功率基本不可能和衛星通訊。所以綜合來說遠距離通信的功耗會成為瓶頸。從現實角度來說衛星只能作為輔助,而不可能成為通信網絡的主體。這都是忽悠老闆投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