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釣友總說“擋口”,到底什麼原因在擋口?又該怎麼破解?

新手釣友在釣魚的時候總是會遇到一些自己無法解釋的事情,比如說現在到了秋末馬上要入冬了,浮漂動作特別輕,甚至有時候浮漂沒動作都能中魚,錨魚。問別人怎麼回事,很多人都會回答你線組太粗擋口了。於是把線組用小,有時候情況有所改善,但有時候卻一點改善都沒有,這是為啥呢?其實所謂的擋口並不是只有線組太粗會出現擋口的現象,路人甲覺得吧,凡是不利於魚兒將餌料吸入嘴裡的環節都算是“擋口”,所以並不能單純的把問題丟在線組搭配上,要從這些方面全面去調整才能解決擋口的問題。

老釣友總說“擋口”,到底什麼原因在擋口?又該怎麼破解?

1,子線的問題

眾所周知,子線越粗越硬,柔軟度就不夠,在魚的個體很小,魚口很輕的時候,魚兒吃餌的動作也很小。於是這些動作在子線這個環節會有個比較大的衰減,反應在浮漂上的動作就會特別細微。所以很多老釣友都提醒新手釣友說在魚口輕的時候子線儘量小一點。確實很多時候在用1號子線動作只有半目,但是換了0.6的子線後浮漂的動作都在1目,甚至有一目多的大動作了。這也是釣友們都會用的一個調整方法,但有時候調整了子線之後並沒有效果,這是為啥呢?因為還有其他幾個原因。

老釣友總說“擋口”,到底什麼原因在擋口?又該怎麼破解?

2,魚鉤的問題

魚鉤也會擋口?在某些情況下魚鉤確實也會擋口,比如說魚鉤太大,而水裡的魚個體又比較小的時候,也會出現擋口的現象。因為想把鉤餌吞進嘴裡也吞不進啊。所以這時候浮漂動作比較亂,沒有清晰的頓口,經常出現小頂漂,提竿總是不中魚。這時候把魚鉤換小點,動作會乾脆很多。而且魚鉤的型號也很關鍵,有時候魚口輕的時候選的魚鉤鉤條過粗,比重太大,魚兒將餌料吸入嘴裡也是非常難的,也算是一種擋口現象。

老釣友總說“擋口”,到底什麼原因在擋口?又該怎麼破解?

3,餌料的問題

很多人都沒想到餌料也會成為擋口的原因,因為很多時候魚兒沒辦法把餌料吃進去。比如說餌團過大的時候,想吃也吃不進啊。比如說一個花生米大小的餌團,看起來不大吧,但是現在很多水域裡都沒啥大魚,一般都是瓜子鯽什麼的,如果你的餌團還像花生米粒那麼大,它們根本吃不進去。另外,餌料的狀態和比重也很關鍵,如果在魚口很好的時候到是影響不大,但是在魚口本身就弱的情況下如果餌料狀態不好,比重過大,它們想吃也吃不進去,自然出現擋口的現象。

老釣友總說“擋口”,到底什麼原因在擋口?又該怎麼破解?

4,調釣的問題

調釣不當也會出現擋口,比如說很多人對調靈的理解就是調高釣低,感覺調目越高釣目越低就越靈敏。其實並不是所有情況都如此,如果浮漂吃鉛量比較小還好,如果浮漂吃鉛量比較大,調目越高浮漂向上的拉力值就越大,釣目越低主線就繃得越直。魚兒吃餌口腔產生的吸力是很難對抗浮漂上升的拉力的,信號反而會出不來,這也算是一種擋口的表現。這時候將調目設定低一些,換個吃鉛量小點的浮漂,效果就不一樣了。甚至很多釣友都喜歡調平水釣1-2目,目的就是為了讓浮漂向上的力量小一點,只需要將餌料吸入嘴裡就會有信號了。

老釣友總說“擋口”,到底什麼原因在擋口?又該怎麼破解?

​最後:擋口與否其實是個沒必要糾結的問題,在很多情況下根本不用考慮擋口的問題,比如說小魚堆裡釣大魚,大鉤大線,釣鈍就可以了。不管你餌料比重多大,子線多粗,只要它們輕輕一吸就能將餌料吸入嘴裡。另外,在魚情非常活躍的時候,擋口的現象也基本可忽略,只有在魚口輕,魚的個體比較小的時候才需要考慮這些細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