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諜戰表面下精心設計的眾生相和煙火氣

我父親是一個抗日劇迷,每次只要遙控器率先被他拿到,我和我媽都得忍受那似乎永遠播不完的抗日劇。

被迫跟著看下來,我總結出了我國一般的抗戰劇和諜戰劇的幾大通病:人物不夠立體,生活不夠接地氣,嚴重脫離實際。

形象點說就是主角必須是又帥又能打,不用吃飯也不用睡覺。

印象裡是《偽裝者》率先打破這種局面的。

在我看來,《偽裝者》雖然主要講的是一批有識青年冒死執行死間計劃的過程,但真真將所有人打動的是明氏一家的姐弟親情。

長姐為了照顧三個弟弟和家庭,一生不嫁,把弟弟們都送離戰火,自己卻在支援抗日,不料三三個弟弟暗地裡都紛紛走上了相同的潛伏戰線。

抗戰的目的是保家衛國,為祖國英勇獻身的理想大義固然令人敬佩,但是每個戰士的生活和家庭卻更能讓觀眾感同身受。

而《驚蟄》中就有不少充滿生活氣息的場景特寫,對於上海和重慶地域文化差別的展現也很到位。

第一集陳山和他兄弟們的一口濃厚的上海口音總是帶來些莫名喜感,之後陳山在重慶遇到了張離,都會上海話的兩人也給了在異鄉的彼此一絲安慰。

我本來以為操著一口這麼溜上海話的張若昀本身就是土生土長的上海人,沒想帶人家從小到大讀書都在北京,看來劇組對細節還是很注重的。

配角方面,《驚蟄》也絲毫不馬虎,在陳山消失之後,他的兩個市井兄弟主動承擔起了照顧陳阿爸的重任,劇裡面陳阿爸喊著要吃生煎包的片段也著實讓我們看到了上海弄堂裡普通百姓的生活百態。

離開上海後,陳山遇到荒木惟後,兩人坐在重慶的街邊攤吃麵,鏡頭從店家調一碗配料豐富的重慶辣面切入。

煮麵,入碗,舀各種調料,最後上桌前還不忘加勺蔥提香,簡直不要太妙。

《驚蟄》諜戰表面下精心設計的眾生相和煙火氣

光看著就好吃

這個鏡頭保留的很完整,從一碗重慶美食引出當地的特色和文化,看得我視覺和味覺都很享受。

劇裡面我們還看到陳山刮魚鱗炸魚,會做菜的讀者應該知道,炸魚是一個危險活,滾燙的油遇到魚自帶的水分往往會使得熱油四濺,這個鏡頭拍好了會很真實,但對演員來說也有一定危險係數。

《驚蟄》諜戰表面下精心設計的眾生相和煙火氣

拍攝的時候手估計被濺了油

包括劇裡面不止一次出現的吃火鍋的場景就更不用多說了,麻將和火鍋在重慶四川一帶起碼是標配,而陳山這個上海人習慣的是糖醋魚這種甜食。

《驚蟄》諜戰表面下精心設計的眾生相和煙火氣

火鍋

再來說說劇裡面對於小角色的精心刻畫,使得基本上現在在軍統局裡面出現的大小人物,都有一定的辨識度和人物特點,拿李伯鈞這個人來舉例,他只活了5集。

其中有一場周海潮派手下和李伯鈞吃飯打探消息的戲份,劇裡面給李伯鈞安排了很多臺詞,其中就包括李伯鈞講到自己參加抗日,父親讓他一定得幹出一番事業才能回鄉。

《驚蟄》諜戰表面下精心設計的眾生相和煙火氣

李伯鈞

這個情節主要是用來套話,本身不用這麼細緻,但是卻很好刻畫了李伯鈞的孝順細心和報國之心,不僅如此,也為之後的一個情節埋下了伏筆。

李伯鈞在去肖正國家的路上,看到有幾個人欺負一個賣花的小女孩,這激發了他心底的善良和憐憫,不僅買下了小女孩的花,還把自己的圍巾送給了寒風中的她,但這也成了他被殺害的機會。

李伯鈞按理來說就是一個炮灰,能夠自圓其說他被殺就行,但是《驚蟄》在他很短的戲份裡用了很多筆墨進行立體的刻畫,也改變了以往大多數影視醜化和弱化國軍的做法。

這只是劇裡面的一小部分。

能做到認真對待每個大小角色和他的生活,我相信,這部劇的下限還是有保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