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楊堅的第一謀臣,楊廣稱帝后不久,卻被滿門抄斬

高熲作為開隋九老之一,其功績絲毫不亞於靠山王楊林等人。在小說中,高熲也可以算作是一位勇將,不過,這畢竟是小說的一家之言。歷史上,高熲曾為隋朝的開國功臣,而且長期擔任隋朝的宰相,深得隋文帝的信任。

高熲是隋文帝的第一謀臣,他曾為隋文帝統一全國做出了重要的貢獻。開皇初年隋文帝所有的改革,都離不開高熲的輔佐,他可以說就是隋朝的第一功臣。高熲本身的才能偏於政治方面,這也是隋文帝楊堅信任他的重要原因。隋朝建立後,高熲官拜宰相之職,他輔佐文帝實行法令建設。可以說,沒有他,就沒有開皇初年隋朝的盛世。

隋文帝楊堅的第一謀臣,楊廣稱帝后不久,卻被滿門抄斬

高熲智謀超群,其很小的時候,就受到了北周武帝的提攜。十七歲那年,高熲被齊王宇文憲引為記室,從此,高熲便身入仕途。北周晚期,隋文帝楊堅尚不出名,在那一段時間內,高熲卻先後崛起,他發現了楊堅的政治才能,遂主動投效到楊堅的旗下。後來,北周宣帝宇文贇猜疑楊堅,又是高熲的幫助,隋文帝才化險為夷。

隋文帝楊堅的第一謀臣,楊廣稱帝后不久,卻被滿門抄斬

高熲輔佐楊堅有一段特殊的經歷,北周靜帝時,楊堅成為了北周的丞相,當時,楊堅已經陰圖代周,苦於身邊無人,他才不得不派人請高熲出山。文帝以為,高熲深受北周武帝厚恩,可能不願意出山幫助自己,所以文帝便有意試探高熲,等到高熲主動投效到楊堅身邊,楊堅才對其有所信任。

高熲曾為隋文帝平定尉遲迥之亂也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隋文帝楊堅的第一謀臣,楊廣稱帝后不久,卻被滿門抄斬

北周晚期,尉遲迥一直擔任相州刺史,隋文帝恐懼尉遲迥陰謀反己,於是主動找高熲尋求策略,高熲認為,尉遲迥雖然強盛,但內部不和,文帝完全可以趁機討伐相州。在高熲的幫助下,隋文帝派遣韋孝寬統兵剿滅叛亂。平叛之時,文帝以高熲為監軍,專門負責指揮調度各路軍馬,經過韋孝寬和高熲的指揮,尉遲迥之亂終於被平定,而高熲也因為此戰,不斷受到隋文帝的提拔。

隋朝建立後,高熲擔任尚書左僕射,在開皇年間的朝廷上,高熲可以說是隋朝第一功臣,沒有任何人可以與其相比,他是真正意義上的一人之下而萬人之上。此後二十年間,楊堅與高熲形影不離,隋文帝每次重大的決策,都離不開高熲的謀劃。

隋文帝楊堅的第一謀臣,楊廣稱帝后不久,卻被滿門抄斬

高熲雖然深受隋文帝的信任,但其的晚景卻不太好,因為其參與了太子之爭,所以高熲便成為了楊廣的眼中刺。高熲的女兒嫁給了太子楊勇,故而,高熲便成為了堅定的太子一黨。楊勇與楊廣相鬥時,隋文帝和獨孤皇后都傾向於楊廣,而在這關鍵時刻,高熲卻執迷不悟,他堅決支持楊勇,終於引起了文帝的不滿。後來,楊廣一派黨羽誣陷高熲陰圖自立,文帝一怒之下,便免高熲為庶民。

高熲畢竟對隋朝有重大貢獻,楊堅對其還是手下留情。不過,對於楊廣來說,高熲就沒有留下來的希望了。隋煬帝楊廣繼位後,煬帝為了麻痺高熲,又調其為太常令。高熲看到楊廣崇尚奢靡,非常痛心,於是他不斷上書直諫。一次早朝後,高熲無意間私下議論楊廣,終於為人所告發。楊廣聽到高熲誹謗自己,當即大怒,他直接將高熲逮捕,並勒令其自盡。

隋文帝楊堅的第一謀臣,楊廣稱帝后不久,卻被滿門抄斬

高熲那麼聰明的一位大臣,他自然明白煬帝的意思,既然皇帝已經對其動了殺心,高熲也就沒有苟活的意義了。不久,高熲便自殺而死,隨之而來的,則是高家的滿門抄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