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典故出自《黃帝內經》?

用戶9415096008326


《黃帝內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中醫理論專著,以黃帝與岐伯、雷官等六臣討論醫學問題的形式成立,故後世也以“岐黃”稱呼中醫。《黃帝內經》這部著作,並不是出自一人之手,也不單是一個時代、一個地方的醫學成就,而是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中國各醫家的經驗總結匯編。

加上“黃帝”的名字,不過是後人委託而已。 學者一般認為該書寫成於戰國時期,編成書後,兩漢或更晚一些時期的學者又作了補充和修訂。傳世的《黃帝內經》實由《素問》和《靈樞》兩部獨立著作組成,各有9卷81篇。

以此兩書當作《黃帝內經》,肇始於晉人皇甫謐,他撰《針灸甲乙經》時稱:“按《七略》、《藝文志》、《黃帝內經》十八卷,今有《針經》九卷、《素問》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內經》也。 ”(《針經》即《靈樞》)後人信而從之,《素問》、《靈樞》始成為《黃帝內經》的兩大組成部分。

《黃帝內經》將陰陽五行等哲學思想用於解釋人體之生理、病理,形成了人與自然緊密關聯的基本認識。在解釋具體問題時,以臟腑、經脈為主要依據;在治療方面,涉及針灸多於方藥。首先,我們談一談《黃帝內經》的基本理論,即陰陽五行說。

陰陽五行說是我國古代的哲學思想,皇帝和炎帝塑像認為宇宙間萬事萬物都存在著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能用“陰陽”二字概括。例如日為陽、月為陰,男為陽、女為陰,氣為陽、血為陰,熱的為陽、寒的為陰,等等。

陰陽代表著一切事物或現象中相互對立而又相互統一的矛盾著的兩個方面,從這種意義上講,陰陽學說是符合辯證法的。 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它滲透在醫學領域之後,就和人體的五臟相配合,肝屬木,心屬火,脾屬土,肺屬金,腎屬水。

五行學說認為五行之間既有相互推動的作用,即“五行相生”;又有相互制約的作用,即“五行相剋”。運用五行說說明人體內部臟器的聯繫時,處於正常的生理狀況下,便是有規律性的;處於生病的狀況下,規律性便會遭到破壞。

陰陽五行說表現了我國古代醫學中的樸素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電力工作者


《黃帝內經》,共分《靈樞》、《素問》兩個部分,是我國最早的醫學典籍,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其餘三部為《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黃帝內經》基本素材來源於古人對生命現象的長期觀察、大量臨床實踐及簡單的解剖學知識,奠定了生理、病理、診斷及治療的基礎認知,是中國極具影響力的一部醫學著作,被稱為醫之始祖。據傳為黃帝所作,因以命名。但後世普遍認為此書成型於西漢,作者也不只一個,而是由中國曆代黃老醫家傳承增補發展創作完成的。

下面就說幾個與《黃帝內經》有關的典故:

岐黃之術

黃指軒轅黃帝,岐是他的臣子岐伯。相傳黃帝常常與岐伯、雷公等臣子坐而論道,探討醫學,對疾病的病因、診斷及治療原理設問作答,予以闡明,其中很多內容都記載於《黃帝內經》。後世出於對黃帝、岐伯的尊崇,就將岐黃之術指代中醫醫術,並認為《黃帝內經》是中醫藥學理論的淵源、最權威的中醫經典著作。直至今天,凡從事中醫工作的仍是言必稱引《黃帝內經》之論。

懸壺濟世

傳說世上有一個壺翁(約公元2世紀),不知道真實姓名,稱為壺公。“一說壺公謝元,歷陽人,賣藥於市。不二價,治病皆愈。語人曰:服此藥必吐某物,某日當愈,事無不效。日收錢數萬,施市內貧乏飢凍者。” 由此看來,壺翁是一位醫術高明、樂善好施的隱士醫者。因其診病貨藥處時常懸掛一個壺作為行醫的標誌,所以人稱壺翁,民間傳說有許多關於他的神話故事。壺翁曾傳醫術於費長房,記載雖多和傳奇有關,但揭去其神秘的外衣,不難看出壺公、費長房 是東漢時名醫。 壺公的事蹟傳之甚廣,歷代醫家行醫開業,幾乎都以,“懸壺之喜”等為賀詞,或在診室懸掛葫蘆作為醫之標誌,今仍有不少藥店、製藥廠等沿用。古時候的行醫者無論走到哪裡身上都揹著葫蘆,如唐代藥王孫思邈採藥時就必掛一個藥葫蘆。葫蘆除了能盛藥,本身也可為藥,醫治很多疾病。

杏林春暖

三國時期,吳國侯官(今福建長樂市)有一位叫董奉的,是一位醫生,傳說有“仙術”。他“居山不種田,日為人治病亦不取錢。重病癒者使栽杏五株,輕者一株。如此數年,得十萬餘株,蔚然成林。乃使山中百禽群獸遊戲其下,後杏子大熟,於林中作一草倉,示時人曰:‘ 欲買杏不須報奉 ( 不用告訴董奉本人),但將一器(容器)谷置倉中,即自往取一器杏去。’常有人置谷來少而取杏去多者,林中群虎出吼逐之,大怖,急走路傍,傾覆,至家量杏,一如谷多少。或有人偷杏者,虎逐之,到家齧至死。家人知其偷杏,乃送還奉,叩頭謝過,乃卻使活。奉每年貨杏得谷,旋以賬救貧乏,供給行旅不逮者(旅客斷了盤費的),歲二萬餘人。”後來董奉“仙去”了。為了感激董奉的德行,有人寫了“ 杏林春暖 ”的條幅掛在他家門口。從此,許多中藥店都掛上了“杏林春暖”的匾額,“杏林”也逐漸成了中醫藥行業的代名詞。



學文不習武


 《黃帝內經》成書於戰國,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醫書。它總結了春秋至戰國的醫療經驗,幷包含了一些天文、歷算、生物、地理、心理方面的知識,運用陰陽、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論,對人體的解剖、生理、病理及疾病診斷、治療與預防做了全面的闡述。《黃帝內經》詳細描述瞭如何感受五臟六腑的狀態和氣血的流動,通過調整氣血、經絡和臟腑,來保持健康。

  與《黃帝內經》有關的名言很多。有“不治已病治未病”“凡刺之法,先必本於神”“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老壯不同氣。一陰一陽謂之道”等。

與《黃帝內經》有關的典故猶多。有懸壺濟世、歧黃、杏林、神醫扁鵲和華佗行醫的諸多故事(如華佗欲為曹操開作顱術、後生用華佗在世讚揚某人醫術高明等)、蒼生大醫(喻醫生醫德高尚),等等。







GAB19481016


  不治已病治未病。

  解讀:治療不應該是針對已經病了的,而是針對還沒有病的。這種觀點雖然是針對醫學治療而言的,但其實它對我們為人處世也有指導意義。已經做錯了的事情就不要再去後悔,而要把這個教訓放在預防下次出現問題上。

  老壯不同氣。

  解讀:老年人和壯年人營衛之氣的盛衰不同。男子和女子患病的原因和症狀也可能不同。因此要區別對待,一個人的年齡、喜好、高矮胖瘦,都是重要的信息。

  一陰一陽謂之道。

  解讀:陰陽兩方面不偏不倚,才能接近自然的規律。如果偏陰偏陽,那就是病態,中醫的目的就是調整陰陽,達到“平”的狀態,到了“和”的狀態,病就治好了。

  皇帝不急太監急:

  上有記載:黃帝善飲,聞得宮內有一太監海量,詔之與之對飲,酒過三巡,太監內急只好服輸,黃帝笑曰:“此乃黃帝不急太監急也。”後人謬之,稱“黃帝”為“皇帝"。

  岐黃之術:

  據說黃帝和他的臣子岐伯都能治病,黃帝常與岐伯討論醫學,並以問答形式寫成《黃帝內經》。其文簡而意博,其理深奧有趣,是我國現存較早的一部醫學文獻。後世因此稱中醫學為岐黃之術,岐黃也被視為醫家之祖。並由此引申而專指正統中醫、中醫學,更多的則是作為中醫、中醫學的代稱。同時,由“岐黃”組合的新詞,也各有自己相應的意義。


二哥剪剪剪


《黃帝內經》是我國古典醫籍中現存最早的一部醫學,在整個中醫的發展過程起著重要的作用。

  該書中闡述的理論,一直以來指導著整個中醫學術的發展,是學習中醫不可缺少的一部經典讀物,也是現代中醫院學生學習中醫時必讀的醫書。

  顧名思義,“內經”是講內科方面的疾病,據《隋書.藝文志》記載,除了有《黃帝內經》外,還有一本《黃帝外經》。這兩本書是姊妹篇。看來,《黃帝內經》是針對《黃帝外經》說的。

  那麼,在“內經”之前為什麼要冠上“黃帝”呢?

  原來,黃帝是古代的帝王,姓公孫氏,又因他生於“軒轅之丘”,又名“軒轅氏”,再因建國於有熊,又名“有熊氏”。他戰勝了蚩尤以後,成來天子,“因有土德之瑞”,土色黃,所以稱“黃帝”。本書假託黃帝一問,醫學家岐伯一答的形式來論述,因此冠以“黃帝”二字。

  《黃帝內經》現分為兩本書,一是《黃帝內經素問》,簡稱《素問》;二是《靈樞經》,簡稱《靈樞》。《黃帝內經素問》中的“素”字,可作根本解釋;“問”就是黃帝問岐伯的意思。《靈樞經》中的“靈樞”二字,明代名醫張景嶽有這樣的解釋:“神靈之樞要,是謂靈樞”。人身屬於陽的精氣叫神,屬於陰的精氣叫靈,是說這本書論述了“神”與“靈”的關鍵扼要的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