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不做三事三代旺”具体是哪三事?

农技小达人


农村俗语“不做三事三代旺”具体是哪三事?


虽然说“不做三事三代旺”这句俗语看起来有点绝对,但是我们又不能否认老祖宗的智慧,现在的很多生活经验都是古人总结的,可能一些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证明是错误的,但是还有一些确实对人们的生活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而且这些俗语都是朗朗上口,好记好理解,可以口口相传,让我们的生活可以一直幸福美满的走下去,那“不做三事三代旺”中的“三事”指的是哪三事呢?

1、不做不孝之事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父母有养育之恩,从呱呱坠地的小婴儿一直复养到大学毕业走上社会,需要20多年的时间,毕业后还要张罗给娶媳妇、买房、买车,一个孩子这一系列的花销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来说少说也得百万。若是父母不养育我们把这百万存下来自己养老也就够了,但是父母却舍得把钱花在孩子身上,所以为人子女要懂得感恩父母,孝敬父母。

评价一个人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对父母的好坏,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坑都不孝顺,那这个朋友后面再坑别人的可能性可能就是100%,这样的人是不可交往的。而且父母还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若是父母都不孝顺他们的父母,那么小孩长大了肯定也不会孝顺自己的父母,这样一代一代家庭是肯定兴旺不起来的。

2、不赌博、酗酒

酗酒、赌博都属于不良嗜好,都是自制力差的一个表现,酗酒是对酒精的依赖过高,自身无法用自制力去克制,常年酗酒的人身体状况极差,基本干不了重活,这样的人拿什么养活孩子老婆,拿什么孝敬自己的父母,最终去世的可能比老人还早,这种人怎么靠他让家庭兴旺?

而赌博是好吃懒做的表现,希望通过这种“简单”的方法把别人口袋里的钱赢到自己口袋里,而现实中只要不抽老千,输赢很大一部分是靠运气,没听说有人在不抽老千的情况下靠赌博发家的。而且赌博很容易深陷其中,轻者输光存款,多者卖房离婚妻离子散,赌博控制不住的人家庭肯定是兴旺不起来的。

3、不做亏心之事

俗话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在农村大家都讲诚信,千万不能做一些偷鸡摸狗,违背良心的人,没有不通风的墙只要做了就有可能被别人知道,坏事传千里,这种事很快就能传开,别说没朋友可能家里小孩连媳妇都找不到,也没有媒人给上门说亲,只能打光棍,那还谈什么三代旺,这一代都旺不起来。


果然悠


老祖宗留下来很多俗语,至今依然存在旺盛的生命力,这些俗语能够流传至今,凭借的就是俗语中所包含浅显易懂的人生道理,为人处世道理,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不得不说这些俗语,是经过老祖宗一代一代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是我们拥有的宝贵财富,值得借鉴并深入了解。

农村俗语“不做三事,三代旺”就是这样一句传授生活之道的老话,说的是人不做和事佬、不做担保人、不做别人的媒人。因为人心难测,你以为自己做了好事,帮助了别人,别人一旦出现问题,就会把风险转移到你身上,让你落得个左右不是人,吃力不讨好。不仅影响自己的情绪,也牵动着家人的情绪,因此不做这三件事为好。

(1)不做和事佬。

和事佬,就是我们说的中间人。

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是老好人,喜欢帮助别人,但也不是什么事儿都可以帮的,在阿冰小时候,村里的王叔叔和邻居李叔叔一家不和,经常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大打出手,那是我10岁的时候,他们两家又因为一些小事吵架,我小叔刚好在那条街上,就想着当个中间人,把他们两家矛盾解决了,自己还能落个好名声。

但没想到,小叔没参与他们的和解,他们只是时不时争吵几句,小叔参与之后,他们两家反而打开了话匣子,个说个的话,把陈年老账也给翻了出来,双方越说越气,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不让谁,最后直接打了起来。

小叔本来是去调和矛盾的,没想到最后激化了矛盾,被两家人嫌弃,落得个“爱管闲事”的名声,真的是无可奈何。

(2)不做担保人。

担保人,好听点是做好事,帮助别人解忧愁,你做个担保人,别人把钱拿,你留好名声,别人解决困难,这件事听起来真的是好得很,美得很,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在阿冰村里7年前有个30岁的男人从城里回乡创业,开了个养羊场,需要向银行借贷几十万元,就找了他的发小做担保人,他发小觉得两人一起长大的,自己就做个担保人,幻人之急,日后自己有困难也有人能帮上忙。

想的是好的,可是毕竟人心隔肚皮,那个男人能力一般,又没什么创业经验,承包了几百亩地,买了一批羊羔丢到羊场,自己就整天在家里大酒大肉,呼朋引伴,没多久羊场就干不下去了,他连承包土地的钱都没给别人,银行又催着还贷,这家伙倒是厉害,拿着钱一声不响的跑了,到现在都没回来,几十万的贷款,他发小承担着,想死的心都有了。

(3)不做别人的媒人。

这样的事,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作为过去农村的一种职业,媒婆在现在的农村可不受人待见,有想法有能力的年轻人都自由恋爱,选择自己所爱,将爱情婚姻把握在自己手上。没能力的年轻人,村里媒婆帮助安排相亲,成一对是一对,表面上看促成姻缘是件好事。

可事实上,婚姻这事,谁说得准呢,两个人结为夫妻,在生活中免不了发生矛盾,一旦出现严重的矛盾,两口子就开始互相抱怨,进而上升到怨恨拉红线的媒人,媒婆落得个两头不讨好。

这样的事真的不少,在阿冰村里,当一个媒婆需要强大的心理和抗压能力,否则极有可能被年轻小夫妻的口水淹死。而且媒人通常向两个年轻人说媒的时候,尽说另一方的优点,一旦结婚对方缺点暴露,肯定要埋怨媒人,找谁说理去?


李阿冰


农村俗语中的“不做三事三代旺”具体是指哪三事呢

一 不做保


做保这俩字乍一听很陌生,但是在农村生活过或者结果别人钱的都知道它的意思是给人做担保。我们去银行借钱啊或者找一个其他的个人借钱,你什么也没有的前提下人家是不能轻易借给你的。因为银行和个人他们都是要规避风险的,这个时候只有找他一个靠谱有能力的人来给你做担保银行或者个人才能把钱借你,而一旦借钱的那个人跑了那么银行和个人就会来找担保人要钱的。


这个事我之前有朋友遇到过他的父亲给他的亲小舅子在农村信用社担保借了10万后来,小舅子跑了一分钱也没还,信用社就追着他家要钱。最后在甚至都追到了我那位朋友结婚的现场了,最后大家想的办法才给凑齐还上的。

二 不做媒


有的在农村的老人感觉这是一件好事,但是事实却不是这样的。这乱点鸳鸯谱在什么时候都不是一件好事。因为你如果给人介绍成了,小情侣刚开始处对象到结婚是挺甜甜蜜蜜的。但是如果其中有一个人等到结婚以后性格变了或者本性暴露了,在家庭生活中一些琐事很容易让俩口子出现矛盾,最后甚至可能离婚。如果真碰见不讲理的就把过错推给你,你该怎么办?所以说做媒大家尽量少做。除非彭家特别合适的。

三 不做和事佬


现在有很多比较热心的人,愿意在别人发生矛盾的时候主动帮着去调和。但是如果有的调和不好反倒会给自己惹一身麻烦,特别是亲戚或者朋友直接。而且现在网上也好电视上也好有一些情感调和的节目在宣传,这就让一些愿意多管闲事的人更加有恃无恐了。调和可以但是我们也要根据事实求实的态度来。

好了老贾关于农村俗语“不做三事三代旺”的分享就这些了,如果感觉不错的朋友借给点个关注和赞吧。


老贾聊三农


在咱们农村,自古就有很多言简意赅的俗语,它们都是先人们说话做事的准则,就像咱们现在的教科书一般。其中有这么一句俗语“不做三件事三代旺”,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解读一下。

不说媒

媒婆在古代是一个职业,拿人钱财,替人解决婚姻大事。因为牵涉到了利益,所以这个说媒就变得不纯粹了,很多时候就像完成任务拿赏金一样。如果介绍的两人能过到一起还行,别人可能还会心存感激。但是如果介绍的两人完全过不到一起,那无疑会被两家人谴责、纠缠甚至报复,变成罪人。

不做担保

自古以来,咱们民间的借贷就需要有一个担保人。如果借钱的人没有如约还上债务,那么这笔债务就需要由担保人来偿还。本来想做个担保帮助别人,最后很有可能惹了一身骚,不仅关系弄僵了,最后还把自己的钱财搭进去,赔了夫人又折兵。所以,如果不是情况比较特殊的话,咱最好还是不要去做这个担保人。


不做中间人

这个中间人指的是我们现在的调解员。双方发生了矛盾,情绪都比较激动,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时候你作为一个旁观者上去调解的话,很有可能把双方给得罪了。因为你不是当事人,你很有可能不了解其中的具体情况和利害关系,贸然的出面调解对自己是百害而无一利,所以才有这个“不做中间人”的说法,说的通俗点,吃力不讨好嘛。

不过时代在发展,很多具体情况是不能一概而论,但是三思而后行是必要的,你感觉呢?我是[农村一棵小草],希望能和大家做个朋友,谢谢阅读与支持,我们有缘再见。


皖农


第一眼看到这句话,感觉“不做三事三代旺”多少有一点唯心的味道,但是不管唯心还是唯物,这肯定是人们宣扬人心向善的一种方式,也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口口相传的一句民间老俗话,下面把个的理解分享给大家:



第一件事,就是不能做缺德之事。有个成语叫“厚德载物”,做个有德行的人,才能给后世带来旺运,如果一个人不讲道德,做事失德,肯定难济后世。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今天坑这个,明感光度坑那个,满身都是负能量,或者天天研究损人不利已的事,其子女也会耳濡目染,最后也会品行不端,这样无德之人带动整个家人都会被带坏,正所谓“家风不好,三代不旺”。



第二件事,就是不能做不孝之事。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来一直传承至今,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因素之一。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如果一个家庭,子女孝顺,老人慈祥,则家庭氛围将是一种和谐和睦、其乐融融,否则如果子女不孝顺,家庭也不和睦,天天吵架,这样的家庭环境,是很难兴旺起来的。为什么,大家想想,哪个父母都会为子女付出无限的爱,而父母这么无私的爱都教不下你,外人又怎么能教得下你呢?因为你的不孝,你会失去很多朋友,失去很多机会,最终也会失去兴旺发达的机会,一个不孝之人,莫说旺三代了,就是一代也旺不了。



第三件事,就是不能做不善之事。一人做事百人瞧,你为人是否善良,是否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这关键,涉及到大家对你的看法。这个善应该是大善、博善,不仅仅对家人,还有对外人也要善良一些,这样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会有很多人来帮助你,你离兴旺就不远了;相反,如果你是个不善良的人,每个人都会敬而远之,没有人会买你的帐,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若想兴旺,将会困难重重。



大家可能认为我对“不做三事三代旺”的理解比较笼统,也比较肤浅,原因是在我看来,影响后代兴旺发达的因素太多了,如果具体指三个事,很难概括全面,只有这样用大一点的概念才能够尽可能的把不该做的事情包括进来。如果能做到不做上面所说的三件事,你的人、你的家庭都会充满积极的正能量,做事上也会得到很多人的帮助,后世也会兴旺发达的。以上为个人看法,不喜勿喷。


三农广讯


第一是不做介绍人:以前老人是指做媒人,专门牵线搭桥的,如果真能牵线成功还好,就怕中途有变数,那就真的得不偿失,第一个被抱怨被人家恨的就是你,所以不管什么事还是别人自己去促成最好,少插手他人之间的事,有什么事让他们自己去促成。

第二好像是按现在的话说是和事佬,也叫中间人,碰上别人双方发生矛盾或者有什么纠纷自己去中间调和的人,这样的人也不好做,调和好还好说,调和不好向着谁都不对,所以老人也说中间人最好不要做。

第三就是做担保人,一个风险系数最高的一个职称,这真正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活,又得不到如何好处的,还要面临着很大的风险,担保好了得到口头谢谢,担保不好就是躺着中枪,所以不管是向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老人的话一直都是话糙理不糙,到现在也是一样,不是说综上所述都不能做,做是可以做,但是还是希望做什么都得三思而行,做好了就是好人,做不好你又能上哪说理去,个人观点,谢谢采纳!


妍宝爸


只要不做缺德事,应该是代代旺。反过来说,如果做了缺德事,一代也兴旺不了。从古至今,不论在电影电视上,还是实际生活中,我们都可以发现,不管是大户人家,还是平头百姓,只要一心向善,不做伤害别人的事情,家里的日子一定是过的平平安安。俗语说的,不做三事三代旺,都是指什么事?

我们当地有句老话说,痴人作保馋人说媒。就是说做人最好不要给别人做担保,也不要给别人介绍对象,再有一件就是不当中间人。因此有人就说,一辈子只要不做这三件事情,家中就会过得子孙兴旺。我想说的是,给别人介绍对象,成人之美,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怎么就不能给别人做媒了?说到中间人和担保人,意思应该差不多,其实都是在帮助别人。只不过现代社会,有时候人心险恶,做担保或者中间人,很容易上当受骗。但是我觉得,如果别人真的需要你做担保的时候,你帮助了别人,很少会有人卸磨杀驴,更多的人是会心存感激的。


如果想让自己的家里过得平平安安,世代兴旺的话,我认为有以下三件事情不能做:第一件,伤害父母的事情不能做。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么一个现象,凡是孝顺父母的人,家里的日子不仅都过得平平安安,和和睦睦,而且孝敬父母的人,不管是走仕途还是情商,都会把事业做得风生水起。而那些不孝敬父母的人,他们的日子一定过的不会太好。这个规律真是一点儿都不含糊,不信可以看看自己身边的人,是不是跟我讲的一样。

昨天晚上跟一个朋友打电话聊天,朋友告诉我一件事情说,他们家邻居有个老太太,前几天因为血压高进了医院,只有闺女一个人在医院伺候,老太太唯一的儿子一次也不去医院。据说老太太在进医院之前,一直在伺候孙女。而她的儿子每次来接孩子的时候,从不进母亲的家,而是通过电话让孩子出来,然后带自己的孩子回家。更不用说给母亲一分钱,或者是给母亲买一口好吃的。

有一次他母亲真是气急了,把儿子骗到家里关上门,拧开了煤气,想跟儿子同归于尽。我真是不解,天下竟然有这样的儿子,为什么这样对待自己的母亲?朋友告诉我说,他邻居的儿子是做买卖的,可能买卖做的不太景气,没有钱给母亲。我说这就对了,这样不要脸到极致的儿子,怎么可能做事顺利!如果他的买卖好了,就没有天理了。


第二件,不能做昧良心的事。人和人之间一定要凭良心做事,平常人们都会说,人在做天在看。不管做什么事情,一定要先摸一下自己的良心,这样做是否对得起别人。如果做了昧良心的事情,即使人为报复不了,也一定会遭天谴的。

第三件,搬弄是非的事情不能做。在农村生活,左邻右舍都喜欢串门,有那大舌头的人就喜欢搬弄是非,婆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无孔不入的搬弄是非,这是最令人讨厌的事情。曾经我们村就有个这样的女人,因为搬弄是非。被人家打的躺在床上好几天不能动,家人也都嫌她长舌妇,简直到了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地步。

我个人认为,只要不做以上三件事,家庭生活一定会幸福,子孙也一定会兴旺发达。


灵子


我是平凡之路,很高兴来回答问题。

如今的农村,我们看到的到处是非常祥和安静的新农村气象,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傍晚屋顶炊烟袅袅,直上云霄,天上的月亮也出来了,金星也亮了。



农村俗语“不做三件事三代旺”,具体是指哪三件事呢?有道理吗?

三件事具体是指:


第一件事、不做月下老人。月老大家知道吗?在农村还有另外一个名义叫做媒婆,想当年媒婆是个很神圣的职责,这种人像神一样的存在,在她的脑海里坐满了少男少女的生辰八字,就是在合适的时候红绳一线牵,就这样两个人结合了,媒婆也会很高兴,又撮合一对了。但是如今离婚率高,大龄剩男剩女多的很,媒婆这种职业也不怎么吃香了,关键现在的的人把离婚当儿戏,一言不合就离婚,这样的媒,还敢有人做吗?

第二件、不做自己无能为力的事。在农村什么是无能无力的事呢?关系到钱关系到人情抵债的事都是无能为力的事。说到通过中间人解决纠纷,说到什么担保的,你有这样的能力做吗?如果你真有这种能力,你又何必做些得罪人的事呢。这些事都是私下解决的,处理起来是很棘手的,如果讲究信任的人还好,如果找了个二赖子,你的麻烦就来了。

第三件、不做赌 博的事。赌 博是最不能做的,俗话说的好十 赌九 输,最后可能家破人亡,自己跑路,家里人会被追债的人长期骚扰,你良心何忍呢?唯有不做参赌的事,才能家庭和睦,子女孝顺。


我是平凡之路,请关注我,我们一起进步。


三六五平凡之路


具体指不做媒、不做保、不做和事佬

那么我们分别来说说这句俗语的意义

不做媒

都说宁拆一座庙不毁一桩婚。看的出对婚姻大事的重视。而婚姻中两个人的结合又是一种机缘。如果你充当了牵线的人,当两人关系出现了矛盾裂痕的时候。可能就会想到这个当初为他们牵线的人。所以王哥哥我劝你如果不是很了解双方最好不要乱搭线,不然那事会很多的。

<strong>

不做保

不做保这个特别好理解,在过去一些在村里有威望的人都会被请来做个担保。方便从另一个人那里借钱之类的。这也都是比较相信对方。之前看过新闻,一男子替朋友做担保从银行借了钱,后来这个朋友没有及时还钱。最后银行告了这男子让他代为还钱。所以呀,涉及到钱的时候一定要谨慎一些。(如果你有能力还好说,没有就不要帮忙了)

不当和事佬

和事佬我更喜欢用和稀泥来解释,你看到俩人有矛盾,就去劝,或许碍于你的面子事情解决了。但是心里的结没解开,就很容易为之后的是埋下隐患。所以,插手可以,但要明事理拎得清双方的脾性。

<strong>


我是@新三农王哥哥,农村俗语、农业知识我在行。


新三农王哥哥


农村俗语“不做三事三代旺”具体是哪三事?

在农村里生活的久了,你就会明白,农村是个充满人情味的社会。

父亲屋前的邻居,闺女嫁在了本村,可以说和大半个村子都有亲戚关系。去周围十里八村转转,这关系网就更广了。左邻右舍的七大姑八大姨,或者村里谁谁的姑舅姊妹、两姨姊妹啥的,或者谁的外婆娘家就是这个村。

如果在街头迎头遇见一位老人,亲切的叫你的乳名,你却丝毫没有印象,这很正常,这极可能左邻的大嫂子家的娘家弟媳妇的妹子,偶尔来走过几次亲戚,你正是七八岁刚上学的年纪,那个拖鼻涕的小娃娃。或者是奶奶娘家五哥家的老二的东邻居,某年某月某日某时坐在一起吃过饭。

在这个庞大的关系网里,谁家有什么事,都传得飞快,“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是非对错,老百姓心中都有一杆称。那么农村俗语“不做三事三代旺”具体是哪三件事呢?

第一是不做不孝顺父母的人。

邻村的老于是个暴发户,是靠打矿石起的家,家里的洋房数幢,养的名贵犬种好几条,专门请的庞物专家,给狗洗澡、美容,并负责遛狗。如此财大气粗的主儿,对父母却是吝啬得很。强调父母偏向大哥一家,自己受冷落,一年到头连父母的屋里都不肯去坐一坐。

自己过的日子风生水起,父母手里的那几个小钱哪还用瞧在眼里,倒是家境平凡的大哥,孝顺父母,知冷知热,经常去帮父母干农活。村里人都是看在眼里的,老人也都议论纷纷:对一条狗都能天天洗澡,对自己的父母却是不闻不问,真是生分(不孝顺的意思)啊。

第二是不作超出自己能力的担保。


小李是个工薪族,每个月靠工资过日子,再加上妻子也没闲着,也在外面加工挣钱贴补家用,稍有积蓄后,家里年前刚按揭了一套小房子,一家三口倒也其乐融融。老家的叔伯弟兄找上门来,让帮忙担保十万元钱作投资。都是一衣带水的血脉情深,小李觉得自己的弟兄求上门来了,不就是签个字的事情吗,便爽快的配合办完相关手续。

谁知道做投资的事,有暴利就会有风险,这钱投下去就泥牛入海了,一年的担保期很快就到了,小李傻了眼,叔伯弟兄一屁股饥荒根本没能力还,只能动员父母拿出养老钱,再东拼西凑求爷爷告奶奶先凑齐钱还上,全家的怒火都冲着他来,也是有苦难言啊。

第三不做赌博的人。

邻村的老郭身体不好,是从娘胎里带来的体弱多病,上面有一个姐姐,又是家里唯一的男丁,所以自小受到全家人的溺爱。后来成亲结婚后,媳妇又生了一个大胖小子,老人自然高兴得很,把孙子留在身边,吃喝拉撒全包了。

没想到儿子的负担减轻了,没有和媳妇好好日子,倒是走上了赌博这条路。欠的赌帐是天文数字,天天有人上门堵着要钱,没办法卖了房子来还债,杯水车薪根本不够。年迈的老母亲叫回来出嫁的女儿,总算把赌债还完了。谁知道老郭继续赌性不改,回家给老婆要钱作赌资,家里哪有钱给他,倒把老婆打跑了,把他能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