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奇文《心相篇》


千古奇文《心相篇》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篇古文,陳摶老祖寫的《心相篇》,根據你的行為,你對人的態度,就可以知道你是福旺之相還是福薄之人。

陳摶老祖《心相篇》

心者貌之根,審心而善惡自見;行者心之發,觀行而禍福可知。

人的面貌有善有惡,相貌的根本在於心,命運的善惡從我們現前的心念就可以知道,而行為是心念的一種反應,所以通過行為來看一個人的禍福。

出納不公平,難得兒孫長育;語言多反覆,應知心腹無依。

說話不公道,或者在錢財上不公平,佔人便宜,這樣的人將來會生敗家子,甚至斷子絕孫。說話不算數,沒有誠信的人,當然沒有知心朋友可做依靠,晚景淒涼。

消沮閉藏,必是好貪之輩;披肝露膽,決為英傑之人。

對於別人的財物不知愛惜,肆意損耗,而對自己的財物隱蔽得很好,這種人貪心重,會損人利己。大公無私,仗義疏財之士,將來能成為英雄豪傑。


千古奇文《心相篇》



轉眼無情,貧寒夭促;時談念舊,富貴期頤。

薄情薄義,轉眼不認人的人,翻臉如同翻書一樣快,想說一個人什麼也不顧忌,口無遮攔,任自己說的痛快,這樣的人肯定貧窮短壽。而常常懷舊念恩的人,必然長壽多福。

重富欺貧,焉可託妻寄子;敬老慈幼,必然裕後光前。

嫌貧愛富的人,心地刻薄,怎麼能夠在外出時把家中妻兒託付給他?能夠敬老愛幼,關懷弱者,這樣的人將來必定會立身揚名,光耀祖宗,福廕子孫。

輕口出違言,壽元短折;忘恩思小怨,科第難成。

說話隨便,傷人感情,從不考慮別人的感受,想怎麼說就怎麼說,特別傷人,口無遮攔,即使自己的配偶子女也是一樣,不懂得恭敬他人,或者口是心非,甚或強詞奪理,這樣的人短命,子孫也可能不長壽,更嚴重的會斷子絕孫。別人再多的恩德都不感念,稍有一點過錯就老記著不忘,這種人不會有功名富貴。

小富小貴易盈,刑災準有;大富大貴不動,厚福無疆。

剛剛得到一點財富、地位或名聲,就自以為了不起,這種人會遭到官刑,甚至引來殺身之禍。富貴降臨而能夠不動心的人,才會厚福無窮。

欺蔽陰私,縱有榮華兒不享;公平正直,雖無子息死為神。

暗中造一些壞事、醜事,即使他有榮華富貴,也到不了兒孫那一代。光明正大的人,即使沒有子孫,他死了也會永遠為世人所懷念、祭祀。

處大事不辭勞怨,堪為樑棟之材;遇小故輒避嫌疑,豈是腹心之寄。

能夠不辭勞苦、不避譏嫌的人,可以擔當大任,作國之棟樑。不願意承擔一點責任,把面子放在第一位,這樣的人就很難把他做為知己,委以大任。


千古奇文《心相篇》


與物難堪,不測亡身還害子;待人有地,無端得福更延年。

常常跟一切人和事物過不去,怨天尤人,這種人會遭橫禍而死,而且貽害子孫。處事待人接物都留有餘地,懂得包容忍讓,這種人往往會福從天降,延年益壽。

▌賤買田園,決生敗子;尊崇師父,定產賢郎。

急於賤賣田園家產,往往都是遇到急難,這時候買主還要趁人之危,把價錢壓得更低,這種人肯定會生敗家子。能夠尊師重道的人,必能養育孝子賢孫。

弗以見小為守成,惹禍破家難免;莫認惜福為慳吝,輕財仗義盡多。

有的人因為見識淺薄,只顧眼前利益,不肯行慈善,甚至損人利己,表面上是忠於家道,但是最後難免惹禍破家。有些人自己生活很節儉,但是遇到別人有需要的時候卻能夠輕財仗義,甚至為朋友傾家蕩產都在所不惜,這才是福德之人。

處事遲而不急,大器晚成;見機決而能藏,高才早發。

遇到問題能夠從容鎮靜、不急不躁,這種人往往大器晚成。臨事能夠當機立斷,但不急於顯露,伺機慢慢施展計劃,這樣的人往往很快就能夠走上大任。

有能吝教,己無成子亦無成;見過隱規,身可託家亦可託。

有能力而不肯教人,這樣的人將來沒有成就,子孫也不會有成就。見到別人的過失,暗中規勸,給人留面子,這種人厚道,可以身家相托。

知足與自滿不同,一則矜而受災,一則謙而獲福;大才與庸才自別,一則誕而多敗,一則實而有成。

知足的人,安分守己,謙虛卑下,終能獲福。自滿的人,自命清高,驕傲自是,會有災禍。庸才喜歡誇誇其談,沒有實際能力,只會敗事。大才之人不講空話,重視實行,會有成就。


千古奇文《心相篇》


忮求念勝,圖名利,到底遜人;惻隱心多,遇艱難,中途獲救。

爭強好勝,而又剛愎自用的人,到最後肯定是敗局。心懷慈悲仁愛,熱心助人,這樣的人遇到艱難也會獲救。

不分德怨,料難至乎遐年;較量錙銖,豈足期乎大受?

對於恩和怨都分不清楚,甚至於只記怨,不記恩,這種人必定不長壽。斤斤計較的人,怎麼可能得到大的富貴?

責人重而責己輕,弗與同謀共事;功歸人而過歸己,盡堪救患扶災。

遇到問題就把責任推給別人,而不自我批評,這種人不可共事。遇到問題會自責,絕不批評別人,這種人能當大任,救助百姓眾生。

易變臉,薄福之人奚較;耐久朋,能容之士可宗。

對富貴的人阿諛逢迎,對貧賤的人傲慢輕賤,這種人福薄,何必跟他計較?講求道義,恩情耐久,這種人才靠得住。

陳景元,字太初,號碧虛子。建昌南城(今屬江西)人。生於宋仁宗天聖三年(1025年)。因父陳正擢進士第,任朐山令,遂寓居高郵(今屬江蘇)。父卒,二兄繼夭,乃有方外志。慶曆二年(1042年),拜高郵天慶觀道士韓知止為師,次年試經,度為道士。已而別其師,遊天台山,遇陳摶弟子張無夢,頗得《老》、《莊》微旨。爾後隱居江淮間,以琴書自娛。熙寧元年(1069年),被推薦到汴京,居醴泉觀,為眾人講解《道德》、《南華》二經,遂聞名於世,公卿世大夫無不欲爭識之。神宗聞其名,詔設普天大醮,命撰青詞以進。後又召對天章閣,賜號“真靖大師”。熙寧五年(1072年),進所注《道德經》,神宗批雲:“陳景元所進經,剖玄析微,貫穿百氏,厥旨詳備,誠可取也。其在輩流,宜為獎論”。於是任命為右街都監同籤書教門公事。後累遷至右街副道錄。元豐六年(1083年),歸隱廬山。哲宗紹聖元年(1094年)卒,世壽70。1

陳景元著述頗多,其中尤以《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影響最大。而此書對於人性之同異的辨析,更是在中國思想史上有著重要的學術意義。

北宋《老子》注家大多認為天下人之性皆是相同的。如王雱說:“天下之眾,天道之微,其要同於性。”2宋徽宗說:“天下一性也。”3江澂說:“有生不同,同稟一性。”4

陳景元與他們的觀點不同。他將性的本源與性的現實表現作了區分,認為,從性的本源上說,天下之人均是相同的;而從性的現實表現來看,則應分為上中下三等。

性的本源就是道。陳景元說:“夫道降純精而生物之性,德含和氣而生物之形。”5萬物包括人的性都是由道所賦予的。

雖然性的本源都是道,但在稟受過程中,則自然產生了差異。陳景元註解《老子》第41章“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說,之所以有對道的三種不同反應,就是因為他們所稟受的性不同。他說:

“夫上士者,受性清靜,恬淡寂漠,虛無無為,純粹而不雜,靜一而不變,聞乎道也,人觀其跡,真以為勤行而實無勤行也。斯所謂天然縣解矣。中士者,受性中庸,世所不用也,則就藪澤,處閒曠,吐故納新,熊經風騫,養形保神而已,及乎為世用也,則語大功,立大名,禮君臣,正上下,為治而已,此之謂若存若亡也。下士者,受性濁辱,目欲視色,耳欲聽聲,口欲察味,志氣欲盈,聞其恬淡無為,則大笑而非之,若不為下士所非笑,則不足以為上道也。”6

這就是說,現實中的人性有上中下三等,分別為清靜、中庸和濁辱。

為什麼由同一個源泉產生出不同的結果呢?芽陳景元解釋說,這是因為在稟受過程中,有氣的參與。人由道而有性,由氣而有形。由於稟性與賦形是同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性必然要受到氣的影響。他說:“夫聖人稟氣純粹,天性高明……中下之士,受氣昏濁,屬性剛強。”7這就是說,現實人性的差異,是由於他們所稟受的氣不同而造成的。人所稟之氣有清、濁、中和三種,現實中的具體人性便相應地有善良、邪惡、善惡相混三種。

陳景元的性論既受到了董仲舒、王充、韓愈的“性三品”說的影響,又在理論上有較大的發展。

董仲舒依據孔子的“惟上智與下愚不移”的觀點,把人分為聖人、中人和斗筲之人。聖人生來就是純善的,斗筲之人即使加以教化也不能為善,中人因為“性有善質”8,所以可以經教化而為善。董仲舒認為,純善的聖人之性和純惡的斗筲之性,都不能叫做性,只有含有“善質”的中人之性才可以叫做性。他做這一強調是為了反對孟子的性善論。他認為,孟子的性善論是表明“性已善”,而實際上性中只是有“善質”而已,要真正成為善,必須經由教化才能實現。他把善比喻為米,把性比喻為禾。“善如米,性如禾。禾雖出米,而禾未可謂米也。性雖出善,而性未可謂善也。”9

由於董仲舒把性界定為包含善質但尚未表現為善,所以他認為天生為善的聖人之性和沒有善質的斗筲之性都不能稱之為性。那麼,應該稱為什麼呢?董仲舒沒有做出回答。可見,他的體系在邏輯上是不嚴謹的。

董仲舒之性論的另一個缺陷是他沒有探討人性善惡差別的所以然。他只是作了社會上存在聖人、中人和斗筲之人的事實判斷,而沒有說明人何以有善有惡。從他的神學目的論思想來看,大概他將其也歸結為上天所命定。

與董仲舒只將中人之性名為性不同,東漢王充明確肯定存在著三種人性。他認為“人性善者,中人以上者也”,“人性惡者,中人以下者也”,“人性善惡混者,中人也”。10,王充對人性論的貢獻不在於明確三種人性,而在於他首次探討了人性善惡之所以然。他從元氣論出發,認為人性所以有上中下之差別,是由於稟受有多有少的緣故。他說:“稟氣有厚薄,故性有善惡也。”11氣厚薄決定性的善惡,如同麴櫱多少決定酒味好壞一樣:“酒之厚薄,同一麴櫱;人之善惡,共一元氣。氣有多少,故性有賢愚。”12

唐代韓愈也主張“性三品說”,但他除了將性中包含仁義禮智信“五德”的多少作為判定性之上品、中品、下品的根據外,與董仲舒、王充相比,在理論上並沒有什麼新的發展。

就陳景元也將人性分為三等來說,他無疑是受到了董仲舒、王充、韓愈等人的影響。而他以稟氣不同來說明人性有善有惡的原因,也與王充相似。但是,王充只是以稟氣的多少來說明人性善惡的原因,而陳景元則以稟氣的清濁來說明人性善惡的原因。氣之多少隻是數量上的差別。而氣之清濁則是性質上的不同。用數量的差別來說明人性的不同,其實是說不過去的。身材高大的人自然稟氣多,身體矮小的人自然稟氣少,但能以身材的高矮大小來判斷性之善惡嗎?顯然不能。用氣之性質的不同來說明人性的不同,在理論上是完全講得通的。這就是陳景元比王充高明之處。

陳景元以氣之清濁來說明人性之善惡,是對道教傳統觀點的繼承和發展。就筆者見到的材料來看,早在唐代,道士們就已經根據所稟之氣的不同性質來說明人之善惡的原因。如吳筠即認為,人的善惡決定於其出生時所稟受的陰陽之氣。他說:

“陽以明而正,其粹為真靈;陰以晦而邪,其精為魔魅。故稟陽靈生者為睿哲,資陰魅育者為頑兇。睿哲惠和,陽好生也;頑兇悖戾,陰好殺也。或善或否,二氣均和而生中人。……睿哲不教而自知,頑兇雖教而不移,此皆受陰陽之純氣者也,亦猶火可滅而不能使之寒,冰可消而不能使之熱,理固然也。”13

這就是說,稟受純陽之氣則為睿哲,稟受純陰之氣則為頑兇,稟受陰陽中和之氣則為中人。

陳景元與吳筠之觀點的最大不同在於吳筠認為“頑兇雖教而不移”,陳景元則認為惡人也可因教而從善。陳景元說:“其性本善者,聖人固以上善輔之,使必成其善。苟有不善之心,聖人亦以善待之,感上善之德,而自遷其心為善矣。”14“有不善之心”者,即是所謂的“頑兇”。陳景元認為,即使是“頑兇”,也可因聖人之感召而“自遷其心為善”。

陳景元提出的人性本源相同而現實表現相異的觀點,是對以往各種人性論的總結和超越,在中國人性論發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先秦時期孟子的性善論和荀子的性惡論,其實是各以部分經驗事實作為立論依據的。而二者賴以立論的經驗事實正好相反,這也就明顯地揭示了二者的片面性。王安石對二者的批評就很能說明問題。他說:“孟子以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因以謂人之性無不仁。就所謂性者如其說,必也怨毒忿戾之心人皆無之,然後可以言人之性無不善,而人果皆無之乎?……荀子曰:‘其為善者偽也。’就所謂性者如其說,必也惻隱之心人皆無之,然後可以言善者偽也,而人果皆無之乎?芽”15這就是說,孟子只看到了人心中善的因素,而事實上惡的因素也是存在的;荀子只看到了人心中惡的因素,而事實上善的因素也是存在的。可見,驗之以全部經驗事實,二者都是非常偏頗的。

發端於董仲舒的性三品論可以說是克服了孟、荀二者的片面性,而建立在全部經驗事實的基礎上。任何人都可歸入善、惡、中三類中的一類。但是,董仲舒把“斗筲之性”視為純惡而不可更改的觀點,則等於把一部分人排除在儒家教化範圍之外。這就不太符合儒家的理想。雖然孔子也說過“唯上智與下愚不移”的話,但事實上儒家還是希望秉承博愛胸懷,“有教無類”的。特別是在魏晉以後,由於佛教和道教分別宣傳“一闡提人皆可成佛”、“一切眾生,皆含道性”,人皆有善根的思想深入人心。儒家再堅持“斗筲之性”只能惡到底的觀點,在社會上就沒有什麼市場了。

揚雄的人性善惡混的說法,因其綜合了孟、荀之論而似乎顯得比較圓滿。但是,儒家長期以來都堅持“天生聖人”的觀點,聖人應該是隻有善而沒有惡的,因此,該說也難已得到普遍的認同。

北宋人在總結了歷史上的各種人性論後,找到了一條新路子:既承認現實人性的差異,以符合人有善惡的經驗事實;又認為人性中皆有善根,以激勵人向善。張載對“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的區分(張載說:“形而後有氣質之性,善反之,則天地之性存焉。”16),程頤對“天命之謂性”與“生之謂性”的區分(程頤說:“‘生之謂性’與‘天命之謂性’同乎?芽性字不可一概而論。‘生之謂性’,止訓所稟受也。‘天命之謂性’,此言性之理也。”17),陳景元對人性之本源和人性之現實表現的區分,都是這條新路的嘗試。所謂“天地之性”、“天命之謂性”,都是從人性的本源來說的。而“氣質之性”、“生之謂性”都是就人稟氣成形後的現實人性而言的。本源之性無不善,現實之性則有善有惡。人的主體性就在於能超越後天氣稟的侷限,而復歸本源之性。

學界過去一般認為是宋代理學家的人性論解決了歷史上關於人性善惡的爭端,這並沒有錯。但是,我們不能忽視道教學者在這方面的貢獻,至少陳景元也是功不可沒。

北宋的儒道兩家學者均以性之二分法來解決人性善惡難題,既反映了儒道思想的交融,也反映了時代精神的共性。

注:

1參見薛致玄《道德真經藏室纂微開題科文疏》卷一,《道藏》,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下同),第730—731頁。

2太守張氏《道德真經集註》卷七,《道藏》第13冊第65頁。

3《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經》卷二,《道藏》第11冊第862頁。

4江澂《道德真經疏義》卷七,《道藏》第12冊第460頁。

5陳景元《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卷七,《道藏》第13冊第702頁。

6陳景元《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卷六,《道藏》第13冊第693頁。

7陳景元《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卷九,《道藏》第13冊第719頁。

8、9《春秋繁露·實性》。

10、11、12《論衡·本性》。

13《宗玄先生玄綱論·天稟章第四》,《道藏》第23冊第675頁。

14陳景元《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卷七,《道藏》第13冊第700頁。

15《臨川先生文集》卷六十八《原性》。

16張載《正蒙·誠明篇》。

17《河南程氏遺書》卷二四,《二程集》,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1冊第313頁。

(作者單位:北京聯合大學民族與宗教研究所)


千古奇文《心相篇》



喜怒不擇輕重,一事無成;笑罵不審是非,知交斷絕。

喜怒無常,感情用事,不分場合,隨便講話,這種人即使智商很高,能力很強,也將一事無成。喜歡拿人開玩笑,隨意批評毀罵,這種人不會有知心朋友。

濟急拯危,亦有時乎貧乏,福自天來;解紛排難,恐亦涉乎囹圄,名揚海內。

遇人有難,盡心盡力的救助,這樣的人即使現在困苦,將來肯定福報無窮。能夠為人分憂解難,申張冤屈,這種人雖然有時候也有牢獄之災,但是最後終能盛名遠播,後福無窮。

千古奇文《心相篇》


舉止不失其常,非貴亦須大富,壽可知矣;喜怒不形於色,成名還立大功,奸亦有之。

存心行事能夠遵循道德倫常,面對得失能夠拿得起放得下,這種人肯定會富貴長壽。城府很深,不輕易表現喜怒情緒,這種人往往能夠成大名、立大功,但要當心其中也有奸雄。

無事失措倉皇,光如閃電;有難怡然不動,安若泰山。

沒有定力,沒事都會慌張,這樣的人即使偶然有一點好的表現,也會稍縱即逝,沒有大成就。臨危不亂,鎮定自若的人,則可以扭轉不好的局勢,得到很大的福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