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過客》:不要溫和地走進那良夜

1925年3月2日,魯迅以戲劇的形式寫作了《過客》。這篇文章據說醞釀了十年,直到落筆這一刻亦不甚滿意。但,這終究還是魯迅特別重要的一篇文章,被收錄在《野草》集中。

魯迅《過客》:不要溫和地走進那良夜

一、《過客》中的"過客"

《過客》這出獨幕劇中表面上有三個主人公——老翁、女孩和過客。可實際上,過客是女孩的未來,老翁的過去也是過客。

從外貌方面看,過客正是從女孩到老翁的過渡。老翁是"白鬚發,黑長袍"——黑白分明;女孩是"烏眼珠,白地黑方格長衫"——黑白分明;而過客是"眼光陰沉,黑鬚,亂髮,黑色短衣褲皆破碎"——以黑色為主而混沌。一個人從出生走向死亡的過程,正經歷了"純真—混沌—澄明"三個階段。

魯迅《過客》:不要溫和地走進那良夜

從三人的交談中也可發現,女孩、過客、老翁分別走在同一條生命線的不同階段。

女孩天真爛漫,充滿著希望。老翁說前路的方向是墳,女孩卻說並不是,"那裡有許多許多野百合,野薔薇,我常常去玩"。過客說他"也常常去玩過,去看過的",但他已經明白地知道了"那是墳"。過客經歷過女孩那充滿希望的童年,也認識到老翁在絕望面前的屈服,但他仍然執著地走著,從希望走向絕望,反抗絕望,問"走完了那墳地之後呢?"。

老翁年輕些的時候也曾是個"過客",他說那呼喚過客的聲音"似乎曾經也叫過我"。老翁說"我單知道南邊、北邊、東邊,你的來路"。他為什麼生活在距離墳墓這麼近的地方?為什麼他最熟悉的地方是過客的來路?或許老翁在還是"過客"的時候也走了很遠在走到這裡,只是看到墳墓才放棄了。所以對於過客所經歷的,他算是"過來人",在這一幕劇中,總不時地向過客傳授著經驗。但是過客終於不是這個放棄了反抗絕望的老翁,他繼續前進了。

魯迅《過客》:不要溫和地走進那良夜

二、在絕望與反抗絕望中掙扎

魯迅在《野草·題辭》中說,"我以這一叢野草,在明與暗,生與死,過去與未來之際,獻於友與仇,人與獸,愛者與不愛者之前作證"。

1.明知前路是"墳墓"仍執著前行

魯迅筆下經常出現"墳墓"的意象,同類的還有"黑暗""死亡"。如果說這類意象象徵著絕望的話,那麼"光明""生命"就象徵了希望。可是還有第三類意象——虛無,那是面對絕望而不妥協的"反抗絕望"。

《影的告別》中"影"告別了人,因為他不認同人所走的路,"不願去"。那麼他有什麼出路嗎?沒有!他"彷徨於明暗之間",他"將向黑暗裡彷徨於無地"。《希望》中的"我"儘管知道"希望的盾"是何等單薄,自己作為對抗暗夜的戰士是那樣孤獨,但仍然要"肉薄這空虛中的暗夜",讓九微不由得想到電影《星際穿越》中的狄蘭·托馬斯的那句詩"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死火》中的"死火"被喚醒了之後,留在冰山之中會被凍死,隨行者出去將會燒完。那怎麼辦呢?"那就不如燒完!"他們,都是"過客"的影子。

魯迅《過客》:不要溫和地走進那良夜

在《過客》中,過客也並不是聖者。他也有彷徨,也有矛盾,也有掙扎。當老翁奉勸他最好的地方正是來路的時候,他猶豫了,"沉思,忽然驚起",如此反覆四次,他才繼續踏上前路。

在寫完《過客》後一個多月,魯迅在《致趙其文》如此自我解析:"《過客》的意思不過如來信所說那樣,即是雖然明知前路是墳而偏要走,就是反抗絕望,因為我以為絕望而反抗者難,比因希望而戰鬥者更勇猛,更悲壯。"

也許正是如此,他才設定了墳地有野百合和野薔薇,正如《藥》中夏瑜的墓上有一圈鮮豔的小花。魯迅如此明白反抗絕望者的艱難,而以這些許的希望之光給以安慰。

魯迅《過客》:不要溫和地走進那良夜

2."感激"是沒有好處的

《過客》中有3處是令人費解的:

其一:女孩給過客端出水杯來,過客不知怎樣感激,老翁卻說,"不要這麼感激,這於你是沒有好處的"。

其二:過客的腳破了,女孩給他一片布纏在腳踝上。過客又感激,老翁又說,"你不要這麼感激,這於你沒有好處"。為何感激是沒有好處的?

其三:女孩給的布太小了,過客要還給他們。老翁說,"你帶去罷。要是太重了,可以隨時拋在墳地裡邊"。一塊布,為何說太重了呢?

關於這一點,魯迅在《致趙其文》信中是這樣解釋的,"我以為絕望而反抗者難,比因希望而戰鬥者更勇猛,更悲壯。但這種反抗,每容易蹉跌在"愛"——感激也在內——裡"。

世上最令人無奈的話語,莫過於"我都是為了你好",世上最令人無力的枷鎖莫過於感恩之心。如果不是感念"知遇之恩",諸葛亮怎會為了保蜀漢太平延年六出祁山,鞠躬盡瘁而死?正是暫時拋卻了"父子之愛",項羽捉了劉邦父親以要挾的時候,劉邦能毫不掣肘說出"分一杯羹"的話語!在現實中,面臨考試、工作、婚姻、生子等選擇的時候,又是妥協在父母殷殷期盼的目光中?難怪魯迅說感激是束縛人的。而他也因為"有一個母親,還有些愛我,願我平安",而不得不放棄了那相冒險、想破壞的心。

正因為他現實中為了感激母親的愛而"犧牲了自己,——至少是一部分",他也在筆下世界中將這種感受投射到了人物的身上。

魯迅《過客》:不要溫和地走進那良夜

三、每個人都是"過客"

《過客》這幕劇發生在何時何地?"或一日""或一處"。

過客叫什麼名字?他並不記得了。"我一路走,有時人們也隨便稱呼我,各式各樣地"。

魯迅為什麼如此安排?難道他不能設定一個場景?不能給過客一個名字?

他正是刻意為之。"過客"是超越了時空限制的象徵體。只要人類社會還在進步的路上,就總有過客。也許一部分過客會變成老翁,但一定有執著的過客正行走在我們身邊,也許你就是那個執著向前走的"過客"。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即使面對絕望也絕不要放棄反抗,也許世界正在因你而改變。(作者:九微喵喵)

參考文獻:

魯迅:《野草》譯林出版社,2018年1月第1版。

魯迅:《吶喊》中國青年出版社,2018.02。

《魯迅先生的兩封信(致趙其文)》新華文摘,1980第12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