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状元的劝世良言,直指人心大道,不可不听又不能全听

有史以来,无论哪个时代,人们在生活中都免不了要攀比,希望更加有权有势有钱,是多数人的追求,而欲望则是永远也满足不了的。正如那首曾经广为传唱的《不知足歌》所道:

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又思衣。

衣食两般皆具足,又想娇容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

买得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

槽头栓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

县丞主簿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

若要世人心里足,除非南柯一梦西!

两位状元的劝世良言,直指人心大道,不可不听又不能全听

因此,无论外在环境怎么变化,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免要在这两个方面做好平衡:一方面难免会滋生无穷的欲望,一方面则又要克制住一些“不合理”的欲望。只不过,具体能做到什么程度,则完全因个人修养深浅而异。

明清时期的两位状元,其言行就颇足取法。

两位状元的劝世良言,直指人心大道,不可不听又不能全听

一是明朝嘉靖年间的状元林大钦,他二十一岁即大魁天下,前途可谓一片光明。但他却选择了急流勇退,回乡下奉养老母,甘愿淡泊一生。他留给后人的家训既是夫子自道,也是对子孙后代的诫勉。其文如下:

富亦不夸,贵亦不夸,人生富贵总虚华。草上霜,夕阳斜,白驹过隙徒咨嗟。自古英雄今何在,封侯落业数人家。有否有泰,天道无差。贫不须忧,贱不须忧,爱惜光阴是田畴。锄凶暴,养雪仇,细看刚强不如柔。积善之家有馀庆,儿孙永保百年秋。波浪易过,海水长流。学必用精,艺必用精,安贫乐业度终身。勤易富,懒易贫,淫欲失教受苦身。落泊虽清人不识,英雄遭难莫求亲,但求自己,莫求他人。仁不可轻,义不可轻,但存仁义是公平。休巧计,勿横行,半夜敲门我不惊。想罢一心从正道,何愁万事做不成。叮咛告诫,各自分明。

两位状元的劝世良言,直指人心大道,不可不听又不能全听

另一位则是清朝光绪年间的状元夏同和,为官后清廉自持,其《四足歌》曾传诵一时,颇可见其思想超脱流俗。歌曰:“丑妇是吾妻,休想美貌的,妖娆的,只求她安分守己,但得过贤惠足矣;蠢子是吾儿,休想伶俐的、聪明的,只求他尊贤敬老,但得过孝顺足矣;茅庐是吾居,休想华丽的、舒适的,只求它能遮风雨,但得过避寒足矣;粗粮是吾食,休想美味的、佳肴的,只求它三餐丰盛,但得过充饥足矣。”

只是,林大钦、夏同和的淡泊、恬退,我辈俗人可取法,但又不能完全学步,毕竟人生在世不搏富贵,又有几人能甘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