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化發展各自為營,二三線衛視還有聯盟的必要嗎?

區域化發展各自為營,二三線衛視還有聯盟的必要嗎?

​從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二三線衛視的聯動多為表層的拼盤推介,雖有聯盟之形,難成聯動之魂,從根本而言,各衛視仍是區域化運作

進入四季度,各大衛視陸續召開廣告招商會,在湖南、浙江等一線衛視忙著拼資源、拼製作、拼明星的時候,二三線衛視也在想方設法盤活資源,增加對廣告客戶的吸引力。

近日,第26屆中國國際廣告節在南京召開,湖北衛視、廣東衛視、河南衛視、四川衛視和黑龍江衛視舉行第四屆五星聯盟推介會,山東衛視、天津衛視、江西衛視也再度聯合舉行優質資源共享會,公開了2020年的綜藝、電視劇資源。

區域化發展各自為營,二三線衛視還有聯盟的必要嗎?


與五星聯盟緊密捆綁不同,兩年前,山東衛視、天津衛視、深圳衛視舉行優質資源共享會,再往前數,2015年時,東方衛視、山東衛視、天津衛視、深圳衛視四家衛視聯合推介,二三線衛視組成的臨時聯盟分分合合,背後反映出的是電視臺格局和突圍策略的不斷變化。

目前二三線衛視主要的合作模式分為兩種:聯合活動和聯合制播。

  • 聯合推介、活動


與一線衛視單打獨鬥的競爭格局不同,二三線衛視大多選擇了合作出擊的路徑,比如湖北衛視、廣東衛視、河南衛視、四川衛視和黑龍江衛視組成的“五星聯盟”,通過廣告節契機進行聯合推介。

比如囊括了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廣西、東南等國內七家衛視以及絲路沿線國家的十餘家主流電視臺的絲路國際衛視聯盟,多次發起“絲綢之路品牌萬里行”品牌活動,並連續舉辦“絲路春晚”。

區域化發展各自為營,二三線衛視還有聯盟的必要嗎?


  • 聯合制作、播出


近兩年,聯合制播成為二三線衛視的新內容潮流,比如大型電影紀錄片《傳奇老字號》由山西、河北、湖北、吉林、雲南五省電視臺共同策劃推出,首創“五星聯動”模式。

比如廣東衛視與山西衛視聯合出品了中國經典音樂競演節目《國樂大典》,與吉林衛視合作了校園歌手青春勵志節目《青春歌謠》,各方傾盡優勢資源,打造新品牌綜藝,尋求內容轉化效率最大化。

區域化發展各自為營,二三線衛視還有聯盟的必要嗎?


還有僅聯合播出的合作模式,比如《我為喜劇狂》第四季由長江文化製作,天津衛視、湖北衛視聯合播出。

區域化運作,難以實現陣營化合作效果


二三線衛視練聯盟的理想目標是,能夠共同研發、共同投資、共同播出、共同宣傳,實現多方資源的有效利用。比如五星聯盟橫跨東西南北中區域,就提出:凝聚五家衛視力量,“跨區域整合媒體價值”“為廣大品牌客戶提供一站式整合營銷服務”的概念。

但從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二三線衛視的聯動多為表層的拼盤推介,各衛視負責人輪番介紹明年新項目,各成板塊,缺乏內在的邏輯關聯。更進一步的內容合作、活動合作,能夠通過整合資源的方式擴大區域影響力,但只是就單項目而言,難以在平臺層面獲得更深層次的營銷合作。

雖有聯盟之形,難成聯動之魂,從根本而言,各衛視仍是區域化運作,也因此,山東衛視、天津衛視等三四家電視臺組合推介,並不強求達成某種意義的陣營或合作。

從另一層面來看,區域化運作更重視當地的影響力,減弱了聯盟成員之間競爭,且具有諸多可借鑑之處,比如《大王小王》《金牌調解》《非常完美》《愛情保衛戰》等情感類、民生類節目在各個區域都是王牌節目,比如如何根據當地優勢資源進行垂直領域創作,還有聯合制播的多區域資源、關注優勢等。

區域化發展各自為營,二三線衛視還有聯盟的必要嗎?


二三線衛視的時勢,能否再造“英雄”?


據“擊壤數據”統計2018年二三線衛視內容植入曝光TOP20品牌發現,隨著市場競爭激烈、頭部衛視資源受限、內容贊助價格居高不下等因素,眾多品牌開始以二三線衛視為主,進行多節目合作形式區域戰略,逐步擴大聲量,比如味動力、港榮、同溢堂等客戶已經偏向二三線衛視的投放,整體合作體量不比頭部衛視綜藝合作小。

區域化發展各自為營,二三線衛視還有聯盟的必要嗎?


舉辦聯合推介會,一定程度上可以為這些客戶提供更多直接的選擇。但在客戶有限的投放預算面前,聯合推介同時也是一種變相的競爭,因此打鐵還需自身硬,有真正拿得出手的項目,無論是單打獨鬥還是聯合出擊的勝算都更大。

尤其在當下,傳統電視頻道正迎接來自產業變革、新媒體壯大、觀眾流失等變動的挑戰,尤其二三線衛視,既受到一線衛視與多渠道娛樂社交平臺的擠壓,又難以像地面頻道那樣真正下沉滲透,積重難返,生存更加艱難。

回想十年前衛視格局,安徽衛視、江西衛視、重慶衛視一度位居前五,東方衛視在十名左右位置徘徊,浙江衛視一年一跨步邁進前三,自身變革與綜藝洗牌造就了新時勢。因此,在最近幾年的電視臺整體佈局中,綜藝項目是首選,一方面,大製作電視劇成本高、投入大;另一方面,電視劇難以留存觀眾,想要產生影響力,還得靠綜藝。

與一線衛視追求大明星、大製作不同,二三線衛視打破對明星、資本的依賴,在素人綜藝製作方面遊刃有餘,比如天津衛視《愛情保衛戰》的網播量不輸一線衛視大製作綜藝,河北衛視的文化節目成為頻道名片,山東衛視以正能量綜藝打造大流量傳播等。

首播大製作電視劇的缺失,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二三線衛視更進一步的發展,但綜藝層面的另闢蹊徑,與緊跟當地觀眾喜好的電視劇選擇,保障了其當地影響力,將這部分關注度和忠誠度進行有效轉化,或許就是二三線衛視格局洗牌的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