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花樹種榆葉梅規範育苗技術

賞花樹種榆葉梅規範育苗技術

鄭三軍等

榆葉梅是西北乾旱地區主要賞花樹種,具有耐寒、抗旱、耐瘠薄等特點,為了規範苗木繁育規程、 加快苗木繁育, 現結合多年的實踐經驗,將榆葉梅育苗技術介紹如下。

賞花樹種榆葉梅規範育苗技術

1 播種育苗

1.1 種子採集 選擇 8~15 年生、生長健壯、結實正常、 無病蟲害的優良單株作為採種母樹。8 月中下旬, 果皮呈橙黃色或紅黃色時, 即可採收。

1.2 種子調製 將採集的種子放在清水中浸泡,果肉泡軟後,搓洗 3~4 次,去除果肉、果皮等雜質及不飽滿種子。撈出種子,陰乾後置於陰涼通風處存放。 調製後的種子淨度 ≥99% 、 生活力 ≥80% 、含水量 ≤10% 。

1.3 種子貯藏 採用沙藏法。 播種前 90~100天,將種子用 3%~5% 硫酸銅溶液浸種 1~2 小時或用 5% 高錳酸鉀溶液浸種 2 小時消毒。然後用40 ℃ 的溫水浸種 24 小時撈出, 與溼沙按體積比 1 ∶ 5 的比例混合均勻, 沙的含水量以 50%~60% 為宜。 將種子放入深 40~50 cm 、寬 100 cm的貯藏坑內,覆蓋草簾。

1.4 播種

1 )苗圃地選擇。 選擇地勢平坦、灌水方便、排水良好、土層深度 1 m 以上、 pH 值 7~8 、有機質含量 1% 以上的沙壤土或壤土。

2 )整地。 秋季整地,翻耕深度 30~35 cm ,結合深耕施入腐熟的有機肥 1 000~1 500 kg/ 畝,灌足冬水。 來年春季土壤表層解凍深度達 15~20cm 時,旋耕鬆土,耙耱平整,鎮壓保墒。

3 )做床。 採用平床,床面寬 1~1.2 m 、長 10~20 m ,步道寬 30 cm 。 用 50% 的多菌靈可溼性粉劑 1~1.5 kg/ 畝消毒。

4 )種子催芽。播種前 15~20 天種子催芽。將貯藏後的混沙種子移入室內溫暖處, 溫度保持在 12~15 ℃ , 每天翻動 2~3 次, 時常噴灑 30~40 ℃ 的溫水, 待 30%~40% 種子破殼萌動時即可播種。

5 )播種時間。 當土壤表層解凍深度達 15~20 cm 時,即可播種。

6 )播種量。 15~17 kg/ 畝。

7 )播種方法。 開溝條播。 行距 25~30 cm ,溝深 5~7 cm , 將種子按 3~5 cm 間隔均勻撒播在溝內,覆蓋 2~3 cm 的細沙。

1.5 播後管理

1 )灌水。播種後立即灌水,以後土壤含水量低於 60% 時及時灌水。立秋後減少灌水,越冬前灌足冬水。

2 )間苗。 苗高 10~15 cm 時間苗,按株距 6~10 cm 留苗,留苗量 20 000~25 000 株 / 畝。

3 )追肥。 苗高達到 25~30 cm 時,追施氮肥5~10 kg/ 畝, 間隔 30~40 天再追施氮肥 10~15kg/ 畝,立秋後不再追肥。

4 )中耕除草。 適時中耕除草。

2 嫁接育苗

2.1 砧木選擇 在交通便利、排灌良好、出苗整齊、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苗圃地,選擇 1~2年生、 地徑 ≥0.7 cm 的單瓣榆葉梅、 山杏或山毛桃的實生苗作砧木。砧木的株行距不小於 30cm×30 cm 。

2.2 穗條採集 選擇適應當地生產條件、生長健壯、 無病蟲害的母樹, 在休眠期採集芽體飽滿、木質化程度高的 1 年生枝條作為穗條,粗度0.7~1 cm 2.3 穗條貯藏

1 )沙藏。在 0~5 ℃ 的地窖內或室內,底層平鋪 8~10 cm 厚含水量 50%~60% 的細沙,再平鋪一層 2~3 cm 厚的穗條, 一層溼沙一層穗條,最上層覆 8~10 cm 厚的細沙,覆蓋草簾。

2 )蠟封。把穗條剪成 8~10 cm 長的接穗,在110~120 ℃ 熔化的石蠟中浸 1~2 秒, 冷卻後裝入有氣孔的塑料袋,放置在 0~5 ℃ 的室內。

2.4 嫁接時間 春季砧木樹液流動後嫁接。 嫁接前 5~7 天苗圃地灌水。

2.5 嫁接方法 採用插皮接和劈接 2 種方法。

1 )插皮接。在砧木嫁接部位截斷,接穗下端削 6~8 cm 削麵, 刀口一開始就向下並超過髓心,同時在背面向下 0.5~1 cm 處往下的圖層全部切除,露出木質部,直接將接穗插入木質部和皮層之間,然後用塑料薄膜將接口包緊纏實。

2 )劈接。 對地徑 3 cm 以上的砧木,於地面10 cm 處鋸斷,削平鋸口,用刀在砧木中間垂直劈入,深約 5 cm 。 接穗上部選留 2~3 個芽,在兩側各削 4~5 cm 斜面成一薄楔形, 削麵要求平滑,然後將削麵插入砧木劈口,使接穗削麵露出稍許,並將砧、穗二者形成層緊密對齊,然後用塑料條綁緊包紮。

賞花樹種榆葉梅規範育苗技術

2.6 嫁接後管理

1 )灌水。嫁接後 15~20 天灌水,以後土壤含水量低於 60% 時及時灌水。立秋後減少灌水,越冬前灌足冬水。

2 )追肥。 新梢達到 10~15 cm 時,追施氮肥10~15 kg/ 畝, 間隔 30~40 天再追施氮肥 15~20kg/ 畝,立秋後不再追肥。

3 )中耕除草。 適時中耕除草。

4 )除萌。 及時抹除砧木上的萌芽。

5 )解除綁帶。接穗新梢達到 30 cm 時,解除綁紮塑料條。

6 )新梢摘心。 新梢長到 70 cm 時開始摘心,以後每長 20~30 cm 摘心 1 次,連續摘心 2~3 次。

3 有害生物防治

榆葉梅病害主要有立枯病、白粉病。立枯病整地時用硫酸亞鐵 10~15 kg/ 畝進行土壤處理,發病初期先用 50% 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 800~1 000 倍液噴灑; 白粉病發病初期噴灑 25% 粉鏽寧可溼性粉劑 1 000~1 500 倍液進行防治。

蟲害主要有地老虎、蚜蟲、紅蜘蛛、大青葉蟬等。 地老虎地面噴施 2.5% 敵百蟲粉劑 1.5~2kg/ 畝進行防治,或用 2.5% 溴氰菊酯乳油 3 000倍液噴霧。 蚜蟲、紅蜘蛛、大青葉蟬用 10% 吡蟲啉乳油 1 000~1 500 倍液或 3% 高滲苯氧威乳油 2 000~3 000 倍液噴霧進行防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