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家的妈妈!扬州一位80后全职妈妈,365天烧菜不重样

当家长的都有这样一个苦恼,每天给娃做菜,这顿还没吃完就开始想下顿吃什么,做来做去就那几样,不少人感叹绞尽脑汁也黔驴尽穷了,然而这并不能难倒一些“身怀十八般武艺”的超人妈妈们,80后的曹丽华就是其中一个,从女儿上小学来,她坚持每天中午把女儿接回家吃饭,做创意午餐,并取名“午餐记”。

80后的“买菜经”

菜场不还价成“摊宠”

别人家的妈妈!扬州一位80后全职妈妈,365天烧菜不重样

曹丽华的个头不高,圆圆的脸上架了一副眼镜,说话柔声细语,笑起来一双浅浅的酒窝。在生娃前,她在扬州某事业单位上班,女儿出生后,她就当了全职妈妈。“我们家离学校很近,中午就接她回来吃,在家吃可以更丰富一些。” 曹丽华告诉记者,从一年级开始到现在,她的“午餐记”从未“缺勤”过。

每天6点30起床,8点送女儿到校,曹丽华一路往西直奔石塔菜场,在她看来,相比做菜,最“劳神”的是买菜。“不仅要考虑孩子的胃口,还要营养搭配。”曹丽华告诉记者,30出头的她在菜场已经奋斗了10多年,并总结了80后的“买菜经”,“买菜最重要的是新鲜,比如猪肉要看上去“油亮”点的才新鲜,蔬菜一般买当季的,比反季菜实惠。”曹丽华说,身边很多同龄人买菜都会电话她“求支招”。

曹丽华说,和老一辈不同的是,80后、90后买菜都不擅长还价,她总结的经验是,买菜尽量固定在一个摊位,和老板熟悉了,经常可以享受“赠品”,比如买一斤青菜送一把葱等,此外,曹丽华的“买菜经”还特别强调“实惠”,她告诉记者,像鸡蛋、鱼虾超市经常搞活动,价格要比菜市场便宜,“密切关注着超市的这些打折活动,买菜本来就得一毛一毛地省,粗算下来,可不是个小数字。”曹丽华说,按照三菜一汤的标准,一家三口一个月的伙食费要达到3000元。

每天烧菜基本不“重样”

400多张照片记录生活

好的食材,还需要好的手艺。喜欢烹饪的曹丽华一直醉心于给女儿“舌尖上的爱”,不仅手机下载了关于烹饪的app研究,还买了不少营养食谱。

曹丽华告诉记者,最初她对自己的要求是,一周7天的“午食记”不一样,之后对自己要求越来越高,“基本上一个月30天,天天不重样,实在变不出来就自己创新。”曹丽华非常自豪的说,做一事终一事,即便是全职妈妈也要当“专业”的,从2018年9月1日开始,她用手机开始拍摄下每天午餐,虽然都是家常菜,但是曹丽华变着花样烧,从肉到海鲜,样样精通,“完全不重复不可能,最后就从视觉上、摆盘上给孩子新鲜感。”

别人家的妈妈!扬州一位80后全职妈妈,365天烧菜不重样

虽然没有仔细数过做了多少种菜,但从曹丽华拍下的午餐照片,也有400多张了。

记者看到,曹丽华晒出的“午餐记”照片都是她精心烹饪的菜肴,糖醋排骨,可乐鸡翅,红烧带鱼,红烧鳜鱼,红烧牛腩,板栗烧肉,南瓜汤,玉米排骨汤,萝卜牛腩汤,山药鸡汤,豆腐鲫鱼汤,清炒苋菜,小青菜炒蘑菇,盐水河虾,茭白炒虾仁……大伙能想到的家常菜都在她的“午餐记”里出现过,“有时候出去吃饭发现一些新菜,女儿也爱吃,回来就试着烧。”曹丽华介绍说,烤羊排、麻辣香锅、冒菜、酸菜鱼等外卖“热销品”她都尝试过,“以后孩子长大了,这个手艺还能开个饭店。”

“午餐记”让她成“网红”

朋友争着要来“代伙”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自打曹丽华开始在朋友圈里发“午餐记”,她就成了家长群里“网红”,很多妈妈要送娃到她家“代伙”都被她一一婉拒了,最终耐不过朋友的软磨硬泡,“午餐记”的主角增加了一位小朋友,“我们是沾光,每天在被‘午餐记’馋到流口水。”果果妈妈告诉记者,她多次要付伙食费都被曹丽华拒绝了。

别人家的妈妈!扬州一位80后全职妈妈,365天烧菜不重样

曹丽华告诉记者,自己的“午餐记”就是记录生活,也不是为了开“小饭桌”,多一个小朋友对女儿来说也多了伙伴,吃得更香, “原本我们家两个人两菜一汤,现在是三菜一汤,烧菜要考虑两个孩子不同口味,更具有挑战性。”曹丽华说,但看到孩子们吃的很开心,感觉一切都值了,非常有成绩感。

如今,做午餐已经成为母女俩的一种沟通方式,受妈妈的影响,曹丽华的女儿谭臧茗也尝试自己动手做家务,刚刚过去的国庆节,她和妈妈一起做了冷餐会招待了来家玩的同学。

专家说法

作为父母,你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些事

“妈妈每天用心给孩子做午餐,看着简单,其实很不容易。”维扬州实验小学北区校大队辅导员王健男分析说,妈妈把对孩子的爱都融如在午餐里,这也是一种“陪伴”的方式。

“你回头看看,很多优秀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父母都有很好的陪伴。”王健男分析说,比如2019年中考最高分高邮汪曾祺学校高分考生卢陈锦的父亲曾介绍,他在平时经常和孩子进行交流,家长要学会倾听,让孩子毫无保留地跟家人说心里话。

在王健男看来, 爱是相互的,这也是一个交流的过程。父母让孩子感受到爱,孩子也会想,我能为爸爸妈妈做些什么,“父母在陪伴孩子时,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平时生活中多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让孩子知道自己的长处,增强自信,同时帮助他们改掉缺点,提升自己。此外,多带孩子到户外走走,不仅放松身心,还有利于增进亲子关系,“我们做不了午餐,我们可以做早餐或者晚餐,或者双休日和孩子一起去买菜,或者把这种活动从家延伸到社会,都可以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