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中人起的作用是最大的,歷史上哪些戰役的勝負,是因為一個人而改變的?

不才講史


德國人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德軍裝甲兵之父,閃電戰的創始者,機械化戰爭的重要推動者。在他的倡導下,德國創建了最早的機械化部隊,並在隨後的二戰初期大放異彩。古德里安的作用雖不能說是改變了戰役的勝負,但卻改變了未來整個戰爭的形態。

美國著名雜誌《時代週刊》上的古德里安

坦克與新軍事理論

一戰中,坦克開始登上歷史的舞臺,在戰場上坦克主要伴隨步兵行動,執行掩護支援和突破陣地的任務,本質上和傳統戰爭沒有太大區別。不過,有些嗅覺敏感的軍事理論家們已經意識到,坦克的火力和機動性將會給戰爭形態帶來巨大改變。

最早發現提出這種理論的是英國人利德爾·哈特和查爾斯·富勒,利德爾·哈特在著作中認為坦克將起戰爭中起決定性作用,未來的軍隊一定要大規模發展以坦克為核心的機械化部隊並集中使用。富勒則是最早組織起坦克戰的英軍將領,他在康佈雷戰役中出動三百多輛坦克發起連續突擊,以微弱的損失突破了德國人的防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為此,這兩人在一戰後都極力主張“裝甲制勝”“機械化制勝”的理論,並致力於進行新軍事改革。可惜,戰後的英國人過於自滿,完全無視了坦克所帶來的巨大影響,而是想當然的依照一戰思想繼續將坦克配屬給步兵使用。

除了上述兩人,法國的戴高樂、蘇聯的朱可夫、圖哈切夫斯基等都意識到了坦克對未來戰爭所帶來的巨大威力,可由於種種原因最終都無法將理論轉化為現實,錯失了引領世界潮流的新軍事變革。

一戰中的坦克和步兵

古德里安和裝甲部隊

古德里安從小就在軍校中學習,曾在一戰中擔任騎兵部隊的指揮官。德國戰敗後,古德里安意識到坦克所帶來的變革,為此開始潛心研究新的裝甲作戰理論。一方面古德里安通過學習吸收了富勒和哈特的理論思想,將裝甲部隊作為未來戰爭的制勝法寶,另一方面則注重實際效果,不僅進行多次推演和演練,還總結了一戰時各國利用汽車運輸部隊的經驗和教訓。進過不斷的改進,古德里安的理論逐步成熟起來,還專門著書闡明戰爭中該如何使用坦克。

一戰中就開始使用汽車運輸軍隊

在他的理論下,坦克支援步兵作戰限制其機動性,如果防守方擁有有效的反擊火力,進攻作戰仍將陷入一戰時期塹壕戰那種傷亡巨大,僵持膠著的局面。因此,坦克不能被步兵的速度所拖累,而是應該組織起一個以坦克為主導,其他兵種配合行動的機械化/摩托化部隊。這支部隊的炮兵、步兵等兵種都應該利用汽車行動,和坦克一起組成突擊力強大的裝甲部隊。裝甲部隊以集中部署和使用為原則,通過快速機動的進攻徹底打亂敵人的防禦計劃,以連續突擊奪取戰場主動權,取得戰役的勝利,這樣才能發揮將坦克的最大作用發揮出來。

1934年,在古德里安等人的努力下德國終於組建了一個試驗性質的裝甲師,並在其後的演習中表現出色。獲得上級許可後古德里安又陸續組建了三個裝甲師。每個裝甲師中有一個裝甲旅和一個摩托化步兵旅,坦克數量超過了500輛,另有炮兵、工兵、通信兵等支援單位。後來,古德里安組建的裝甲師也成為了德軍裝甲部隊的雛形。

德軍裝甲部隊

創立“閃電戰”

<strong>組建裝甲師後,古德里安不滿足於現有的戰術體系,他根據裝甲部隊的作戰特點提出了新的戰術理論:在空軍的掩護下,集中強大的裝甲部隊從關鍵地區強行突破,而後利用速度優勢,迅速向縱深挺進,佔領橋樑公路等關鍵目標,切斷當面與後方的交通要道,徹底包圍和孤立守軍的有生力量,最後集中全力實施殲滅,達成戰役的勝利。這套戰術理論就是後來著名的“閃電戰”。

“閃電戰”是一種基於大規模裝甲部隊集中突擊的戰術思想,其利用裝甲部隊優異機動能力,將戰場推進速度從一戰中每天不足10公里提升至40公里以上,加快戰爭節奏。而傳統戰爭中那種慢吞吞的進攻和防禦模式面對裝甲集群的快速穿插,既不能沒有時間建立縱深防線也很難展開即時的反擊,最終只能在包圍圈中徹底崩潰。

1936年發生在西班牙的內戰為新武器和理論提供了試驗場所

當然,古德里安的戰術理論也並非一帆風順,“閃電戰”在最初也遇到了很多質疑。不過,古德里安不顧反對,堅持把裝甲部隊集中投入使用,甚至還惹怒了上級。後來在西班牙內戰中,德國投入的裝甲部隊初步驗證了集群作戰的可行性,緊接著在德奧合併時的“維也納進軍”中,坦克的長距離下行軍作業也被證實可靠有效。通過一次次的實戰檢驗,古德里安的“閃電戰”被證明確實可行,終於打消了一部分人的疑慮。到入侵波蘭前,德國已經組建了十餘個裝甲師、摩托化師,並開始嘗試使用更大的裝甲軍作戰。

可以說,古德里安雖不是提出裝甲戰的第一人,但卻是第一個將其付諸實踐的人。

德軍裝甲部隊

鋒芒畢露

接下來,就是古德里安的表演時間了。

二戰爆發初期,在古德里安的理論指導下下德軍將裝甲部隊集中作戰,爆發出了驚人的戰力。入侵波蘭時,德軍面對嚴陣以待的波蘭軍隊,以裝甲師為主要突擊力量,輕易地突破了波軍6個集團軍組成的防線,隨後迅速合圍殲滅了波軍主力,僅用27天的時間就徹底打敗了波蘭。之後的全面戰爭中,德國利用裝甲部隊,1天征服丹麥,5天打垮荷蘭,18天佔領比利時,23天消滅挪威,39天迫使號稱“歐洲最強陸軍”的法國投降。尤其是在進攻西歐的“黃色方案”中,古德里安親自指揮德軍A集團軍群下的第19裝甲軍實施縱深突破,狂奔數百公里,突入到法國腹地,取得了自一戰以來的重大勝利。

“黃色方案”中德軍的進攻路線

這次突破連包括希特勒在內的德軍最高統帥部都感到驚訝,他們甚至還因擔心德軍側翼受到攻擊而要求裝甲部隊停止前進,索性古德里安根本沒有理會,以各種藉口繼續前進,最終抵達英吉利海峽徹底包圍了英法聯軍主力,創造了現代戰爭史上空前的勝利。

“巴巴羅薩”計劃同樣是“閃電戰”的重演,德國投入了數百萬軍隊在蘇德戰場上從三個方向同時發起攻擊,一舉攻入蘇聯腹地數百公里,消滅了蘇聯數百人的軍隊。如果不是蘇聯廣袤的領土作為戰略縱深,最後的下場也難說。

國內翻譯的《大縱深戰役理論》

反面典型

古德里安的成功來源於自己的堅持和不懈努力,當然也少不了其他人的襯托。

上面說過,協約國一戰勝利後,並未重視坦克所帶來的革命性變化,仍加強當作步兵的附屬品使用,所以在發展方向上出現巨大偏差。英國雖然研製了新型坦克,但卻將坦克分為步兵坦克和巡洋坦克兩類。步兵坦克防護優秀,但機動性性差,主要用於支援步兵作戰;巡洋坦克防護能力弱,機動性強,主要用於機動作戰。這種割裂坦克性能的做法,看似能滿足使用要求,但在戰爭初期的實際戰場上面對德國人的裝甲部隊時,步兵坦克打得動追不上,巡洋坦克追得上打不過,陷入了尷尬的兩難境地,再加上英軍沒有專門的裝甲部隊,無力阻止德軍的大規模行動,結果被打得潰不成軍。

“瓦倫丁”步兵坦克

“十字軍”巡洋坦克

法軍和英軍的問題差不多,雖然法國人開發出現代坦克的雛形“雷諾”FT17坦克,但使用思想和英國人大差不差。最終,擁有質量和數量雙重優勢的法國人戰敗投降。

被德國人使用的FT17坦克

蘇聯更有意思,最初蘇軍在圖哈切夫斯基的領導下已經開始有意識的建立裝甲部隊,比如成立坦克軍和機械化軍等部隊,而且比古德里安的裝甲師組建的更早。可在後來的西班牙內戰中,蘇軍通過總結坦克作戰的經驗,得出了和古德里安截然相反的結論。他們認為坦克很難突破反坦克炮的防禦,獨立作戰時生存能力差,需要在步兵掩護下行動,因此在1939年又撤銷了坦克軍的編制,只保留了一些獨立的坦克旅和摩托化部隊,將坦克分散給步兵使用。直到波蘭戰役中德軍坦克部隊表現出色,才重新引起了蘇軍的重視,開始重新編組坦克軍等裝甲部隊,可惜時間不夠加之肅反影響,直到蘇德戰爭爆發前,蘇軍的改編仍未完成,更別提在戰鬥力了。

蘇德戰爭初期,蘇軍的坦克部隊的數量遠大於德軍,質量不弱,可偏偏被打得一敗塗地




閃電戰,是古德里安精確把握當時新軍事變革方向的產物,而且也給後世帶來了巨大影響。自此之後,坦克裝甲集群突擊作戰成了各國爭相學習的對象,蘇聯更是結合自身實際發展了自己的“大縱深作戰”。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已一己之力改變了未來戰爭形態。


水井土城


戰爭中人起的作用確實是最大的,不同的人指揮的同樣的戰役,對付同樣的敵人,可能就會有不同的結果。

說到戰爭中因領導人的不同,而取得戰役的勝負的典型代表,就不得不說歷史上的四渡赤水之戰。

不得不說四渡赤水之戰的勝利,就是一個這樣的典型的戰役。

當時的工農紅軍,真可謂是危機四伏。因為第五次“反圍剿”戰爭,李德等人的錯誤指揮,導致了工農紅軍僅剩下三萬餘人了。

蔣介石在知道這種情況下,為了一舉殲滅工農紅軍,他就派了二十萬大軍,想把工農紅軍給徹底的趕盡殺絕。

想想二十萬對三萬工農紅軍,好像勝算的把握很大。至少在蔣介石看來,此次對工農紅軍的圍剿,肯定是萬無一失的。

也就是所謂的勝局已定,全無例外。

但是,這一次對紅軍的圍剿,結果還是讓蔣介石大吃了一驚的,因為他被反殺了,並且最終是在人數眾多的情況下,吃了一個打敗仗。

蔣介石不知道的是,之所以會出現如此大的逆轉,因為經過遵義會議之後,工農紅軍開始有毛澤東來領導了。

這也就是說毛澤東已經掌握了軍隊的絕對領導和指揮權。

所以,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毛澤東帶領的三萬工農紅軍,開始和國民黨二十萬大軍在貴州、四川等地的邊界線上,來會穿梭的。

我們都知道毛澤東即是戰略家,又是戰術家。他最擅長的戰役,就是集中我軍優勢兵力,給予敵軍以沉重的打擊,同時在配合運動戰。

毛澤東在消耗敵軍有限兵力的同時,把他們給逐一分散開來,然後找到機會,出其不意的給與他們以毀滅性的打擊。

正是利用這種迂迴穿插式的作戰方式,毛澤東先後四次帶領工農紅軍,度過赤水。並且殲滅了國民黨大部分人馬。

這是令國民黨軍隊,絕對想不到的。竟然先後在一個地方吃了四次敗仗,這是他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參戰的國民黨殘餘部隊,看到自己勝利無望,再不撤退的話,就有可能會被全部殲滅的情況下。所以,他們只好狼狽地逃跑了。

不得不說這就是一場打的十分漂亮的,在勝局已定,卻被反殺的戰役。

此次戰役的勝利,對於工農紅軍來說意義還是十分的重大的。

因為四渡赤水戰役的勝利,不僅保存了工農紅軍僅存的碩果,而且還為日後工農紅軍再次走向強大奠定了基礎。

另外,這一次戰役也被毛澤東視為自己一生之中,指揮的最為得意的一次偉大戰役的勝利。同時,四渡赤水之戰,也是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以少勝多的偉大戰役。

所以,這一次戰爭具有很大的歷史意義。在一定程度上,這次戰役是可以和解放戰爭時期的三大戰役所比肩的。

不過話又說回來,也只有最為偉大的軍事家,才能在戰場上超水平發揮,用三萬人馬打敗敵軍的二十萬大軍。

毛澤東做到過,所以,毛澤東也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偉大的軍事家。


史學達人


1947年,晉冀魯豫野戰軍挺進中原之後,三路大軍進逼中原,解放戰爭的主戰場實際上就從山東轉移到了中原地區。

解放軍這邊,華野外線兵團,陳謝兵團,晉冀魯豫野戰軍,三路大軍都在中原擺開了陣勢,呈品字形分佈,雖然一開始相互之間距離較遠,只能進行戰略性的協同和配合,但很快就開始進行戰役性的協同配合。比如陳士榘率華野部隊一路西進到豫西洛陽,配合陳謝兵團解放洛陽,之後又南下在外線配合劉鄧大軍在大別山地區的作戰。

按照當時中央的設想,實際上是要把華野和中野合並,陳老總調中野司令部,華野部隊除一部分留下來配合中野作戰之外,一部分留山東堅持,粟裕率三個縱隊約十萬人,以東南野戰軍第一兵團名義南下,渡過長江。但這個東南野戰軍實際上是隸屬於中原野戰軍指揮的,即使粟裕率部南下,主要任務也是配合劉鄧大軍在大別山地區的鬥爭。

也就是說,這時候解放軍這邊,中野和華野之間的配合正在變得越來越密切。不僅陳士榘率華野三、八兩個縱隊南下配合中野作戰,中野十一縱也在豫東戰役中配屬粟裕指揮,參加戰鬥。在1947年國軍一度取得的優勢,在三路大軍齊出中原後,局面陡然改觀,國軍在華中和華東的部隊不得不疲於奔命,原本在華東的部隊,也大量調入中原作戰。

比如邱清泉兵團、胡璉兵團,都在這個時期進入華中戰區作戰,實際上是在華中剿總白崇禧指揮下作戰。但在作戰序列上,邱清泉兵團卻仍然隸屬於徐州剿總。在豫東戰役中,區壽年兵團雖然屬於華中剿總,但是在救援的時候,距離戰場最近的卻是正在山東境內的黃百韜兵團,而黃百韜兵團又隸屬於徐州剿總,也就是華東戰區。

正因為如此,這種作為國軍主要作戰機動兵團的調動,實際上戰區無法指揮,只能通過國防部和總參謀部來指揮,而國防部此時並不完全瞭解戰區實際情況,因此反應總是要慢一拍,給作戰帶來許多不便。因此,時任華中剿總司令的白崇禧一度向國軍統帥部提出,將華中和華東兩個戰區合併,統一指揮,以利接下來的國共兩軍戰略決戰。

白崇禧這個建議其實也是合乎情理的。因為這時候主戰場在華中戰區,但是華中剿總兵力不足,又總是要調動華東戰區的部隊來參戰,大戰之前集中兵力,統一指揮,這也是軍事常識。但問題在於,白崇禧之所以放著國防部長不當,跑來當華中剿總司令,就是因為蔣對他不信任,用陳誠當參謀總長,白崇禧覺得自己在中樞被架空了,所以才主動要求出外指揮作戰。

所以,白崇禧雖然提出了一個正確的建議,但是到了國軍統帥部,卻馬上被否決了。不僅如此,蔣還將他信任的宋希濂調到華中擔任剿總副司令,並命令他在宜昌、沙市一帶組建十四兵團,並且在武漢專門設置保密局對內監視的機構,宋希濂遇到問題,可以直接向蔣報告,如有特殊情況,也可以直接通過保密局直接向上報告。

而且,從1948年四五月間開始,把原本隸屬於各個戰區的綏靖區部隊,也逐漸的編組為機動兵團,由國防部統一指揮,戰區的兵力少之又少,幾乎成了空架子。白崇禧當然也不是吃醋的,既然不讓我痛快,我也不能讓你舒服,所以就在雲集了華中戰區主要作戰部隊的十二兵團的人事任命上作梗,讓土木系骨幹胡璉當不成兵團司令,最後陳誠只好推出黃維來替代。

淮海戰役之前,黃維兵團奉命東調,準備參加徐州會戰,原定編入黃維兵團一起東進的八十五軍,卻被白崇禧留置在了華中,一直到黃維兵團已經在蒙城和解放軍接上火了,八十五軍才趕到戰場。之後,黃維兵團被包圍,蔣打電話要求白崇禧派張軫兵團東進增援,白崇禧堅決不肯,蔣只好改為調剛組建不久的宋希濂十四兵團東調。第二軍的一個師到漢口都上船了,硬是被白崇禧的衛隊控制著船,不能開船。

宋希濂回憶說,白崇禧在此期間單獨和他密談過,白認為蔣的全部支持都在黃埔嫡系,而徐蚌會戰是打不贏的,他不會去指揮,讓宋希濂也不要去送死,只有讓黃埔嫡系的精銳都在徐蚌會戰中打光了,蔣就失去了他的本錢,只能下臺了。宋希濂當時聽了這個話,嚇了一跳,趕緊跑去向保密局武漢負責人報告了這個談話的情況,然後就連夜趕回宜昌了。

可以說,在淮海戰役的幾個關鍵階段,蔣在重要節點上曾經給解放軍送過助攻,白崇禧就是第二臥底功臣,貢獻比郭汝瑰要大得多了。無論是在阻撓胡璉當兵團司令,還是將八十五軍留下,還是在黃維被包圍之後不肯派部隊救援,甚至到了杜聿明集團被包圍之後,離華東戰場最近的,除了李延年、劉汝明兵團,就是華中的兩個兵團,但卻都被白崇禧阻撓,沒有增援。如果沒有他從旁掣肘,讓張軫兵團和宋希濂兵團全力東援,淮海戰役鹿死誰手就不好說了,真有可能像杜聿明說的,只能等著四野南下了。


蕭武


1946年6月,中央決定改組東北局,由林彪任書記,接替前東北局書記彭真, 高崗、陳雲任副書記。中央在此時任命林彪為東北局書記,東北民主聯軍司令員兼政委,等於是將東北的軍政大權全權交給林彪,這並不是一個符合常理的選擇,但是非常之事行非常之事,歷史證明,這一做法是正確的。僅僅三年不到,林彪不僅將東北全部拿下,而且帶出了百萬雄師,大大加速瞭解放戰爭的進程。

一 爭奪東北

早在日本還未投降、但是敗局已定之時,國共雙方就已經把目光瞄向東北了。東北在張作霖時期就已經具備一定的工業基礎,日佔時期,日本對東北進行了大規模的建設,企圖把東北打造成後方基地。當時東北是全國範圍內唯一擁有完備的工業佈局的地區,在加上東北物產資源豐富,是重要的產糧區,因此,搶佔東北,至關重要。

1945年10月9日,,東北軍區成立,彭真任政委, 司令員是程子華。當時東北在蘇聯紅軍的控制之下,中共認為,東北這塊“肥肉”已經燉在“鍋”裡了, 毛澤東甚至提出:關上東北的大門, 海上守住安東 (今丹東) 、營口, 陸上守住山海關、錦州,,不讓國民黨軍進入瀋陽。即使不能達成此目標, 亦可造成對抗力量, 以利將來談判,,迫使蔣介石承認華北、東北的自治地位。在這種情況下,城市工作經驗的彭真就成為東北局書記的合適人選。

二形勢的惡化

東北的工作,困難重重。第一,我黨在在東北的群眾基礎非常薄弱,東北人的正統思想比較重,認為國民政府才是正統,當時的東北大姑娘甚至都以嫁給國軍為榮;第二,雖然當時我黨軍隊佔優,但是真正的骨幹只有黃克誠帶過去的三萬大軍,其餘部隊都是在東北擴招的,成分複雜,其中有很多投機分子,思想不堅定,局勢一緊張,就有大批部隊叛變;第三,先期出關的部分幾乎是赤手空拳而來,想著接收日軍遺留下來的武器,但是不料蘇聯不給,導致武器極度缺乏。無糧,無兵,無群眾基礎,很快東北局勢急轉直下。

比這更惡劣的是,東北的一把手彭真並沒有意識到東北的局勢惡化。在1946年3月6日的梅河口會議上,彭真、李立三等政工幹部還認為東北形勢是共產黨佔優勢, 並據此提出“先攻打長春, 後攻打四平”, 完成“中央建都長春”的計劃, 與國民黨平分東北。而林彪、黃克誠等軍事幹部認為東北局勢嚴重惡化, 對軍事行動極為不利,主要精力應該放在加強軍隊建設、根據地建設上,雙方不歡而散。會後,彭真向中央提出更換軍事幹部,而林彪則向中央報怨彭真盲目樂觀。

東北局勢的分水嶺是四平保衛戰,四平之戰以東北民主聯軍失敗告終,此戰後我黨在東北的弊病集中爆發出來,一味想著佔領大城市,和國民黨的精銳部隊進行殘酷的攻堅阻擊戰,傷亡太大;沒有一個穩固的後方根據地,一旦失敗,退無可退。四平之戰後,東北民主聯軍不得不放棄長春,渡過鬆花江北撤哈爾濱。

三 臨陣換將,取得勝利

就在這個危機關頭,毛主席黨中央果斷決定,換掉彭真,讓林彪主持東北大局,軍政大權一手抓。以林彪為首的東北局書記馬上扭轉了之前錯誤的政策,放棄大城市,首要解決的是東北最迫切、最關鍵的問題,即農村根據地的建設,這就是林彪著名的“讓開大路,佔領兩廂”的決策。調整路線後,東北局勢立馬活了,三下江南四保臨江,夏季攻勢,秋季攻勢,林彪四處出擊,不斷消滅國民黨軍的有生力量,將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一步一步向勝利邁進。僅僅兩年多的時間,東北局勢就全盤逆轉,整個東北已經是解放軍的天下,國軍的部隊只能龜縮在長春、錦州幾個大城市裡,寸步難行,最後在遼瀋戰役中覆沒。


一卷青史


不得不說戰爭中人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一個優秀的將領往往決定著一場戰役的勝負。說到一個人的出現,就改變了戰役勝利的戰爭,我就想到了彭德懷指揮的百團大戰。

相信大家對彭德懷將軍肯定都是不陌生,毛澤東誇讚他是的英勇是,“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

在對抗日本侵略者的時候,彭德懷帶領的八路軍,打出了中國的國威與軍威。

大家都知道,近現代史上,日本發動了對我國的侵華戰爭。

所以,在面臨日本入侵者,肆意踐踏中國民眾的時候,彭德懷站了出來,他帶領八路軍開始和日軍展開殊死搏鬥的。

當時彭德懷主要是在太行山一帶和日軍展開了一系列的搏鬥。

在這期間彭德懷將軍,打的最為傑出的,讓中國人民最為揚眉吐氣的一戰,就是百團大戰了。

那時候日本侵略者咄咄逼人,似乎,他們在中國還沒有遇到過什麼巨大的阻力。

所以,這時候彭德懷站了出來,他要讓日本人嚐嚐中國軍人的厲害。儘管當時彭德懷帶領的八路軍裝備很落後,簡直就可以用小米加步槍來形容。

但是,中國八路軍的心是在一起的,中國人民抗日的決心是在一起的。

所以,這一戰彭德懷帶領的八路軍有信心打贏。

雖然日本入侵者的武器十分的先進。但是,彭德懷堅信只要我們萬眾一心,我們就可以取得戰爭的勝利的。

所以,彭德懷要給日本日以沉重的打擊,他就組織了一百零五個團,簡稱為百團大戰。

這一戰打響的時候,彭德懷不顧自己個人的安危,親自到了炮灰連天的前線,從容不迫的指揮著戰役。

試問這樣的膽魄,除了彭德懷這樣的將領之外,還有誰人能做到。

大家都知道,彭德懷帶領的八路軍,真正的打出了中國的國威與軍威,直接消滅了日偽軍幾萬餘人。

通過這一戰,日本人知道了中國軍隊的厲害,他們在中國並不是無所不能的。更加重要的是,百團大戰的勝利,鼓舞了全體中國人民抗日的士氣。

最終,在全體中國人民的團結努力下,我們擊敗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最終的勝利。彭德懷抗日戰爭,為世界反法西斯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所以,百團大戰的勝利,正是在彭德懷的指揮下取得的。所以說一場戰役的勝負,確實和一個人有著直接的關係。


不才講史


戰爭中人的因素確實是最為重要的,不得不說很多戰爭的勝利,都是因為一個人的出現。一個偉大的人,在戰爭中決定著一次又一次偉大戰役的勝利。這樣的人,我們最為熟悉的一個典型代表人物,就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領袖毛澤東主席。

我們都知道,新中國之所以能夠成立,正是靠著毛澤東卓越的軍事才能,是他帶領中國人民一次又一次的打敗了國民黨反動派和日本侵略者,帶領我們建立了獨立自主的新中國,讓中國人民享受到了獨立與自主,公平與自由的。


所以,中國近現代史上的戰爭中,起著重要作用的人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領袖毛澤東主席。

我們都知道,毛澤東也是世界歷史上,最為卓越的軍事家。可以說正是因為他的軍事才能,讓戰勝了所有的國內外對手。

土地革命時期,毛澤東提出的“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讓工農紅軍迅速的發展壯大了起來。

為日軍紅軍奪取政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開闢的敵後革命抗日根據地,給予日軍以沉重的打擊。還有他發表的《論持久戰》,為中國抗日指明瞭方向,奠定了中國軍民抗日的決心,為中國抗日戰爭最終的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解放戰爭時期,毛澤東策劃了三大戰役。正是三大戰役的打響,徹底粉碎了蔣介石的蔣家王朝。帶領中國人民建立了獨立自主的新中國。

所以,能夠取得如此成就的毛澤東,他就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厲害的軍事指揮家。

毛澤東的一生,可以用征戰無數來形容。他打的勝仗,真的是數不勝數。在如此多勝仗當中,最令毛澤東倍感自豪的要數四渡赤水之戰。

因為四渡赤水之戰,毛澤東帶領的三萬紅軍,打敗了國民黨二十萬大軍,取得了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以少勝多的偉大戰役的勝利。

這就是毛澤東軍事才能的具體體現,也是他機動作戰的真實案例之一。毛澤東取得成就最大的一次戰役要數三大戰役。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給人們帶來獨立與自主,讓中國人民成為國家主人的毛澤東,才是中國歷史上天才級的將領。

所以說戰爭中人的因素是最為重要的,正是因為毛澤東的正確性與偉大性,讓他帶領我們建立了獨立自主的新中國,新中國成立之後,人民才成為了國家的主人的。


漢史趣聞


萊蕪戰役國軍5.3萬人3天被全殲,臥底將軍的作用到底有多大?

戰爭中人的作用至關重要,但絕不可能一個兩個人改變戰爭形勢。如果認為一兩個人就能改變戰爭形勢,那是典型的唯心主義史觀,不具備研究歷史的基本素養。

解放戰爭中的經典戰役——萊蕪戰役中,很多人以為,我黨的臥底將軍韓練成起到了決定性作用。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但並不是全部真相。

萊蕪戰役這一戰,華野把把國軍在膠濟線上全部機動兵力兩個主力軍第七十三軍和第四十六軍(即整編第四十六師)消滅得一乾二淨,把第十二軍消滅了一個師,把第八軍打垮了兩個師,消滅和擊潰共四個軍。其中第七十三軍和第八軍都是蔣介石嫡系精銳,第四十六軍也是有名的桂系主力。

時任國軍46軍軍長的韓練成在萊蕪戰役中起到的關鍵作用,必須予以承認,必須銘記。

韓練成在萊蕪戰役中起到了哪些作用呢?我認為主要是三點:

1,第一時間把國軍的部署告知我軍。

萊蕪戰役中,韓練成是通過董必武和周總理與我軍建立聯繫的。萊蕪戰役期間,雙方分別派出了楊思德和解魁作為代表來回聯繫。每當下達到韓練成手上的情報,韓練成都會第一時間告知我軍。相對於我軍的其他情報來源,韓軍長的情報更快更準確。

2,在我軍殲滅73軍時,保持按兵不動和假支援。

李仙洲集團有73軍、46軍和12軍三個軍五六萬人。韓練成原本是西北軍舊部,救過蔣介石的命,現在又成了桂系的將領。46軍下面的師長團長甚至營長連長都是桂系李宗仁白崇禧的人,這決定了韓練成不可能像高樹勳那樣陣前起義。所以,當華野攻打萊蕪時,只是提出了要求46軍不增援73軍的要求,這裡只是戰術上的配合。

3,推遲了李仙洲集團的突圍計劃。

當我軍全殲了73軍的77師時,李仙洲召集高級將領開會,研究是否遵照王耀武命令迅速撤退。會議決定,在2月22日早上開始以第七十三軍兩個師和第四十六軍兩個師共四個師齊頭並進,以強大火力開路,採取"秋風掃落葉"之勢,迅速突出華東野戰軍包圍圈,與12軍匯合。此時韓練成發言,闡述了提早突圍的種種困難,最終把突圍的時間推遲了1天。

4,孤身潛逃,讓46軍沒有指揮。

23日突圍時,73軍和46軍的將領全部集合,準時出發,始終沒有找到韓練成。當天下午,73軍和46軍被全殲,李仙洲被俘虜。韓練成到哪裡去了?其實他一早就脫離指揮位置,當天就見到了華野首長陳毅以及政治部主任唐亮。

這就是韓練成在萊蕪戰役中做的全部工作,不能說不重要,但遠遠沒有達到決定整個戰局的程度。

那麼,萊蕪戰役我軍為何會勝利呢?我認為主要是華野首長用好了三個謀略。

1,定下決心、持重待機。

一開始,我軍是打算堅守山東解放區首府臨沂的,主要的作戰對象是南線的歐震集團。可是,我們發現,陳誠指揮下,歐震集團把美械師和雜牌軍混雜起來,然後以"集中兵力、步步為營、穩紮穩打、避免冒進"穩步推進,顯然沒有辦法各個擊破。於是,我們放棄了臨沂,把主攻方向放在了北線李仙洲集團。

2,示形於南、決戰於北。

我軍以少數兵力偽裝主力,做出了南線決戰的架勢。同時又放棄臨沂做出了向西與晉冀魯豫軍區匯合的假象。其實我軍真正的主力,整備全軍,夜行曉宿,隱蔽急行,迷惑敵人。當佔領萊蕪城的國軍發現大批解放軍時,已經太晚了。

3,集中兵力、運動殲敵。

我軍雖然在裝備上和兵力上都是劣勢,可每次戰鬥打響時,我軍都能集中敵人三倍甚至四倍的兵力全殲敵人。2月19日,敵77師南下萊蕪規建,我軍派出了2個縱隊4個師,迅速將其全殲。萊蕪城中裡李仙洲有7個師,而我軍則集中了21個師進行攻,同時圍三缺一,促使敵人突圍。突圍中,我軍以6個縱隊16個師設置口袋陣,敵人根本沒有還手之力。

這就是萊蕪戰役的基本情況,韓練成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但不能過於誇大。


歷史知事


全面抗戰八年,李宗仁在第五戰區司令長官的位置上呆了將近七年,雖然不是打得最好的戰區,肯定也不是最爛的。期間還取得了1938年的臺兒莊大捷和1941年豫南戰役的勝利,戰線始終維持的比較穩定,對憑障陝西和川東起到了一定作用。

(李宗仁)

客觀來說,第五戰區的的戰績未必強於薛嶽的九戰區和陳誠的六戰區,但肯定好過蔣鼎文一戰區、閻錫山二戰區、顧祝同的三戰區和張發奎的四戰區。並且李宗仁軍事能力雖稍遜白崇禧,然而較具親和力,和麾下的部隊長相處的比較融洽,各部作戰還算用命,理應一直留任到抗日戰爭勝利,可偏偏蔣某人不放心。

第五戰區在1939年以後,主要轄區為安徽西部、河南南部和湖北北部的交界地區,基本部隊有桂系李品仙的第11集團軍、川軍孫震的第22集團軍、王瓚緒第29集團軍和西北軍張自忠第33集團軍(後馮治安)。原來隸屬於五戰區的湯恩伯集團軍被單劃了出去,戰區部隊變成清一色的雜牌,恐怕也只有李宗人這樣非嫡系軍頭才能籠得住,兵力共有26個步兵師。



(李品仙)

對於桂系掌握兵權,老蔣打心眼裡就不情願,抗戰之初是為了體現“聯合抗日”,抗戰中期是因為戰事頻繁李宗仁暫時無人可以替代(僅僅白崇禧短期代理過)。雖然這裡並沒有嫡系部隊,仍然要用心腹“摻沙子”,最後選定了因為“重慶防空洞慘案”被撤職的劉峙,這個“長腿將軍”只蟄伏了一年多,就又被任命為第五戰區副司令長官。

按老蔣的意思,劉峙上任後起初是鉗制李宗仁,然後最遲應該在1944年就擠走桂系老大而扶正。結果日本鬼子1944年5月起發起的“豫湘桂戰役”打亂了這一計劃,幾個戰區的國軍丟盔棄甲,讓日本人打得非常狼狽,第五戰區在李宗仁的指揮下並無重大損失,如此一直到1944年底,豫湘桂戰役才告結束。

(劉峙)

這已經是抗戰末期,老蔣發現鬼子是強弩之末就要完蛋,判斷從此以後日軍不會有什麼大的動作,於是老毛病又犯了,開始琢磨如何剝奪李宗仁的兵權。因為在李宗仁的經營下,此時第五戰區的步兵師已增至55個,又新建8個獨立旅,騎兵師由1個增至11個,騎兵旅則由1個增至6個,總兵力幾乎翻了一番,常隊長特害怕桂系勢力在這裡繼續坐大。

1945年2月,重慶軍事委員會發布命令,李宗仁升任“漢中行營主任”,名義上負責統籌指揮第一、第五戰區的戰事,劉峙接任第五戰區司令長官,終於轉正成功。此時第一戰區由代理司令長官胡宗南主持,第五戰區又成為劉峙的天下,這倆黃埔系的嫡系將領,如何肯聽李宗仁的命令?李宗仁實際已被“明升暗降”奪去了兵權。

(犧牲的張自忠將軍)

豈料日本鬼子並不給劉峙面子,岡村寧次就任“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後,1945年3月發起了侵華日軍最後一次攻勢:旨在摧毀“豫湘桂戰役”中漏掉的中美空軍基地和機場群,其中湖南方向就是要奪取芷江空軍基地,於是爆發了“雪峰山戰役”,不提。河南方向的目標則是老河口空軍基地,這裡同時也是第五戰區司令部所在地。

也就是說,劉峙剛剛上任一個月就遭遇日軍大舉進攻,如果是輕車熟路的李宗仁繼續指揮作戰,在老河口中美聯合航空團的助戰下,日軍根本討不到好去。而貪生怕死的劉峙根本不敢正面迎戰,上報了所謂“後退決戰”的方案,請求大幅收縮防線,放棄便於堅守的伏牛山區,在襄河附近與敵“決戰”,重慶軍事委員會居然也照準了。



於是還未等日軍正式發起攻擊,劉峙就把戰區長官部匆匆搬出老河口,一口氣撤到了100裡之外的武當山下(均縣),而國軍最不擅長的其實就是敵前撤退行動,在日軍的追擊下,撤退很快演變成潰退,日寇主攻部隊“華北方面軍”第12軍和助攻的“第六方面軍”第34軍跟蹤追擊,毫無阻礙地殺入豫西腹地,3月27日兵臨老河口城下。

老河口位於漢水東岸,雖然城鎮不大,卻是鄂北、豫西和陝南間的重要孔道,是第一、第二、第五戰區與大後方陸上聯繫的交通樞紐,還是漢水船舶運輸的節點,更建有空軍基地,武漢會戰後就成為第五戰區司令部所在地,時隔七年之後終於毀在了劉峙的手裡。他為了掩護戰區後勤機關撤退,命令川軍第125師死守,數千名川軍弟兄堅持到4月8日傷亡殆盡,老河口陷落。

(劉峙在老河口)

劉峙的所謂“決戰”僅僅是命令川軍第22集團軍反攻,但並沒有收到什麼成效,中日兩軍在襄河形成對峙,直到當年8月日本投降。

而在抗戰末期第五戰區之所以如此大敗,喪師數萬失地數百里,讓豫西百姓遭受勝利前夜的苦難,皆因劉峙一個人之過,這樣一名在抗戰初期就已經證明是個“外戰草包”的將軍,就不應該替換李宗仁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上。


度度狼gg


歷史上戰爭中人起的作用的戰役有很多,因為一個人而改變結局的也有很多,比如我們偉大的毛澤東主席以他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扭轉過多次戰役。

一.贛南閩西開闢新的根據地的三次反圍剿戰役



在1929年,毛澤東、朱德和陳毅率領紅四軍下井岡山準備開闢贛南閩西革命根據地,但是毛澤東和朱德、陳毅在黨指揮槍的問題上發生嚴重分歧,在紅四軍第七次黨代會上否定了毛澤東的建軍思想,選掉了毛澤東的前委書記,把毛澤東趕出了他所建立的紅四軍。

沒有毛澤東的紅四軍、沒有毛澤東建軍思想的紅四軍在贛南閩西處處碰壁,軍隊管理混亂,人員損失超過三成。中央知道後要陳毅到上海說明情況,陳毅據實向中央做了彙報,中央的李立三和周恩來要求陳毅和朱德一定把毛澤東請回來。陳毅和朱德承認了錯誤,毛澤東回到紅四軍恢復原職。

毛澤東回來後召開了紅四軍第九次黨代會,通過了“古田會議決議”,這一決議奠定了“黨指揮槍”及黨委領導下的軍事首長分工制,確立了我們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原則。

經過這次會議後,在毛澤東領導指揮下下,紅軍在贛南閩西打敗了蔣介石三次反圍剿戰役的勝利。第一次反圍剿紅軍4萬對10萬,殲敵13000多人,活捉敵司令張輝瓚;第二次反圍剿紅軍3萬對20萬,連打五次勝仗,殲敵3萬多,蔣介石罵完何應欽而後大哭;第三次反圍剿紅軍3萬對30萬,蔣介石親自領軍,紅軍殲敵3萬多,國民黨26軍16000多人投降,蔣介石通電下野。

正是由於毛澤東的迴歸,建立了新型人民軍隊,才有了後來的三大圍剿戰役的勝利以及5萬多平方公里、250多萬人的中央蘇區。

二.第四次反圍剿的勝利



毛澤東在贛南閩西建立了中央蘇區,從蘇聯回來的王明為了控制中央蘇區,派人到蘇區奪權。毛澤東是個很講原則的人,中央對他個人的處理決定一定會接受,但對錯誤的政策一定會據理力爭。為此,毛澤東被剝奪了對紅軍的領導權,出任中央蘇維埃人民政府主席。

1932年周恩來來到蘇區,主持攻打大城市的軍事戰略,會議得到了大多數紅軍將領的支持,但遭到了毛澤東的強烈反對,毛澤東此時成了孤家寡人,無人支持他,在此次會議上毛澤東再次被剝奪了中央局代理書記一職。會後,毛澤東生病到東華山一廟裡養病。

在毛澤東養病期間,紅軍攻打贛州33天,連城牆都沒攻破,反而損失3000多人,還有一個師被國民黨軍增援部隊包圍,形勢極其危險。萬般無奈之下,周恩來讓人上山請毛澤東下山指揮。

毛澤東抱著病體下山,由於形勢危急,毛澤東一邊趕路一邊指揮,使被圍部隊得以脫險,並改變戰役計劃,急進福建出其不意拿下龍巖、漳州,繳獲大量武器彈藥,甚至連飛機也繳獲兩架,取得了第四次反圍剿的勝利。

雖然毛澤東指揮紅軍取得了勝利,但中央還是批評毛澤東打漳州的勝利是錯誤的,認為打贛州雖然失敗但是正確的,毛澤東為此據理力爭,由此徹底失去了軍隊和黨的領導權,紅軍也開始走上了失敗之路,一大批紅軍戰士和蘇區百姓為以王明為中心的中央付出了血和生命的代價。

這些戰役就是以一個人的智慧改變戰役走向的實際案例,從中我們也能看出毛澤東主席是個天生的軍事家,那些和他同時代的戰友和他還是存在差距的,也註定毛澤東主席是中國人民的大救星和領袖。


火炎炏焱燚水淼


這當然有啦,而且還不少,就如接下來像素要為大家介紹的“王玄策以一人滅一國”!

很多不瞭解的人,都以為王玄策是一位戰勝級的人物,但其實王玄策只是唐朝時一名普普通通的官員,並不是一名武將,只是一名文官。那麼王玄策是怎麼一人滅一國的呢?下面且聽像素細細為大家道來。


貞觀二十二年,強大的中天竺統一北印度,建立起了摩揭陀帝國,並與唐朝建立了友好的外交關係。唐太宗隨機派遣王玄策出使天竺五國(當時的印度分為東天竺、西天竺、南天竺、北天竺和中天竺五國)。

恰逢中天竺王屍羅逸多剛死,國內發生大的動亂,權臣那伏帝阿羅納發動政變自立為王,並主張脫離大唐。聽聞唐使王玄策入境,便派遣兩千精兵伏擊。當時的王玄策僅帶了三十人的護衛隊,奈何雙拳難敵四手,最終被那伏帝阿羅納所擒,各國的貢品也被扣押。

當天夜晚,王玄策趁著夜色降臨偷偷越獄,策馬北上,渡過甘第斯河和辛都斯坦平原,來到了尼泊爾王國。王玄策在這裡與尼泊爾國王談判,憑藉著文成公主下嫁吐蕃的由頭,成功向尼泊爾借得七千鐵騎。

接著又檄召附近唐各軍府節度使及近處各大唐藩屬國,瞬間召集兵馬萬餘,自立統領、蔣師仁為先鋒,直撲中天竺。


吐蕃松贊干布聽到這個消息後,發兵一千二百人助玄策攻取中天竺。王玄策便率領這些兵馬,一路直奔中天竺茶餺和羅城,與中天竺數萬大軍展開激烈交戰,大戰三天三夜,斬殺敵軍數千、溺斃敵軍萬餘人、俘虜敵軍萬餘人。後布“火牛陣”,一舉擊潰7萬戰象部隊,斬殺敵軍三千餘人,逃兵至河中又淹死了萬餘人。


阿羅那順見兵敗,並棄城而逃。王玄策乘勢攻入中天竺。阿羅順那不死心投奔東天竺,並求助東天竺王尸鳩摩援兵,接著再徵集各散兵殘將準備反攻。

王玄策便設計分兵伏殺計引阿羅順那,引其上鉤,並一舉全殲阿羅順那殘部,活捉了阿羅順那,並將其餘的散兵坑殺,至此中天竺國覆滅。


同時因為東天竺曾援阿羅順那,王玄策更準備再滅東天竺國,東天竺王尸鳩摩可謂是嚇得魂飛魄散,趕忙送去牛馬萬頭,弓刀纓絡財寶無數,以示向唐朝謝罪並承諾臣服大唐天子,王玄策這才肯罷兵,罷兵後將阿羅順那披枷帶鎖的押回長安。唐太宗大喜,封王玄策為散朝大夫。

一個小小的使節,在萬里之外,徵鄰國之兵,滅疆域外之強國,不難看出大唐之強盛,更體現唐人之氣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