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屏蔽父母引发的矛盾,解决“代沟”问题,家庭才能幸福和谐

朋友圈屏蔽父母引发的矛盾,解决“代沟”问题,家庭才能幸福和谐

“代沟”之说由来已久,我想,在人类开始直立行走,有了思想之后,代沟就应该存在了。

但“代沟”一词作为专属名词被大众认可,却只有50多年的时间。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人类学家M·米德在其所著《代沟》中提出了这个概念,并逐渐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认可,形成一个“父母子女之间的心理差距或心理隔阂”的专用名词。

不可否认,无论社会发展到何等水平,代沟都是存在的。因为老人觉得,随着自己思想方法、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兴趣爱好方面的阅历增加,他们的经验或教训足可以使年轻人少走很多弯路;但孩子却不这样认为,即使才十几岁,他们也会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有了可以思考的成熟大脑,不用家长说三道四。

如此,矛盾便不可逆转地发生了。

朋友圈屏蔽父母引发的矛盾,解决“代沟”问题,家庭才能幸福和谐

一次回老家,晚饭后去大哥家喝茶,见大嫂和侄女正在怄气。

起因很简单,在外地上大学的侄女,发朋友圈时总是屏蔽她老妈,但却不慎被弟弟泄密,大嫂让女儿不要这样,两人就吵了几句。

侄子今年16岁,也很委屈地坐在一边玩手机。按他的说法,他并不知道姐姐屏蔽了妈妈,才不慎说漏的。但姐姐一直骂他叛徒,让他心里也不好受。

我问侄女为啥屏蔽妈妈。侄女说:“叔,咱能微信聊吗?”我答应了,而后,我便收到了很长的一段话,大体意思是,母亲总爱在她发朋友圈后打电话给她,就连大学室友都开玩笑,看她发了朋友圈,就调侃说:“阿姨又要打电话了。”果不其然,几分钟后电话铃响,十有八久是她妈妈打过去的。因此,她不胜其烦,就在发朋友圈时,将妈妈列入被屏蔽对象。

不过,弟弟没有屏蔽。昨天大家都回到家,弟弟无意中说起,姐姐真好,想去哪里旅游就去哪里旅游。其实,也就是侄女和同学上周末去了郊区一个景点,侄子没有远近概念,就羡慕了一把。

事情就因这一句话起了波澜。大嫂说,她听儿子说女儿去旅游了,就去朋友圈找,却发现这几个月女儿都没发朋友圈。就问儿子怎么知道的,儿子就给妈妈看了姐姐上周发的朋友圈,大嫂才知道,自己被打入“冷宫”了。

女儿的做法让大嫂寒心了,于是,一场不大不小的战争就在饭桌上开启了。大家各说各的道理,闹个不欢而散,饭都没吃好。

朋友圈屏蔽父母引发的矛盾,解决“代沟”问题,家庭才能幸福和谐

其实,这件事就是典型的“代沟”问题,只不过起因是“朋友圈”罢了。母女两个的矛盾焦点就是发朋友圈:女儿一发朋友圈,老妈就打电话过去。

侄女还举例说,自己有一次只不过发了一张和男同学搞怪的照片,妈妈就给她打了两个小时的电话,苦口婆心劝她大学期间不要恋爱。侄女愤愤不平地说:“莫说我们只是做游戏,就是真恋爱有啥?国家明文规定,大学期间只要年龄到了就可以结婚。我一个学姐,毕业的时候抱着孩子照的毕业照,这有啥不妥吗?”

你看,妈妈说:大学期间不要恋爱;但女儿却说:大学期间只要年龄到了就可以结婚。仅这一点,母女就可能闹个不停。

因为在孩子们看来,自己没有一点自由,父母都像刻板的领导,只能一加一等于二,如果等于三就是错误的。但生活不是数学题,有时候同样一个问题会有很多种答案,无所谓对错,只不过是观点不同罢了。

但在父母看来,一切“坏”的苗头都要消灭在萌芽状态,不能让其恣意生长。

但这个好与坏,都是父母根据自己的评判标准来判定的。

想到这里,我掏出手机,给大哥一家人看我回来时地铁上拍的一张照片。一个男孩子和妈妈出门,一双鞋两种颜色,一只是白色的,另一只是黑色的。

然后,我就问大家的看法。

朋友圈屏蔽父母引发的矛盾,解决“代沟”问题,家庭才能幸福和谐

大嫂说:“这孩子这不精神病吗,我要这么穿出去,准让人说老年痴呆后期。”

侄子不屑地说:“切,妈妈真是老土,这叫潮流好吗。我也想这么穿,可惜没有。”

侄女在一旁没说话,只是低头玩手机。就连我问她,也只是说:“他爱穿啥穿啥,跟我有什么关系?他光脚在大街上走都没事,只要不踢人,那双脚就没有问题。”

一直没说话的大哥插话了:“我明白了,别说你们母女了,就从我们每个人来看,对一件事的评判都有自己的标准。为什么?都是自私,都觉得自己是对的。什么对的错的,都是自己认为的。

我觉得,我该发言了。

我说,其实,作为家长。对于从朋友圈了解孩子的动态,应该不算错,因为毕竟这是一种快捷的交流方式。再说,父母关心孩子健康成长也没有错,孩子有了负面情绪,在朋友圈吐槽一下,父母看到再劝一下,可能在亲情的感染下,事情就完美解决了。

说到这里,我偷眼看了一下大嫂,她脸色好多了,并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

我话锋一转,接着说,但在孩子这边,因为一些夸张的动作或言行,招来父母无休止的电话“骚扰”,也是苦不堪言。谁都是从小时候过来的,孩子的世界和父母理解的世界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并不需要弥补缝隙,保持原样就好。不管是单纯地想刷存在感或故意恶搞,孩子的意图只是求关注,而不是大人的干涉。如果家长喜欢小题大做,他的朋友圈对父母屏蔽也是自然不过的事情。

侄女听到这里,也从手机上抬起头来,做着鬼脸看我,意思是:“懂我者叔也!”

朋友圈屏蔽父母引发的矛盾,解决“代沟”问题,家庭才能幸福和谐

其实,问题的根源在于父母和子女平时沟通少,沟通少的根源在于“代沟”的存在,话说不到一块去。就刚才我举的那个例子一样,在我看到孩子穿了一双不一样颜色的鞋子时,第一个感觉是,还不难看;第二个感觉是,要是老人这么穿出去,准会被认为老年痴呆。正好,刚才这两种观点,出现在年长的嫂子和年幼的侄子身上。

有代沟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相互理解,而是一味指责对方不为自己着想。试想,家长和孩子都这么想,代沟还能填平吗?没有好的沟通,怎么能形成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

因此,作为父母,不妨做个守护者,只要大方向不错,就不要横加干涉孩子的行为;作为孩子,也要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知道父母无论如果做,都是为了更好地爱你,只不过有时候矫枉过正罢了。大家都这么想,不尊重,不接纳,不理解的问题就都很好解决了。

后来,大嫂一家按照我说的去试了,发现,父母在孩子眼里变得善解人意了,孩子在父母跟前变得乖巧可爱了。一家人又恢复了往日的其乐融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