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现在还存在奇石捡漏的情况吗?

万山聊奇石


我觉得现在任然存在奇石捡漏的情况。是运气?是独具慧眼?观赏石捡漏的事例很多,当大多数人对观赏石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缺乏客观认识的时候,就会给那些独具慧眼的石友和藏家创造了丰富的捡漏机会。比如专家估价9600万元的“岁月”观赏石,据说最初的赵先生只用极其低的价格便从石友手中购得,这就是典型的捡了个大漏。

▲《岁月》

那是1997年发生的事情,有一次,赵立云和几个朋友像往常一样前往苏宏图寻找奇石,找着找着,一个同伴突然大声呼唤赵立云,让他过来看看。赵立云就走了过去,席地而坐,那位同伴把刚捡到的一块石头拿给他看,这就是“岁月”。赵立云说,那时候,他俩只是觉得这块石头有点像人脸,但是没有找到最佳的欣赏角度。那次返程的时候,几位石友都说这块石头不错,一番商量之下,赵立云从那位石友手中买下了这奇石。2001年,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杨伯达等4位权威专家鉴定了岁月,并出具了一份鉴定证书,为“岁月”估价9600万元。

还有被估价1.3亿的“雏鸡~《小鸡出壳》也应该算作是捡漏,但是现在有点饱受争议。听说那是张靖先生从料石堆中偶然发现的稀世珍宝。后来捐献给了北京。他曾多次声明此石出自内蒙古巴彦淖尔乌拉特后旗玛瑙湖,这一点毋庸置疑。此石被专家估价为1.3亿元人民币,是世界上最昂贵的观赏石之一。尽管此石引起了一些人的争议,但这块石头带来的效应却是巨大的,也是无法用经济价值来衡量的。很多石友喜欢在几元一块的戈壁石堆中挑选,每当找寻到一枚心仪的美石,喜悦之情难以言表,虽然不见得增值多少钱,但是这份喜悦的收获远超过金钱,这也是精神上的捡漏。

▲《小鸡出壳》

那么自身要达到什么样的境界才有捡漏的机会呢?个人认为需做到如下6点才有捡漏机会👇

1、观赏石捡漏要具备一定的审美修养、丰富的鉴赏经验和对市场价格的准确把握。审美修养高就能够迅速判断出观赏石所蕴含的艺术观赏价值,丰富的鉴赏经验有助于鉴别观赏石真伪和稀有程度,而熟悉市场价格才能决定是否出手。

2、观赏石捡漏也离不开特定的客观条件,除了赏石知识的储备,更要善于寻找机遇。买家捡漏的,一定是卖家出了问题,或是卖家不懂得鉴赏良莠不分,或是卖家做的无本生意(自己捡来的)给价就卖,或是卖家新进的货不未曾仔细甄别,亦或是卖家因经营不善而甩卖藏品等。

3、捡漏还要坚持腿勤、手勤、眼勤、嘴勤,幸运总是眷顾准备充分的石友,赢得美人芳心少不了多献些殷勤。捡漏主要靠发现的眼力。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是开始玩石必经的长期过程,眼力如何是玩石、赏石、藏石的基本功。眼力好、眼力高,就会在觅石、赏石实践中,不断发现“好石头”,就会不断挖掘其内在实质(即艺术价值),就会不断捡漏,增加收藏的经济价值。

4、学习知识:学会掌握某种或某类观赏石的地质构造和鉴别方法知识,以及基本特征和主要特点,赏石基本特征一般为形、质、色、纹、声韵等方面,如灵壁石的主要特点:形表现为瘦、皱、漏、透,声如青铜色如墨玉,质则温润如凝脂,手感特别的好。
有人把石友藏石精品多归结为石缘好,其实,石缘也是靠平时文化的积淀。常言道,机遇总是给有准备者的。观赏石涉及的知识面极广,文学、艺术、美学、历史、地理、地质学、天文学等各门各类的知识都用得上。学习赏石专业理论书刊和专题文章,这是理论学习的主要途径。
5、实践锻炼:要同有经验的赏石老师或享有信誉的专业人士在实际购石中不断的比较、辨别,以锻炼眼力,把理论知识与感性认知有机结合,这样对以后单独选购观赏石特别的有好处。
6、展示交流:这是纠正孤芳自赏的不足、提高眼力十分有效的方法。通过一些展示、展销、评比等活动,多听有经验的赏石老师或享有信誉的专业人士的意见,多看参展得奖作品,对照自己的藏品,进行分析、比较、研究、虚心求教,保持良好心态,不骄不躁,持之以恒,眼力也会提高很快,并轻易实现捡漏。

無铭之境


哪个领域都有漏,就看谁有缘,或谁有权。石头是个大众民间之玩物,漏也最大。说它是漏不如说玩石各有所好,一块石头在摊子上摆了多日,许多人看了又放下,就是没看上,你来了拿起来就放不下,遇到宝贝一样掏银子,这就是缘份,我前几日去莫高窟旅游,那一排排的洞窟,给了我强烈震撼,第二天来到黑水城,在大门外的小贩摊子上看到这块石头,我一拿起心中惊喜不已,这不就是昨天刚去过的莫高窟吗!拣了大漏了,这么美的石头就在摊板上摆着,上万人在它面前走过去,我拿出手电打光细看,中部玛瑙化了,外层石性较大,颜色不错,这也是不错的旅游留念了!



一石痴


说奇石捡漏太深奥,被人难理解,其实奇石捡漏就是对奇石所呈现艺术之美的新发现,这种现象自古以来就有存在,现在仍然存在。

多年前,我从一玩石者抛弃的石头堆前走过,这些石头比起河滩上的石头还是比较吸睛的,因为既然被主人捡回来必有特殊之处。于是,我便停下来在石堆上翻捡起来,突然翻出来一块黄蜡石,颜色够黄,不过石英特重,构不成雕料,这也是主人抛弃它的主要原因吧。就在我也要把手中这块黄蜡石丢弃时,猛然发现了亮点,从一个角度很明显的看出猴头的样子,有眼睛有嘴巴,加上金黄的颜色,金丝猴的概念立刻呈现眼前。这块捡漏而来的金丝猴奇石如今是我微信的头像,十分喜欢。

提起捡漏,人们第一印象是古玩艺术品中的捡漏,特别有成就感和刺激性。其实奇石捡漏同古玩行业捡漏基本相同,都是对两者身上所呈现的艺术之美和各方面价值的新发现。因为人们的鉴赏水平、审美观点等不同,加上认知上的模糊,存在发现的盲区,这个盲区一旦被别人发现了,就是捡漏。

奇石的捡漏就是一个人对于奇石在象形、画面、纹理等方面所呈现的艺术特征有了新的发现,并且这一发现能改变并提升原先的主题,让人眼前一亮,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收藏价值和市场价值。

奇石的捡漏就在于两个字:发现。因此奇石捡漏是永远都会存在的。


视天下i


奇石捡漏是完全有可能的,过去许多人对石头收藏的认识无非是四大名石(青田石、昌化后、寿山石、巴林石)及二大观赏石(太湖石、灵壁石),现在各地都有不少奇石(像型石)收藏者众多,由于存在对石文化认识差别所以有大量的检漏机会,机会一,你知别人不懂、机会二,藏家儿女継承不喜欢,机会三,藏家也需要钱。所以有检漏的机会不要错过,这是石缘。





稳坐钓鱼台65291446


捡漏这种现象会一直存在的,因为每一个人的欣赏水平不同,切入点不同,角度不同看到画面却是千差万别。自然就会丢弃,有丢弃就会有捡漏!我这三方都是捡漏。图一是猫,图二是一尊佛,图三是熊猫,你不防将图片掉转180度看看它又是另外的图案,所以捡石要从多角度去看,一定会有收获的。





路上狂奔的鱼


答:我认为奇石捡漏的情况一直是存在的。初期可能机会多一点,是普遍现象,现在可能机会少一点,是特殊现象。以前玩石头的人少,高手更少,有眼光,有能力的人,当然比其他人更能看懂,看透一些东西,尤其是别人眼里普通物,在他们眼里就是个宝,经过他的设计,石头的价值就会倍增。这样理所当然他能捡到漏。
而现在随着玩石人越来越多,鉴赏水平也比原来有所提高,大家都想捡漏,当然漏也就相对少了,人们变精了。然而,还是有人能捡着漏的,有的因为石缘,有的因为特殊眼力,有的因为罗卜青菜各有所爱,在他认为好的石种就叫好,其他也就不重要了,这样就有了机会。


其实捡漏也有很多乐趣和方法的,有时真的偷着乐,生怕别人发现似的,有时发现了一块石头,又不敢明目张胆地去看,只有等他不注意时悄悄的仔细观察,说起来也算在斗智斗勇。最后收获了自己喜欢的石头,石头也遇到了知己,有了生命,人家老板也高兴,大家皆大欢喜。
不过也要给大家提个醒,如果没有什么基本功,武功底子又不过硬,千万不要贪便宜,假货太多,容易上当受骗的,那不是捡漏反而捡了芝麻丢掉了西瓜,市场上鱼龙混杂,小心为妙,祝石友们捡漏成功,心想事成。


拜石澄心


一切皆有可能,我捡漏也不少。最近在新疆罗布泊捡石头,无法给大家伙点赞,请大家见谅。











捡石人生


关于奇石捡漏,我觉得奇石本身是一方面,奇石市场的变化又是一方面,在这两方面因素中,我觉得可以从过去和当下两个时间段的市场对比着聊上一聊。



过去的奇石市场,指的是本世纪初那十几年,也是奇石火爆的那几年,那时候的奇石市场虽然是狂热的,但并不是成熟的,因为石农不成熟,商家不成熟,买家也不成熟,这不成熟的表现是大多数人不知道什么样的奇石为好,只是在台湾藏家日本藏家以及东南亚一带藏家大手笔下知道石头值钱了,于是乎关注奇石的人越来越多。

特别是在所谓的四大奇石的影响下,具象的象形石一路高歌,奇石的成交价一路刷新,市场呈现的是供小于求,商家少,店面少,奇石市场也少,往往是买家四处淘石头,这个时候的信息差成就了很多有眼光,有渠道的玩家,使他们成功捡漏,且多次捡漏。


而现在的奇石市场,指的是近五年左右的奇石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增长和爆发,逐渐趋于成熟,买家成熟,卖家成熟,奇石市场也成熟了,人们大多数也对奇石有了主观上的判断能力,即便不具备判断能力也不会轻易将手中的奇石便宜出手,而是喊出高价来尝试水的深浅,所以捡漏已经不在容易。

那么,目前还存在捡漏的情况吗? 我觉得还是存在的,这个存在不在是信息差而是对市场走势的预判,其实和商业预判一样,用我们对市场的理解来判断接下来什么样的奇石会火热,然后去捡漏。


比如,现在全国上下都在进行传统文化的回归,我觉得传统奇石的价值将来能够更上一步。毕竟传统奇石是经过历史沉淀的,也具备赏玩的各种要素,关键是价格比起那些象形石便宜很多,几千,上万就能买到精品,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至于具体的捡漏方法,了解以上这些后就看自己的眼光了,所谓眼光不是看几本奇石收藏书籍,逛一些展会,看一些石头能够学到的,而是要在不断的买卖中磨练出来。

我是万山,80后石痴,关注我,我们一起去捡漏石头!

万山聊奇石


我觉得任何时候奇石都有捡漏的可能。捡漏是奇石的魅力所在。

何为捡漏?无外乎两种,一种是我没弄懂这个石头,你读懂了这块石头,让他由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另一种是,明明是高价奇石,但是你低价买来了。

玩奇石看似简单,但是他受人的审美,阅历,知识储备,财力,魄力等各方面因素影响。

一块奇石,卖家觉得平淡无奇,但是买家变换角度,通过配座,题名,赋予他更高文化内涵,石头就会价值倍增,这属于捡漏。

一块奇石,要价几万,我觉得好,但是囊中羞涩,犹豫不决。你有财力有魄力,感觉升值空间巨大,物有所值,毫不犹豫立马拿下,没准转手就有高价卖出。这也属于捡漏。

所以我认为,在任何时候,奇石都有捡漏的可能。





石家庄石来运转


我觉的现在也有奇石捡漏的情况,只不过是概率大小的问题,对于奇石捡漏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理解的………😊



……奇石行业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虽说市场和收藏者的心态都比较成熟理性了,石友们的眼光和经验也都有了提高,看似很难捡漏了,但是我一直觉的是你的终究跑不了,如果不是强求也得不到………


………不论是在石头市场还是在网上购石……美石那么多,普品,精品,绝品……让人目不暇接,但每个人对奇石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奇石的造型或图案都是大自然鬼斧神功的杰作,唯美抽象,并不直观,在不同的眼里呈现的效果差异很大,况且石头具有多面的特性,不同的角度都有新的发现,这就注定有许多石头的出奇之处还未被别人发觉,被当作了普石,价格往往也很低,正在等待有缘人去捡漏呢❗因此奇石捡漏不管是以前,现在还是将来都将存在继续下去,靠的也是爱石者自身的悟性和与石头的缘分吧!😊友友们您说对吗?谢谢大家阅读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