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是教出来的,坏孩子是惯出来的

世界上有很多好孩子,但也不缺少熊孩子。好孩子的好在于良好的家庭教育,而熊孩子的熊则在于家长的娇惯和溺爱。

我们清楚,爱孩子是为人父母的一种本能,但如果爱过了度,就变成了纵容。

好孩子是教出来的,坏孩子是惯出来的

好孩子是教出来的,坏孩子是惯出来的。

我们要警惕过度宠溺,培养孩子好的品德和习惯,不把孩子养成“熊孩子”,更拒绝成为“熊家长”。前段时间,看过这样一个视频。

北京某书店里,一男孩在书店里大声朗读英语,一名女店员担心声音太大影响到其他人,便善意提醒。没想到却被小男孩指着鼻子辱骂:“信不信我抽你!我去投诉你!”视频里,女店员全程微笑并耐心地跟男孩及其家长解释,孩子的母亲虽也有在协调,但全程没有对孩子大骂店员的不妥行为道歉。

好孩子是教出来的,坏孩子是惯出来的


只是轻描淡写地回避了问题,一边轻声细语地安抚着自己的儿子,一边跟店员强调着:“他还是个孩子”、“你别搭理他,你忙你的”。

视频被网友发到网上之后,很多网友纷纷表示:“很担心这个孩子的未来”、“连最基本的礼貌都不懂,孩子和父母都很可悲”.......

书店本来就是一个需要保持安静的公共场所,不顾他人感受大声朗读本就是不妥。

当然,我们也都可以理解孩子偶尔犯错,不过一件小事态度好点,道个歉表示会小声一点,也就过去了。

好孩子是教出来的,坏孩子是惯出来的

而这个孩子破坏规则却依旧理直气壮,反而指着别人的鼻子大骂,是没教养。孩子母亲没有意识到孩子的错误,还在一旁帮孩子掩饰,说孩子还小,是纵容。

如果孩子犯下错误,不能及时认识到,父母也没有正确的态度,只会让孩子毫无悔过之心,一步步陷入犯错的泥潭。孩子在以后势必会犯下更严重的错误,甚至误入歧途。

这不是在帮他,这是在害他。这并非夸大后果,因为一个孩子的毁灭往往是父母“惯”出来的后果。

好孩子是教出来的,坏孩子是惯出来的


一次和朋友去商场里的卫生间,位置满了,需要排队,我们前面有两个人。然后又来了一个很年轻的妈妈,带着一个四五岁左右的小女孩。妈妈对小女孩说:“人有点多,要排队,你坚持一下。”小女孩说“好。”

可没过几秒钟,小女孩就说:“妈妈,可是我坚持不住了……”妈妈说:“那大家都在排队,我和前面的姐姐商量一下吧!”排在前面的几个人也都听到了,就主动说让小女孩先去吧。妈妈和小女孩说了“谢谢”之类的话。

好孩子是教出来的,坏孩子是惯出来的

接着,妈妈带着小女孩上完就出来了,小女孩问妈妈:“妈妈你不上吗?”妈妈说:“本来我们是要排队的,因为你是小朋友,等不及,姐姐们才让你先上的,可是妈妈是大人,大人要排队的。”

其他人听这个妈妈这么说,都说让她先上。但这个妈妈拒绝了,她说:我们要排队的,刚才插队已经很不好意思了,而且,最主要的是要让孩子有规则意识。于是又带着孩子回到队伍,重新排队了。

好孩子是教出来的,坏孩子是惯出来的


父母以身作则,做好榜样,比跟孩子口头反复强调规则,教育的效果要好一万倍都不止。孩子的未来,是父母三观的复刻。你给孩子传递什么样的三观,孩子将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潜移默化教给孩子的好品德,是孩子一生受用不尽的。

俗话说“穷养,富养,不如教养。”

好孩子是教出来的,坏孩子是惯出来的


一个有教养的父母,一定能养出有教养的孩子。

而一个有教养的孩子,一定会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一个家给予的教养,是孩子一生成长的天花板,决定着孩子这一生能到达什么样的高度。为了塑造孩子更好的模样,为了孩子更明亮的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