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赠王个簃《墨荷图》,它集诗、书、画、印为一体

《墨荷图》是吴昌硕极晚期的精品,系为其弟子王个簃所作。

吴昌硕赠王个簃《墨荷图》,它集诗、书、画、印为一体

《墨荷图》(137×67厘米)

王个簃(1897-1988),吴昌硕接纳的关门弟子中最著名者。1925年曾被吴昌硕聘为其孙吴長邺家庭教师,居吴家,能与吴昌硕朝夕相处。虽两年后吴昌硕中风去世,但作为吴昌硕最后几年中最接近之年轻人之一,王个簃在诗、书、画、印均颇得吴氏真传,为吴门弟子中翹楚。曾任上海中国画院第一副院长(后为名誉院长)。

王个簃虽于吴昌硕门下未久,但朝夕相处,感情深厚,吴昌硕画赠王个簃作品颇多,墨荷有数件,本图为其中佳品。从题识看,作于1925年,正乃王个簃拜入吴昌硕门下之年,此画记录师生情缘,具特别意义。画双题两诗,先题乃“避炎曾坐芰荷乡”七绝,就荷花荷叶即兴生发,回忆早年水乡生活,情趣盎然,亦似表明此画此诗作于夏天,自署款“安吉吴昌硕年八十有二”,另用小字加注“時在乙丑”,表明此画或作于王个簃入师门后不久,对师徒二人颇具纪念价值。画上另首“荷花荷叶墨汁涂”七言古诗,应是题写前诗及款识后,兴犹未尽再题写。此诗体现吴昌硕重要艺术思想:“天池雪个呼不起,谁真好手谁野狐?”明确表示继承徐渭(天池)、雪个(八大山人)衣钵,更表露超越他们之雄心,希望自己(也期望弟子)在艺术上更勇于创新,超越前人,不畏被视为“野狐禅”。此画全用水墨画成,画与诗带有课徒性质。

吴昌硕赠王个簃《墨荷图》,它集诗、书、画、印为一体

《墨荷图》款识

此图体现作者创作前对全局把握成竹在胸。右下角大笔溵墨绘层层荷叶,数茎荷花挺立直达画面天庭。左侧自画面顶端直书而下四行题诗,与之平衡。荷花、芦花俯仰顾盼,芦花以悬臂中锋印印泥笔法出。与左下角仰画一荷呼应,构图饱满而空灵,均衡中亦富于变化。

吴昌硕赠王个簃《墨荷图》,它集诗、书、画、印为一体

《墨荷图》(局部)

全图纯以篆籀笔法为之,苍劲浑厚。荷花、芦花又以狂草笔意,气势豪纵,恣意挥洒,水墨淋漓。款识中锋行草,一气呵成,相互映照,使全画如书如画,相得益彰。加以三方朱印,醒目提神,乃为金石派集诗、书、画、印一体之典范作品。

吴昌硕赠王个簃《墨荷图》,它集诗、书、画、印为一体

《墨荷图》(局部)

《墨荷图》款识左上自題:荷花荷叶墨汁涂,雨大不知香有无。頻年弄笔作狡獪,买棹日日眠菰芦。天池雪个呼不起,谁真好手谁野狐?画來且自挂粉壁,溪堂晚色同模糊。避炎曾坐芰荷乡,竹缚荷楼水绕墙。荷叶今朝摊纸画,纵难生藕定生凉。啓之老弟索涂。安吉吴昌碩年八十有二,时在乙丑。钤印:“俊卿之印”朱文方印、“仓硕”白文方印“古鄣”白文方印(右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