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之路4年辛酸和淚水,34歲終於成功上岸!我是這麼過來的…

連續4年參加了國考(副省)和京考。

今年,京考155+,第3次進面;國考130+,第1次進面。

最終國考上岸,算是不很強勢的中央黨群機關,但單位、崗位以及即將共事的夥伴們,我都非常非常喜歡,心懷感恩。

公考之路4年辛酸和淚水,34歲終於成功上岸!我是這麼過來的…

關於行測:

相對來說,行測算我的強項。今年國考行測70+,京考近80,分享幾點自己的經驗:

1、個人觀點,行測考試“保證正確率,懂得取捨”最為重要。今年國考,常識全部蒙,數量關係題只做了3、4道題,判斷推理裡的圖形題也基本都是蒙。

時間留出來給資料分析和言語理解,保證正確率結果就不會太糟。心態放平。

2、個人做題順序:常識(5min) - 資料分析(30-35min) - 言語理解(30min) - 邏輯分析(30-35min) - 數量關係(5-10min)

我覺得這個順序完全是看個人習慣,怎樣都無所謂,適合自己就好。個人來說,資料分析、言語理解都比較有把握,能拿分的項目放在前面。今年國考資料分析超級簡單,但有的小夥伴放在了最後做放棄了大半,還挺可惜的。

3、複習方法:反覆做真題+利用碎片時間。

由於是在職備考,所以複習時間相對較少。無論是國考或者京考,最主要的複習方法就是做相應的真題。考試前的2個月左右吧,把歷年的國考、京考真題掐著時間都做一遍、對答案、整理錯題、思考一下。上班路上的碎片時間,用APP刷言語理解和邏輯推理的題目。

我之前看到有的朋友說,真題都做過1遍了還有必要再看麼。我覺得還是有必要的,真題就是行測複習的基礎,是出發點和落腳點,與其花時間在做模擬題和不相干的省考題上,不如反腐揣摩真題,每做一次都能有新的體會。

4、一些經驗:

(1)常識(做題時間5分鐘內):不準備。從來沒有準備過,全靠臨場發揮。考多了有點感覺,其實常識很大程度考的是你的“判斷辨別”能力,答案之間比較後進行排除,答對的概率會有所提高。不建議準備,浪費時間。PS:如果考場上允許,可以在發下來考卷時先偷偷看下常識部分的題目。如果監考老師管理較嚴,就安心等到鈴聲響起時再翻卷子吧。千萬不要因為這麼小的事和監考老師產生矛盾。

(2)資料分析(做題時間35分鐘內):掌握技巧+反覆練習。玩命做題把這答題技巧融會貫通。我一般都是控制在30分鐘做完吧,相對時間來講,我覺得準確率更加重要。

(3)言語理解(做題時間25-30分鐘):喜歡看書,語感還不錯,所以並沒有花太多時間進行專項學習,主要通過不斷做真題“找感覺”。在做“找主旨句”的題型時,用最多的的就是找“連接詞”、“標點”的方法,一大段話出現不用太仔細看,“但是”、“而且”還有分號這些關鍵點找出來,中心思想也就出來了。

(4)邏輯分析(做題時間30分鐘):掌握一些技巧。這部分有挺多技巧的,還是建議多看看相關教材,多做真題。這兩年圖推題越來越不敢常理出牌,國考京考都是,準備再多現場還是懵的,所以不用把重心放太多在這個板塊。反而是其他的邏輯推理,依靠技巧可以拿分。

(5)數量關係(做題時間5-10分鐘):掌握基本題型。我做題不算快,所以留給數量關係的時間很少。從前也是兢兢業業地整理出一小本解題技巧和真題抄錄的人呢,不過時間有限、加上考試快結束時的緊張,實際上臨場能做上4、5題就不錯了。所以我的建議是,有能力者,你可以方方面面把各個知識點都複習到;像我這樣能力一般的呢,就掌握些基礎題型,什麼牛吃草啊、十字交叉啊這些基本題型就好了,到時候碰上就是運氣不錯,碰不上就都靠蒙,真心沒必要花過多時間研究時鐘快慢、單雙岸這些略微有點繞的題型。

關於申論的客觀題:

老實講,申論在我看來真是玄學。從小都自詡寫作文很不錯的我,在國考申論的戰場上困惑過、絕望過、一敗塗地過,直至今年上岸,也不敢說自己真正掌握了突破申論的訣竅。僅把自己的一些感受寫下來,僅算拋磚引玉吧。

1、請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先說下自己這幾年的戰績,國考3次,50幾、40幾都考過,今年上岸分數是60+;京考前2次都是60+,今年分數是78。雖然現在的分數和大神們比起來還是相差甚遠,但我想說的是,申論雖然是門玄學,但只要你抱著積極的態度去學習,盡所能的去查漏補缺,所有的努力都不會被辜負。大言不慚地說,如果前兩年自己的申論但凡給力一些,至少我的京考就已經上岸了。今年痛定思痛,格外重視了申論,至少沒有再拖後腿。所以,請你們也不要放棄努力。

2、申論小題不要蠻寫,學會摘抄

我前兩年的思維誤區

:把小題當閱讀理解做,答案自由發揮,把報上看到的一些高大上的詞都扔上去。寫大長句,把每道小題當小作文寫,各種連接詞、轉折語、甩文采飛揚的成語……以上,都是極其錯誤的觀點!如果你也有過同樣的念頭,請把這些統統丟掉!

答題有技巧,先學習後練習:

短詞、短句摘抄最高效:客觀題答題,我覺得95%的答案都是來自於材料。在第一遍看題的時候,就把一些重點的語句劃出,回答的時候做摘抄和歸納整理。拒絕連接詞,拒絕大長句,你要做的就是用最少的文字,踩到最多的得分點。

以最明瞭清晰的方式表達:大家在答題的時候可以假想自己是考官,你想要看到怎樣的考卷?我覺得,就是越簡潔、越清楚、越容易判卷的形式。

做真題:和行測一樣,我認為申論練習的基礎也都是真題,每次考試前都把歷年真題做一遍。

小tips

A)需不需要練字?有時間就練,沒時間就算啦。我覺得我的字就挺醜的,但比較清晰,不是連筆字,應該就夠了。

B)標點符號怎麼寫?大概真是我比較笨啦,直到最後一年才想起楚這個問題。我的建議是,單獨佔一個格,算一個字,這樣會讓你的試卷美觀。其實每道題給到的規定字數是足夠的。

C)每道題答多少合適?多多益善,儘可能多的踩關鍵點,多寫、錯寫都不扣分。

D)時間分配?我一般最後作文會留80分鐘,剩下的時間都給了客觀題。

E)寫錯字了怎麼辦?別慌,劃個斜線,旁邊格重新寫。但還是請放穩心態,儘量少出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