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邵巖之後,“射壇”再添一員猛將,網友:這是書法嗎?

文︳王呈祥

繼邵巖之後,“射壇”再添一員猛將,作品10萬都不賣!

繼邵巖之後,“射壇”再添一員猛將,網友:這是書法嗎?

邵巖,當代藝術界的奇葩人物,他用針管創造了前無古人的“射書”,因而藝術界除書壇與畫壇之外,又多了一個“射壇”。雖說射書被網友所不齒,但還是有不少人紛紛效仿,正如接下來要說的這位。

他是一位農民,用了四十多年的時間學習書法,獨創了新型射墨書法(飲料瓶子裝上墨汁,在瓶蓋上鑽個小孔,然後噴射在紙上),有人曾花10萬買他一幅作品,他都不肯賣。因此,他被網友稱為繼邵巖之後,“射壇”裡的又一猛將。

繼邵巖之後,“射壇”再添一員猛將,網友:這是書法嗎?

他叫羅明海,出生在山東日照,今年五十歲。從小喜愛書法的他,後來從事了一份宣傳標語書寫的工作,因為善於探索與鑽研,他創造了“瓶子射墨書法”(以下簡稱:射書),之後也因此走紅,而他(羅明海)便是網友口中的那位“猛將”。

用羅明海自己的話說,他從6歲就開始臨帖描紅學習書法,四十多年來從未間斷。至於為何會選擇使用瓶子作為書寫工具,他表示開始僅是覺得好玩,並沒有想過會寫下去,只是沒想到後來一“射”停不下來了。

繼邵巖之後,“射壇”再添一員猛將,網友:這是書法嗎?

為何說“停不下來”呢?因為“射書”不但讓他走紅網絡,還收穫了財富。在國內某綜藝節目上,他就現場展示了自己所射《蘭亭序》,並直言,有人出10萬要買,他都沒有賣。由此可見,財富和名氣他都收穫了。

(看下圖)他右手握著一個裝滿墨汁的瓶子,瓶口隱約能看見射出的墨汁,迎面的白色宣紙上呈現出很有特點的空心字。據悉,羅明海在射某件作品時,都是一氣呵成,從起點到終點不做任何停頓,直至寫完為止。

繼邵巖之後,“射壇”再添一員猛將,網友:這是書法嗎?

與邵巖對比,雖然使用的工具不同,但亦有異曲同工的地方——本質上都是“射”。不過,讓人欣慰的是,羅明海的作品我們能夠認讀,並且還帶有一些魏碑特質的外形。

雖然能看懂,也有一定的書法外形,但是這樣的作品究竟是不是書法還有待商榷。從書寫方式與字體外形上來說,不屬於書法,原因很簡單——書法是寫出來的,而它是“射”出來的;如果具備書法外形字體都是書法,電腦裡很多字體都具備,難不成全是書法?

繼邵巖之後,“射壇”再添一員猛將,網友:這是書法嗎?

書法講究“技”與“藝”的結合,技是通過練習得到的,而藝則是自然的。現在看來,羅明海的“射書”技有餘,藝不足。如果將他的創作方式編寫成電腦程序,機器人就能輕鬆完成,但是要達到自然就難了,僅一個墨色的乾溼濃淡就無法做到,因而羅明海“射書”不是書法。

不是書法那是什麼?書寫方式和字體外形雖然能夠造成一定的視覺效果,但是這種效果實在有限,經不起推敲——就書寫方式而言,當屬行為藝術;就字體外形而言,當屬美術字。

繼邵巖之後,“射壇”再添一員猛將,網友:這是書法嗎?

當然,我們不能否定羅明海勇於探索的精神,以及對“射書”的執著態度。用半生時間去幹一件事,一般人是無法堅持的,更何況還不知未來是什麼樣。“射書”對於羅明海來說,一定是讓他自己引以為傲的能力,但對於我們來說,也許僅是拿著瓶子射墨而已。

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歡迎在文章下方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