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華妃最大的錯,就是和跟君王講愛慕

本文首發何日君回來,轉載約稿請聯繫hehua499。

《甄嬛傳》:華妃最大的錯,就是和跟君王講愛慕


最近才開始重看《甄嬛傳》,一邊看,一邊拍大腿,鄭曉龍果然是好樣的:表面上是一出宮鬥劇,實際上拍的是“人”,準確的說,拍的是那些表面迥異而內在本質相同的人。

甄嬛在華妃撞牆死後,跟浣碧說:

她死了,我並沒有感到多高興,反而我只覺得深深的悲涼,想當日年世蘭恩寵無雙,今日如此下場,不知道是不是我日後的光景?

表面迥異,有故事衝突,劇集便好看,內在相同的“你死我活”,則是大悲憫,令人可嘆可惜。

《甄嬛傳》:華妃最大的錯,就是和跟君王講愛慕

《甄嬛傳》

《甄嬛傳》作為電視劇集,主要面向的是大眾,做到了這個程度,的確無愧“經典”二字。

安陵容,甄嬛,沈眉莊,華妃,曹貴人,皇后,個個都值得好好說說,今日我們先來說毒辣跋扈的華妃。

《甄嬛傳》:華妃最大的錯,就是和跟君王講愛慕

華妃這個人物的設定,非常出色,她的出色在於她的

矛盾性

沒有矛盾性,沒有人物的對立統一,便沒有好的人物。

《紅樓夢》中王熙鳳之“粉面含春威不露”,精彩極了,春與威,嫵媚與厲害,隨時轉換,便是這對立的統一。

華妃亦然。

華妃之“毒辣可恨”與華妃之“天真可憐”形成了這種戲劇性的對立統一。

華妃之“榮”與華妃之“哀”,是同一因素“哥哥年羹堯”在起作用,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水滿則溢,更是這種哲學上的“對立統一”。

《甄嬛傳》:華妃最大的錯,就是和跟君王講愛慕

華妃的哥哥年羹堯,仕途一路平步青雲,康熙年間已受到重用,到雍正前期權勢到達頂點。

伴君如伴虎,這是常識,歷來伴君王的臣子都知道這個道理,但是人隨著聲勢上揚,自我膨脹,逐漸自矜,卻是人之常態。人不在高位,不一路順水順風,也許反而對自己的定位會比較謹慎準確,比如甄嬛與其家人。

前朝的年羹堯如此,後宮的年世蘭亦是如此,被貶為“答應”後,還口口聲聲道:

我哥哥為大清立下赫赫戰功!豈是你們這些賤人能比的?

這跟甄嬛受寵後,甄嬛母親進宮探望,稍坐片段,立刻動身,形成明顯對比。

當然,即使甄家謹慎如此,也難免遭到猜忌,帝王本是無情輩,這一設置又是《甄嬛傳》的華章。

猖狂的被剪除,謹慎的也逃不出這原地平野。

甄嬛與年世蘭,又有什麼區別?

《甄嬛傳》:華妃最大的錯,就是和跟君王講愛慕

出身名門,起點高,是年世蘭之幸,同樣,這也成為她的不幸。

在哥哥年羹堯那裡,她是一顆棋子,用來試探皇恩。

在君王那裡,她同樣是一顆棋子,用來試探年羹堯。

明明身處恐怖的“政治漩渦”中打轉,華妃的認知卻天真的很,那種認知完全是基於“愛”的認知:

哥哥就是哥哥,寧可自己一死也要保護哥哥,在皇上面前各種替哥哥說話,半點沒有長孫皇后的政治認知,長孫皇后對長孫無忌就很政治敏感,而且通常會站在皇帝的立場考慮。

丈夫就是丈夫,我才不在乎什麼貴妃不貴妃,我就是要皇上心裡有我,誰勾引我男人,我就要弄死誰。

《甄嬛傳》:華妃最大的錯,就是和跟君王講愛慕

這種想法,甄嬛也曾經有過,但是她比年世蘭早看透這一點。

早看透,早抽身,所以甄嬛能笑到最後,而年世蘭只能撞牆慘死。

華妃明明是這後宮中最天真的人,無論是安陵容曹貴人,還是甄嬛和皇后,甚至沈眉莊,無論是得寵的還是不得寵的女人,她們個個都比華妃厲害,心機都比華妃深,但是華妃表現出來的卻是她是這後宮中最陰毒厲害的人,典型的“外強中乾”。

“七情上臉”是華妃的典型表現。

哪怕到了後期,華妃儼然已經是強弩之末,皇上瞧上了她的丫頭頌芝,華妃還不願意,眼淚盈盈:

從前曹貴人也依仗我,但是親自把女人送到皇上床上去,這麼下賤,這還是第一回。

跟皇后一比,這手段何其差也。

皇后扶持安陵容去爭寵,也是手頭的棋子,而華妃,她連扶持自己房裡人都不願意,房裡人本來就是主子利益的,皇上御賜的歡宜香可不是隻是剪除華妃的孩子,是剪除整個華妃集團的子嗣,而華妃連房裡人都不讓皇上碰,這真是一人要擋千萬兵的“天真”,所以她的痛苦根本不可解,“走了沈眉莊,來了安陵容,去了安陵容,來了甄嬛”。

跟君王講愛慕,那你當然輸。

《甄嬛傳》:華妃最大的錯,就是和跟君王講愛慕

把有溫宜公主的曹貴人安排成華妃的黨羽,這個設置又是劇本的一個高明設置,它體現了華妃的另一種對立統一。

華妃對溫宜公主各種兇狠,嫉恨非常,但是她的脆弱在看到溫宜公主時候加碼了:

孩子,我的孩子,假如我有孩子,他也這樣大了,會笑,會哭。

她越兇狠,便越可憐,這種對立統一,又是劇作的精彩手筆。

這就好比皇上恩寵的“歡宜香”,只獨獨恩寵給她,無論何時,她都要強調這點,結果就是這恩寵,送掉了她的生育希望。

越恩寵,越涼薄,表面上是無上的榮光,背後是尖刀,又是一組對立統一。

年世蘭的不幸,不是她一個人的不幸,那同樣也是皇上的不幸,這又是《甄嬛傳》的高光設置。

皇上對華妃有感情嗎?

當然。

《甄嬛傳》:華妃最大的錯,就是和跟君王講愛慕

甄嬛喪子,矛頭對準華妃,華妃被禁足,皇上後來去看她,華妃說,我還以為皇上永遠不來了。皇上說,我記得今日是你進王府的日子,所以來看看你。

這又何嘗不是君王的柔情呢?

皇上對華妃的性格非常瞭解。

華妃後期失勢,硬著頭皮裝賢惠,皇上說,那我就去感受下華妃的賢惠。

語氣中不置可否,顯然皇帝是很瞭解她的。

後年羹堯事發,皇上對華妃還是留情的,跟太后說,華妃這個人不壞,沒什麼心眼,是曹貴人幕後出謀劃策,甚至說,往後只要她聽話,還封她個貴人。

雖然是帝王,但是畢竟也是枕邊人,怎會沒有一點理解半點情濃呢?

只可惜華妃這種“天真”的人呢,對帝王的愛實在是太不瞭解了,往往天真的人就會流於武斷判斷。

她認為要麼就是全愛,不許別人一丁點雨露分沾,要麼就是一點都不愛,乾脆魚死網破,

放火燒甄嬛的寢宮,罪過罄竹難書,最後形勢逼人,眾人盯著,皇上不辦也不行了,忍痛割情,實屬不得已。

其實,帝王之愛,它沒有那麼多,但是也多少有一點兒。

皇帝不是一般人,但,皇帝畢竟也是人啊。

做帝王,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甚至不比後宮中女人容易。

一個也不饒過,一個也不寬恕。

《甄嬛傳》:華妃最大的錯,就是和跟君王講愛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