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需是趁早買房還是等等再買?

何心蕊


適不適合入手,這要看你的買房目的是啥了。

如果你是買來自住的話,遇見合適的房子可以入手了。

因為在“房住不炒”的政策下,房地產市場難以出現大幅度上升或下降,而且十月份就要開始實行新的貸款政策了,屆時房貸利率將於市場形式掛鉤。

也就是說,以後買房的人多了,房貸利率就會上漲。

如果自住需求,與其繼續等待房價下降,還不如遇到合適的就出手。

因為,政策調控不僅僅是防止房價大幅上漲,也會調控防止房價大幅下降。

如果你是投資的話,建議等等再說吧。

目前房地產市場已經過了紅利期,短時間內不會大幅上漲,當然如果為了保值,不想把錢放在銀行,也可以買。

總之,如果是自住需求,那麼買房的時機已經到來,如果是投資,可以等等看,或者選擇其他投資形式。


慕李說房


不請自來,很多專家已經分析了剛需買房的利弊了,我這裡就不多說了。因為我是前兩年買的,我重點談一下我的感受。

在2015就開始被家裡人囔囔著買房了。第一,作為一個男人,以後無論是結婚,還是自己住,肯定會用得到的。第二,答主工作了兩年,攢下來了一套房的首付,簡單來說就是以前沒錢,現在有錢。第三,不知道未來的趨勢。但是,什麼東西都怕但是,我沒買,那個時候我在基金股票那方面覺得自己很厲害,有點飄飄然本來看好的一套120平的房子,遲遲沒有下定決心去買。

到了2015年,2015年,牛市離我們漸行漸遠,大多數人在熊市裡面都過的苦不堪言。然而對房地產商,房地產銷售來說,又是不同的一年。只知道在我們那個城市,以前房地產銷售教我們叫爸爸,那個時候我們叫房地產銷售叫爸爸。越來越多的人踏入售樓中心,大家都知道,當一個東西大家都去買的時候,由於供求關係的改變導致了房子的大幅漲價。所以那個時候呢,在2015年本來可以買120平的資金,最後只能在2016年買了90平。

本人也最終從夢裡面醒過來,急急忙忙,在沒有認真考慮的情況下,買了自己的第一套,第一套房怎麼說呢?總之是自己不情願買的,不是特別喜歡,完全是因為恐慌,覺得現在不買以後就買不到才買的。

總結,無論我們在買賣基金股票多麼的厲害,最終我們還是要回歸生活的。所以,該買房的時候就買房,別糾結,別疑惑。別因為一點點的利益而影響了整個人生的趨勢,這是我最近感悟到的。

所以,我的建議是,題主手裡有首付的話,空閒時間不妨去各個售樓中心去看一看,瞧一瞧,看到認為自己好的好的樓盤,找個自己樓層的房子買下來。

在這裡也祝題主可以早日買下自己的第一套房子。


elevenfunny


大家好!我是放飛自我,我的建議和意見是隻要是剛需就趁早買房,為什麼這麼說呢?下面我就結合自己的買房經歷具體地闡述一下。

我剛參加工作不久,就碰上單位不福利分房了,即房子走向商品化了,由於那時年輕,收入低,積蓄也少,和老公結婚時還沒有屬於自己的房子,租房子租了一年,實在是不像一個家庭,所以我們兩個就到處跑,找房子,新房買不起,就買了個小兩室一廳的二手房,不過接著能過戶,倒沒有後顧之憂;又過了幾年,孩子漸漸大了,又有了一些積蓄,就又換了一個大的,第二次買新的商品房也買不了,我們單位辦房貸很麻煩,所以比較一下,就買了一個大三室的舊村改造的房子,老公說反正是自己住,不打算賣,當時還能分期付款,覺得資金有緩衝的餘地,就買了;第三次買房就是現在我住的這個房子,三次買房經歷,我深切地感受到,每次買房時都覺得是挺貴的,過幾年再看,每次又都覺得很幸運的,因為如果呢要是老抱著等等看看再買的心理的話,就會思前想去,猶豫不決,結果幾年過去了,還沒買下,想買的時候房價就已經不是當初的房價了,因為一個家庭積蓄的增長速度永遠也跟不上房價上漲的速度,換句話說,收入的增長速度永遠也攆不上房價上漲的腳步,所以我覺得剛需用房者早買早好。

再者,這兩年房價上漲幅度如此之大,是我們所有人始料未及的,國家從去年就嚴格實行緊縮的宏觀調控政策,經過這麼多次的長期控制,房價才有了現在這個狀態,這不統計局最近公佈了70城市的房子銷售價格指數的數據,最新數據表明,一二線城市的房價得到有效控制,增幅都下降了,價格變化不大,比較穩定;三四線的城市在限購等政策的影響下價格增幅也有所抑制,這說明宏觀調控政策的實施,的確是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國家要力證“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目標,就對房價實行長期有效的控制,所以,以後的房價不可能大漲和大跌,隨著土地成本和人力,建築材料的成本的提高會穩步小漲的,所以我覺得剛需者應該早買早好。

以上就是我的建議和看法,我是放飛自我,如果對我的建議感興趣的話,請多多關注我,為我點贊和評論或者轉發,謝謝你了。



放飛自我2590


剛需就是剛好有錢就需要買,你可以等,只要你老婆肚子能等,或者小孩也不著急讀書。父母不著急從鄉下接出來住!我有個同事他一直和父母住,生了個女兒,一家五口住歩梯房。但父親腳不行,改裝了一樓雜物間住!我說你是公務員又有公積金,老婆是老師。為什麼不考慮買套電梯房,老人家不用在一樓睡覺那麼潮溼,他說這幾年其實一直在看,比來比如看不上覺得有地方住不著急。結果去年樓價漲得厲害他們著急了,終於近一萬單價買了套房子。我笑他五千房價叫他買不買。等但一萬才買!


西廠錦衣衛


你是剛需的話就看你急不急,,以前人家都用手機我那點工資除了吃喝我買不起也捨不得買現在基本二年換一個,我有手機了都坐車別人都開小車現在買車也6年了也快準備換了,當別人都買房子住城市了我沒買實力不太允許動不動就幾百萬的,但我相信這東西下來也是遲早的事,只是早晚的問題,你是剛需如果急就啥時候買都一樣,不急就等像手機汽車一樣再買也可以。我相信以後你想住城市肯定是能住的,到時候回農村就有點難,不管怎樣老房子不要去動,還要維護好。


用戶8282417671812


1.看大趨勢:長遠看,房價會漲

房價在過去10多年中,一直處於上漲的趨勢中,雖然中途有那麼兩次的回落,但是很快都反彈回來,甚至出現過報復性反彈的情況。未來看,中國經濟持續利好,土地資源越來越少,房價能夠降下來,能夠大幅跳水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從長遠看,既然房價會漲,為什麼不早入手呢?當然,有的人總在想,要是最近一年半載中央調控政策出臺,房價萬一下調呢?如果買在低點上,豈不是很划算?有這個想法也很正常,誰都想買在低點上,所以,很多人猶豫不決,然而,最後的結果呢,很多人都看到的,早買房的持房待漲,而猶豫不決沒有買房的,看著不斷上漲的房價,後悔不已。這個道理有些類似買股票,很多人都想等到股價回調之後買入,然而,可能一隻績優股,就是很少回調,一路往前衝,所以,觀望的人就錯過了購入的機會。這種情況下,換種說法也成立,那就是最好的購買時機就是:馬上,只要你具備了買入的條件。

2.政策變動,很難預期

除了考慮房價上漲的因素外,還要特別關注的是政策的變動。在一些大城市,往往都有限購措施,有的可能是需要交滿幾年的社保,有的可能是其他條件。此外,貸款的比例也有所不同,有的是可以首付兩成,有的城市需要首付三成……這些相應政策每年都是在調整的,你現在有購房資格,並不代表你明年還會有購房資格,你現在的存款足夠買100平方的首付款,可是,新的政策下來,可能同樣的錢已經不足夠支付首付款了……所以,對於政策方面的變動,我們沒法預估,那麼,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握當下,現在能買就買,何必等到以後來後悔呢?

3.趁早買房的理財意義

對於絕大部分剛需買房一族來說,多是年輕人,剛工作幾年,收入不算很高,積蓄不多,有的年輕人甚至不能存款,都是過著月光族的生活。而買房,很多時候需要父母的支持(當然,這只是其中一部分),而趁早買房後,大家心裡都覺得沉甸甸的,為什麼?這就是因為買房後壓力比較大,月供的壓力,甚至首付款借款的壓力。然而,正是這些壓力,讓年輕人學會了理財,學會了剋制,不再衝動消費,學會更好地過日子。所以,早買房可以幫助大家養成理財的好習慣。

綜上,既然房子是必須要買的,長遠看房價也會漲,那倒不如具備條件時儘早買,即便中途有點回落,對你又有什麼影響呢,因為,房子對你來說,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炒的!


坤鵬論


隨著國家一系列的房地產調控政策的實施,住房不炒的深入人心,炒房客已經感覺到危險的信號了,紛紛退出市場,是時候該剛需入場了,小編認為剛需應儘早買房,原因有以下幾點:

1.國家對新房價格實行備案,每次房地產商開盤都要經過房管局備案,房管局給出指導價格,這個備案價比二手中介的房子要便宜,在價格穩定的情況下,剛需族還是應儘早買房。


2.購房成本在逐年增加,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這段時間房價基本穩定了,但是買房成本卻提高了,原因就是房貸利率上浮了,房貸利率四連跳,有個別銀行說首套房已經上浮30%,月供比以前多換了好幾百,還貸壓力也是直線上升。

3.國家鼓勵房屋精裝修交付,精裝修的費用一般在每平米2500左右,以一套100平的房子為例,裝修費用就要25萬,在加上毛坯首付,基本上都在50萬以上了,趁早買房還有毛坯房源,晚了就要多出首付款了,購房成本直線上漲。



4.買房要趁早這句話這些年一直被認為是真理,前年可以買二環邊,去年就只能買三環邊了,今年就只能買四環外了,這是很多買房的人長期的話,城市的地方就那麼多,你現在不買好的位置就被別人買了,以後你想買的時候位置只能越來越差了,所以剛需應儘早買房。



君臨天下明月夜


當然是趁早買了。

5月15日,國際房地產顧問機構戴德梁行發佈了《2018年一季度全國住宅市場研究報告》,報告顯示一季度全國住宅平均價格達到了8275元/平米,同比上漲8.7%,首次突破8000元大關。

主要貢獻當然來自於沒有調控的三四線城市。

一季度四大一線城市新房價格同比下跌4.64%,發達二線城市高價盤的入市帶動房價同比上漲2.3%,普通二線城市一季度均價同比上漲8.66%。

庫存方面,形勢更為嚴峻,一季度全國住宅庫存為2.92億平米。對比2017年,月均銷售面積達到了1.21億平米。

這意味著全國平均住宅去化週期僅為2.4個月,而2016年10年份以前,該週期為6.8個月。

全國層面,住宅供不應求的局面已經形成,去庫存玩大了。

現在三四線城市房價基本保持漲勢。而房價下跌的城市,大部分是因為強力調控所致,比如限價。

個別城市是因為經濟疲然,人口流出。比如天津,基本面太差了,經濟持續低迷,人口也在減少。過去一年天津二手房價格跌去了10%,現在天津也學其他城市,搞了個“海河英才計劃”,幾乎是零門檻落戶,房價止跌的可能性很大。

還有一些地區和城市因為強力會短期內會下跌。比如成都,具體的就不說了,成都二手房是有泡沫的,新房會繼續限價,二手房遭遇調控,整體價格會走低。

至於海南這種地方,現在進場風險還是比較大的。

還有丹東,炒房客基本是被套住了。

就全局而言,我只能說:都在繃著!放鬆即漲。對剛需來說,其實已經是能接受的最好局面了。

我是樓市微觀察,只說真心話,歡迎點贊與關注。


樓市微觀察


剛需趁早買房!不管什麼事情第一個做的都是贏家,後面接手的可能真的接盤俠。

縱觀這幾年的房產市場,我們一直在等待房價下跌,一直在盼望房價暴跌。每年年初都有這麼一個音訊,多少週年的金融危機要來了,房產稅要下來了,足足等了十幾年,也一直矇騙著自己十幾年,房價還是居高不下。自限購以來,除特殊區域沒有哪個地方的房價暴跌的。



經濟在發展國家在壯大,錢的面值越來越大,很多人把房產作為經濟投資運作的盈利。而現在真正的剛需,基本上是被一線二線城市高房價所排擠,2018年在三四線城市買房的剛需群體偏多,這些城市比二線城市房價低限購政策寬鬆。還有一批看著三四線城市的房價猛漲,跨區域買房炒房。
而34線城市不斷的拆遷擴建加強城鎮化建設,不斷刷新樓面地價,上市房產公司擴大戰略,向四五線城市擴張,房價也不斷在高漲。不僅如此房貸利息上調,買房的月供越來越增加。而剛需群體的收入微乎其微,上漲的速度和空間有限。所以買房還是趁早做選擇,如果有條件,相信房價會跌也可以繼續等待。


長生說房


你好!對於剛需,我一直以來的一個觀點就是:首付夠,有還款能力,那就下手,不用管未來會跌還是會漲,不然結局可能是全款變首付,首付變車庫。至於為什麼說無需等待?

1、縱觀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的房價就是處於一個穩步上升的趨勢,只要中國的城市化進程沒結束,基本還是會穩步上升,而且目前又再次放開二胎政策,未來看漲的趨勢大於看跌;

2、中國人固有的觀念,買房置業,在古代是土地,在現代就是房子,中國人最喜歡的就是買房,感覺只有房子才會帶來安全感,這也是目前房價這麼高的一個原因;

3、房價下跌的風險太大,涉及經濟的穩定(具體可以參考日本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情況),另外地價就在那裡,在我國房價最有可能是趨穩或穩步上升,即使下跌也是緩慢穩步下跌(至於原因,詳見我前期的未來房價是否會下跌的解答)

最後,剛需房只有一套房,不管房價上漲或下跌對你來說都是一樣的,因為你不可能賣,最多就是心裡的感覺影響(漲了高興,還好早買;跌了不爽,早知道等等),可以等嗎?當然可以,但是等到首付變車庫的概率遠遠高於首付變全款的概率。在漲的概率遠高於跌的概率,為何要等?沒人可以給百分百的答案,在判斷漲高於跌的可能性,我們就要下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