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靓民富日子美——汉滨区晏坝镇竹园村脱贫攻坚工作盘点


2019年6月底,汉滨区晏坝镇竹园村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达7424.8元。2017年底,这个数字是3996.85元。不到两年时间,全村人均纯收入翻了近两番。

这是市财政局非税收入经办处扶贫工作队交出的成绩单。

腰包鼓起来仅是脱贫摘帽的要素之一。村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从何而来?在脱贫核查验收的最后关头,不妨盘点一二。



建强“堡垒”激活主动脱贫的内生动力

竹园村共6个村民小组,192户615人。村子不大,但贫困程度较深,脱贫并不容易。“山大沟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贫困人口居住分散,出行不便;因病因残致贫返贫较多,缺少劳动力;耕地少,农业产业结构单一,普遍无专业技能,增收能力差;内生发展动力不足,‘等靠要’思想严重。”2017年底,市财政局非税收入经办处驻村帮扶后,找出了症结。

怎么办?驻村扶贫工作队决心从建强基层堡垒入手,提振脱贫攻坚的底气和信心。2018年3月至5月,经过有序换届选举,竹园村调整了村支部、村委会、村监委会班子,一批有点子、有办法、有担当、有威信的能人充实到村级治理队伍中。同时将两位驻村干部的党组织关系转入村支部,将党组织生活的阵地彻底搬到村上。

配强人才“软件”的同时,加强“硬件”配备。今年在村办公用房紧缺的情况下,拿出1间办公室,投资1万余元购置了办公桌椅、电视、视频系统等设施,打造全新的党员活动室。同时组织一系列活动,激发党员积极性,全面提升村级组织的引领力、号召力。

为帮助群众摆脱头脑的贫困,摈弃“等靠要”思想,扶贫工作队一边进村入户加大政策、精神宣传和讲解,一边协调组织文艺文化下乡,通过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传递脱贫正能量,同时深入开展新民风道德评议活动,设立红黑榜,从精神层面激发脱贫的内生动力。


扭住“龙头”让贫困群众有事干、能致富

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种地越来越不值钱,过去竹园村群众大多选择外出务工,土地大量撂荒,村上零散发展茶叶、拐枣、柿子等产业,不成规模,也难以支撑一个家庭的生活开销。

“必须扭住产业‘龙头’,让土地生金、把资源变现。”抱着这样的想法,2018年,市财政局非税收入经办处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引导种养大户成立了沁园茶叶和香隆养猪两个专业合作社,号召全村群众特别是贫困户加入,实现抱团发展,当年就带动一大批贫困户脱贫。

为打破资金瓶颈,推动各类产业发展壮大,2018年4月,市财政局推动组建了互助资金协会,累计投入资金50万元,共为产业大户和贫困户放贷38万元,放贷率达76%。同时积极向财政、农业部门协调争取1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全村老茶园改造提升。目前,全村已改造提升老茶园500亩,今年茶叶长势喜人,仅春季就增收20余万元。今年村上还栽种柿子、拐枣300余亩,预计明年起将陆续挂果见效。

为让更多贫困群众有事干、有钱挣,今年,市财政局非税收入经办处响应全市新社区工厂“两个全覆盖”要求,争取15万元专项资金支持晏坝镇暖冬棉鞋厂建设,同时为33名村民提供了公益性岗位,帮助他们依靠勤劳的双手增收致富。


斩断“穷根”让美好生活看得见摸得着

如今提起竹园村,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尽是“便利、美丽、富足”这些关键词。村民们齐感慨:“美好生活看得见摸得着,穷根是真的断了。”

这样的自信从哪里来?

从更加便利的办事服务中来。两年来,该局从机关办公经费中筹集20万元弥补了村活动室建设资金缺口,筹集4万元购置一批办公和生活设施,投入4万元完成了村委会便民服务大厅和村委会周边改造提升。办公和生活环境好了,村干部的精神面貌大不一样,村民明显感觉“门好进,事也更好办了”。

从不断提升的人居环境上来。安全住房是脱贫摘帽的硬杠杠,2018年该局科学选址、精心规划,筹集80余万元资金新建了一批交钥匙工程,解决了仅剩的8户贫困户的安全住房问题。今年又投入3万元完成了村委会及周边村安置点的污水处理工程,过去垃圾随意倾倒、污水直排河道的乱象再也没发生过。

从温暖人心的养老保障中来。2018年该局积极争取福彩公益金和基层政权建设资金18万元,新建了一座130平方米的村级互助幸福院,今年又整合项目资金23万元进行续建和提升,科学布局了党员活动室、图书室、幸福院、厨房餐厅等多个功能模块。村里人自此有了陶冶精神和学习交流的阵地,幸福感与日俱增。

种种迹象表明,竹园村贫穷落后的面貌正在被颠覆。对照村脱贫退出“576”标准,竹园村的通村公路、农户生活安全饮水、电力入户、村标准卫生室均已100%达标。“八个一批”台账中,23户63人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1户2人完成危房改造,125户454人获得生态补偿,31户53人享受教育扶贫,68户247人得到产业扶持,20户22人实现了就业创业,26户35人有了兜底保障。

成绩背后是市财政局非税收入经办处驻村扶贫工作队忘我付出的身影。走访贫困户不慎被野狗咬伤的第一书记朿钊,强忍疼痛把群众的事情解决好以后,才想到自己的安危,匆匆去医院做了包扎又投入繁忙的扶贫工作。驻村工作队张沈荣富常年奋战在扶贫一线,女儿备战高考的一年时间里,他几乎没有陪她吃过一顿饭、谈过一次心。两年来,像这样倾力付出的场面数不胜数,虽然吃了不少苦,但他们从不后悔:“既然投身扶贫战场,就要下决心打胜仗。只要贫困户把日子过好,一切都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