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S耳机来得太快,我又掉队了

昨天晚上苹果老大发布一款新的TWS耳机,又刷屏我的朋友圈,在苹果AirPods的引领下,包括华为、三星、OPPO、vivo、小米、魅族等手机厂商,Sony、森海塞尔、JBL、魔浪mifo、爱国者、Jabra捷波朗、1MORE、漫步者等传统音频类厂商,酷狗、爱奇艺、酷我、网易云、Anker、ZOLO、Dacom大康等厂商也都加入TWS行业大军,百家争鸣,为什么TWS耳机突然就火爆了起来?

TWS耳机来得太快,我又掉队了

火爆TWS,堪比“山寨机”时代

打开淘宝,输入“TWS”,海量产品扑面而来,部分产品正在创造难以置信的销售奇迹,按照销售量查询,排名居首的某TWS耳机,月销量超过10万,价格不到60元,排名第二的TWS耳机,价格在200元左右,月销也超过1.5万,纵览这些TWS耳机,价格最低的仅有几十元,多数价格也在600元以下.

在另一家电商平台京东上,TWS耳机同样卖得火热,动辄十几万条的评价,千万流量的拼多多更是将低价TWS打入极致,目前抖音主播推销里面更是甚多TWS耳机产品,现在不少厂家也即将在“双十一”推出各类促销活动.

根据IDC数据,2019二季度,TWS耳机占中国耳机市场出货量的66%,连续多个季度同比增速超过100%.

WS耳机有多火爆?或许华强北市场最为敏感,当下华强北白牌TWS耳机盛行,甚至有点重现2010年左右“山寨机”时代。据了解,今年以来深圳周边手机供应链纷纷转型做蓝牙耳机,加班加点开模开不停,整个TWS市场或成未来几年内成长性最好的赛道之一.

TWS耳机来得太快,我又掉队了

为什么TWS耳机突然就火爆了起来?

连接的性能一直是TWS的核心痛点,苹果AirPods的用户评价良好,而早期其他品牌厂商TWS的用户对其连接性能评价较差,原因在于苹果专利封锁了监听模式双耳连接方案,不过,现在络达、高通、华为各显神通推出差异化的连接方案,使得连接性能逐渐缩进甚至超越苹果的监听方案,非苹果TWS耳机或将迎来行业拐点.

圈内人士也指出,今年上半年上游芯片厂商价格战激烈,也直接拉低了TWS耳机的成本,加速了TWS耳机渗透率的上升,此前,业内传出两家本土芯片厂商杰理和中科蓝讯大打价格战,将TWS耳机芯片价格杀到了1.6元人民币,而其他厂商的新品仍处于1.6美元的水平,导致这两家厂商的芯片出货量骤增,同时带动了整个TWS耳机市场大热,对于一些低端TWS整机,华强北某些柜台的报价甚至低至4-5美金.

此外,今年以来一些知名手机厂商企业也涌入该领域,让此前一直观望的部分消费者跃跃欲试,业内早已形成共识:作为连接终端的一个外设智能穿戴产品,TWS耳机必定是厂商对于手机外利润的争夺点,事实上,Counterpoint在之前的统计报告指出,AirPods已经成为了仅次于iPhone的苹果第二大热销终端产品,仅去年第四季度,AirPods全球发货量高达1250万套,苹果赚得是盆满钵满,做为AirPods加工商立迅精密在第三季度也录得净利润28.88亿,同比增长74%的好成绩,AirPods功不可没.

虽然目前高端点的TWS耳机仍然有不是很完美的地方,比如操作复杂、降噪不行等,但日常使用已经比较成熟.

TWS耳机来得太快,我又掉队了

入局者众多,我们后知后觉

火爆的背后,TWS耳机市场格局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2018年是TWS非品牌(含山寨、高仿、白牌)活得最滋润的一年,需求暴增,厂家也不是很多,但今年上半年开始,涌入的厂商越来越多,尤其是一些实力雄厚的知名企业加入,对中小厂商都是降维打击,别看都在卖,一些小厂商已经隐隐感觉到量在减少,现在一个月出货几万个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从电商平台的买家评价来看,大家对一些中低端TWS耳机吐槽不断,包括“音质一言难尽”、“小耳塞戴不住老是掉”、“人声无比嘈杂”等;参考山寨机发展历史,TWS耳机行业竞争格局将经历以下几个过程:苹果Air-Pods创造新产品,高端用户开始使用; 价格低廉的白牌TWS耳机促进消费者尝试体验TWS耳机,有利于打开行业市场需求;品牌厂商凭借产品质量与品牌优势,使得TWS耳机行业向品牌厂商集中;手机品牌厂商凭借TWS耳机与智能手机形成的生态带来更好的体验,使得TWS耳机行业进一步向手机品牌厂商集中.

就上市公司而言,当前整个TWS耳机产业在技术层面仍处于发展阶段,主控芯片、声学元件等主要部件的资源都是由台厂和美系厂商掌控.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TWS耳机赛道已趋拥挤,让网友津津乐道的是,连奢侈品牌LV也来凑热闹,就在8月底,这家公司推出了旗下首款TWS耳机,一方面,在性能同质化、应用场景不多的情况下,TWS耳机厂商很难突围;另一方面,一旦需求减速,供给过剩必然导致行业竞争加剧,整个产业链相关公司盈利能力也随之下降,做为线缆配件商的我们,又后知后觉错失良机.

TWS耳机来得太快,我又掉队了

根据高通的《2019使用现状调研报告》显示,超过50%的消费者表示,他们已经将“智能耳戴设备” 视为一个产品品类,27%的消费者已经拥有一副真无线耳机,近四分之一(其中18至24岁的超过三分之一)的消费者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购买真无线耳机,需求仍在,但是价格将不得而知,各位客官是否掉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