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最少的錢,實現用戶爆發式增長

增長黑客”這一概念近年來興起於美國互聯網創業圈,最早是由互聯網創業者Sean Ellis提出。增長黑客是介於技術和市場之間的新型團隊角色,主要依靠技術和數據的力量來達成各種營銷目標,而非傳統意義上靠砸錢來獲取用戶的市場推廣角色。

他們能從單線思維者時常忽略的角度和難以企及的高度通盤考慮影響產品發展的因素,提出基於產品本身的改造和開發策略,以切實的依據、低廉的成本、可控的風險來達成用戶增長、活躍度上升、收入額增加等商業目的。簡單來說,就是低成本甚至零成本地用“技術”來讓產品獲得有效增長。

與傳統商業相比,軟件的擴張成本是相當低的,僅僅是一張光盤而已;到互聯網時代,光盤都不需要了,擴張的成本急劇降低,一方面造就了互聯網生意的高成長性,一方面也導致互聯網生意對增長的極度依賴,不增長就無法顯示規模效應,增長得不夠快的就會被增長得更快的對手打敗。

增長的重要性已經明晰,可用的手段卻非常有限。我們經常看到,很多互聯網的生意仍然在用地推、硬廣之類傳統辦法獲取用戶實現增長,儘管很多互聯網創業可能根本無從負擔高昂的成本。增長黑客,就是這種困境的出路。

增長黑客的核心是A/B test+數據驗證

增長黑客的核心模型是AARRR,增長可以按照AARRR的模型拆分為五個階段,分別是:Acquisition(獲取用戶),Activation(激發活躍),Rentention(提高留存),Revenue(增加收入),Referral(推薦傳播)。增長的過程,也就是通過這五個階段形成的漏斗,得到儘可能多用戶的過程。

一. 獲客

一旦建立起增長團隊、確定了關鍵的增長槓桿並且經過充分測試後認定你的產品“不可或缺”,你就可以開始破解轉化漏斗的第一階段:獲客。在確定你不僅擁有好的產品,而且這個產品對目標市場有很大吸引力之前,不要貿然行動。對具有網絡效應的公司來說,獲取用戶的行動通常必須與產品開發同步進行。

二. 激活

吸引來潛在用戶之後,接下來讓他們真正使用你的產品。提高激活率的核心在於讓新用戶更快地體驗到優質產品。感受到產品不可或缺的人越多,忠於產品的用戶就越多。產品不同具體增長手段不同,對具體的數據進行分析。

三. 留存

如何根本留住用戶:留住用戶最根本的一點是提供可以持續滿足用戶需求或者令他們感到愉悅的優質產品或服務,讓產品或服務對他們而言不可或缺。留存曲線是否平穩是衡量產品和市場匹配的最好標準。

創立留存指標:不同商業模式、不同公司衡量留存的方法可能不同。設計留存指標時需要將你的計算結果與市場調研得出的同類產品或服務的最高留存率進行比較,或者與成功的競爭對手的留存率進行比較。這些基準可以告訴你用戶留存是正常還是比預期更好或者更差。篩選留存數據:利用群組分析方法來確定不同用戶群的留存率。

四. 變現

商業模式不同,變現途徑不同:對於零售公司而言,提高用戶變現能力的根本途徑是說服他們購買更多產品;而對SaaS公司而言,是讓更多訂購者續訂、延長訂購年限和升級到價格更貴的服務(如果是免費+增值服務則是讓更多用戶升級到付費計劃)。

繪製變現漏斗,分析數據,評估夾點(損失潛在收益的地方),找出產品特有的弱點並且有針對性地設計實驗。關注每個群組的貢獻:根據用戶創造收益的高低來建立群組。調查用戶需求,構建用戶畫像(用戶虛擬檔案),認識用戶,利用數據和算法為用戶定製產品和功能,注意隱私邊界。優化定價,定價也需要不斷試驗。採取策略:定價相對論,少並不總是多,小心翼翼地推進。重視消費者心理學,儘管用戶反饋可以極大地幫助增長團隊想出可以試驗的增長手段,但明白消費者行為心理學對變現用戶、增加營收有很大的價值。

五. 良性循環,維持並加速增長

爆發式增長要不斷突破自我、利用現有成功、把握新機遇並且創造良性增長循環。避免增長停滯。增長停滯原因:對市場變化反應不夠靈敏,未能及早覺察產品或渠道疲乏,沒有意識到出現了新的競爭,沒有對產品進行必要升級,沒有及時調整營銷策略,或者沒有使用新技術,自信心過於膨脹。

花最少的钱,实现用户爆发式增长

從學術的角度來講,心理學和行為學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繫和交叉,行為學派本身也是心理學的一個流派。

但從營銷的角度來講,行為變量和心理變量的最大區別就在於——行為是可以量化的客觀存在,心理則是捉摸不透的主觀臆測。

行為是可以直接測量的,直接在數據上反映出來;心理則只能通過行為數據、消費者訪談去推測。比如一個人喜歡演講、喜歡參與各種聚會和活動(行為),你就可以推斷這個人性格外向、自信陽光(心理)。

通過一個人的行為了解一個人,就比通過一個人的心理瞭解一個人更靠譜,更準確。因為行為是外顯的,心理則是內隱的。行為是一個直接變量,心理則是一個間接變量。

增長黑客,就是建立在用戶行為大數據的基礎上,把消費者行為分成AARRR這五個環節,然後分別看每一環節的數據表現,進而驗證產品設計與營銷推廣的準確與否、效果如何。

它的方法論原理,核心就是A/B test+數據驗證,先測試,然後通過消費者在AARRR這五個環節的數據表現進行驗證和比對,通過數據結果來優化產品和營銷。

比如廣告同時拍A、B兩個版本,然後分別上線驗證,如果A版本顯著提升了Acquisition獲客水平,而B版本則無明顯變化。那就是通過Acquisition獲客行為數據,測試並驗證了A版本優於B版本,那麼廣告使用A版本就完事了。

增長黑客的本質是基於產品形態和數據分析,利用技術手段實現目標數據的倍數自增長。這裡包含了幾點潛在含義:

  • 1.人員必需懂產品、數據、用戶同理心和技術實現原理;

  • 2.利用技術手段實現,而非依靠營銷投入;

  • 3.達到數據倍數的自然增長,無需依賴持續投入。

從我們熟悉的運營理念出發重新理解,增長黑客有兩個特性:

  • 第一、它直面的問題是用戶的所有轉化環節,即用戶轉化漏斗,也是運營的常規職能;

  • 第二、技能的重新組合和極致化,譬如數據分析不再停留在業務和渠道層面,而是與產品技術緊密結合。因此增長黑客是一種更加務實和紮實的思維。

不是所有產品所處階段都有能力組建增長黑客團隊,所以將基於運營的角度來看下如何應用增長黑客的思維。

一、運營自動化

也稱運營產品化,將人肉工作用程序來替代,這是運營需要養成的一種“偷懶”思維,反而能給公司節約運營成本(包括人力)、提升效率。

二、營銷產品體系

通過特定的產品和規則,達到內容和用戶擴散,並形成流量回流或用戶口碑的目標。

三、數據驅動

在增長黑客的理念中,數據分析是重中之重,既是發掘創新式優化的源泉,也是測試評估不同優化效果的依據。數據鏈條的目標是用戶的轉化漏斗,致力於提升每一個轉化環節。

四、外部營銷

開發各類的小插件、小應用、小遊戲,在社交產品上分發傳播。

增長黑客不是救命稻草,在運營上,仍要基於基本的需求分析,渠道佈局和各類運營手段來制定策略,先定執行,才有衡量優化。

增長黑客其實正是敏捷產品開發流程,在營銷領域的延伸使用。測試—驗證—再測試—再驗證,然後找到最能激發增長的手段。

增長黑客不是雪中送炭,首要是優化出有價值,體驗好的產品,並推進運營策略的執行。思維上注重數據佈局、運營產品化的力量,減少對渠道投入的依賴,自我造血止血。

CIO之家 www.ciozj.com 微信公眾號:imciow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