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称帝后只追封孙坚为皇帝,却无视孙策,为何如此忘恩负义?

王-_-子


<strong>三国这段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所关注的话题,其中有很多内容都是比较有意思的,我们都知道司马炎称帝的时候,不但追封自己的爷爷司马懿、自己的父亲司马昭为皇帝,连他的大伯,也就是司马昭的哥哥石马师也被追封为皇帝。

相对于司马炎的大度,偏隅东南的孙权似乎是有点小气了,江东政权起自孙坚,然而孙坚是真正的“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东吴的天下其实与孙坚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关系,毕竟孙坚虽然有些本事,但在死的时候也不过是袁术的一个手下,还没有能为东吴建立什么基业。

真正替东吴打下基础的人是孙权的哥哥孙策。

为什么说江东政权的基业不是孙坚打下,而是孙策打下的

孙策人称“江东小霸王”,因其勇武如西楚霸王项羽,所以得此称号。起初孙策也像他的父亲一样跟随袁术,但后来袁术僭越称帝,孙策就与袁术决裂了。建安四年时,孙策打败刘勋与刘表部将黄祖,收复庐江一带。建安五年,孙策夺取豫章郡后将江东大部分地区收复。正值英年的孙策想要发兵北上,再创功绩,但是由于孙策性格嗜杀,被江东士族所不容,故而被刺杀身亡,年仅二十六岁。

孙策的结局应该说是比较遗憾的事情,但是孙策在临死之前,做了一件很有风范的事情,孙策本身已经有了儿子,按照正常继承关系来说,江东之主应该就是孙策的儿子孙绍,但是孙策认为孙绍的年纪过小,不足以支撑起整个江东的局面,因此将政权传给了弟弟孙权。

孙权当时按虚岁算也只有19岁,局势十分动荡不安,但是陷于官渡之战的以曹操为代表的东汉中央政府为了稳定孙权,随即册封孙权为讨虏将军。

趁北方战乱之机,孙权平定了东吴政权内的叛乱,稳定了江南局势,并且吞并了江夏郡很大的部分,随后在赤壁之战中,东吴政权联合刘备,更是以少胜多打败了曹操,创立了以少胜多的战役。

一直到公元229年,在刘备、曹操、曹丕等劲敌相继离世之后,孙权在武昌正式登基为帝,建国号为吴,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孙权先是追谥自己的父亲孙坚为“武烈皇帝”,追谥其母吴夫人为“武烈皇后”,却只是追谥其兄讨逆将军孙策为“长沙桓王”,封孙策的儿子孙绍为吴侯。

孙坚追封其父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皇帝的老子肯定是皇帝,几乎每一代的开国皇帝都会追封自己的父辈祖辈,来突出皇家的至高无上,以显示自己的皇位是十分合理的。

但是对于将江东之主的位置传给他的孙策,只追封为王,其子为侯,显然是有些小家子气,就连《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评价这件事的时候,都免不了要抱怨几句:“割据江东,策之基兆也,而权尊崇未至,子止侯爵,於义俭矣。”

那么,孙权在对待孙策的问题上,为何这样小气,没有司马家族大度呢?

孙权不追封孙策为皇帝的借口,“昭穆”制度下皇帝的排位问题

按照中国古代的宗庙制度,皇帝的宗庙可以设立七庙,始祖居中之后,然后按照左右两列往后排,按照父居左为昭,子居右为穆,再接着就是二世为昭,三世为穆,四世为昭,五世为穆;六世为昭,七世为穆;二四六世为昭,三五七世为穆;先世为昭,后世为穆;长为昭,幼为穆;嫡为昭,庶为穆。基本上父子始终不在一列,而祖孙能够在同列。

然而这种源自周朝的昭穆制度下,可能没有考虑到兄终弟及的因素,放映到东吴政权上就是,孙坚立为始祖,孙权为昭,等到孙权的儿子为穆,假如要是把孙策追封为皇帝,那么孙策必然是昭,而孙权为穆的话,他又不是孙策的儿子。

虽然吴越大地上的人,自古以来就与中原政权不是太靠拢,但是如今东吴政权称帝了,规矩自然不能落下。

当然,司马炎称帝的时候也面临这个问题,毕竟其父亲司马昭是继承自其兄司马师,其情况与孙策、孙权的关系差不多。然而,对策总比困难多,只要你想去解决,所有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司马炎的策略是不明确太祖,而是从六世祖开始算起,一直到司马昭正好“三昭三穆”。

由此可见,孙权在这个问题,还是不如司马炎大度,这个问题也就是孙权不愿追封孙策为皇帝的一个借口。

孙权不追封孙策的根本原因,一旦追封孙策,将会影响东吴政权的传承

问题的关键是孙坚有儿子孙绍,如果将孙策追封为帝,那么孙策的儿子就具有继承皇位的权利,而孙权当然是更希望自己的儿子继承皇位,因此在称帝的同时,孙权也册封长子孙登为皇太子,为的就是避免继承人的争端问题。

除此之外,如果孙策承认自己的皇位承自孙策,还要面对一个问题就是东吴政权是不是允许兄终弟及,如果那样的话,孙策和孙权的弟弟孙朗还在,这又为皇权的传承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相对来说,这些东西在司马炎看来都不是问题,首先,司马师之所以传位给司马昭是因为司马师压根就没有儿子,而只有一个养子司马攸,所以也就不存在传承的问题了,而兄终弟及方面,尽管司马师和司马昭还有兄弟,但是司马炎已经即位,兄终弟及就被彻底打破了,司马炎的叔叔压根就没有资格也没有能力去和司马炎的儿子争夺皇位。

实际上,孙权一直在为子嗣传承所苦恼,其晚年的时候也因为儿子们夺储而头疼,甚至将参与夺储之争的东吴肱股之臣陆逊责骂而死。

综合来说,不管怎么说,孙权的江东政权是来自于孙策的奠基之下,即使追封孙策为皇帝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存在一些困难,但是正如司马炎遇到这件事一样,对策总比困难多,只要你想去解决,就没有解决不了的东西。

<strong>


史论纵横


孙权,字仲谋,三国时代吴国的建立者。

孙权的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

222年,魏文帝曹丕册封孙权为吴王,建立吴国。

229年,孙权在武昌正式称帝,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

孙权称帝后,追谥孙坚为武烈皇帝,庙号始祖;

孙权大帝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

孙权大帝封孙策长子孙绍为吴侯,后改封上虞侯,其子孙奉继嗣。

题中所说:孙权称帝后只追封孙坚为皇帝,却无视孙策。

其实,孙权没有无视孙策,而是对孙策很重视,册封为长沙桓王,并且对孙策后代也进行了册封。

孙权这样册封有没有道理?

第一、从国家安全考虑,能不能册封孙策为皇帝?

孙权自己有几个儿子,都有资格继承皇位,至少有两个儿子渴望继承皇位;

孙权几个儿子之间有矛盾,而且孙权、后宫、吴国重臣对于皇位继承,也有分歧。

这就意味着,孙权这一支系因为皇位继承,有很大可能会产生内乱。

如果册封孙策为帝,那么正统的皇位继承权应该属于孙策儿子孙绍。

当孙绍参与皇位争夺,内乱将会不可收拾;强势的魏国一定会借机消灭吴国。

从国家安全考虑,不能册封孙策为皇帝。

第二、从建国贡献大小,该不该册封孙策为皇帝?

吴国江山的起点在于孙坚,打下江山根基的人是孙策,这是后人的看法。

在孙权看来,吴国江山从父亲开始奠基,哥哥在中间只是起了传承作用。

孙坚191年去世,孙策16岁接过父亲的指挥棒,奋斗9年,东吴仍然不够强大。

孙策200年去世,孙权接手东吴的大业,经过29年南征北战、东征西讨,终于修成正果,建立吴国。

所以,孙权认为父亲开创的东吴基业,主要还是在自己手中发展壮大起来的。

从建国贡献来看,不该册封孙策为皇帝。

第三、从历史传承、从天下大势来看,如何册封孙策最合适?

为了表明自己当皇帝是顺理成章,同时也表明自己仁义裹天,孙权学习历史上大有作为的皇帝。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建立政权,与哥哥刘縯的贡献密不可分。刘秀当上皇帝后,追封哥哥为齐武王,没有追尊为皇帝。

因此,孙权仿而效之。

孙权建立吴国是三国中最晚的,是顺应天下大势。孙权册封父亲为皇帝也是顺应天下大势。

几年前,魏文帝曹丕建立魏国的时候,就追尊父亲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孙权追封父亲孙坚为武烈皇帝,与曹丕追尊父亲曹操为武皇帝,性质是一样的;孙权追封哥哥孙策为长沙桓王,与刘秀追封哥哥刘縯为齐武王,性质也是一样的。

因此,孙权称帝后追封孙坚为皇帝,追封哥哥为王,不但不是忘恩负义,而且正是孙权仁至义尽的表现。


岳飞的飞


相信大家对三国时期的孙权都不陌生,这位历史上的响当当的人物可谓是逸闻趣事颇多,曹操曾这样评价过孙权“生子当如孙仲谋”。今天笔者想要涉及的内容是孙权称帝之后对哥哥孙策的待遇。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孙权究竟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哥哥孙策的?又为什么会有“忘恩负义”的 恶臭评价。请跟随笔者一同去了解。

东吴黄龙元年(229),孙权正式登基称帝,史称吴大帝。新官上任三把火,首要的就是要对自己阵营中的人进行评优评奖、论功行赏的工作。他对东吴的奠基人孙坚、孙策以及自己的母亲,孙权都进行了追封。这样看起来好像并没有什么差异,但是同样是追封,孙坚被追封为武烈皇帝,而孙策却仅仅只为长沙桓王。

这样不同的待遇实在是让人大跌眼镜,孙坚和孙策对东吴的贡献旗鼓相当,却收获了不同程度的回馈,这是否是孙权忘恩负义呢?《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是这样评价孙权的这个做法的“割据江东,策之基兆也,而权尊崇未至,子止侯爵,於义俭矣。”陈寿对孙权的如此行事十分的不理解,他认为孙策对东吴的贡献十分之大,死后却不能够获得他应该拥有的尊荣,这是孙权的一种不懂事行为。

这里先简单描述孙策对东吴事业的伟大贡献。从了解他的光荣事迹可以对陈寿的忿忿不平有所理解。建安五年即公元200年,曹操与袁绍两股势力对峙在官渡,谁也不敢轻举妄动。雄踞南方的孙策嗅到了机会的气息,于是想要“袭许,迎汉帝。”但是历史总有些遗憾,孙策还没有没来得及出发,就受了许贡门客的埋伏,因此重伤在身,不久便因受伤过重而去世,孙权就这样从孙策手中接过了东吴的领导权。

站在这个角度看来,孙权的做法实在是欠妥。对于战功赫赫、为东吴事业鞠躬尽瘁的孙策,却没有给予他时候的殊荣,这没有特别尊重的意味,而且从道德和人情方面而言,孙权也过于吝啬了。

但是政治方面的策略都是需要结合当时的现实状况的,孙权的这种行为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而这背后支撑孙权的行动的最大原因就是关乎皇位的继承问题。

孙权追封自己的父亲孙坚为皇帝无可厚非。假若将和自己辈分一致的哥哥孙策追封为皇帝,这是否意味着孙策的儿子官方承认其为法定继承人了,这对于孙权的地位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孙策的儿子有资格来问鼎皇位,这悄然便增加了孙权的统治压力,那么孙权对东吴的事业呕心沥血,却生生自己给自己埋下了一个大隐患,试想,应该有野心的皇帝不会如此给自己埋个大坑吧。这还是出于对自己的孩子的保护,儿子孙绍会在父亲的羽翼下茁壮成长,不会有来自自己的表兄弟的威胁,这样后继者便无所忧患了。

其实这中间还有一个具有潜在威胁性的人物,那就是孙权和孙策的兄弟孙朗。假若孙权将各个孙策追封为皇帝,那么从兄弟手中接过皇位就成为了惯例,这样孙朗就有了可乘之机,孙权的皇帝位又将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威胁。

自己哥哥孙策的儿子和孙权自己的儿子就存在着皇位的竞争,这又平白自己给自己增挑了弟弟的威胁,这样多方斡旋,孙权只能选择不追封哥哥孙策为皇帝?由此看来,孙权的“忘恩负义”也是被逼无奈。

因此在种种考量之下,孙权选择了没有将自己的哥哥孙策追封为皇帝的道路。

其实孙策和孙权的兄弟关系十分的融洽,孙权在私人感情方面,是非常赞同将自己的哥哥追封为皇帝的,因此最终做出这样的抉择也真的是斟酌良久。

这里笔者对东吴的建立情况做一个较为简单的罗列。东吴的情况比较特殊,真正的奠基人不是孙坚,而是孙权的哥哥孙策。这位名震江湖的小霸王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打下了江东,在临死前亲自将皇位传给了弟弟孙权。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周瑜、鲁肃、张昭、黄盖、吕蒙……这些响当当的三国有名的人才,原来都是孙策的铁杆部下。孙策遇刺身亡前,将自己麾下所有的名将能臣都托付给了孙权。若非情谊深厚,怎会做出如此行为。

因此,孙权的“忘恩负义”只是迫于局势压力和种种思考之下做出的无奈之举,与个人情感出入较多,因此,对于历史人物的一些行为,不能简单地盖棺定论。


无笔史官


孙权称帝后,追封父亲孙坚为武烈皇帝,庙号始祖,这是古代开国皇帝的通常做法,体现其皇位的合理性与继承性。

但是,孙权的权力直接来自于哥哥孙策,从现实看孙权是孙氏集团的“第三代”,第一代的孙坚得到了追封,第二代的孙策也应该享受此殊荣;从情理上讲,没有孙策也就没有孙权的后来,要追封的话孙策也应该一并追封。

但孙权没有这样做,只追封孙策为长沙桓王,王与帝有本质区分,孙权的做法自然受到了一些人的质疑。

但孙权这样做是没有问题的,古代宗庙祭祀实行昭穆制度,庙制规定,天子立七庙,诸侯立五庙,大夫立三庙,士立一庙,庶人无庙,以此区分亲疏贵贱。《周礼》记载:“辨庙祧之昭穆。”郑玄注释为:“自始祖之后,父为昭,子 为穆。”意思是,始祖在宗庙中居中,以下子孙分别排列左右两列,左为昭,右为穆。

具体的情形是:始祖为穆,始祖之子为昭;始祖之孙为穆;始祖孙之子又为昭;始祖孙之孙又为穆。在昭穆排列中,通常是降序单线排列,以保证父子始终异列,避免“并肩而立”的尴尬,而祖孙则始终同列。这时候,如果中间多出一个平辈,则打乱了昭穆次序。

以孙氏为例,孙坚为穆,孙权为昭,孙权之子为穆,孙权之孙为昭,这是正常序列。如果前面插入一个孙策,情况就变化了,孙坚为穆,孙坚为昭,孙权又为穆,孙权与父亲同为穆,这就不符合常规了。

这不仅是一个仪式问题,更有现实的考虑。如果追认兄长为皇帝,那么兄长的儿子也拥有皇位继承权,具体到孙策,他的儿子孙绍与孙权的几个儿子一起在法理上也都可以问鼎皇位,这容易造成内部分裂。所以,无论从通行制度还是现实去考虑,孙权的做法都是没问题的。

那么,晋朝的开国皇帝司马炎一下子追封了3位已故皇帝,即晋宣帝司马懿、晋景帝司马师、晋文帝司马昭,又如何理解呢?

司马懿是司马炎的爷爷,司马师是司马炎的伯父,司马昭是司马炎的父亲,这次追封后晋朝的宗庙排列如下:司马懿为穆,司马师为昭;司马昭为穆,司马炎为昭。如果这样排,的确有些乱。

司马炎是如何考虑的呢?其实,昭穆次序的考虑在他看来还是次要的,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即确定谁是始祖。始祖即太祖,司马炎当然希望父亲司马昭能为始祖,但谁都知道晋朝基业创建与爷爷司马懿、伯父司马师密不可分,司马炎如果将二人排斥在昭穆之外,必然会受到质疑。

所以,司马炎确定了这们的七庙制度:六世祖司马均,五世祖司马量,高祖司马俊,曾祖司马防,祖宣皇帝司马懿,父景皇帝司马师,父亲文皇帝司马昭。上面这六位,合为“三昭三穆”,但“太祖虚位”,也就是干脆不明确为太祖。

这是从制度方面的考虑,从现实考虑,司马炎将伯父司马师也追封为皇帝,不担心他的后代拥有皇位继承权吗?这一点恰恰不用担心,因为司马师只有5个女儿,没有儿子。


南门太守


这是一种政治方面的考虑。

自古为了争夺皇位,常常搞的是血雨腥风。轻则宗室亲族为之一空,重则亡国之祸就此埋下。

所以从周朝开始就定下“父死子继,兄终弟既”。就是防止皇族争抢皇位大肆杀戮的情况。

孙坚是孙权的父亲。孙坚成为皇帝,孙权继承帝位是符合“父死子继”的传承传统的。但是孙策与孙权却是兄弟关系。如果孙策也被追封为皇帝,孙权等于是从孙策手中继承的皇位。从法理上讲也是符合“兄终弟既”的原则。如此,孙策一脉的后人也成为皇帝后裔,获得了争夺皇位的名分。就像辽国、金国还有刘宋都出现过兄弟两人相继继位,造成两脉的后人互相残杀。

所以,孙权将孙坚追封为皇帝,仅追封孙策为王是为了国家政局的稳定,降低宗室屠戮的风险。


历史的拐点


我是飞越沧海,我来解答这个问题!

黄龙元年即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封其父破虏将军孙坚为武烈皇帝,封其兄孙策为长沙桓王。陈寿在《三国志》评价道:

孙坚勇挚刚毅,孤微发迹,导温戮卓,山陵杜塞,有忠壮之烈。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览奇取异,志陵中夏。然皆轻佻果躁,陨身致败。且割据江东,策之基兆也,而权尊崇未至,子止侯爵,於义俭矣。

显然,陈寿对孙权的作法是大为不满,为孙策愤不平。

孙权的作法被人诟病的原因在于:

孙权的权势地位全是继承于孙策,却只追封孙策为一个王爷,不封其为帝。与之相对应的是差不多同期的晋朝,司马炎在登基称帝后,追尊他的父亲司马昭为文帝,追尊伯父司马师为景皇帝,司马炎都能不吝给予司马师的皇帝尊号,而被曹操赞誉为“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孙权却在追封上对兄长如此吝苛,其做法甚是让人不齿,大违人心!

要知道,孙权和司马炎继承基业之间的性质差别巨大,司马炎的江山更多是得自于司马家三父子的共同努力,更多是司马懿打下了坚实基础,司马昭和司马师只是稳固和加强罢了,司马炎即便不追尊司马师帝号也是可以的,但司马炎还是追尊司马师为帝了。而反观东吴的基业基本上就是孙策白手起家一手打下来交给孙权的,孙权的做法确实是忘恩负义之举。

孙坚虽然骁勇,率军南征北战,又是征黄巾,又是讨董卓,更是在讨董卓时立下大功,击败董卓,收复洛阳,但直到临死他都没有一块自己的立足之地,四处依附,就如早期的刘备一样。孙策从孙坚手上继承的也就是他留下来的几名忠心耿耿如黄盖、程普等心腹大将,连军队都是被袁术扣住的,最后只带走了一千余人创业。

孙策的创业可谓艰难,在袁术手下效力时,袁术倒很是器重他,《三国志》里曾记载袁术对孙策的夸赞:

术常叹曰“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

夸赞归夸赞,袁术只是把孙策当作一个能征惯战的打手对待,虽重用他,却从不给实惠,总是开空头支票来引诱孙策为他卖命,事后却从不兑现说好的赏赐,袁术器重孙策却又忌惮他,提防着他。孙策对袁术的想法是心知肚明,也厌烦了继续被袁术当枪使,时刻想寻机会出走创立自己的天下。

这时,江东的刘繇不断侵犯袁术的地盘,袁术想讨伐刘繇,但派兵打了几年都没有任何效果,孙策觉得率兵征讨刘繇对自己是个摆脱袁术的好机会,就向袁术自荐去征讨刘繇,袁术见也没有别的办法,便同意了,但只给了孙策一千余人马。孙策便带着这一千余人和黄盖、程普等心腹出征。

孙策一路不停的招兵买马,不久,手下就集聚了五六千人。他率军一路势如破竹战无不胜,没人敢与他对敌,孙策治军很严格,军纪严整,很是得民心,每攻下一城,当地的百姓都爱戴他。不久就击败了刘繇,夺取了刘繇的地盘。又击败了吴郡的严白虎,攻占了会稽,至此,孙策才占据了江东大部分地区,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根据地。江东基业才成规模。

在袁术不顾天下人反对,登基称帝时,孙策出于政治的敏税,便宣布与袁术断交,并准备起兵讨伐袁术。曹操为拉拢孙策平灭袁术,便上奏汉献帝,请封孙策为讨逆大将军,封爵为吴侯。于是,江东才从事实的占领到官方的正式加封,才真正的成为孙家的基业。

孙策又趁称帝没多久的袁术死时,击败袁术的部将刘勋夺取了庐江。由此占居了整个江东地区。江东的一干文臣武将都是孙策招集的,他们也是忠于孙策的,在孙策被刺临死时,他没有把自己的爵位交接给自己的儿子,让孙权和自己的心腹大臣位来担当辅佐之职,如果这样做好,孙权也是没有丝毫办法的。但孙策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全权交给了孙权,让孙权当东吴之主,反让心腹大臣张昭和周瑜尽心辅佐孙权主政,孙策在这点上是开明大义的,没有去拘于自家子孙会如何如何。

而孙权在登基称帝后,仅封孙策为长沙桓王,封孙策的儿子孙绍为吴侯,后改为上虞侯。孙权这样做是过于鼠肚鸡肠了,他是怕追尊孙策为帝后,担心孙策的子孙有了名份后会和自己的子孙争夺皇位。孙策的儿子连个王爷都没有当上,只有个侯爵。孙权不但忘恩于孙策,在对待孙策的子孙,孙权也是薄恩寡义的。孙权在做人为事上是远不及孙策的,也难怪终其一生,也只是守着哥哥打下来的地盘。

而后来,孙策的儿子孙绍死后,他的儿子孙奉世袭了侯爵位。最后不但没有享受恩惠,还被孙权的孙子孙皓给杀了。


飞越沧海


孙坚是东吴的奠基人,东吴开国皇帝孙权的父亲,在古代,皇帝尤其是开国皇帝追封自己的父亲,祖辈为皇帝是惯例,所以于情于理孙权追封孙坚为武烈皇帝是没有问题的,魏明帝曹叡还追封曹操的爷爷宦官曹腾为高皇帝呢,历史上宦官被追封为帝的仅此一人!

再来看孙策,孙策能文能武,人称“小霸王”,孙坚死后,仅用了十年便在江东扎下根基,打下一份基业,后来孙策遇刺,由于江东正处在创业期,内部极其不稳定,加之儿子孙绍年幼,难堪大任,于是便将江东大权传给了弟弟孙权,三十年后孙权称帝建立吴国,那么孙权继承孙策之位为什么不追封孙策为帝,只封了长沙桓王呢?其实从以上两段便可看出一二,下面我分三点阐述一下自己的想法。


一,孙权称帝后,他的儿子们均已长大,政权稳固,不存在孙策死后面临的困难局面,这时候若再追封孙策为帝,那么孙策的后代在法理上也有了合法继承权,在他百年之后,保不准孙策的后代或主动或被人利用而起兵争权,如此一来,吴国势力势必会被削弱,于国于己都是不利的。

二,上面说了,孙策时期的江东政权只是创业的初期,真正的快速发展和最后的强盛都是在孙权当政时期,从孙权接掌江东政权到他称帝建立吴国用了近三十年,这三十年间孙权励精图治,任用贤臣良将,把江南带入进一个繁荣强盛的局面,他觉得自己的功绩已经超越了他的哥哥孙策,如果追封孙策为帝的话,那么天下人只会觉得他的成就得益于孙策,如此世人,青史便更多的记得孙策而轻视了孙权,所以为了证明自己比孙策更强,更有能力,他孙权也不会追封孙策。


三,第三点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关于追封的礼法问题,有人说孙策传位给孙权,这就默认了是兄终弟及,按理孙权接受之后就该默认他以后应该将大位传给孙策的儿子,其实这是不严谨的,孙策传位给孙权时吴国还没建立,所以不存在兄终弟及这一说,而且因为中国自始皇帝之后遵循的都是嫡长子继承制的帝位传承制,父传子一脉相承,如果孙策已经是皇帝的话,我觉得他很大可能就不会再传位给孙权了吧, 在这种帝位传承的制度下,追封父祖辈为皇帝在礼法上是没有问题的,而追封兄弟为帝,纵观历史,除了晋朝这个奇葩,确实再没有过,因为这不符合礼制,显然孙权是明白这个道理的。其实孙权称帝后追封孙策为长沙桓王,作为皇帝而言,这已经是很大的恩典了。
只不过,他封孙策的儿子孙绍为吴侯,这就有点薄情了,而且孙权后期在继承人的选择上左右不定,导致了吴国后期孙氏兄弟骨肉相残,孙绍也没能逃过被杀的下场,结局真是令人唏嘘。


咸鱼闲聊


这个问题其实网络上流传已久,都是拿孙权和司马炎两人的事情作比较,天真简单的认为孙权不够厚道,今天我就给大家系统的讲解一下这件事。

孙权没有追尊孙策和司马炎追尊司马师,都不是他们本人一拍脑袋想咋干就咋干,在中国古代一旦涉及到礼法的问题,就必须遵循制度,否则就要出笑话。这两者都是遵循礼法制度而做出的决定。我们分以下几点来看看两者的区别。

第一、帝位来源不同。司马炎是受魏国禅位而称帝,所以他必须承认魏国政权的合法性,司马昭的大将军爵位是继承自司马师,这一点他是无法否认的,所以他追尊这一系传承的时候就必须要有司马师这一环,才能保证传承完整。

而东吴则不同,孙权的帝位是自立的,不受前朝影响,追尊祖先只需要按照礼制高、曾、祖、父直系传承即可,兄长不在其中。

第二、即便涉及到继承的问题,孙权和孙策之间也不是继承的关系,而是继任。就好像现在走了一个县长又来了一个县长一样,孙策生前的爵位是讨逆将军,而孙权被任命为破虏将军,两者都是东汉朝廷任命的,中间没有传承关系。

第三、司马师首先是被司马昭追尊的,司马昭晋位为晋王之后,就已经追尊司马师为晋景王,表示自己的位置是继承自司马师的,明确了传承关系,所以司马炎称帝之后就必须按照他老子的意思来追尊。

第四,当然,孙权如果执意要追尊孙策也不是不可以,他从家族的传承方面来解释,礼法上勉强说的过去,但是这样一来就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最重要的就是孙策一系有了皇位继承权,这对于王朝的传承是最大的不稳定因素,他完全没必要这么做。

所以说,帝王无家事,一旦涉及到江山社稷的大事,就不是凭个人好恶所能决定的,必然是要做出符合制度,有利于统治的决定。孙权追尊孙策,第一不合礼法,第二可能埋下隐患。而不追尊既合乎礼制,又可以保证政权稳定。任何一个睿智的君主都懂得其中的取舍,也不能因此就说孙权忘恩负义。


三日轩主人


孙权也是无可奈何的,因为孙策有儿子。

当年孙策死的时候,其子孙绍年幼,因为周礼明确规定是嫡长子继承制,根据礼法,孙绍的继承权在孙权前面。但为防止大权被他姓获得,孙策只能让弟弟孙权继承爵位。所以孙权的继位虽然是孙策的意思,但却不合礼法,存在瑕疵。

如果孙权追封孙策为皇帝,那孙绍就比较尴尬了?作为前皇帝的唯一儿子和嫡长子,孙绍是有皇位继承权的,而且礼法上他的继承权还在孙权前面,以后可能会威胁到孙权和他儿子们的地位。为了解除威胁,孙权必须干掉孙绍才行,就和后来宋太宗赵匡义一样,继承了他哥哥赵匡胤的皇位之后赵匡胤的儿子们基本都是早早死于非命。但为了这种事杀了孙绍,不仅对孙绍不公平,对孙权的名声也没好处。

最好的办法就是压根不追封孙策。孙策不是皇帝,孙绍自然也没有皇位继承权,也就不会构成威胁了。换成死了的孙策估计也会一样的想,让他用一个追封皇帝的虚名换儿子的性命,估计他也不干。所以孙权没有追封孙策,一方面是避免孙绍威胁自己的皇位,一方面也是保护孙绍。虽然后人一直说孙权不厚道,对孙策的子孙也不照应,但实际上从政治的角度考虑,让孙策的子孙远离政治中心其实是他们最大的保护,一旦陷入政治的漩涡,孙策的子孙就死定了。后来孙绍的儿子孙奉在孙皓在位时因为民间流传孙策的子孙会取回皇位而被杀就是明证。

有人可能要问了,司马师和司马昭也是兄终弟及啊,司马师也有儿子啊,为什么司马炎就能追封司马师为皇帝?这里有个问题,司马师和司马昭虽然也是兄终弟及,但和孙策孙坚的情况不一样,司马师没有亲生儿子,是过继了司马昭的次子司马攸,所以对于司马炎来说追封司马师为皇帝是没有什么威胁的,毕竟司马攸是自己的亲弟弟,继承权在自己后边,不会威胁到自己和子孙的皇位。


三只脚的大大乌鸦


三国时期东吴大帝孙权,字仲谋。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州市)正式称帝,国号吴,不久后迁都建业(南京)。他追谥其父破虏将军孙坚为武烈皇帝,生母吴夫人为武烈皇后,自己好几个锦衣玉食的膏粱儿子也都封了王。


令人意外的是,英姿勃发、雄烈过人,江东六郡的缔造者和东吴政权的实际奠基人孙策却仅被追封为长沙桓王。

孙权的大哥“小霸王”孙策身前就被汉献帝授予讨逆将军、吴侯。当初仅凭从袁术手里讨回的“孙坚旧部一千多人”出来创业,很短的时间就统一了包含吴郡、会稽、丹阳、豫章、庐陵、庐江等在内的江东六郡。

毫无疑义,他在孙坚、孙策和孙权父子三人中对东吴政权的基业贡献应该是最大的,可是孙权追谥父孙坚为帝,却有意无意忽略劳苦功高兄长孙策,没有追封其帝号,这是为什么?

要知道历代帝王在对先人的追封上都是比较慷慨的,毕竟这是光大家族门楣、有面子得人心的举动。比如西晋开国的晋武帝司马炎不仅追谥老爹司马昭为文帝、爷爷司马懿为宣帝,还封老爹的哥哥即伯父司马师为景帝。

唐代宗李豫在追封他的弟弟建宁王李倓为“承天皇帝”后,甚至还给弟弟补办了一场冥婚:将姑姑兴信公主早亡的女儿张氏许配给了李倓,封为“恭顺皇后”;魏文帝曹丕更夸张,先追封老爹曹操为魏文帝,再上溯四代一直追封到曹操的太监爷爷都是皇帝。

孙权为什么称帝后封父不封兄呢?其实封还是不封这是他综合评估后的结果。

首先,这是他一贯节俭、关注民生、爱惜民力的作风的体现。他在不断地富国强兵的同时,注重发展生产,宽税薄徭,修养生息。

孙权称帝后依照儿子追赠父祖当皇帝的历史传统,追封老爹孙坚帝号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事实上他都没有追封祖父。本着追封宁少勿多、宁低勿高的原则,他没有封兄长孙策帝号或许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追封皇帝也不单单是一个名号问题,还涉及到陵寝、宗庙、每年繁多的祭祀礼仪、贡品、日常管理维护以及人员值守等,甚至追封了皇帝还需要配套追封一个“皇后”,又是一大摊子事。零零总总的开支,不是一个小数目。少追谥一个皇帝,不是积蓄了民力、省下了百姓不少负担吗?

其次,不追谥孙策帝号也与孙权的经历和个性有关。他不追封孙策为帝就是为了尽可能降低孙策的威信和减少其影响,让自己不至于生活在孙策的影子里。

孙权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在孙策遇刺后成为江东之主,虽然善于识人用人,但是史书上评价他有点类似越王勾践,生性多疑和阴鸷,是一个肚子里用功夫的角色。

当年孙策遇刺死于非命时,接掌大位的孙权还是个十八九岁的半大孩子,几乎没有任何一国之主的阅历和威信。当时孙权的名位也只是将军(后来做大后才称王称帝)。

曾经臣服于孙策的那些旧部,犹疑观望者有之,拥兵自重者有之,割据反叛者有之,乘乱征伐抢夺地盘者有之,可以说是风雨飘摇。

在此之前孙策和麾下诸将、文武官员更多的类似一种意气相投的盟主和盟宾的关系,不行严格的君臣之礼。这个固然与孙坚早逝后孙策与他们孤苦相依、一度在袁术手下同账称臣的历史渊源有关,也因为孙策凭着神勇雄烈、叱咤三军的盖世豪气,不需要那么看重那些虚礼。

而孙权自知“帅江东之众,在两军阵前决战决胜,与天下争衡”这方面远不如孙策。如果孙策是高耸入云的秦岭,他孙权则是巍峨秦岭脚下的一抔粪土,眼前的“名位“都是大哥孙策的威望罩着呢!

辛亏手握重兵、深孚众望的周瑜迅速带兵来前来辅助孙权,而且他刻意率先用君臣叩拜大礼来示范性地确认上下尊卑的君臣关系,言谈之中,也恭敬有加。周瑜的聪明和资历算是暂时稳定了东吴大局。

这段一惊一乍、险象环生的经历在孙权内心留下了锥心痛骨的烙印:一定要尽快强大起来,走出大哥的阴影,竖立自己的绝对权威,彻底收服那一个个“刺头”。

特别是孙策临终前对张昭说的“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这句话,固然可以理解为孙策临死前对肱骨重臣半真半假式的敲打和测试,但是孙权自己感受到的更多的是蔑视和凶险。孙权羽翼丰满后早早就以高名显爵把张昭“供起来”而实际将其实权剥夺殆尽就是明证!

这个从孙权去世后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也可看出端倪。很显然“大皇帝”与秦始皇的“始皇帝”一样大有深意;另外“太祖”一般用于指开国皇帝或国家奠基者(后来也有用高祖的)。

比如周太祖姬昌、魏太祖曹操、晋太祖司马昭;唐高祖李渊甚至追封对大唐创建无尺寸之功的爷爷李虎为“太祖”,隋文帝杨坚也同样尊跟隋朝不相干的老爹杨忠为“隋太祖”。

这些“太祖”基本上是为子孙称帝打下基础的人,有些可以说“寸功未立”也当了“太祖”。反观孙权,不追封孙策帝号倒也罢了,连“太祖”之位都舍不得给老爹。一个“大皇帝”加“太祖”,再结合孙权对父兄的封赠,其用意不言自明:大吴帝国的基业和开国自我孙权开始,孙坚或许有些微功,这里就没孙策什么事了!最大程度地淡化乃至抹杀了兄长的影响力和历史功绩!

另外,孙权仅依照皇帝兄弟该有的名分待遇封孙策王爵而不赠帝号也有很重要的现实考量,那就是东吴的皇位传承问题。

孙权谋国深远,若他追赠兄长皇帝封号,就坐实了自己取得皇位依据的是“兄终弟及”的继承原则,那么按照这种礼法制度,孙权按理将来是要把皇位归还孙策子孙的,而且孙策确实也有儿子孙绍、孙子孙奉这些后人。

如果孙策有皇帝的名分,其子孙继承皇位的合法性就增加了不是?孙权这样处心积虑的封父不封兄,就是从法统上否定了孙策这一支系的皇位继承权,实际上是排斥了“兄终弟及”而示范和强调了“父死子继”的传承原则,从而堵塞了别有用心的人生事的口实,或许孙策的子孙后辈自己也难保全无异心。

事实上,孙权一劳永逸地“剥夺”了孙策支系染指皇位的可能或许有点薄情寡义,但是确实有利于最大限度地避免家族内部争夺皇位的纷争。孙策当年交棒给他时,就有张昭等人一度更看好他的三弟孙翊,如果不是孙策坚持己见,他与“东吴老大”的位子就失之交臂;另外孙权称帝后,他的五弟孙朗在健在,不排斥“兄终弟及”,孙朗不是也有觊觎大位的可能性?

总之,孙权封父不封兄很可能有各种各样的综合原因。但是不管出于哪种考虑,他这种举动看似不厚道,但是客观了有利于东吴政权的延续和稳定。

欢迎交流 敬请关注“山色归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