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云纱,醉美“软黄金”,时光浸染的美

香云纱,醉美“软黄金”,时光浸染的美

如果说:

每一个法国女人都应有

一件属于自己的小黑裙。

那么,

对于含蓄优雅的中国女人来说,

则应有一件为自己量身定做的旗袍。

香云纱,醉美“软黄金”,时光浸染的美

用不同材质做成的旗袍,

能够展现出东方女子的不同气质。

其中,香云纱以其深沉优雅的特点,

受到了民国女子的极度青睐。

香云纱,醉美“软黄金”,时光浸染的美

▲《风声》里的周迅身着一条暗花金线香云纱旗袍

香云纱本名莨(liáng)纱,是岭南地区的一种古老的染色面料,由于穿着走路会“沙沙”作响,得名“响云纱”,后来称为“香云纱”。

香云纱,如同它的名字一样美丽,仿佛能让人穿越时空,想象到:穿着香云纱旗袍的民国女子,亭亭玉立,走过古老的小巷。

香云纱,醉美“软黄金”,时光浸染的美

▲宋庆龄身穿香云纱旗袍

几百年世风变迁,这一匹纱却拒绝现代工艺的改造,悠远拙朴地呈现在世人眼前。我们最应该留住的就是这些老手工艺,工艺在,创造才会在。

在民国才女张爱玲的作品中,曾把香云纱融进了笔下人物,《沉香屑·第一炉香》里面这样写道:“那人的背影,月光下看得分明,穿着白夏布衫子,黑香云纱大脚裤。”

香云纱,醉美“软黄金”,时光浸染的美

▲张爱玲

香云纱最大的珍贵之处在于它流传了数百年的传统手工工艺,以丝绸为胚,用植物和矿物染整,凝聚了天地之精华,非常昂贵,堪称中国面料的“软黄金”。

2008年,它被选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香云纱却逐渐被人遗忘,这种能流露出女子身上自然美的衣料也变得无比稀少。

香云纱,醉美“软黄金”,时光浸染的美

“莨”是莨纱莨绸染色的原料,叫薯莨,为两广山地比较常见的植物,取其根茎榨汁即可成为染料。

香云纱,醉美“软黄金”,时光浸染的美

当地的渔民喜欢用它来浸泡渔网,以增强渔网的韧性。久而久之,人们发现经它浸泡过的衣服也有了很强的韧性,特别耐穿。渐渐这种神奇的浸染技术开始传播,于道光年间初具规模。

香云纱,醉美“软黄金”,时光浸染的美

提取染料

薯莨汁液,为红色,泡沫丰富,液体粘稠。薯莨液不仅附着在纱绸纤维上,而且薯莨的单宁物质还会与纱绸纤维发生一些反应,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色牢度。

香云纱,醉美“软黄金”,时光浸染的美

过莨水

把纱绸浸入薯莨液里,抚弄拍打,让纱绸充分吸收薯莨液即可捞起。几十次浸莨水之后,白色的坯料就变成红褐色。

香云纱,醉美“软黄金”,时光浸染的美

晒莨

在平整的草皮上晾晒纱绸。拉得绷直,让太阳照射更充分和均匀。向阳的一面是保持不变的,随着薯莨液的向上蒸发并停留在向阳面上,向阳这面颜色比背阴一面积累更多单宁,所以颜色会深很多。

香云纱,醉美“软黄金”,时光浸染的美

压上竹竿,以防风吹起。晒干之后,再拿去过莨水,后再晒。如此反复几十遍。

香云纱,醉美“软黄金”,时光浸染的美

洒封莨水

晒干的纱绸被重新洒上莨水,晒干之后,再浸入莨水,将其曝晒至干,重复数十次。

香云纱,醉美“软黄金”,时光浸染的美

过乌

在晒过莨的纱绸上涂抹河泥,向阳的、颜色更深的那面朝上,工人们往上面涂上了厚厚的一层泥土,又厚又均匀。对折后,在阴凉的沙地上妥当地排列。泥土里的金属元素会和单宁反应,深褐色变成黑色。

香云纱,醉美“软黄金”,时光浸染的美

水洗

洗掉泥土,再拿去草地上摊平晒干。这样,莨纱绸的染整工序就完成了。

香云纱,醉美“软黄金”,时光浸染的美

香云纱,醉美“软黄金”,时光浸染的美

很少有其它面料也像莨纱绸这样,如同农作物一般需要阳光和泥土。纱坯、天气、泥土的不同,造就了莨纱品质的不同,世间也没有两块一样的莨纱或莨绸。

香云纱,醉美“软黄金”,时光浸染的美

在文化人的眼里,香云纱是一段历史,一种追溯;而对于热爱旗袍的女人来说,香云纱是一种归宿,仲夏夜能穿一袭香云纱旗袍漫步于花间林下,风过纱鸣,好不惬意……

香云纱,醉美“软黄金”,时光浸染的美

香云纱如同农作物一般需要阳光和泥土,

而它更会随着浣洗而越来越淡,越来越细,

这正是香云纱的生命力,

也是中国传统技艺的生命力。

香云纱,醉美“软黄金”,时光浸染的美

了解更多精彩内容,点击右上角,关注我们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