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從大軍區到大行政區

文|白孟宸

在解放戰爭期間,為了能動員一切力量取得革命的勝利,中共控制行政區域和解放軍的編制體制統一以戰略區的地域佈置和任務區分來整合,這些戰略區的行政體制和人民軍隊統一在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總意圖下獨立作戰。

在軍事角度,人民軍隊的軍區或者稱之為大軍區,是在控制區域按戰略區域設立的軍隊一級組織,通常以領導機關和作戰區域或轄區、地類方位等來命名。軍區指揮機關負責轄區內部隊的作戰指揮以及各級部隊的訓練、政治工作甚至後勤動員及戰場建設。通常認為中共是從蘇聯軍隊身上學到了大軍區這套體系,但從中共領導中國革命的歷史和經驗中,解放軍逐漸建立了自己的一套符合中國特點的大軍區體制。

1949年前後,中共在看到解放全國的曙光後,開始考慮建立國家以及如何在廣袤國土上建立各級政權組織的問題。由於中共地方組織在革命戰爭中基本沿襲敵後根據地時代延續下來的“分區發展”和“分權管理”習慣,因此在建政過程中結合蘇聯搞加盟共和國的經驗教訓,構建了自己的大行政區制度,在相當一個時期,大行政區也被稱為“大區”,和解放軍的大軍區體制建構了一種兩位一體的有效架構。

在紅軍時期,主力部隊以方面軍、軍團、軍等組織體系獨立存在,而地方部隊和民兵群眾武裝則在革命政權的行政區劃內組建,通常以省委、特委、蘇維埃政府軍事部等為組織基礎,因此軍區只能指揮和領導地方部隊以及民兵等群眾武裝單位,配合紅軍正規部隊作戰,並承擔保衛根據地任務。在紅軍正規部隊出現戰場損耗之後,軍區要負責為正規部隊補充兵員。在五次反“圍剿”中,中央蘇區和各軍區以“一切為了勝利”為口號,不斷進行擴紅,保證了紅軍擁有充足的兵源和物資。

“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從大軍區到大行政區

時任晉察冀軍區司令員的聶榮臻正在觀察敵情

到抗戰時期,人民軍隊軍區體系的任務仍然是建立和發展敵後根據地,又增加了團結和組織根據地軍民甚至友軍共同抗擊日軍的統戰任務。這也和當時人民軍隊採取志願兵役制相吻合。隨著敵後抗戰形勢的發展,為了保證主力部隊、地方部隊和民兵的配合,八路軍和新四軍根據戰略區所建立的大軍區開始統一指揮所在區域的主力部隊以及下轄二級軍區。

在抗戰期間,八路軍共建立了包括山東軍區、晉綏軍區、晉冀魯豫軍區和晉察冀軍區四個大軍區。新四軍建立了蘇中、蘇北、淮北、淮南、皖江、鄂豫皖和蘇浙軍區。八路軍建立的大軍區中,晉察冀軍區總面積達到75萬平方公里,人口3000萬,是華北敵後最大的抗日根據地,下轄4個軍分區,1944年9月又在晉察冀軍區下成立冀中、冀晉、冀察和冀熱遼4個二級軍區。其他如由八路軍115師政委羅榮桓兼任司令和政委的山東軍區,到1945年主力部隊、地方部隊和群眾武裝已經發展到27萬,在大軍區下建立了膠東、魯中、清河、冀魯邊、濱海和魯南等軍區。

到1945年八路軍、新四軍以及華南抗日武裝等中共領導下的抗日武裝已經在敵後打下了面積可觀的根據地,建立了一支有相當作戰實力,由正規部隊、地方部隊和民兵群眾武裝組成的人民軍隊,而且在殘酷的敵後鬥爭中積累了如何建立並發展根據地的經驗。

在解放戰爭初期,根據重慶談判及其後國共談判達成的一系列協議,中共從華南等地撤出了一批武裝。隨著解放戰爭全面爆發,國民黨軍先後對以山東、陝甘寧為代表,分佈在全國各地的中共控制區域進行攻擊。但與國民黨方面所預想的不同,中共領導下的解放軍憑藉根據地人民的支持,逐漸從游擊戰轉向大兵團正規化的運動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