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缅甸东吁王朝的入侵下,明朝屡败对手,为何丧失大片领土?

众所周知,石油是工业的血液,缺少了石油,整个国家的工业体系都将停摆。而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基地便是地处四战之地的中东。中东不仅仅是作为中西方交流的咽喉要道,更是世界的能源中心。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马六甲海峡成为了中国海上石油运输的必经之路。自从国家对能源安全问题引起重视之后,随着中俄,中巴,还是中缅燃油管道的建设,我国在能源方面的安全困境也有所改善。这不禁让我们畅想,假如中国能毗邻印度洋,那我国的能源安全就会更有保障。实际上,中国在历史上确实曾经一度濒临印度洋,但这块领土并没有保存下来,更没有成为中国“自古以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期间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和曲折呢?

在缅甸东吁王朝的入侵下,明朝屡败对手,为何丧失大片领土?

图1 中东进入中国的石油路线

唐代时强大的南诏就向南扩张,攻灭缅甸骠国;在蒙古军队灭掉大理之后,在公元1271年元朝建立后,元世祖忽必烈继续以武力征服周边;在灭南宋前后,元政府曾要求周边一些国家或地区臣服,接受与元朝的朝贡关系,但遭到拒绝,缅甸便是其中之一。根据缅甸的记载因元朝使节在到达缅甸后,因不愿脱去马靴赤脚觐见缅王而被处死。因此,在1277年至1287年间忽必烈派军攻打缅甸蒲甘王朝,辉煌一时的蒲甘王朝战败投降,缅甸开始对元朝称臣纳贡,走向灭亡;而缅甸中部被元朝设置为缅中行省,这种关系一直持续到元朝末年;在元朝统治时期领土面积达到历代中华王朝版图之最,西南边疆其中包括今天缅甸大部,泰国,老挝等部分,这是中华王朝向印度洋的第一次有效挺进。

在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时,缅甸处在一个分裂的时期。明太祖朱元璋希望通过谈判和平接收云南,然而派出的使者均被元朝的梁王杀害,于是决定诉诸武力武力降服云南。1381年9月,朱元璋派遣傅友德,沐英等人出征云南,平定云南之后,明朝在元代的边疆划分的基础上,陆续在云南外围的边境地区设立了宣慰司实现羁縻统治;其中木邦宣慰司、缅甸宣慰司、大古剌宣慰司、底兀拉宣慰司、底撒马宣慰司的建立,标志着对今缅甸大部分地区实行了有效的统治。

公元1446年,朝廷对云南西南边境进行重新调整,最终形成“三宣六慰”,即南甸、干崖、陇川三宣抚司,和车里、缅甸、木邦、八百、孟养、老挝六慰。在明朝全盛时期其领土几乎包括了今缅甸全境,可以说这是中华王朝距离印度洋最近的一次。

在缅甸东吁王朝的入侵下,明朝屡败对手,为何丧失大片领土?

图2 缅甸设立的宣慰司位置图

然而明朝对缅甸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册封当地统治者的方式实现羁縻统治,并不稳固。1386至1425年这四十年间,缅甸北部的阿瓦王朝与而南部白古王朝之间战争不断百姓流离失所纷纷逃至远离战区的东吁,从此东吁地区人丁兴旺,于1531年,缅甸诞生了后世认为缅甸历史上最强盛的封建王朝——东吁王朝。1550年,莽应龙即位,他开始带领东吁王朝使得分裂的缅甸再次走向一统。

在缅甸东吁王朝的入侵下,明朝屡败对手,为何丧失大片领土?

图3 明缅之战

1555年,东吁王朝国君莽应龙执行北上侵略的扩张政策,以索取“花马礼”为借口,不断进攻明属土司。北上攻占阿瓦后,一路北上,夺木邦侵陇川等地。1556年,攻陷兰那。1566年,吞并了八百、老挝和车里;1573年,攻占木邦、蛮莫、陇川、孟养等土司,至此,明朝设立的“三宣六慰”全部沦陷。1581年(万历九年)缅王莽应龙死去,其子莽应里继承王位,他继承王位后,继续使用武力向北扩张,将其扩张的目标转向北部臣属于明王朝的傣—掸族地区。

“土司亦稍致馈遗,谓之‘花马礼’,由来久矣。” ——《清史稿·缅甸传》

1583年(明万历十一年),缅甸君主莽应里派遣军队北上侵犯了云南的施甸、顺宁、盏达等地,当地居民惨遭屠杀,所过之地生灵涂炭。驻守云南的沐昌祚,云南巡抚刘世曾随即组织军队反击;另外明廷以刘綎、邓子龙为将,在与当地的土司联合行动下;缅甸的丞相岳凤兵败被俘,群龙无首的缅军无法抵挡住明军的进攻,明军在刘綎的率领下一路南下,直抵缅甸都城阿瓦城下。阿瓦缅军守将自知不敌,于是开城投降。至此,明朝相继收复失地,这场反击战以胜利告终。

“今参将邓子龙擒贼八十二名,斩级三百九十六,俘获贼三百余,战象马牛殆百,其生擒贼人相应处决来示。” ——《明神宗实录》

1584年,缅甸不甘失败,再一次入侵明朝边境,在刘綎、邓子龙等人被明廷调走之后,缅军攻占了孟密并包围五章。在高国春的组织下,明军再一次击退缅军。木邦、孟养、蛮莫等土司地区的缅甸势力被清除。

虽然缅军北上入侵计划均被挫败,然而边境的战争阴云始终弥漫。1593年,缅甸举三十万大军,战象百头。分兵三路再一次北上进犯云南地区。在云南巡抚陈用宾提前在三宣之外修筑八关等预防措施的准备之下,缅甸军队因此遭遇重大失败。另外在缅甸东侵暹罗的战争中,缅甸王储在战象上与泰国国王单独对阵时被杀,缅军大败,因而暂时停止袭扰明朝边境。

在缅甸东吁王朝的入侵下,明朝屡败对手,为何丧失大片领土?

图4 东吁王朝

1604年,东吁王朝走出前面兵败阴霾再次复兴。1606年缅军再度北犯,攻陷了木邦缅甸军队,先后攻占孟养、木邦等地。而此时的明朝国内党争不断,吏治腐败;东部日本入侵朝鲜半岛,富饶的东南沿海倭患不断,北方还有蒙元势力虎视眈眈。明廷对于西南边疆的这一次战争重视度不高,没有派遣兵力反击,最终在这场战争中,彻底失去孟养、木邦地区。

在缅甸东吁王朝的入侵下,明朝屡败对手,为何丧失大片领土?

图5 东吁王朝疆域

经过一系列的扩张,强盛的缅甸东吁王朝东至林城(老挝的万象)以及今天的泰国,柬埔寨的东部,西到印度的曼尼普尔,向南到濒临印度洋海岸,朝北则抵至中缅边境的九个掸族土邦,在中南半岛成为一个超级大国。

从嘉靖三十五年(1556)到万历末年,大约半个世纪的时间,经过明王朝和缅甸东吁王朝的反复较量,明王朝丧失了原辖的木邦、孟养、孟密、老挝、八百宣慰司,明初的“三宣六慰”,只保有了车里一个宣慰司和南甸、干崖、陇川三个宣抚司。

1659年,明朝末代皇帝永历逃亡到缅甸,永历帝死后,遗留在缅甸的明朝兵将上千人逃到麻栗坝,便决定在麻栗坝(果敢)定居。

自明朝继承元朝的西南边疆之后,随着东吁王朝的兴盛,疆土痛失大部。不仅因为当时的明帝国内忧外患的处境,最根本在于明朝认为此地遍布障气和原始森林崇山峻岭的恶劣环境,不适合居住;当地无法给明廷创造税收,反而需要更大的财政税收去维持。故在战略上对西南边疆的重视程度不足,对缅甸的入侵没有做到彻底根除。从此造成了中华王朝永远无法染指印度洋,对现代中缅边境线有着决定性作用,间接的造就了今天的“马六甲困局”。

注:

图1 源自谷歌图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