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雾渡河“红色动能”助力乡村振兴

据三峡日报记者李舟报道,今年“十一”期间,宜昌市雾渡河观音堂村的103户猕猴桃种植户赚了个盆满钵满。7天长假,武汉、宜昌等地慕名而来的游客将雾渡河村民们种植的红心猕猴桃抢购一空,不仅销的快,均价还较往年有了较大上浮。

雾渡河桃农李正喜见人就说,“是‘代表们’巴心巴肝的帮助,让他们不在为猕猴桃销售范愁。”

李正喜所说的“代表”其实就是雾渡河镇在推进“筑基工程”中,为破解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难题,从基层党员干部中挑选出来“乡土能人”。

在雾渡河观音堂村,这样的“代表”共有20人,这些“代表”相当于村里的“致富领头人”“技术指引人”“销售协助人”“矛盾化解人”的角色。

宜昌雾渡河“红色动能”助力乡村振兴

在观音堂村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雾渡河村支部书记朱永波告诉记者,近年来,观音堂村按照镇党委“筑基工程”的要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探索出“突出廉洁自律聚焦班子建设、突出党建引领聚焦产业富民、突出党员示范聚焦民生攻坚,“三突出三聚焦”支部工作法,通过党员大户带头发展,指导发展,先后带领群众发展猕猴桃1500亩、茶叶6150亩。村党总支先后培育了姚传国、姚传立等一批擅长猕猴桃种苗培育、嫁接的本土专家。鼓励党员干部当好排头兵,带头支持村级建设。近三年先后硬化公路23公里,解决该村4010人的安全饮水,完成危房改造69户……观音堂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宜昌雾渡河“红色动能”助力乡村振兴

猕猴桃田间管理落实党建指导员

其实,观音堂村的变化只是雾渡河镇推进“筑基工程”,引领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雾渡河镇党委书记韩占冰告诉记者,党员如同组织中一个个“红细胞”,为乡村振兴源源不断的输送着“养分”。激活村支部、村组长这些基层细胞,也就激发了乡村振兴的澎湃动能。

据悉,在实际工作中,雾渡河镇各村支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发挥优势,补齐短板,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方法。

雾渡河镇小庙村党支部以党建牵头,助推乡村治理。在激发老党员和村组长、党员中心户积极性上,注重在实践中选拔有干事热情、有发展眼光的同志,通过压担子,充分调动党员小组长、代表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积极性,发挥他们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环境卫生保护、重点信息收集上报、政策宣传和解读、产业发展上指导、乡贤作用的发挥各个方面的基层基础作用。

据了解,村支部通过乡贤摸排,号召吸引了一批优秀乡贤回乡置业和创业,村支部在发展党员过程中,优先将这些乡贤能人吸收进入组织序列。在他们的带动下,小庙村先后涌现了河兴茶叶专业合作社、符家坪养殖专业合作社、东方昌绿茶业等一批自主创业典型,东方昌绿有限公司更是成为茶叶生产加工的龙头企业,在出口创汇,带动就业,促进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清江坪村从实践中总结出了“三提升”工作法,采取“问题牵引”方式,坚持问需于民,建立党员干部联系走访机制,积极发挥党员在产业发展上的示范和带头作用,在移民搬迁安置点设立党员屋长,定时召开屋场会,宣传党的方针及扶贫政策,培训猕猴桃种植技术,带领34户贫困户发展猕猴桃产业,实现稳定脱贫。

如今,在雾渡河,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大山里“红色动能”强力助推乡村绿色崛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