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掉事业编或者公务员的人,现在过得如何?后悔吗?

解决电脑手机问题


这个问题没有固定答案,有的人后悔、有的人庆幸。但我身边从体制内辞职的人大部分都是不后悔从体制内辞职。

为什么有的人后悔,有的人庆幸辞职呢?

一个四十岁从体制内辞职的大哥,我觉得他说的话有一定的道理,他跟我说:“在体制内混的好的人,辞职后可能混的很好;但在体制内混不好的人,辞职后大部分也混不好。”

这个哥哥是法律研究生,在省会城市的政府部门做到正处职务,爱人是法院法官,生活让人很是羡慕。他觉得自己虽然四十岁,但却已经到达职业的天花板,继续工作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因此辞职和身边的朋友合伙开了律师事务所。今年是辞职后的第三年,上半年在北京开了分所。

你要问他后不后悔辞职,我想他一定不后悔,甚至可能说,早点辞职就好了。

为什么他不后悔辞职呢?

理性做出抉择

提出辞职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权衡再三,知道自己辞职的原因。很多人辞职是为了逃避,比如,老板不重用、同事排挤、工作压力大等等。而这个哥哥辞职是为了更好的发展,他在体制内已经发展的很好,只不过发展空间很小,为了个人成长选择了辞职。

拥有傍身之计

辞职需要勇气,但仅有勇气是不够的,勇气无法解决温饱问题。你至少需要有一项能拿得出手的技能,才有可能在这个社会立足。

这个哥哥本身是法律专业的研究生,通过法考,首先有从事律所的资格。再者,即使他开办律所失败,他也可以去别的律所工作,至少不会因为辞职影响个人生活。但很多人,并无一技之长,因为没有能力,辞职后或者很长时间找不到工作,或者工作不如体制内,自然就后悔辞职。

如果你一无所长,那么不要轻易放弃当前的工作,可以在工作期间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学习,等有辞职资本了,再去大城市挑战。不然辞了工作好找不到新的工作,折腾半天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有一定的积蓄

如果你单身,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可能辞职比较容易一些。但如果你已经成家生子,此之前一定要考虑成本问题,提高抗风险能力:有多少积蓄,是否能满足辞职期间家庭、孩子等生活开销?你能接收多长的待业时间?你对下一份工作的最低薪资要求是多少?

离职前准备足够的积蓄,降低这些成本,总不能饿着孩子,靠父母养活吧!


叶子默


一个亲戚,曾在一个县级市水利局上班,他办事雷厉风行,说一不二,很讲究原则,只要他觉得对的,就会坚持到底,即便是再大的领导,他也敢站出来据理力争。曾经因为工作,闯入正在开会的会议室,人家长的高,口才也好,当面和水利局长吵架,拍着桌子骂的局长哑口无言。当然,人家家里势力比较大,这是后话。

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从水利局辞职了。辞职后开始创业,一手创办了太平洋保险公司当地分公司,凭着自己的人脉和关系,硬是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一直经营至今。不过,董事长也不是那么好当的,朋友圈经常发的是关于保险的各种消息,每月每年都有任务,肯定是比较辛苦,但物质生活水平相对也高点,目前两套房,开的是丰田霸道,媳妇是检察院的,有一个儿子,特可爱。有次谈到收入问题,他说每个月也就万把块钱吧,比上班稍微强点。当然,做保险,比公务员社会地位要低点,不过人家要在公家单位干,现在也不愁干到个局长级别的当当。至于后悔不后悔,只有当事人心里知道了。你不去尝试,永远不会知道切实感受。

优秀的人,无论干什么都能干的很出色,因为无论怎样的工作,都需要足够的付出,不要羡慕别人钱挣得多,官做的大,你敢和别人比比付出吗。当然有些人天生就起点高,我们努力也赶不上。选择什么职业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足够努力,足够上心,足够付出。


职言职语R


我老公九年前从事业单位辞职了,在事业单位干了九个月,辞职的时候工资一共加起来不到一万。现在十年过去了,年纪35,找了一份年薪25万的工作,考过一级建造师,心态也挺好,挺上进的。前几天找了以前事业单位的同事办档案,原来比他早一年考进去的小伙,在事业单位待了十年了,34岁,工资一个月大概三千多。忽然觉得,从事业单位辞职可能是前半生做的最正确的选择了吧。不过人生有时候也得看机缘,不是说事业单位不好,只是如果人生有了更好的选择,还是应该往前看,不能选择太安逸的生活,这个时代躺着挣钱的事真是不可能的,你付出努力,生活会善待你的。


用户2962731550533


我曾经是一名基层政府的公务员,17年前从离开体制下海,讲讲这十几年的经历吧!

我生于七十年代中期,上学时候成绩一直比较不错,从小学到中学基本都是班上前三,92年参加中考上了中专,96年中专毕业赶上国家统招统分最后一班车,分配到本地一镇政府工作。我的父母是农民,亲戚朋友大都是老百姓,我当了公务员也就是俗称的“干部”,曾经也自我感觉良好……我在工作就是包村驻点联系村干部,每天骑着摩托下村,中午和村干部在一起吃饭喝酒,下午打打麻将…………在乡镇工作单调乏味,街道上每天晚上很早就安静下来,多数年轻人的娱乐就是打麻将赌钱。我感觉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2002年我毅然决定放弃工作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

离开单位我第一站到了十堰,我身上只带了几十元钱,我当时的想法就是不管再苦先生存下来再说,当年没有网络没有信息,我求助于职业介绍所,花了20元登记,给我介绍了一份工作,就是大米批发商那里当搬运工。几个月以后,当我有了一点积蓄后,就在电脑培训班里学习电脑,当时学了几个设计软件,三个月后就又出来找工作,第一份工作就是在装饰公司画效果图,由此开始进入装饰行业。我从绘图员开始做起,做到设计师,再到分公司经理,最后自己又开了装饰公司,一路走来经历了很多曲折坎坷……

2009年我来到武汉创业,来武汉的时候我一个人也不认识,靠着一台电脑开始创业之路,十年来我的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目前已在武汉买了1套住宅,另外还有4套写字楼,其中自己公司办公用了1套,其他3套出租,车子3部,现在银行贷款还有几十万,不过我信心十足,计划今年明年把房贷都还清,就可以再二次创业,重新调整战略。

现在的我每天都在为自己工作,每天的工作也都是自己的专长,利用我的专业为客户解决各种不同的问题,自己获取了利润,也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很多客户都变成了老朋友,感觉非常充实。我自己生活好了,也在惦记着生活在贫困家庭的孩子们,我每年都资助一些贫困地区学童,我找到了自我价值。社会也给予了我很多荣誉,2017年我还获得了武汉晚报和阿里巴巴芝麻信用联合评选的湖北省诚信人物、今年又被我们街道评选为“后湖好人”,荣誉并不重要,只是觉得自己可以帮助别人是很开心的事情。

作为年轻人就应该去拼搏,不去拼一把永远不知道结果,过程有时候比结果要重要,因为人一辈子不就是只有几段关键回忆吗?如果这一辈子你连回忆都没有,我觉得这样的生活过的好无趣。

这么多年,我最大的收获不是物质财富上的收获,我收获了很多无形的财富,比如经历阅历,眼界格局都有了变化。我的感受就是大城市大地方更容易实现梦想,机遇和挑战更多,小地方小单位很容易收到束缚。人生很短暂,能够在社会上凭自己的能力实现人生价值验证自己的能力也不虚此生,从进去单位往往自己一生的命运交给了领导了。

由于时代的原因,我们错过了上大学的机会,遗憾!同时也由于时代的变化我们能有机会下海创业再次成长,感谢这个时代。


SOHO装修工坊


半途不做公务员的人,都有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感触,当然不可能有统一的答案。

我十七岁时,刚出校园就参加全市公开招考(当年称招干,现在称招考公务员)。从几千名应试者中笔试36名(当年录200人),通过体验、政审等环节,侥幸成为一名能穿上“四个兜”制服的国家机关干部,开启职业生涯。

四十多岁时,我又完全离开体制经商,追求另一段人生。

不同的身份,不同的道路,社会向我打开不一样的窗户,让我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总的说来,忧喜参半。每样选择,都有其中的酸甜苦辣。现在我还居住当年单位分配的公务员小区内,与昔日旧同事还有密切往来,也知晓他们生活工作中的变化。对比离开体制的自己,也各有得失,没有产生过后悔不后悔的感觉。

离开体制后的最大收获:体会到更多的人生经历、品尝到更多的人生滋味,今生无悔…











城镇户籍打工者


分享点感受:

我的经历,本来在北京一家二级医院干的挺好,2011年老家招事业编,熬不过家里人劝说,考录后已经在乡镇政府工作8年有余。

刚入职也知道官场不好混,没想过求什么前途,心想挣得不多,轻轻松松也挺好。

自从2015年10月2日,这个日子我记得太清楚了。正过国庆节放假,单位通知上班!一次经历了2年全覆盖,2年驻村扶贫,其中经历,一言难尽。

全覆盖:所有干部5加2,白加黑,驻村。上头一天一报进度,三天一督导,所有干部一两个月没回家正常现象,所有干部一边推进工程,一边应付各级还原督导。上头文件什么大兵团作战啊,歼灭战之类的军事术语都用上了。

精准扶贫:乡镇领导更是如临大敌,生怕丢了乌沙。新一轮驻村开始,白天走访入户,晚上整理档案,12点之前不让休息,群里通知不停的响,各种报表,档案,返工再返工。成车的档案一点不夸张。压力大的,有个科:分五个一批,疯一批,傻一批,离婚一批,病一批…

不知道什么时候,加班几点成家常便饭。每个干部都有十几个到二十个工作群。一天到晚不停的有通知,活永远干不完。通知不分上下班,周末,只要群里一响。都是马上就报。我现在微信一响,心惊肉跳。

唉,想辞职,现在社保不和职工在一个池子,能不能自己交也不清楚。正在挣扎…


规范的名字


辞掉事业编或者公务员的,百分之九十以上都后悔了

先说身边一个真实的例子吧

上学时教过我的一个老师,姓张,现在七十多了。九十年代的时候,张老师四十多岁,大女儿嫁给同一镇上的刘家,刘家当时在镇上开了一家纸箱厂,生意做的红红火火。张老师有文化,也比较活泛,就闲时给亲家帮忙。慢慢的停薪留职,两家一起做生意,他负责干会计,生意越做越好。特有钱。出手也特大方,镇上人都津津乐道的讲,张老师有时晚上打牌一输一万左右,眼睛都不带眨的。因为停薪留职,学校或者教育组有事没事经常找他拉赞助,或者有些教育界的头目经常找他借钱,再加上那些年好些地方的农村发不出工资,拖欠教师工资。他不堪其扰就毅然辞职,退出编制。一心一意干起了生意,倒是也继续红火了几年。可惜好景不长,生意越来越难做,而且有次被南方人骗了一笔巨款,正焦头烂额之际,他亲家又携款逃跑了。当时的许多款项都是张老师签名的,这下,一大摊子烂账就都算在他头上了。到处被人堵着要账,他的日子可想而知


现在,他的同事每月领着好几千的退休金,大部分人都在县城买了房,过着无忧无虑儿孙绕漆的晚年生活,而张老师只能领每月几十到一百的农村老人补助款,再加上因还债闹的鸡飞狗跳的儿子儿媳不待见,九十多的老妈虚弱无力要他伺候,老婆也病体缠身瘫痪在床,每每见到张老师,我们都感觉他太不容易,都唏嘘他当年的一时冲动辞职之举。

如若不是有非凡之才,辞掉事业编或者公务员,还需谨慎又谨慎

即使有过人之处,干了好几年事业编或者公务员后,再辞职干其他工作,会发现钱是多了,可朝九晚五,干五休二的休闲时间再也没有了。而且干国家的活,下班后不用再为工作烦心,完全可以无牵无挂的享受生活和美好。做生意,脑子永远紧绷一根弦,大脑得不到休息,时时紧张,那种感觉会很不舒服,会很怀念曾经拥有的快乐

当然这只是我等凡夫俗子追求的清闲,真正有鸿鹄之志者可以不用参考


黄河滩边一棵树


我们的编制是事业,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有两个改行的,两个辞职的。

第一个是由镇中调到县中,后改行到县政府任综合科干部,后升为科长,调到乡铺任镇长、书记,后调任农机局局长。因企业改制,受了贿赂,最后被判二缓三,虽然保住了工职,却降了几级工资,现在在家休息。

另一个是由镇中调到县教育局,后调到劳动局编委,再到县委综合科任科长。后下基层到办事处任主任,书记,后调市政策研究室任副主任,调某县任副书记,现在又调到市政府任副秘书长。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工厂的工资明显高于教师、国家干部的工资,有两个同事辞职进了工厂。一个进了县薄铁制品厂任厂长,一个调县汽车配件厂任技术科科长。后因企业改制,全部下岗。一个去私立学校当了几年老师,后因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影响,私立学校停办,只能回村去跟建筑队打工。去年已到退休年龄,自己交完养老保险后退休在家休息。另一个去到一个私营太阳能热水器厂任厂长,后自己开门市经营热水器,暖气炉等产品,日子过得还是不错的。

从我们单位辞职或改行的人来看,改行做公务员的要好一些,而辞职到工厂,甚至下海自己干的,远不如上班的收入那样稳定和保险,想要辞职自己干,那可是要慎重考虑的啊。




石韮花开放的季节


我是后悔了!

2007年我毕业后在一所职业中专当教师,同去的还有一个同学松!那时事业编还没有现在这么疯狂,我们工作半年后就可以转正了!

我当时是班主任,我同学是任课教师。我只干了三个月我就辞职不干了,当时很多人不理解,也都劝我!但我当时觉得喝茶水,看报纸,一天两节课,一周盯俩晚自习的生活没有意义简直是浪费生命,我要出去闯!

而我同学松,觉得事业编可贵,也也稳定,选择坚守!

十二年过去了,我在外企是一个小中层,过了35岁,一切都谨言慎行!年前制订了岗位工资,想再往上生,一个萝卜一个坑,想多拿钱,从事的岗位也设了上限!短期看没啥影响,长期看就成了没了翅膀的鸟,飞不动,吃不饱也饿不死!想创业,有心无力,想学点新东西,又没有那么多时间!

松坚守的前两年挺难的,同龄人工资都是他两倍多,聚会唯一让人羡慕的就是两个长假!同样的十二年,当年的职业中专被合并了,成了大专院校,松的工资也水涨船高!现在在学校负责团委工作!工资水平和我差不多,人家还有俩长假!因为工作时间富裕,自己开了三家笔记本电脑店!

没有好不好,只有适不适合!但考虑的时候一定要从长远进行考虑!人挪活,不一定就活的好!


小宝Free


我曾经是一名国企的职工,这个铁饭碗对于我们1979年那个年代的人来说,是十分羡慕的!当然进入国企也是十分不容易的,为拉进入国企,当年父母送我去当兵,花光拉家里的积蓄!1999年当兵2001年复员回父亲单位,在井下一干就是16年!2016年3月,我从国企一个几层干部岗位自主下海!一路走来!感触颇深!无论在哪个岗位!人生哪个角色!都是需要去奋斗!脚踏实地的去学习!去适应的!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