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学学研究所所长骆大进:亲历科创中心建设新开局

【整理者言】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视察时指出,上海应在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走在全国前头,走到世界前列,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


上海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上海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后的三年中,着重推进了哪些工作?在《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出台后,上海又构建了怎样的建设框架?上海科学学研究所所长骆大进以亲身经历对这些问题作出解答。
科创中心落在了上海——机遇与责任
伟大中国梦的实现,要有伟大战略的实施。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所以,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实质上是一个国家战略。它意味着:只有通过科技创新,才能找到未来中国真正能够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找到深度参与未来全球日趋激烈竞争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对于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这一国家战略,我们需要放在一个更宽阔的历史视野来看,尤其是要从改革开放近40 年来上海这座城市在国家战略中功能和角色的变迁来理解。
20 世纪80 年代,上海明确了实施对外开放和发挥多功能中心城市作用的发展战略,努力建设成为开放型多功能、产业结构合理、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和科技发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经济中心城市;20 世纪90 年代,浦东开发开放成为国家战略,通过开发浦东,加快城市功能的转变;21 世纪初提出的上海发展战略,要积极成为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

随着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到来,上海迫切需要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来塑造城市的核心功能及寻找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动力。事实上从2010 年左右开始,上海的部分科技工作者就已经在研究科技创新能否成为城市的核心功能之一这个课题,但当时更多还停留在学界讨论层面。
当时我在上海市科委发展研究处工作。在上海市科委组织下,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上海社科院等有关智库机构的专家学者率先开展了城市科技创新功能研究。初始阶段,各方面存在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上海应加速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也有的认为上海不具备推进科技创新、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更大空间,上海应着力发展金融,跨越实现财富驱动。当时,被反复拿来说的一件事,是上海错过了“BAT”。由于种种原因,互联网三巨头都与上海擦肩而过,这令许多人耿耿于怀。在参与一次又一次的讨论中,学术界、产业界逐渐形成了共识:当今世界已经进入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汇的关键时期,创新已成为发展的主导力量。在全球科技创新的大潮流中,上海迫切需要明确定位,找到属于自身的位置和价值。
作为全国综合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创新资源集聚的高地和科技对外开放的窗口,上海义不容辞要主动担负起代表国家参与和全球最高水平竞争的责任;担负起集聚、配置全球创新资源,连接、整合国内外创新体系的使命;成为代表大国地位和形象的全球科技创新的关键枢纽。一句话,上海素有承担国家战略的传统,上海的先天条件也决定了承担国家战略的必要性和历史责任。

与此同时,上海人均GDP即将超过两万美元,跨入发达国家水平的门槛,同样只有将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和发展模式升级,才能为上海提供强大的增长后劲,支撑上海加速向国际先进经济体迈进。所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既是国家赋予上海的重大任务,也是上海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上海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后的一年中,为了拿出总体方案,上海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开展了密集调研。2014年8月,市委主要领导围绕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赴各部门调研,提出要聚焦产业化、体制机制、软环境和人才四个方面,认认真真搞调研、做分析;要按照市场导向、企业主体的原则,抓住一批能够填补国家空白、国家急需的、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工程、创新项目,聚焦突破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环节,更好营造开放包容宽松的创新生态环境,集聚各类创新人才。上海市委把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列为当年市委唯一的重大调研课题,课题分为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人才发展两大专题。全市经济、产业、人才、财税、工商、金融、贸易、国资、知识产权等近50个委办局和重点高校、科研单位参与研究。

通过一年来的深入调研、反复论证,2015年5月25日,十届上海市委八次全会讨论通过了《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这是一份凝聚了无数人智慧的文件。
布局科创中心建设——四梁八柱
上海推进科创中心建设22条意见出台后的短短数月中,2016年2月,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方案获批;同年4月,国务院批准上海加快建设科创中心方案;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被写入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纲要;围绕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上下协同、部门协同共建的态势迅速形成。国家相继成立了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和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理事会,由国务院领导担任组长和理事长;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建立了科创中心重大任务推进季度工作会议机制,及时帮助上海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各部委也主动作为,公安部出台了支持上海科创人才发展的新政策;国务院国资委、教育部与上海市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中科院与上海市进一步聚焦关键领域,深化合作共建。上海市也成立了市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市委书记担任组长;成立了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办公室,市长担任主任,汇聚全市之力强力推进。

上海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从蓝图走向现实,有个形象的表述叫搭建起了“四梁八柱”,形成了像“金字塔”一样的建筑。建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属于最高层面,要努力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战略力量;第二个层面是研发转化功能型平台,基于关键技术、重大产品和产业链,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构建基本骨架和节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第三个层面就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不竭源泉;第四个层面是科技创新功能集聚区,聚焦若干重点区域,建设创新高地。
先说第一层:国之重器集聚张江——金字塔尖。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与先进的大科学装置密不可分。上海是国内重大科学基础设施最多、最为先进的地区之一,在制定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案中,我们提出以张江地区为核心承载区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力争把张江地区建设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种类最全、功能最强的光子大科学设施集聚地,进而打造出光子领域的“杀手锏”。
上海光源,是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创中心的第一地标。作为国内唯一的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上海光源已经接近世界领先水平。2016年,上海光源二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2017年,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上海建设全球最先进的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投资额达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90亿元,这将把科学研究带入“分子电影”时代,大幅提升上海科技创新的能力。

李政道研究所,研究方向包括宇宙学、粒子物理,以及量子物理及应用,已引进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弗兰克·维尔切克作为首任所长。
超强超短激光装置、活细胞成像平台等一批新的大科学装置开工建设;中科大上海研究院、人类表型组研究中心、中美干细胞中心落户运行;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纷纷将重要研究基地转入张江地区。
2016年8月,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发射,其科学实验中心(上海)就设在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中科大上海研究院。2017年5月,我国首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成功首飞;2017年8月,全球第一条远距离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通过验收。它们的科研中心都在张江。
与此同时,在蛟龙号、悟空号、墨子号、大飞机、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等国家重大任务中,上海累计承担专项任务928项,并牵头组织实施了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国家重大专项技术的攻关。
第二层是:研发与转化平台现端倪——骨架体系。面向产业技术创新需求,我们与全市多部门组成专门的工作班子,开展探索试点,打造了一批非营利属性、管理机制灵活的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弥补了市场的不足和创新链的缺环,进一步打通了科技成果与产业化之间的渠道。

上海率先试点建设的功能型平台——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聚焦“超越摩尔”MEMS领域,在短短数年间建成了国内首条八英寸研发中试线,成为全球第三个先进的硅光子研发中试平台,并成立50亿元的产业基金,与华为、Vivo等50多家海内外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市区有关部门共同支持微工院管理体制机制创新,采取了企业化运作、机构式资助的新模式,兼备了公共科研属性和市场机制活力,在全市形成了非常好的示范效应。
目前,全市18个功能型平台方案已初见端倪,功能各异、形态各异,覆盖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创新创业服务等领域,不同的平台体现出不同的产业创新特点,更折射出了上海科技工作者的深深思考和作为担当。

上海科学学研究所所长骆大进:亲历科创中心建设新开局

2017年5月5日,C919大型客机成功首飞
第三层是:大众创新创业蓬勃发展——创新生态。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上海的眼光并不仅停留在“大”上,也关注“小”的发展,关注创新生态的打造。围绕企业成长生命周期,市科委已经建立完善了“创业团队→小微科技企业→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卓越创新企业”的政策扶持链,实施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帮助企业有效提升了创新能力。
以“科技小巨人工程”为例,立项企业在工程实施后三年比立项前三年研发投入年均增加382万元,利润增长率接近30%。
目前,全市各类孵化器和众创空间达到500余家,九成以上由社会力量兴办,在孵企业12000多家,覆盖38万余名创业者,涌现出莘泽、苏河汇、XNODE、Wework、Plug&Play、杨创、自仪院、吴淞创业园、新微创源等一批有亮点、有潜力、有特色的众创空间,形成了创新创业的集聚态势。
2017年“创业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上,上海参赛的有6940项,总数连续第二年居各省区市之首。
正是在创新生态不断完善中,第四个层面崛起:各区成为创新主力军——高地突起。上海各区是创新的承载地,也是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引擎。“22条意见”明确了科技创新六大集聚区。张江定位为科学城,从园区转型为城区,规划面积94平方公里,确立了“科学特征明显、科技要素集聚、环境人文生态、充满创新活力”的目标,向世界一流科学城进军。临港按照主体承载区的定位要求,紧紧围绕智能制造,全面推进未来新城建设。杨浦走出了一条由传统工业区向知识创新区转型发展的成功之路,继2011年被评为全国首批创新型城区之后,又于2016年5月8日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17个“双创”示范基地之一。闵行成功申报成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嘉定新兴产业创新资源加快集聚;徐汇枫林大健康产业、漕河泾信息产业、滨江文创带加快发展;松江打造G60科创示范走廊。各区根据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部署,利用自身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优势,打造出了各具特色的创新高地。


建设科创中心“双轮驱动”——改革与创新
我们将科技体制改革同科技创新一起,组成了上海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两个轮子”。在2015年5月出台了市推进科创中心建设意见后,又相继发布了9个配套文件以及一系列实施细则,全市性配套政策超过20项。上海成为首批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形成全面支撑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政策体系的同时,也为全国贡献了多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以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为例,上海早在2008年即向国家食药监部门申请开展药品委托生产试点,全国人大在2015年底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方开展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2016年5月,上海成为首批试点省市。目前全市已有28个药品品种申报试点,其中9个为一类创新药;上海药品审评核查中心也正式成立。
此外,科技创新板、投贷联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范围调整、股权激励递延纳税……这一条条国内率先试点实施的创新政策背后,都倾注浸润了上海科技管理工作者的辛勤汗水和不懈努力,这是上海为国家作出的贡献。
科技人才高地加快形成。“近者悦而尽才,远者望风而慕”。我们在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中,始终把人才放在核心地位,先后发布了人才“20条”、“30条”政策,围绕“为人才松绑、向单位放权”这一核心,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制度保障。

上海科学学研究所所长骆大进:亲历科创中心建设新开局

2018年5月11日,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的学生在纳米芯片实验室做实验
科技创新中心人才政策运行两年来,科技创新人才高地正在加快形成。上海总计通过国内科创人才新政引进人才近5400人。科创新政下办理人才市场化认定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同比增加约八倍。部分试点政策已推广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

上海科学学研究所所长骆大进:亲历科创中心建设新开局

发射神舟飞船的长征二号F捆绑火箭
特别是面向初出茅庐的青年人,实施“扬帆”“启明星”等计划,让更多思维活跃的年轻人有机会更早地开启独立创新。更为可喜的是,统计发现,上海过去五年的“扬帆”“启明星”计划科研方向与当前的全球热点科技领域高度匹配。
科技成果转化取得重大改革突破。科技成果转化难是长期受社会各界诟病的问题。2015年,上海系统开展了全市科技成果转化的大调研、大排查。在这次调研中,我们发现了很多细节上的问题,发现了制约转化的那些“暗礁”“断头路”“红灯”,发现体制机制的不衔接、不协调,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的主要瓶颈。
在专题调研的基础上,2017年4月,上海市人大审议通过了《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2017年6月,上海市政府发布了《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从而与《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实施意见》组成“上海科技成果转化三部曲”,大力解决“转化难”的问题。有了制度的保障和促进,科技成果顺利转移转化的成功案例不断涌现。例如,上海理工大学在“太赫兹”技术转化中,在有关部门支持下探索、走通了“先投后奖”的技术转移转化模式,并实现了首例科研人员股权激励个税递延缴纳;上海中医药大学与复星药业、凯宝药业等企业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制”;上海大学将技术转让与校企共建联合实验室相结合;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落实成果转化收益的70%以上用于科研团队激励。2017年9月,中科院上海有机所开发的IDO小分子抑制剂以4.57亿美元许可给信达生物制药(苏州)有限公司,刷新了我国制药领域院企合作项目的金额纪录。


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有序进行。按照中央的要求,结合上海实际,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稳步推进,实施财政科技投入联动管理机制,将本市19项财政科技专项优化整合为四类,并研究设立市级科技重大专项,打破部门分割,提高财政科技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与效益,完善科研项目资金管理。2015年,出台被誉为“最感动新规”的新版《上海市科研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提高科研人员劳务费比例,科研经费使用更加灵活,并规定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公开竞标科研项目中标人员经费等收入、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团队等所需人员经费,均不计入单位绩效工资总量,极大地为科研人员获得保障与激励“松了绑”。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正如2017浦江创新论坛的主题“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格局与使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是时代给予上海的机遇和选择,是上海服务国家的责任和使命,同时也给我们这些科技工作者提供了一片广阔天地。
(作者现任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党总支书记、所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