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晚八点半军运村宣布闭村,最后一批54名外国运动员乘车离开

楚天都市报记者周治涛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 邹斌

10月29日20:30,当军运村工作人员代表在访客中心门口合影后,江夏区委书记、军运村执行副村长王清华大声宣布:“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军运村正式闭村!”当晚20:25分,在工作人员挥手示意中,54名来自刚果(金)和乍得的运动员,乘坐三辆大巴车缓缓从军运村门口驶离。

10月29日晚八点半军运村宣布闭村,最后一批54名外国运动员乘车离开

刚果运动员向工作人员比心告别

19:30,在军运村运动员公寓,收拾完行装的刚果(金)代表团运动员,正在公寓小区空地进行集结,大家拿出手机,与居住过的公寓大楼合影。大家开心地唱起了刚果(金)当地的民歌,与身边的工作人员握手、拥抱。

刚果(金)代表团领队KASHIT LUCIEN KIMAFU开心地告诉记者,即将离开武汉,他十分不舍,最近他在中国买了不少物美价廉的礼物,准备带回家,包括给儿子的球鞋,给女儿和妻子的耳钉等。20:00,当KASHIT LUCIEN KIMAFU 和队员走出运动员公寓,来到访客中心门口时,看到两侧夹道送别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他不时地挥手致意。在临上车前,专程赶来送别的军运村执行副村长王清华,笑着说道“欢迎你们下次再来武汉!”俩人的双手,紧紧握在一起。

离别前,不少外国运动员用脱帽、伸出大拇指、击掌等方式,与身边的工作人员告别。20:25,大巴缓缓驶离军运村,车上的运动员纷纷挥手作别,一名运动员从车窗探出身子,用双臂摆出一个“心形”,然后挥手向列队送别的工作人员致敬。

据介绍,当晚有10名乍得和44名刚果(金)的运动员和官员离开军运村,他们也是最后一批离开军运村的外国人员,至此军运会期间入村的8260名运动员全部离村。

10月29日晚八点半军运村宣布闭村,最后一批54名外国运动员乘车离开

军运村闭村后将花两个多月收尾

随着外国运动员全部离开军运村,王清华宣布军运村正式闭村,不过王清华表示,军运村闭村后还有一系列的工作要开展。

军运会执委会特聘专家、军运村首席专家刘清早教授介绍,根据工作计划,军运村正式闭村后,全村进入封闭状态,除了餐厅、志愿者等人员离开,很多工作人员还会留守,负责参与和完成资产处置、设施修复等一系列工作,预计花费两个多月时间。

作为军运会的重要服务场所,军运村也留下了许多军运文化印记,比如外国运动员签名墙,升旗广场等等,军运会结束后如何保留,是否会对公众开放?

军运村新闻发言人肖智勇介绍,关于后军运会时期的工作,目前已经启动,但实际规划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外国运动员签名墙,容易风化破损,不便于保存,如何展示是一个问题,升旗广场所在的区域后期将改造为学校操场,151根旗杆是否需要迁移,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规划。

此外,也有市民和专家提出,军运村附近的黄家湖湿地公园,能否打造成军运会主题公园。肖智勇表示,这需要开发商和政府部门共同协商规划,暂时还没有准确的信息。

10月29日晚八点半军运村宣布闭村,最后一批54名外国运动员乘车离开

运动员公寓下月起对外公开发售

根据规划,中式园林风格的军运村运动员公寓,军运会期间,共提供了2000多套房屋供100多个国家近万人居住,11月起这些精装房也将正式对外公开发售。同时,村委会、餐厅、志愿者之家等场所将改建为学校、群众活动中心等,继续发挥功能。

记者了解到,军运村共有30栋公寓楼、8种户型,面积为105㎡到165㎡不等,10楼以上基本都能看到黄家湖。在样板间,记者看到每套公寓设有两个卫生间、一个交流厅、一个餐厅和厨房。

根据规划,军运村欢迎中心将改造成“若比邻”生活配套综合服务区,计划引进超市、洗衣房、菜场等商业配套,方便居民生活。交通方面,军运村门户大道黄家湖大道,直通武汉三环线和四环线;军运会结束后,地铁八号线三期将适时对市民开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