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太弟”,为什么会被认为是注定万劫不复的称号?

先前有公公交待,二将异口同声承认皇太弟刘乂有谋反企图。

刘粲早就对这位挡在自己前面的小皇叔恨得牙根痒痒,至此更是杀心顿起。

不仅太监郭猗构陷皇太弟刘乂,国丈靳准也深恨刘乂。

古代“皇太弟”,为什么会被认为是注定万劫不复的称号?

靳准 画像

靳准的女儿未入宫前,他四处钻营,总想与皇家攀亲,终于得到机会把一个堂妹送入皇太弟刘乂身边做侍妾。这位靳妹妹生性淫荡,一次大白天趁刘乂不在,与卫兵在后园通淫,恰被因事回府的刘乂撞个正着。怒起之下,刘乂两剑结果了这一对狗男女。其后,刘乂每在朝中见到靳准,都拿他堂妹说事,冷嘲热讽,使靳准深为惭恨。

如今,两女入宫侍帝,已为国丈的靳准心知肚明刘乂正走背运,正好落井下石,想置这位皇太弟于死地。

古代“皇太弟”,为什么会被认为是注定万劫不复的称号?

刘粲 画像

靳准夜访相国府,开门见山,说:“我听外面纷纷传言皇太弟刘乂想阴谋篡位,希望殿下您早有准备。”

刘粲见国丈也为自己撑腰,心中暗喜,但他表面不动声色,问:“那又能怎么办呢?”

靳准出主意:“皇上对皇太弟深加爱信,忽然上告说有谋反之事,恐怕皇上不会贸然相信。依臣愚计,可以表面上解除东宫的警戒,不要阻挡求见皇太弟的宾客门人。刘乂此人一向轻财好士,警卫解除后,肯定有不少人出入他的府第,到时下官我自会先上表暴其罪恶,殿下您再把与他来往相好的人一网打尽,严刑伺候,定能审出罪来。”

古代“皇太弟”,为什么会被认为是注定万劫不复的称号?

汉赵昭武帝(刘聪) 画像

言至此,靳准意味深长地望了刘粲一眼,压低声音但又加重了语气,说:“不然的话,现在朝望大臣,多归心皇太弟,皇上一旦晏驾,殿下您怎能得以继统呢!”

刘粲连连点头。他马上下令卜抽撤出包围东宫的军队。

一直被重兵软禁在府内的皇太弟刘乂见门外忽撤兵仗,以为皇帝大哥回心转意,心中稍安。

没隔几天,刘乂正在府中呆坐,忽然相国刘粲手下的将军王平闯入,一脸焦急和凝重,通告说:“奉皇上诏旨,京城内有人想叛乱,请诸王宗室裹甲执兵,以备非常!”

古代“皇太弟”,为什么会被认为是注定万劫不复的称号?

刘乂闻命,不敢怠慢,连忙命令东宫府臣卫士全身披挂,各执兵器,在府内集结,等待命令,准备为皇上效死。

刘粲得知一切皆如意料中发展,他马上带领卫队,直奔皇宫,驰告正在宫中值勤的靳准和太监王沈、郭猗等人,声言说:“据将军王平讲,皇太弟在东宫集结甲士,准备入宫篡弑,要怎么办呢?”

靳准、王沈、郭猗三人相互对了对眼色,知道一切“按计划进行”,他们立刻进入内殿向正和美女玩乐的皇帝刘聪报告:“皇太弟要造反!”

古代“皇太弟”,为什么会被认为是注定万劫不复的称号?

刘聪 画像

刘聪闻言,差点吓得阳萎,大惊道:“怎么会有这种事!”

王沈、靳准等人同声回禀:“臣等久闻刘乂欲反,但恐对陛下言讲,您不相信。”

惊疑之下,刘聪忙命刘粲率京中重兵包围东宫,果然发现皇太弟刘乂和东宫卫士们披挂齐整,一副出兵欲战的样子。

未及反应,刘乂及其手下卫士,均被相国刘粲的兵士缴械。

古代“皇太弟”,为什么会被认为是注定万劫不复的称号?

由于皇太弟刘乂有大单于的头衔,平时在京中的氐族和羌族贵族均是他所掌属。靳准抓住这一突破口,逮捕了十多位正在京中居住或做任子(质子)的氐、羌贵族,施以酷刑,把诸人悬吊于半空,以烧红的烙铁灼烫这些人的眼睛,百般苦毒。

最后,这些人屈打成招,最后都自诬说与皇太弟一直密谋,准备造反。

狱成,刘聪阅览案宗后,又气又惧又喜,拍着大公公王沈的肩膀,说:“自今往后,吾知卿等忠心于朕。卿当知无不言,勿记前嫌,不要怪念朕从前没有听你们的话。”

古代“皇太弟”,为什么会被认为是注定万劫不复的称号?

刘聪 画像

于是,刘粲等人立诛东宫宫属及平日与自己有过节的大臣数十人,并对东宫四卫将士近两万人进行集体屠杀,一个不留。

刘聪没有立刻杀掉皇太弟刘乂,而是下诏废其为北部王。刘乂刚出京城不久,在赶往新封地的路上,靳准等人早已手执利刃等候多时。

一伙贼人拥上前去,枪捅刀劈,把这位形神秀爽的青年王爷肢解杀掉。

由于留侍平阳的质子无故被杀,氐、羌等部数十万众相继造反,刘聪派靳准为车骑大将军前去镇压,又屠杀数万人。镇压期间,靳准奉刘粲之命,乘间杀掉皇太弟刘乂的两个儿子,斩草除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