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三說劍
觀眾是演員的衣食父母,不論是小劇場還是大舞臺只要有票房的演員就是成功的。高雅與低俗都不重要。掙不到錢養活不了自己再高雅也高雅不起來。
藝術這東西自古就有雅、俗之分,並且相互依存傳承至今。同樣的作品同一個演員在不同場合表演出來就不一樣。在小劇場的俗,是為了吸引觀眾,在大舞臺的雅是為了揚名立萬,打知名度。至於傳播正能量,突出教育意義那都是後來融入到作品裡的……
王中文207
姜昆對於郭德綱來說,可借用一句話,即“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由於姜昆沒有真正學過相聲藝術,或不理解相聲藝術。他不會說相聲,卻被電視媒體推上了相聲藝術家的寶座,給大家的印象是相聲沒落了。最起碼北京人是這麼認為的,他們不再關注相聲。天津是相聲窩子,一些老相聲藝術家仍活躍在舞臺上。他們尊循相聲藝術規律,對觀眾負責,以一個藝術家的責任心,不說低俗的段子,特別是尊循解放後淨化相聲藝術的要求,說一些膾炙人口,深入人心的優秀相聲。為什麼在這麼豐厚的藝術土壤中,郭德綱無法紮根呢?原因是不言自明的,並非是由某些人所說的是嫉妒他,容不下他。以他的藝術水平,資歷排位,人們是不屑拿他當回事的。相聲藝術在天津仍是很火爆的。
為什麼郭德綱到了北京竟然火了呢?原因不外是:姜昆讓北京人對相聲死了心。郭德綱雖沒正式學過相聲,但他帶去了天津人說話幽默,善耍貧嘴的特性,引起了北京人極大的興趣,以為他說的才是相聲。是姜昆襯托了郭德綱。再加之郭德綱沒什麼學識水平,又是一個個體戶,沒有顧及,逮什麼說什麼,這就是姜昆說他的三俗:庸俗、低俗、媚俗。說郭德綱發展了相聲是不確的,他不僅沒發展了相聲,反而使之倒退,他師爺侯寶林畢生淨化相聲藝術的努力,讓他糟蹋了。說他接地氣,他只是迎合了一些人的低級情趣愛好。任何藝術不能沒有靈魂,不能僅僅為了樂。
玉樹臨風39585
最近研究了一下傳統段子《大上壽》,比較了幾個比較知名的相聲演員在表演這個段子時候的不同,應該能以點帶面,來回答這個問題。
《大上壽》不是《大長壽》,對不聽相聲的人來說,名字是什麼大概不重要。
《大上壽》這個節目格調不高,跟郭德綱平時調侃于謙媳婦都是一個路數的段子。
郭德綱于謙說過這個段子,岳雲鵬孫越、苗阜王聲、張雲雷楊九郎都說過,甚至盧鑫也說過。
他們中對這個段子的演繹來看,是以《傳統相聲集錦》中於寶林馮寶華表演的版本為母版的,但是表演的時候,在對節目的理解上,都是參考的郭德綱版本。
也就是,都把逗哏要沾捧哏家女性便宜當做重點來表演。
這點應該是大家對郭德綱的批評中佔分量最大的一部分,愛佔于謙媳婦便宜。
但其實,在傳統相聲行業,逗哏佔捧哏家女性便宜的包袱是比比皆是普遍存在的。
姜昆如果說批評的話,是批評的傳統段子裡的內容,郭德綱只是因為知名度大,被網友或者黑粉推出來的出頭鳥。
姜昆幾乎沒有點名批評過郭德綱,說的時候也只說“小劇場”相聲裡面存在這個那個的問題。
問題在於,全國兩百多家小劇場呢!
郭德綱已經多少年沒有正經說過相聲了,還在這說郭德綱應不應該被批評呢。
就好像我沒有隨地大小便,你跟我說如果我要隨地大小便你就要批評我。
你也是閒的。
你看電視聽名家相聲,你聽的都是正活。你聽郭德綱的時候聽得都是墊話。
小劇場為了節目效果,一般都是墊話比較長,因為墊話說的都是自己擅長的包袱,在墊話上讓觀眾過足癮了,再入正活,一場相聲五十分鐘,正活其實也就十幾分鍾完事。
還拿《大上壽》來說,老先生於寶林馮寶華在《傳統相聲集錦》裡說的《大上壽》,這個是留資料用的,所以直接入活,12分鐘就說完了。
郭德綱那版也才24分鐘。因為這個段子跟他平時墊話的風格蠻像的,所以墊話就說的短了。
你在看看苗阜那段《大上壽》,說了五十多分鐘,前面三十分鐘都是墊話。
如果你把小劇場裡的相聲錄下來,把其中的墊話刪掉,直接拿正活跟老先生的比較,你會發現,他們說的都是同一個劇本。
根本不存在題主說的“如果聽聽那些老前輩的相聲,不光有黃,更多的是對語言的巧妙總結,而且能學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的知識”這個問題。
因為你能從老先生那裡聽到的,從這些小先生嘴裡也都能聽到。因為老先生是現在學說傳統相聲的模板啊,包袱身法都是跟著那個詞兒走的。偶爾會有些地方翻新的包袱,但是相聲樑子是不會變的。
所以,奉勸想聽相聲的朋友,聽相聲的時候別老盯著墊話聽,想感受相聲對語言裡面巧妙總結的,多聽正活啊朋友。
在網上搜別人剪輯的幾分鐘小段子,那不叫聽相聲啊。
最後,言歸正傳。
我說這麼多題外話的意思,主要就是想表達,姜昆對郭德綱的批評什麼的是一種網友的跟風表述,不是真相。
真相是,姜昆作為新相聲的代表人物,對傳統相聲有固有的偏見。這話可能站隊了。但這確實是相聲內部關於藝術方向上的爭辯,跟外行觀眾關係真不大。
姜昆批評的是傳統相聲,不是郭德綱。當然了,要是揪罪魁禍首,也應該是郭德綱出來背鍋。
畢竟是郭德綱當初打著“傳統相聲”的旗號,把已經被人忘記的好多段子給復活的。
站在這個角度,替你喊一句口號,“打倒郭德綱!”,滿意不?
閒白社
姜昆提出反三俗這是正確的,不必質疑,藝術就應該弘揚高雅,倡導正能量。但是,亂扣帽子我就不服了,郭德綱的相聲我一直聽,說實在的確實裡面少了不少主旋律的東西,至於俗不俗我只能認為是接地氣,應該是最接近傳統相聲,姜昆理論上說的也是相聲,但實際上和傳統相聲根本不是一回事,嚴格的說根本不算相聲,叫雙人脫口秀比較貼切一些,這種表演形式沒有了傳統相聲的舞臺佈置和道具,比如捧哏的沒有桌子和扇子,也不穿大褂,也不分逗與捧。作品也往往都是以比較幽默的風格去歌頌主旋律,很少體現說學逗唱,這真的不算是相聲了。另外,姜昆那一派人對於相聲界來說可以說是敗家子,就是因為相聲幹不過小品了,就不再出新作品了,只躺著功勞簿上吃老本、耍大牌。而郭德綱在搞相聲剛有點起色他又出來評頭論足,你是前輩不假,但是你的修為早被你坐吃山空了,你還有什麼資格?
如今,相聲被郭德綱徹底盤活了。德雲社的氣場告訴世界:相聲還活著,而且還活的好好的!
大愛安丘
我實事求是,實話實說,郭德綱相聲在網上最早流傳剛開始聽過,基本能聽見去,有笑料和包袱,過了不長時間,那就不是聽相聲了,某種程度上就是閒的沒事兒找樂,但有的段子真的樂不起來,尤其是遭改於謙及家人,不清楚于謙的父親是否在世,更不知道于謙的媳婦是否聽這些相聲,純屬低級下流了!後來這個人開始走邪道,不幹正事兒,這些已經是無法狡辯成正理兒的事實,由此對這個人的印象急轉直下。再好的藝術形式如果添加了不該有的東西,再好的作品如果出自一個無品無德的人之口,真的索然無味了!有時都感覺可笑、可悲、可鄙,甚至噁心!
傳奇隱士
公眾人物,又是靠表演賺錢的,哪有隻聽得見讚美,沒有拍磚的道理。別說郭德綱這種級別的藝人,梅蘭芳馬連良又如何,還不是一半鮮花一半批評。
姜昆對郭德綱的批評,其實有一定道理,郭德綱相聲當然有很多不好的地方,大量不雅段子充斥其中,這種東西作為休閒娛樂無傷大雅,但如果放到高階討論空間,那就只能當靶子打了。
姜昆就是處在上位的人,你不可能要求他像郭德綱粉絲一樣吹彩虹屁,把郭德綱當偶像供起來吧。姜昆賣弄曲協領到範兒再正常不過,而且姜昆對郭德綱也是有褒有貶。而且早年支持大力小劇場相聲的人裡面,姜昆也是其中之一。
相聲能有今天的火爆,郭德綱功不可沒,你覺得自己能做到他那樣,你不服可以去試試。
姜昆所代表的,其實就是另一種聲音,誇你的人夠多了,我說說反對意見吧。郭氏相聲現在是市場主流,影響著很多人,如果都是鮮花和掌聲,對於郭德綱和德雲社來說,也不是好事,那等於失去了進步的空間。
但姜昆為什麼批評招來那麼多反感呢,原因就在於他所處的位置,加上姜昆打管腔的毛病,讓大眾覺得他不是提意見,而是用權利壓人。加上姜昆及背後的北京傳媒跟郭德綱對立局面形成已久,在立場鮮明的情況下,自然也就難以保持理性了。
另外姜昆對於郭德綱敵人的無條件扶持,也是強化這種印象的關鍵所在。苗阜也好,李宏燁也罷,有些人明明就不是對行業有利的存在,或者就是攪屎棍一個,但只要跟郭德綱有矛盾,姜昆也照用不誤。打著讓行業百花齊放的旗號,實際結果卻是弄成群魔亂舞。
或許姜昆在像馬季那樣退居二線以後,才能說出對郭德綱的真實評價。而現在的他,只能端著架子裝大輩,高高在上頤指氣使,以高雅之名對抗三俗的郭德綱。但看到相聲市場的繁榮,他作為從業者,內心還是會有一絲欣慰,除非他根本不愛相聲。
鹹魚茶館
沒有郭德綱,相聲在曲藝裡邊很雞肋!
客觀的講,姜昆反俗不是錯,錯在絕對二字。當然是否有私心不討論。
我們還是客觀的來看一下對相聲的印象:
首先,大眾聽相聲不會奔著受教育去的!而是歡樂!以前年年春晚相聲小品老百姓期待最高!(別扯上陽春白雪類,我說的是大眾)
其次,大眾聽相聲開心的笑大多時候並不是因為特殊的段子,而是會心!就像朋友喝酒說笑一樣會心很重要!——人有七情六慾,越藏著掖著越惹人煩。同樣,適度就是會心的樂,過火了才是低俗。
再次,大眾聽相聲有非常自由的選擇,不要扣帽子,你喜歡誰的相聲是你的事,我喜歡誰的相聲是我的事。眾口難調,不要非得論是非。馮鞏一露頭,不說話我就想笑,于謙一抬頭沒說話我心裡就有舒服的感覺!這個是我的感覺,你不要去論是非對錯!
最後,我們看看身邊的人,網上看些段子,都不錯。不過,有些心裡笑一笑的,有些根本沒在意… 有些記住了跟朋友聊,有些直接被忽略…
但不代表所有人都是記住一樣的段子。
那麼,今天郭德綱的相聲,傳統才帶來了新鮮和厚重的文化氣息!因為接地氣才有了大眾的喜愛!因為功底,才讓大家開始真正敬佩相聲!
原來的沒注意是不是很俗,但是我聽到的一是接地氣的會心一笑(你高雅可能會自己想,不允許別人說,哈哈😄),二是傳統藝術功底(包括他的弟子)。
所以,我的觀點是:真相聲市場,是郭德綱開啟的!反三俗我認同,但不認同絕對化!
曾經的一批
誰說郭德綱相聲最大特點就是黃?真是呵呵了 有人看西遊記 看出道法無邊 有人看出慈悲為懷 有人看成馬戲團巡迴演出 真的是心裡有什麼才能見什麼
一個市井生活的小故事 看的到底是什麼 是表演者的構思節奏把控力 還是別的什麼
不要說姜主席能不能批評郭德綱 這些年各種各樣的人批評的還少嗎
咱們當然不能說因為雞蛋不好吃 就得讓批評者下個蛋 但是同為相聲演員 還掌握著高大上的演出資源 還有輿論武器 甚至還有衣食不愁的強大優勢 那就表演啊 把人民群眾從所謂三俗的作品裡解救出來啊 別老站上面喊口號啊
任何時候 是金子都能發光 可以批評那些陽光下閃光的是玻璃渣子 是黃鐵礦 但是做為開掘者 請把自己的金子亮出來吧
還有就是吧 免費Wi-Fi是好 蹭蹭也行 差不多得了 別老春秋筆法 都是千年狐狸 講什麼聊齋啊
無敵飛天貓嗚嗚
《德雲贊》·七律
相聲風雨起蒼黃,
百萬平民進劇場,
平地摳餅今勝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對面拿賊真功夫,
市井文化大發揚,
天若有情天亦老,
德雲正道是滄桑。
朱家珠
作為曲協主席,你的一言一行代表著行業態度,而不是個人態度,所以還是要謹慎小心為好。你的一句話可能就會讓一個人或一個團體沒飯吃,德雲社就差點被毀了。
作為國家幹部,應該怎麼判斷是與非,我覺得還是應該以國家的法律和規定為依據,不能以個人的好惡來判斷是與非。德雲社的演出顯然沒有違反各種法規,否則早被那些虎視眈眈的人告上法庭了。作為個人,你可以不喜歡德雲社的相聲,你可以發表個人的觀點,但是,姜昆你不可以這麼做,因為你是曲協主席,有官帽在身,一言一行都代表著官方。
當年,你一句反三俗,把剛剛興起的德雲社推倒了風口浪尖上,德雲社面臨“四面楚歌”,差一點就倒閉。若不是郭德綱的堅韌,若不是觀眾的支持,德雲社當時也就煙消雲散了。
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如果當年德雲社散了。我們今天聽什麼相聲? 還聽相聲嗎? 相聲還有嗎?這些靠相聲吃飯的演員們還活著嗎?你姜昆還能到處拋頭露面被人捧為“相聲大師”嗎?恐怕連你自己都不好意說你是說相聲的。
總之,當了官就不要亂說話,要考慮後果,要愛護行業,要依法規行事。動不動用“道德”去譴責別人,街頭老太太可以,你不行,因為你是官,代表著官方,別讓老百姓因為有了你,對官方表示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