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归隐,为什么“六如”不如“五柳”?

今日讲解汉字

汉字:六

六书:象形

意思:表示数量的6

演变:

同样归隐,为什么“六如”不如“五柳”?

“六”字体演变

六在甲骨文是像房屋的外形剖面图(见图),人字代表屋顶+两竖表示墙体剖面,四壁加屋顶两面等于6面,所以表示数字六。

六的字形,从甲骨文到金文到大篆(籀文)基本没有变化。从小篆开始,将上面的“人”变成两个半圆(见图) 。

隶书则将金文字形中的屋顶形象简化成一点一横,已经与今天的楷书基本一致了。

文化:

中国人喜欢使用数字,与“六”相关的内容有很多。比如儒家六经,即《诗》、《书》、《易》、《礼》、《乐》、《春秋》

《诗》是经过孔子删减、整理的《诗经》。孔子曾对他儿子孔鲤说:“不学诗,无以言。”为什么有这种说法呢?原来在当时的上流社会是有语言门槛的,大家见面、聚会引用诗经上的语言,如果你不懂,就会被人嘲笑,就会被圈子抛弃。比如:别人在酒桌上说:“棠棣之华,鄂不韡韡(wěi),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棠棣花开朵朵,花儿光灿鲜明。凡今天下之人,没有比兄弟更亲。出自《诗经•小雅•鹿鸣之什》)

你就要回敬:“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鹿呦呦鸣叫,在那原野吃着艾蒿。我有如此美好的宾客,弹琴吹笙表示欢迎。出自《诗经•小雅•鹿鸣》)

《书》就是《尚书》, 记录虞、夏、商、周各代典、谟、训、诰、誓、命等文献。《汉书•艺文志》说:“《尚书》原有100篇,孔子编纂并为之作序”。孔子以此教导学生公文写作

《易》,易经。相传孔子作《易传》,减少易经占卜内容,突出了哲学性,成为儒家经典。相当于哲学和思想品德教材

《礼》指的是《周礼》,是周王室管理的典章制度。后被秦始皇焚书坑儒时烧毁。西汉礼学家戴圣整理先秦的礼制,编撰了《礼记》又名《小戴礼记》,成为儒家经典。不论是《周礼》还是《礼记》都可以简单理解为行为规范手册

《乐》就是歌曲的乐谱,传说由周公在洛邑整理而成。统治者认为“礼、乐”具有教化民众功能,所以非常重视,并做规范管理。《乐记》上说人受外物的引诱会丧失天性,产生贪婪、残暴、欺诈等邪念,于是先王制礼乐,用以调节人心。《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孔子修订成为儒家经典。就是历史课教材

六艺 : 古时指“礼”、“乐”、“射”、“御”、“书”、“数” ;

六合:“东”、“南”、“西”、“北”、“上”、“下” ;

六亲: 指“父”、“母”、“妻”、“子”、“兄”、“弟”;

明朝的唐伯虎被称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自幼天资聪颖,读书过目成诵。 16岁秀才考试得第一名,名动苏州,29岁参加南京乡试,得中第一名“解元”。30岁赴京会试,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罚永世不得为官。仕途之路断后,心灰意冷,纵情诗酒。因无所生计,家贫如戏,妻子离他而去,后半生以卖画为生,晚年生活困顿,54岁病逝。

同样归隐,为什么“六如”不如“五柳”?

唐寅《金昌送别图》

唐寅虽然人生失意,但艺术成就斐然。在诗词、书法、绘画方面都有造诣高超的作品传世。他的诗词通俗易懂、意境隽雅;书法取法赵孟頫,书风奇峭俊秀;成就最高的是绘画,山水、人物、花鸟均为擅长。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都藏有他的画作。2013年9月19日,唐寅的《庐山观瀑图》在纽约苏富比拍买以5.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5.9亿元)成交。

同样归隐,为什么“六如”不如“五柳”?

晚年信奉佛教,按《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之意取号“六如居土”。

真实的唐伯虎与后世一些小说、话本、电影中刻画的年少多金,多情潇洒成功形象完全不搭边。他在主流社会是一个失败者形象,现在的课本里也没有他的诗。与他同样绝迹仕途的陶渊明比起来,有天地的差别。

我们看看为什么唐伯虎与陶渊明相差如此之大:

陶渊明因为写《五柳先生传》,大家都认为这是他的自传文,所以后人便以“五柳先生”为陶渊明之号(这个称号属于民间私传,不被正统认可)。

同样归隐,为什么“六如”不如“五柳”?

同样是归隐,唐寅是被官场抛弃,不得已而归隐。陶渊明是主动退隐,完全践行了孔子说的“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国家政治清明时他做官,国家政治黑暗时他便隐退藏身了《论语•卫灵公》)。他是儒家隐士的代表,真正做到了安贫乐道、诗意的栖居。两者格局就不是一个层次。

在精神层面唐寅放荡人生,纵情酒色。陶渊明人格和文学作品与自然同化,发自肺腑地享受生活之美,为中国文人建立了一座精神上的桃花源,是中国文人精神领袖,这一点唐寅更是拍马难及了。

在文学艺术方面,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后世的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储光羲的作品中都有陶渊明的影子。白居易更是师从了他的白话写诗风格。这是一代宗师的风范。唐寅虽然才情横溢,诗词脍炙人口,但在陶渊明面前只能算好一点的学生,到是唐寅后期的诗歌里的确有陶渊明白话写诗的风格。如:

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在别人家。

岁幕天寒无一事,竹时寺里看梅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