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股民在茶餘飯後很少再談及股票了?看完深有感觸

股諺有云:十人炒股,七虧二平一人贏。著實是血和淚的教訓!

中國股市歷來牛短熊長,一賺二平七虧,能在A股乘風破浪遊刃有餘賺到錢的只是極少數的精英與天才。眾多散民,大多虧損累累,沒有清倉的大都是被套的太狠無法狠下心來揮刀自宮罷了。每日裡形容枯槁面無表情,三魂已去了七魄,不管不顧,狀若殭屍,這就是傳說中的殭屍戶。

割肉賠錢家常便飯,炒股早已成敗家的代名詞。股民中流傳一句“名言”:如果你愛一個人,就讓他去炒股,因為股市是天堂;如果你恨一個人,就讓他去炒股,因為股市是地獄。“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現如今股民的日常社交生態就是”潛伏“,往昔高談闊論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的豪情早已成了落日黃花昨天的故事。對於股票諱莫如深三緘其口,若有不知趣的問,哎,最近還炒股嗎,保不齊青筋暴額面紅耳赤的懟一句“你才炒股,你們全家都炒股”。

小散常常靠阿Q的精神勝利法自我麻痺保持僅有的一點自尊。

阿Q與人家打架吃虧時,心裡就想道:“我總算被兒子打了,現在世界真不像樣,兒子居然打起老子來了。”於是他心滿意足儼如得勝地回去了。

小散與莊家鬥法,左右打臉無奈割肉時,心裡就想道:”又被莊家割韭菜了,也罷!就當爺餵狗了!“於是他也心滿意足儼如得勝地回去關燈吃麵了。

小股民羞於談股,難與人言。一說玩股票的,人人如避瘟疫唯恐避之不及,玩股票=不著調已成定論。同事,朋友,朋友圈兒,見不得股票兩字兒。精神上肉體上言談舉止字裡行間總是要體現五個大字,”我不玩股票!“,要與股票劃清界限。那股決絕的勁就跟當年看見地富反壞右的“黑五類”似得。

圈兒裡酒桌飯局間不提及入手某某學區房都覺得自己掉份兒,一說某某還在玩股票大家都齊聲感嘆為其惋惜。飯局上常分為三撥,買房的和正要買房的一撥,想要買房的沒錢買的一撥,玩股票的一撥。玩股票的唯恐別人知道自己還在場內被套的死去活來,往往冒充要買房的一類,也隨聲附和與人研究那兒地段好,那兒學區不錯。別人如果不知趣地問,臉立馬兒黑下來,“我早就清倉不炒那勞什子了,別跟我談股票!“

為何股民在茶餘飯後很少再談及股票了?看完深有感觸



炒股的人沒什麼朋友

世事洞悉之後,早不再象十八、九歲那般渴望友誼,青少年階段,鮮衣怒馬,與三、五好友同行,或載舟戶湖,覺得人生如此無憾。然而,逐漸發現,越長大越孤獨,不僅僅是我自己,看看身邊的旁人,一旦到了三十多歲,無論男女,朋友都少一大截;再看看那些年過四十的中年人,朋友更少;至於五、六十歲的人,朋友又會少一些……

究其原因,朋友大多因為兩個基礎而成為朋友,第一是相似的想法,第二是共同的利益。

年輕人,相似的想法多,並且都憧憬未來,假想著多認識幾個朋友能在未來幫助到自己實現利益,因此樂於廣交朋友,朋友自然多;而到了三十多歲、四五十歲後,發現曾以為相似的想法,其實存在著巨大分野,人與人之間真正有相似想法的,是不多的,至於共同利益,其實真能幫到的也並非很多,於是朋友自然就少了。

但儘管如此,在社會上打拼,多數的行業裡,都必然需要團隊合作,原因社會分工越來越細,要完成一件事情,是你一個人做不完所有環節,“一個籬笆三個梆”,因為利益的捆綁,社會上多數人不得不投身於一個又一個“關係網”,使自己成為“關係網”裡的一個節點,說穿了就是使自己能被別人用得上,同時也使別人能被自己用得上,因此,在社會多數行業裡,無論走紅道圖謀當官,或是走白道在職場混,又或者走黑道博個江湖意氣,都是需要朋友的,雖然,這種朋友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朋友,無非利益的“糾集者”,可畢竟也算是世俗意義上的朋友。

炒股者之間,是很難有相似想法的

而炒股的人則不同,連世俗意義上的朋友往往也遠少於其他行業的人。而這,本質上緣於炒股這個行業的特殊。

依然拿朋友所需要的兩個基礎來分析——第一是相似的想法,第二是共同的利益。

炒股者之間,是很難有相似想法的。甚至就算買了同一只股票,假設說都買了 002148 北緯通信,但買的動作一致,思想認識卻往往不一致,有的是技術派,看圖形買;有的是看基本面;有的做短線,有的做中線,還有的做長線……因此,哪怕買了同一只票,內心的想法也全然不同。遇到該股票走勢變動時,會做出的反應也截然不同……這,還是買了相同股票的。更何況股民之間通常各自追逐著不同的股票……

這麼多年來,我發覺,股民與股民,是最沒必要交流思想的。也是最無法交流思想的,原因在於,炒股如同修道者走在一條沒有盡頭的小路上,身邊只是曠野,你只能非常孤獨地行走,許多經驗都不是語言可以傳遞,必須自己慢慢在實踐中才能逐漸悟道。

財不入急門,有時候,我們會看到某些高手,在某一兩年突然從幾十萬變成幾百萬,或從幾百萬突然成長為幾千萬,這就是所謂的爆發,但大多數爆發者,都是經歷了漫長時間積累之後,因此,看著他似乎突然發了急財,其實,那是他用漫長時間作為成本的,依然並非“急門”。

世人只注意到其進入爆發期之後賺錢的速度快,卻沒注意他在進入爆發期之前漫長的忍耐時期,有的可能長達十多年。這種時間的累積,不是旁人的思想溝通所能省略的的。

有這麼三種炒股的人交流

所以,炒股的人,在思想的交流上,分三種情況:

A,要麼就還沒“悟道”,彼此都有許多似是而非的觀點,這些似是而非的觀點彼此交流來交流去,往往互相助長對錯誤認識的固執,往往使錯誤的思想延續,交流毫無意義。

B,有的悟道了,但他無法把經驗傳遞給沒悟道的人,不是他小氣,其實有些高手已經把最精髓的思想在論壇公開地毫無隱藏地說了,但你如果自己未付出長期努力和實踐,你看到的就只是那文字的字面涵義,你必須親身經歷多次破產,親身長夜痛哭,你才驀然能看到那些文字背後的內涵。這是實在用語言所無法傳遞的。

C,雙方都悟道了,那麼,大道至簡,其實也就不需要交流了。兩個或幾個都已經悟道的炒股者,在一起其實是無法交流的,因為沒什麼可交流。


炒股,想穩健賺錢,最關鍵的就是要選到一個優質潛力股,要想在3000多隻股票中選出一個強勢牛票,猶如大海撈針。相信不少投資者都在此打退堂鼓。其實,選股並不困難,只要大家把基礎和方法學懂,我們散戶一樣能成為民間高手。

那麼,我們該如何選擇?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盈利經驗,總結出3大要點:

1、選擇下跌的股票。

2、選擇在底部反覆震盪,是W底或者平底的股票最佳。

3、股票的籌碼是隨著底部出現,高位的籌碼會被反覆震盪全部下移到底部,這時候股票開始慢慢抬高,說明主力吃夠了,開始拉昇了。

籌碼分佈中主力:籌碼分佈的的密集和發散

1、籌碼分佈的低位密集和高位密集

籌碼分佈的密集的市場含義就是在某一價位附近,市場發生了一次通盤換手。這是市場可能在悄然之間發生了重大變化。先看圖1中的籌碼分佈的發散狀態。烯碳新材1997-7-14下跌之後的籌碼分佈發散狀態

為何股民在茶餘飯後很少再談及股票了?看完深有感觸

1997年7月14日的烯碳新材,此時,股票當前價位上方是一層一層的套牢盤。從中線的角度看,是沒有多大的上漲空間的。因為一旦股價大幅上漲,這些套牢盤的的解套出逃行為會耗盡多頭的能量。此時假若股價上漲的話,4.7元附近的籌碼分佈套牢峰會對股價構成巨大的壓力。

下面圖2中顯示了烯碳新材其後的走勢,充分證明了這個壓力的作用。

圖2: 籌碼的不完全底位密集

為何股民在茶餘飯後很少再談及股票了?看完深有感觸

至1997年9月24日,該股衝高後再次回落。該股衝高受阻的位置恰恰是上圖中的籌碼分佈套牢峰。經過這次循環,籌碼分佈的圖形發生了本質變化,它的籌碼在低價位區密集起來。不過上方的套牢盤仍然有部分殘留。這種低位密集稱之為籌碼分佈不完全低位密集。圖3是烯碳新材又經過一段時間之後的籌碼分佈圖形,此時的籌碼分佈就可以稱為完全密集。

圖3:籌碼分佈的完全密集

為何股民在茶餘飯後很少再談及股票了?看完深有感觸

至97.12.3日,高位的套牢籌碼近乎全部割肉出局,其上行空間完全打開。我們可以對這次的通盤換手進行一番討論。我們先看一下割肉的損失狀況,圖中所使用的座標線叫10%等比座標線,每相臨的兩條線之間的價格幅度是10%。對比圖1,會發現早期持股者割掉了3個到7個跌停板不等。不能假定這個割肉行為是主力做的。主力的合理行為是:一旦被套牢,則低位攤平成本再做反彈,然後再平手出局。所以,此次籌碼分佈的低位密集,割肉的主要是散戶。而吸籌的則主要是主力了。我們的市場模型是把市場投資群體簡單地劃分為機構主力群體和公眾散戶群體。這兩個群體中的籌碼交換就是滬深股市的主要內容。由於主力在資金、人才和工具上的優勢,主力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對的,大多數散戶總是把事情做錯。所以,籌碼分佈的低位密集常常被認為是主力進場的結果。

主力入場後,大多數情況下它會把股價炒上去的。但不能認為主力進場股價就會立刻上漲。主力需要選擇合適的時機進行拉抬,而跟莊操作也同樣需要選擇合適的進入點,以達到最佳投資收益。就這隻股票而言,最佳的入市點就是圖1-2-4的最後幾個交易日,隨後的行情見圖4,其中的緣由,以下的節點將繼續討論。

圖4:籌碼分佈低位密集後的股價大幅飆升

為何股民在茶餘飯後很少再談及股票了?看完深有感觸

不要認為所有的籌碼分佈低位密集的股票都可以成為大牛股。低位密集也不是100%的股價見底信號。這要取決於股票的長期趨勢。在長線向好的情況下,籌碼分佈的低位密集才成為可靠的中線底部信號。因此,在進行投資決策時,要進行綜合分析。另外,有時主力也會犯錯誤,這是跟莊思路的不足之處。所以,要為您的操作設置止損位,要進行倉位管理以規避風險。

高位密集同低位密集正好相反,股價在相對高點再次發生大規模換手。這時,從籌碼分佈上可以看出當初在低位密集時主力買入的籌碼正在變少,如圖5。

圖5籌碼分佈的不完全高位密集

為何股民在茶餘飯後很少再談及股票了?看完深有感觸

圖5是籌碼分佈的不完全高位密集。這隻股票已經自最低點開始上漲約290%,如此巨幅上漲之後的踴躍買盤常常是散戶跟風盤。此時,這隻股票的主力已經有了出貨嫌疑了。這麼高的股價為什麼有這麼多人敢買?這是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從日成交量上大家都知道一個規律,在股票便宜的時候,每天沒有多少成交額,市場也沒幾個人願意買股票。股票漲高了反而大家都去搶。最後,到了圖6,在高位,全部籌碼都聚集到了高位,早先主力進場時的籌碼在圖上已經全部消失。

圖6: 籌碼分佈的完全高位密集

為何股民在茶餘飯後很少再談及股票了?看完深有感觸

其實,股票的高位密集有兩種市場含義:一是主力出貨,二是換莊。它們對後市的影響是截然不同的。判斷是哪一種情況比較複雜,一般的方法是先看大勢,在一個弱勢行情中,別的主力是不敢高位接別人的盤子的,這種弱市牛股一旦籌碼分佈高位密集幾乎肯定是主力出貨。但在大勢強勁時情況就會複雜些。為了規避風險,遇到籌碼分佈高位密集先出局觀望總是明智的。其次可以看位置。如果股票漲幅不高,籌碼分佈的高位相對密集可能僅僅是由於主力的震倉換手所致,後市還可能上漲。但若已有可觀的漲幅,則要警惕主力出局了。最後看結果,若主力出貨,則股價一定不可能保持在高位。若是換莊,則要創新高。因此,在出現籌碼分佈高位密集時先離場,等方向明瞭後再做決定是個安全的做法。因為一旦主力完全出貨,後市的下跌一定是相當慘烈的,

正如烯碳新材在圖7的表現。

圖7: 籌碼分佈高位密集之後的暴跌

為何股民在茶餘飯後很少再談及股票了?看完深有感觸

其實股市就是這麼一回事。在低位,當公眾投資者看壞後市,試圖先拋出股票,等再跌一波後再抄回時,股價就不跌了,反而是主力找到了建倉機會吸籌築底。而當股價大幅上漲之後,市場中的人們希望能抓住最後的獲利機會大舉殺入時,卻給主力創造了出貨良機。籌碼就這樣在低位和高位之間,主力和散戶之間換手。在這種主力和公眾的遊戲中,主力的成功率總是高於散戶。做為中小投資者,藉助主力的做盤從中獲利是一個捷徑,但又必須警惕跟莊不成反被莊家所困。


一旦形成“放量打拐”,短期漲幅驚人!

“放量”指單位時間內的成交量比以前明顯放大,“打拐”指打擊股價由勻速運行到加速運行的拐點部位。“放量打拐”一旦形成,短期漲幅驚人!

放量打拐的瞬間是爆漲臨界點。對於事物,由量變到質量變,總有一個拐點,這個拐點是事物的臨界點;對於股票操作,對應的每一種圖形,都有一個啟漲點,這個點就是爆漲臨界點。爆漲臨界點以前,線之下,是慢慢的漲,是匍匐前進;爆漲臨界點,是噗哧竄出去,以後是跳躍的漲。(股價放量打拐的瞬間是爆漲臨界點,過T 線的瞬間是爆漲臨界點;股價過筷子 線的瞬間是爆漲臨界點;噴嘴噴出的瞬間是爆漲臨界點;過老鴉頭不準踏空,也是要求買在爆漲臨界點上;扇股線更是把握股價在不同漲速變動瞬間的臨界點。)

為何股民在茶餘飯後很少再談及股票了?看完深有感觸

為何股民在茶餘飯後很少再談及股票了?看完深有感觸

為何股民在茶餘飯後很少再談及股票了?看完深有感觸

放量打拐的操作要領:

為何股民在茶餘飯後很少再談及股票了?看完深有感觸

1、一般來說在個股60日和120日平均線以上的空間找到K線的幾個高點,將其連成直線後我們稱之為第一上升趨勢,如上圖的A、B和C點連成的直線。這樣的上升趨勢主要是因為莊家緩慢地收集籌碼而形成的,所以一旦莊家完成收集籌碼的任務,會有兩種可能:其一是洗盤,把混入進來的散戶嚇出去;其二是快速拉昇,這往往是利好刺激,來不及洗盤了。

2、上圖中D點發現股價突然急升,K線突破第一上升趨勢,這就意味著股價上升速度加快,將進入第二上升趨勢。這個時候個股趨勢會有一個拐點,那麼此時就是一個最佳的買入點,所謂打股票,就是打在這個點上,稱為打拐。

3、股票出現打拐後要注意成交量的變化,這個時候成交量一般會出現兩種情況:其一是縮量打拐。因為這個時候絕大多數籌碼都在莊家手中,莊家不賣出那麼散戶手中也沒什麼可作買賣的籌碼,所以莊股在加速度拐點時,不需要放很大的成交量。其二是放量打拐。這是因為第一上升趨勢末端的股價與莊家的成本相仿,所以此時仍是新莊家建倉的良機。況且,散戶的獲利盤和前期的解套盤蜂擁而出,有充足的貨源,莊家當然照單全收,這時日成交量會成倍增長。

4、我們一般觀看成交量放量程度都是看成交量柱狀體的上升速度,見上圖中的E點,紅色量柱狀體已到達10日量平均線的二分之一高度,而交易時間才36分鐘,如此的放量速度,半天就會達到兩倍量以上,這是明顯的放量。那麼,F圓圈處就是放量打拐的拐點處。需要說明的是,想要自動監控放量打拐點,用電腦分析軟件可設定自動報警,也可設遠程手機短信報警。

為何股民在茶餘飯後很少再談及股票了?看完深有感觸

收盤後,見上圖所示,放量打拐的圖形就直觀得多,A點的成交量柱體圖比5日均量線高出2倍有餘,明顯放量。日K線原來的上升速度是R至S的斜率,現在拐成T至U的斜率,顯然是加速度上升。您如果在上午10:09的時候買入,正好打擊在拐點上,故稱為放量打拐。

放量打拐是炒股技術中的重要部分,在實戰中有較好的盈利效果,應列為學習重點。

為何股民在茶餘飯後很少再談及股票了?看完深有感觸

為何股民在茶餘飯後很少再談及股票了?看完深有感觸

為何股民在茶餘飯後很少再談及股票了?看完深有感觸

為何股民在茶餘飯後很少再談及股票了?看完深有感觸


交易成功的秘訣:始終如一地堅持用自己的交易模式

股票投資的成功,重要的不是看你的工具有多麼強大和優秀,而是你能否用好你的交易工具。在通往財富夢想的道路上,最有效的策略就是專注和堅持一個良好的交易模式。專注和堅持可以產生不可思議的力量。當你真正做到這一點時,你就可以創造你自己都不能相信的奇蹟。

任何領域的偉大,都來源於一個人堅持到所有障礙都被克服之後的能力,由於普通人完全缺乏這種決心和能力,因此他們幾乎註定只能是普通和平凡。

堅持使用一個成功的交易模式,是小人物成就大事業的不二選擇。任何交易者都必須有將小事做成大事業的決心和信心。不要輕易懷疑自己已經經過驗證的良好的交易模式。

成功的股市交易者有著一種與普通交易者完全不同的思維方式和交易態度,那就是所有的成功交易者都堅信:堅持使用一個成功的交易模式,是小人物成就大事業的不二選擇,懷疑自己的交易模式是投資毀滅的開始。

一個成功的交易者,必須要培養起正確對待虧損的認識和心態。只有你恰如其分地認識到了虧損在整個交易模式中的意義,才能在一種無壓力的心態中進行當下的操作。除非你能夠從交易理念上坦然接受虧損,否則你永遠不會成為一名持續盈利的交易者。為了追求全局的盈利,就必須接受暫時的虧損。

於無聲處聽驚雷

在股票市場上,那些惜時如金、只爭朝夕、頻繁操作的交易者,未必能取得好的交易結果。少動手,勤思考,習慣“於無聲處聽驚雷”的交易者,卻往往成為股市中的贏家,箇中原因就在於能否對心態進行有效的調整和駕馭。

交易者進入股票市場,首先要做的並不是選股票,做交易,而是問問自己是否有能力控制恐懼和貪婪情緒;其次,是否確定了一個和自己綜合能力相符的收益期望值。

貪婪和恐懼是股票交易的大敵:貪婪,意味著誘惑無限、慾望無邊和急功近利;恐懼,則意味著無所作為、縮手縮腳。超出自身能力和過高的收益期望值,一方面助長了貪念,另一方面意味著交易失敗會使交易者跌入恐懼的深淵。克服貪婪和恐懼,關鍵在於事前有理性和充分的分析、研究以及交易計劃。

培養和保持良好的交易心態,要懂得寧靜致遠、處變不驚、落袋為安。一個良好的交易心態,往往會使股票交易於平淡之中見神奇。

忍字當先

在股票市場上能否獲得成功,不僅與交易者具有的專業知識、實戰經驗有關,還受到個人性格、修養的影響。忍耐就是交易者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股市新手要忍住急於入市的衝動,應先學習相關知識,做到有備而戰;成熟的交易者應做到趨勢不明不動,不符合交易準則不動,沒有充分準備不動。無論主力如何變換障眼法,即便忍無可忍,也要一忍再忍。要相信主力終究會露出馬腳。

善於等待

短線交易不等於頻繁交易。喜好頻繁交易的新手,經常迷失於蠅頭小利。追漲殺跌勝負難料,最後的收益往往並不理想。古語云:靜若處子,動如脫兔。擁有冷靜和耐心的交易者,才能發現和把握真正的盈利機會,不為頻繁交易的零亂思緒困擾。

交易制勝的秘訣有時候就是等待:等待機會到來,等待趨勢反轉,等待空頭勢窮力竭,等待多方的燎原之火。

股票市場上沒有誰能百戰百勝,交易者要學會審時度勢,根據趨勢變化以逸待勞。學會等待這門內功,才能在股票市場長期立足。

心穩手才穩

很多交易者等到了好機會,卻因為選擇的目標不佳或操作方式有誤,並沒有獲得理想的收益。其實根源在於前期準備工作不足或經驗不足,臨戰膽怯,機會來臨時反而心慌意亂,掌握不好節奏,既而錯失好局。

心穩手才穩。心穩源於對交易充滿信心,而信心源於準備工作充分。

心細膽才大

交易者能否從行情的細枝末節上發現趨勢的重大轉變,這不但和仔細的觀察有關,還和分析、判斷等綜合能力是否細緻和敏銳有重要的關係。

交易之道,要用心體會,細心判斷。當機會來臨時,要敢於重倉出擊。在持倉等待過程中,要能夠在驚濤駭浪中閒庭信步,這才是獲得盈利的關鍵因素。


股市絕非賭博靠運氣,大家要不斷總結學習,只有深刻的瞭解市場,理解股市的規律,才可以長期生存。如果有朋友對於選擇好股以及買賣點方面把握的不好,關注微信公眾號:股市財燈(NY60098),提升盤感,讓你快速找到適合自己的操作方法,助你更好的獲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