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吃才算“七分饱”?

常听说吃饭要吃“七分饱”,那七分饱到底是什么样的感觉?为什么要七分饱?来听听沈大夫现身说法吧。

首先要明确“七分饱”的含义。就单从字面意思来解释是一人的食量如果十分为饱,但只吃七成的饮食就是所谓的“七分饱”。

如何吃才算“七分饱”?

在《素问·上古天真论》就有描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忘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其中“食饮有节”便是古人朴素养生观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很多人在问,应该吃什么?应该补什么好?然而现代人的生活饮食习惯已经大不如从前那么艰苦朴素了,今时今日的人们已经习惯了每天高热量饮食的摄入。那“节”这个词就更应当贯彻始终——用我经常对问这些问题的病人回答就是:“不用吃那些,少吃点,你吃太多了。”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讲的七分饱,指的不是某些人所单纯理解的能量限制摄入(Calorie restriction, CR)。

在饮食这个问题上既然要“节”,那古人给我们的答案就是简单的三个字“七分饱”。要具体说“七分饱”,那应该从主观感受和客观认识两方面来解释。

首先我们要先了解主观的饱腹感由何而来

在人类下丘脑中存在着控制食欲的神经中枢,它有饱足中枢和摄食中枢两部分组成。当我们身体中热量不足时,摄食中枢会释放“饥饿感”的信息给我们的消化系统。相反的,当葡萄糖和游离脂肪酸(FFA)增多刺激到饱足中枢后便产生了饱腹感。如此循环。

千百年来,我们的身体一直延续着这样良性的饥饱感的过程。直到人类步入了农业社会,脱离了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后,开始了一日多餐固定的饮食习惯。换句话说,从前我们饿了去打猎、去找野果去捕鱼。但是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我们开始一天可以吃好几顿,而且越吃越精细,越吃越多。控制食欲的中枢就开始渐渐去学习、去适应了这种一日多餐且不断增量的饮食习惯

尤其是经过艰苦年代的父辈们,在生活条件日渐丰富的今天,他们总是要求我们多吃点,然后我们的身体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真的吃多了,直到各类代谢性疾病的产生。所以我们需要改变这个习惯,每顿不要吃到饱,吃到差不多饱就可以了。

再从客观角度来说便是老生常谈的卡路里计算了。

如何吃才算“七分饱”?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出版的《热量和蛋白质摄取量》一书,一个健康的成年女性天天需要摄取1800~1900卡路里的热量,男性则需要1980~2340卡路里的热量。

其中,蛋白质摄取量应为人体逐日所需热量的10%~15%;碳水化合物摄取量应不少于人体逐日所需热量的55%;脂肪的摄取量应不超过逐日所需热量的30%。此外,每天摄取的盐不应超过6克,膳食纤维摄取量应不少于16克。

超过这个热量摄入标准,自然就会和许多代谢疾病越来越近。当然近些年来也有许多关于在满足基本代谢的情况下,限制热量摄入对人体有利的研究。比如有学者认为限制热量摄入可以减少白色脂肪,从而调节体内脂肪和糖代谢水平降低体重;有效增加自噬,提高机体清除能力,降低癌症的发病率;提高机体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促进细胞代谢的激素水平。

令人心动的是CR是目前有效的,针对不同物种,从细胞,到线虫,到小鼠,到人均得到实验验证并且有效的长寿方式

无论从主观饥饱感来说还是客观限制热量摄入的角度来说,都应证了“七分饱”是十分科学而又有益身体健康的。

不过我要说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正常的饮食习惯。在保证每天摄入足够的热量的情况下,控制自己的食欲,不要让自己的饮食变得越来越多,让饱腹感离自己越来越远。养成每次都吃七分饱的习惯,可以有效提高机体的活力,远离罹患代谢性疾病和肿瘤的风险,从而达到延年益寿长生久视之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