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博罗“走教”改变乡村教育,新聘260位音美体老师充实到农村小学

在这个秋季学期,惠州市博罗县园洲镇马石岗小学的美术课第一次有了专业老师授课。

同样是从今年9月开始,博罗县新选聘的美术老师徐海宁每天穿梭于九潭中心小学的3个教学点,踏上了“走教”之路。

教育是最重要的民生之一。博罗县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时,通过调研排查发现农村小学音美体专业教师紧缺的问题,新增财政投入近2000万元,专项招聘大专以上学历的音美体教师,经过层层考核,最终选聘了260名编制教师和合同制教师教师充实到农村小学,解决专业师资力量紧缺问题。

这样一来,博罗县17个镇(街)共132个小学、90教学点基本实现音美体课程都有专业专任音美体教师授课,全县近8.3万名农村学生,特别是东部欠发达片区3.5万多名学生,从此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更为完善的专业艺体教育。

视频|博罗“走教”改变乡村教育,新聘260位音美体老师充实到农村小学

音美体教师缺额率达68.3%

“大胆地画,先把正方形画好,再慢慢画圆。”23日下午,美术老师杨朝根正在给马石岗小学的高年级学生上素描课。

画室里的17个学生,手执铅笔,正专注地在画板上描绘着自己的“圆”,从一个规整的正方形开始,一笔一划,方中求圆,让画纸上的图形无限接近于圆形。

画圆本是小学美术课程里的基础一课,可在这里,孩子们临近毕业了,才开始接触这一基础课环节。

事实上,仅在半年前,马石岗小学各年级的音乐、美术、体育课程还是由语数英老师兼任,这里是九潭中心小学最偏远的教学点之一,由于缺乏专业的美术老师,从一年级到五年级,孩子们的美术课一直在学习简单的临摹——对照着黑板上画的简单图形,刻板地复制在在美术本上。偶尔遇上老师请假,孩子们可能一周也上不了一节美术课。

马石岗小学的困境并非孤例。在全国各地的乡村学校,音美体师资紧缺是由来已久的难题。今年初开始,博罗县教育局对全县城乡教育进行了调研排查,发现群众对城乡音美体教育发展不平衡、农村孩子音美体教育薄弱等问题反映强烈,对改善农村孩子艺体教育有较高期望。

视频|博罗“走教”改变乡村教育,新聘260位音美体老师充实到农村小学

音美体专业教师紧缺是首要的原因,该局研究分析后发现按目前学生的数量计算,全县小学音美体教师最低配备需求为760名,但实际上原有的配备只有350名,缺口达到410名,缺额率高达68.3%,东部片区欠发达乡镇的缺额问题则更为严峻。

博罗县下决心扭转农村音美体教育现状。为此,今年博罗县新增财政投入近2000万元,通过统筹44个编制教师和新增216多个合同制教师名额,专项招聘大专以上学历的音美体教师,经过层层考核,最终选聘了260名教师充实到农村小学。

不仅如此,博罗县教育局还与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深度合作,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每年至少派出80名音美体师范专业学生到农村小学实习一个学期,由博罗县财政给予生活补助,更有效解决农村音美体师资紧缺问题。

改变从今年9月的秋季学期开始发生。由于学校新增了美术老师,原本在九潭中心小学定点教学的杨朝根教学任务有了调整——每周三和周五,他都要到包括马石岗小学在内的教学点授课。

在他看来,比起九潭中心小学,马石岗小学的孩子们专业基础更弱,学习态度却特别认真,“以前没有专业的美术老师授课,他们学起来会更吃力些,但是相信会慢慢跟上来。”

“我以前对画画没有兴趣,现在觉得它可有意思了。”画室里坐在前排的学生翟小美(化名)告诉记者。

不止是美术,专业音乐和体育课程也正在成为农村小学学生触手可及的教育资源。在杨朝根上课时,一阵阵歌声从楼下的音乐室传上来,音乐老师坐在电子琴前,耐心地弹奏音符,教着孩子们识别简谱。

视频|博罗“走教”改变乡村教育,新聘260位音美体老师充实到农村小学

记者采访当天,九潭中心小学正在举行第三届篮球校际联赛半决赛。该校校长张海彬告诉记者,今年通过公开招聘新招了3名体育老师以后,现在该校的体育老师数量已经达到5名,可以常规开展篮球、足球等球类运动教学和比赛。

如今,和翟小美一样,博罗县近8.3万名农村学生在家门口就可享受更为完善的专业艺体教育。

“走教”老师每周奔波60公里

徐海宁是博罗县今年选聘的260名音美体专业教师之一,被分配到九潭中心小学。初来乍到的她被分派了3个教学点的美术课程“走教”任务,为此,她最近买了车用于代步。

徐海宁今年24岁了,这是她的第二份工作——2017年从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的设计专业毕业后,她在家附近的村委会当了一年的临聘人员,始终留意着教师招聘的工作机会。对她来说,教师是一个理想的职业,而能够在自己曾经读过书的九潭中心小学教学,她更觉得幸运,“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最后回到母校教书,服务家乡和母校,感觉很圆满。”徐海宁说。

在徐海宁看来,她今年“碰上了好时候”——今年5月和7月,博罗先后发布了编制教师和合同制教师的公开招聘启事,其中,在计划招收的99名事业单位在职编制教师中,38个招聘名额分配给了小学音乐、美术和体育老师;在合同制教师的招聘中,音美体教师的目标量也达到60名。

视频|博罗“走教”改变乡村教育,新聘260位音美体老师充实到农村小学

与历年的招聘数据比较,2019年博罗县教师公开招聘中对音美体教师的倾斜更为明显。以2018年为例,博罗县在编制教师和合同制教师的公开招聘中,音美体教师的总计划数仅为50名。与之相较,2019年的招聘计划数量实现翻番,最终招聘的总人数更是达到260名。

像徐海宁一样,2019年新聘的音美体教师被分派到17个乡镇的农村小学,这样一来,从2019年秋季学期开始,博罗县132个小学、90个教学点基本实现了音美体课程由专业教师授课。

相较于其他科目老师,农村小学的音体美教师课程较少,容易造成师资浪费,进而影响教师队伍积极性、稳定性。对此,博罗县对音美体教师创新采用“镇管校用”的管理办法,根据农村小学教学需要,由镇(街)中心小学统筹调配排课,实施镇内巡回教学,杜绝教学点把年轻老师挪去教语数英,确保专业教师教专业,最大限度发挥音体美教师的作用。

视频|博罗“走教”改变乡村教育,新聘260位音美体老师充实到农村小学

变“走读”为“走教”,解决偏远村落学生艺体教育的短板问题,这是博罗乡村教育领域正在上演的改变。如今,和徐海宁一样,博罗县各农村小学的音美体教师基本加入了镇内巡回教学队伍,他们穿梭在各个农村小学教学点,为孩子们带去专业的音美体课程。

在九潭中心小学,徐海宁每周的课程数量位居前列。这一学期,她每周要上26节课,除了两节在九潭中心小学的兴趣小组课以外,其余时间都分配给了3个教学点——2天去义合小学,1天半去凤山小学,还有1天半在上水小学。其中,上水小学是九潭中心小学最为偏远的教学点,车程长达7.3公里。

如此一来,徐海宁每周光是穿梭于各教学点的路程就有大约60公里。

尽管如此,在农村小学的教学工作依然给徐海宁带来不少成就感,“农村小学的孩子们都很朴素,课堂纪律很好,他们没有接触过专业的美术课程,所以显得特别感兴趣”,刚刚走上教师岗位不到2个月的她已经下定了决心,“我会一直教下去,让像我一样的农村孩子接触到专业的美术教育,激起他们对美术的兴趣,从小培养对美的感知能力。”

【记者】廖钰娴

【摄影摄像】王昌辉

【作者】 廖钰娴;王昌辉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