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是如何凭借外戚的身份篡夺西汉政权的

导语: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吕雉独揽大权,开启了汉朝外戚专政的先河。由于汉代女人的地位较高,所以外戚干涉朝政,架空皇帝的事情也屡有发生。甚至于,孝元皇后王政君的侄子王莽直接篡夺了西汉的政权,自立为皇帝。

人人称赞的正人君子

王莽出身于世家大族,他的姑母是当朝的皇太后,作为外戚,王家可谓是权倾朝野,极为显贵。可惜王莽因为自己的父亲早逝,被自己的叔父抚养,寄人篱下,沾不了家族的光。而王莽是一个有远大志向的人,他要的并不是锦衣玉食的闲散生活,他对权力充满了渴望。

汉代没有科举制,而是通过"举孝廉"的方式,以德行为标准来选拔人才。当然,凭借家世为官的还是占大多数,贵族世袭制依旧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王莽没有父亲的庇佑,又无爵位,王家子孙众多,虽然太后是自己的亲姑母,但也不会注意到自己。所以,依靠家族做官这条路显然是行不通的,所以他只能依靠自己的人品。

王莽是如何凭借外戚的身份篡夺西汉政权的

孝元皇后王政君

王莽虽然身份尊贵,但是为人却非常谦恭,不仅对自己的师长们礼数周到,非常敬重,即使是对下人也是谦和有礼的,完全没有世家公子的架子。王莽的兄长早逝,于是他就便服侍自己的寡嫂,抚育幼侄。尽管王莽自己的生活异常简朴,却总是把最好的给自己的母亲。

王氏一族因为家门显贵,所以其族人大都生活奢侈,骄纵跋扈,而王莽在其中真的是一股清流了。世人们看惯了世家大族的纨绔子弟,对于王莽这样清净无为的正人君子自然是交口称赞,将其视为道德的楷模了。

大义灭亲

由于王莽的贤德被广为传颂,许多有名望的人都为他引荐,让皇帝也认为王莽确实是一个德行出众的贤人,加上他贵族的身份,所以就将他封为了新都侯。王莽封侯后依旧不改其谦恭的作风,礼贤下士,淡泊名利,常常接济平民,导致其声誉大振。

加上王莽本身就颇有政治手腕,很快就在同辈中脱颖而出,得到了汉成帝的重用。可惜好景不长,汉哀帝即位后宠信自己的外家,将王莽赶出了京城。

王莽是如何凭借外戚的身份篡夺西汉政权的

汉成帝

王莽失势,也导致了周围人的冷眼。由于王莽生活清贫,平日里又对下人十分纵容,导致下人们日益嚣张了起来,不把主子放在眼里。有一次,因为有家奴在背地里说主人家的坏话,被王莽的二儿子听到了,一怒之下杀死了家奴。王莽知道后异常气愤,严厉的斥骂了自己的儿子,还令他以死谢罪。

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古代,家奴就相当于贵族的附属品,若是他们犯了错误,主人家完全有权力将其处死。可是王莽却让自己的儿子给家奴偿命,世人皆认为王莽此举实数大义灭亲,百姓对他更是好评如潮,纷纷要求让他恢复原职。

欲擒故纵

由于许多官吏为王莽辩解,加上王莽深得民心,所以汉哀帝不得不有重新召回王莽,但是并没有恢复他的官职。不过对于王莽来说,只要回到了政治中心,就不愁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他要做的就是等待时机,保持谦恭的作风,收拢人心,暗中积攒人脉。

一年后,汉哀帝去世,王太后想要让王莽管理朝政。王莽明明知道王太后已经准备下诏封自己为安汉公,把大权交给自己,还是假装再三辞让,不愿接受。朝中大臣们见王莽如此谦让,不追逐权势,就坚持上书赐封王莽。王莽最终"极不情愿"的接受了赐封,成为了权倾朝野的安汉公。

王莽是如何凭借外戚的身份篡夺西汉政权的

王莽

尽管王莽已经是权势显赫了,但他还是没有满足。毕竟他上面还有皇帝,尽管皇帝年幼不足以成大事,但在明面上自己依然还是要对他言听计从。毕竟自己辛辛苦苦经营出的贤德的名声,若是被冠上"挟天子"的罪名,岂不是要功亏一篑了?

所以,王莽决定立自己的女儿为皇后,这样一来自己就是国丈了,地位也会更加巩固。但是世家大族贵女众多,王氏一族也有多名女子在选妃名单之列,自己的女儿未必能成为皇后。于是王莽就反其道而行,直接把自己的女儿从候选名单中去除,还对外声称"自己没什么德操,女儿无德无才,无法与众多贵女相比"。

本来大臣们对于皇帝选妃一事都是不过问的,但是一见王莽的此番举动,就纷纷要求立他的女儿为后。王莽德行甚高,功劳显著,他的女儿必然也是贤良淑德,只有这样的女子才有资格成为一国之母,母仪天下。

王莽再次欲擒故纵,派人去阻止上疏立自己女儿为后的官员,结果却有更多的人上疏,既然群众呼声如此之高,所以王太后也不得不立王莽的女儿为后,王莽也只好"无奈"接受了。

建立新朝

由于皇帝年幼多病,所以朝中大权都落入了王莽的手中。此时有人上奏朝廷说武功县发现一块石头,上面写着"告安汉公为皇帝"。这显然是王莽派人伪造的,以实现他的篡位之心。王太后自然不会相信这些,但是却无法阻止民间的舆论,毕竟王莽在百姓中本身就是德高望重。

为了振服天下,王太后只好同意让王莽效仿周公,践位居摄,接受百官朝拜。除了名义上,其他一切都与皇帝无异了。公元八年。王莽终于宣布取消汉朝,自立为帝。

王莽是如何凭借外戚的身份篡夺西汉政权的

王莽建立新朝

王莽建立新朝后,立刻开始了自己大刀阔斧的改革。他针对社会存在的各种弊端,按照自己的理念进行了改革。他为了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决定将土地收归国有,再行分配,却遭到了上流阶层的强烈反对;频繁更改币值,导致通货膨胀,民怨四起;禁止买卖奴隶,让奴隶获得自由,成为国家的劳动力,却因为政策实行不彻底,大量奴隶饿死。

王莽是如何凭借外戚的身份篡夺西汉政权的

王莽土地改革

以现代的眼光来看,王莽的这些政策其实都是有利于社会进步,利国利民的好政策,只可惜以当时的社会情况这些都难以实现。王莽的思路很好,可惜却忽略了实际,他太过急功近利,所以才导致了失败。 《汉书·王莽传》说"莽性躁扰,不能无为",这与他之前的谦恭形象截然不同,这也是他真实的一面,之前的一切不过是伪装出来的假象。

结束语:王莽在篡位之前,一直把自己伪装成一个无比高尚的圣人,谦恭,善良,淡泊名利,大义灭亲,为了完善这一完美的形象,他也做了很多实际性的证明,然而他的这些善举都是带有目的性的,只能说是伪善。假的真不了,所以王莽篡位成功后就显露了自己急功近利的本性,也导致了自己最终的失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