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课堂丨看完你就秒懂会计报表

会计报表中存在的问题可大可小,小到及时发现并改进后便无任何影响,大到发现不及时,会造成公司一些重大损失,在工作中该如何避免呢?

中洲会计师事务所所长,清华博商会财税顾问团团长,注册会计师马兴伟倾囊相授,为大家讲解财务报表的合理性。

财税课堂丨看完你就秒懂会计报表

从会计的角度(事务所)去看,怎么理解财务报表的合理性。

财务报表,我们在事务所课程接触的多一些,大家在企业可能接触的机会可能要少一些。

从个人角度看,财务报表是否合理,有那么几个应用的场景:

所以从这几个方面,我们觉得,很有必要跟大家讲讲,沟通一下,我们对财务报表合理性到底怎么样才叫合理。

如何判别财务报表的合理性

财税课堂丨看完你就秒懂会计报表

1.与上期数据进行比较

资产负债表项目,利润表项目与期初数或者上期数相比,如果变化不大,就认为是合理范围。

超出一定比例,如20%或30%,就需要合理的进行说明或者披露变动原因。

2.同时与上期的指标进行比较

指标变化不大,则认为本年度的财务报表是合理的。

如果某个指标变化很大,可能会产生疑问,怀疑报表的真实性、合理性。

3.不同的财务报表使用人,看财务报表的角度会有所不同。

比如从经营管理、财务分析的角度,财务指标的重要性就不一定是资产负债率,可能会从其他角度去考虑,但一般来说,营业收入、毛利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几个指标都是比较重要的。

银行最看重的财务报表指标

财税课堂丨看完你就秒懂会计报表

营业收入的多少,体现了企业规模的大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如果是希望融资的话,要事先和银行沟通,大约什么规模的企业,营收达到多少他们才会融资。能够去事先做一个确认这样。

财税课堂丨看完你就秒懂会计报表

财务人员,我们叫营业成本率,站在使用者,我们叫毛利率。

关于成本费用,大家要多思考。

如果从管理会计的角度,我们认为变动成本,就可以做我们的成本,然后固定成本我们一般是建议做在费用里面。

财税课堂丨看完你就秒懂会计报表

期间费用主要有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利息支出)。

这里可以从两个方面看,一个是绝对值、另一个是占收入的比重(我们一般叫费用率)。

财务费用中的利息支出,往往是根据银行借款,或者是债券金额以及利率水平计算出来的,所以要注意其与借款金额是相关的。

财税课堂丨看完你就秒懂会计报表

因为他的固定费用特别大,要把应收规模做大特别不容易。那从经营决策,财务分析来看,我们往往看重的是毛利,但最终的结果还是要看到净利润这个指标。

相应的,净利润占收入的比例为销售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受毛利率、期间费用等因素的影响。大体也与上年度持平,略高或略低都能合理解释。

财税课堂丨看完你就秒懂会计报表

这个指标多少才合适?可以与银行贷款利率相比,一般需要高于贷款利率。要是高不过,那还利息也是很吃力。

财务管理书籍里面有个财务分析著名的杜邦分析,就是以净资产回报率为起点。换算成净资产、销售净利率、资产报酬率、周转率这么一些指标去分解,再去一层一层地去找,去分解。

财税课堂丨看完你就秒懂会计报表

那资产总额大还是小,我们怎么去判断?

一般我们衡量资产总额的指标是总资产周转率。一般的资产周转率可能在1到2之间,一般来说,资产总额是与收入匹配的。

总资产增长的限制,部分变化是能接受的

如果我们企业采取的是赊销的方式:存货周转率,这个是反应存货的一个合理性。一般来讲是,强调货流轮转,如果存货过多,它占用的资金就过大,另外一方面呢也可能是呆滞的这个存货过多,应该及时清理。

与应收账款周转率类似。能反映库存的合理性。

如果存货过多,占用资金过大。

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呆滞的存货过多,应及时清理。

财税课堂丨看完你就秒懂会计报表

这个指标跟我们这个应收账款这个基表基本上也是判断差不多。当然这两个指标不同行业差别还是很大。

也没说一定是多少地范围,但是我们自己的企业我们自己一定是清楚的,期末水平是不是再合理的范围。

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一般来说越小越好。

如果没有合理的理由,一般这两个科目应该金额不大,但实务中往往这两个科目的余额都比较大,如何看起来合理?只能说大体下降,或者持平。

预付账款和预收账款,这两个指标是每家企业要具体分析了。资产负债表大体上就是这么一些指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