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重複安檢"體現城市文明進步

交通運輸部近日出臺城市軌道交通行車組織管理制度、客運組織與服務管理辦法和運營安全評估管理制度體系,其中《城市軌道交通客運組織與服務管理辦法》規定,與火車站、長途客運站、機場等相銜接的車站提供的安檢場地,應為安檢互認提供便利,以減少重複安檢,提高通行效率和服務水平。該《辦法》將於2020年4月1日起施行。(10月29日人民網)

重複安檢的確是乘客的出行煩惱之一。在那些號稱火車、汽車、地鐵甚至飛機實現了"無縫接駁、無縫換乘"的車站或機場,乘客從一種交通方式換乘到另一種交通方式時,卻要經歷重複安檢的關口,難言真正"無縫接駁、無縫換乘",只是不出站換乘。

減少重複安檢需要一定的客觀條件。機場、火車站的安檢級別一般高於地鐵,在客流封閉的環境下,取消從機場、火車站出來換乘地鐵的安檢是可行的,反之則會有一定的安全隱患。天津站在單向換乘的基礎上,統一火車站和地鐵站的安檢標準,又做出了鐵路及地鐵雙向安檢互認的嘗試,減少重複安檢但不能留下安全隱患,這個經驗值得在更大範圍內推廣。目前,從地鐵、火車站出來進入機場更高級別的安檢並未取消,這一點也得到了乘客的普遍認同和支持。

此番,交通運輸部的《管理辦法》要求,與火車站、長途客運站、機場等相銜接的車站,應為安檢互認提供便利,以減少重複安檢。此舉有助於提高車站的通行效率和服務水平,有助於減少人流積壓的安全隱患;從以人為本的角度說,也有助於提升乘客的出行滿意度、獲得感,是順應民意之舉,尤其是對那些攜帶較多行李的乘客,以及老弱病殘孕等特殊乘客來說,"無縫接駁、無縫換乘"之下的便捷出行,就不再只是一種紙上談兵了,而是一種現實關懷。

實施上述《辦法》的過程中,管理者也是體驗者,在旅行中會有與乘客相同的切身感受。鑑於所在的職業和工作崗位,管理者應當更能設身處地為乘客著想,更知道解決問題的難點和關鍵點。雖然有些問題確實棘手,需要跨部門、跨領域統籌協調,有些問題確實需要時間、人力、物力上的更大投入,但只要不忘為乘客服務的初心,不放鬆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的信念,很多問題就能找到解決的辦法。有些問題即便暫時不能盡善盡美一步到位順利解決,但推動一點是一點,趁熱打鐵總是好於停滯不前。

城市發展速度越來越快,規模越來越大,城市管理就越來越需要高效智能的策略和方法。城市管理不會經常有驚天動地的大舉措,城市文明進步就體現在"減少重複安檢"這樣的細微之處。因此,期待有條件的接駁車站真正減少重複安檢,為安檢互認提供便利;沒有條件的接駁車站也應創造條件,爭取早日實現一次性安檢。車站減少重複安檢,也就能減少重複建設,比如,安檢設備的重複配置,安檢人員的超量配備,不再會造成財力物力人力的無謂浪費。(張均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