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重复安检"体现城市文明进步

交通运输部近日出台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管理制度、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和运营安全评估管理制度体系,其中《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规定,与火车站、长途客运站、机场等相衔接的车站提供的安检场地,应为安检互认提供便利,以减少重复安检,提高通行效率和服务水平。该《办法》将于2020年4月1日起施行。(10月29日人民网)

重复安检的确是乘客的出行烦恼之一。在那些号称火车、汽车、地铁甚至飞机实现了"无缝接驳、无缝换乘"的车站或机场,乘客从一种交通方式换乘到另一种交通方式时,却要经历重复安检的关口,难言真正"无缝接驳、无缝换乘",只是不出站换乘。

减少重复安检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机场、火车站的安检级别一般高于地铁,在客流封闭的环境下,取消从机场、火车站出来换乘地铁的安检是可行的,反之则会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天津站在单向换乘的基础上,统一火车站和地铁站的安检标准,又做出了铁路及地铁双向安检互认的尝试,减少重复安检但不能留下安全隐患,这个经验值得在更大范围内推广。目前,从地铁、火车站出来进入机场更高级别的安检并未取消,这一点也得到了乘客的普遍认同和支持。

此番,交通运输部的《管理办法》要求,与火车站、长途客运站、机场等相衔接的车站,应为安检互认提供便利,以减少重复安检。此举有助于提高车站的通行效率和服务水平,有助于减少人流积压的安全隐患;从以人为本的角度说,也有助于提升乘客的出行满意度、获得感,是顺应民意之举,尤其是对那些携带较多行李的乘客,以及老弱病残孕等特殊乘客来说,"无缝接驳、无缝换乘"之下的便捷出行,就不再只是一种纸上谈兵了,而是一种现实关怀。

实施上述《办法》的过程中,管理者也是体验者,在旅行中会有与乘客相同的切身感受。鉴于所在的职业和工作岗位,管理者应当更能设身处地为乘客着想,更知道解决问题的难点和关键点。虽然有些问题确实棘手,需要跨部门、跨领域统筹协调,有些问题确实需要时间、人力、物力上的更大投入,但只要不忘为乘客服务的初心,不放松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的信念,很多问题就能找到解决的办法。有些问题即便暂时不能尽善尽美一步到位顺利解决,但推动一点是一点,趁热打铁总是好于停滞不前。

城市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规模越来越大,城市管理就越来越需要高效智能的策略和方法。城市管理不会经常有惊天动地的大举措,城市文明进步就体现在"减少重复安检"这样的细微之处。因此,期待有条件的接驳车站真正减少重复安检,为安检互认提供便利;没有条件的接驳车站也应创造条件,争取早日实现一次性安检。车站减少重复安检,也就能减少重复建设,比如,安检设备的重复配置,安检人员的超量配备,不再会造成财力物力人力的无谓浪费。(张均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