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中小学生“减负”,家长却“要疯”,网友:减负不一定等于学渣

现代学生的重担大不大,估计得要他们自己才说得清楚了。中小学生的学业减负改革,行进方向或许缺少一个学生当事人的投票及看法。目前,减负行动是个大方向,还是要循序渐进及时调整跟进为好。

给中小学生“减负”,家长却“要疯”,网友:减负不一定等于学渣

今天减轻学业=做学渣?这个话题被挑热了,南京正在推行的减负活动,效果里包括“不许补课、不许公布分数、不许按成绩分班”等,并且有相应突击检查,学生书包里有没有卷子、课外辅导教材……,这样是否最后就会迎来一个活泼灵动,轻松愉快,心智健康的学渣呢?

给中小学生“减负”,家长却“要疯”,网友:减负不一定等于学渣

家长们怕是“要疯”!减负与学渣之间的等号关系,相当于是把“唯成绩论”至上看待,对不同的学生及家长来说,持赞同票的也许更多一些。但是这到底是是对家长负责,还是对学生负责?前段时间的一则横幅或许能传递出什么,“我爱学习,学习使我妈快乐”。

给中小学生“减负”,家长却“要疯”,网友:减负不一定等于学渣

这种近似于给“减负”打上污名的说法,更多还是对比高压强度下的学习标准和减负后的学习状态,人们大多习惯“剧场效应”,生怕别人做了,我不做就会落后。因此教育市场常见的就是补课、补习班、课外教材等。

给中小学生“减负”,家长却“要疯”,网友:减负不一定等于学渣

减负行动相当于一个维持秩序的交警,不让违规越过红灯,提前行驶。当所有人都只能在“规范”之下前进,那么家长们的“公平焦虑”或许就会减轻,学生们也能真正达到减负,有时间发展自己真正的业余爱好,享受孩子时代真正的玩乐。

给中小学生“减负”,家长却“要疯”,网友:减负不一定等于学渣

​减负到底对当前的教育生态适不适合,还是要看市场上家长们的“育儿指南”是否走出了“成绩至上”的误区。关于减负,大家又怎么看呢?欢迎在下方点赞转发评论关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