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减的负,最后都变成了家长吃的苦

浙江省中小学的减负方案中拟规定“小学生作业晚上9点做不完可以不做”

的事情吓坏了不少家长。因为这项规定中的一些方面,指明了要把学校的一些责任推给家长们。

让学生减的负,最后都变成了家长吃的苦

学生减负的口号已经喊了很多年了,但实际情况下,没有几个家长想让自己的孩子落后。就好像学霸们总说自己回家没有看书没有学习,那些被减负的孩子,还是会被家长要求去补课,去学习,因为这个社会本来就是残酷的,没有人想要下一代平庸至极。而这也间接地导致了寒门学子和其他学生之间的差距。

让学生减的负,最后都变成了家长吃的苦

读书本来就是一件苦差事

只是现在的教育环境好起来了,很多人都不知道以前点煤油灯读书的日子,也不知道童第周当年借着厕所的灯也一定要读书争气的故事。学校减负是什么?是减少作业,是控制在校的时间,是让孩子做不完的作业可以直接不做吗?剩下的一堆烂摊子最后还是留在家长身上。减负到最后变成了学校的甩锅。

让学生减的负,最后都变成了家长吃的苦

很多方案是没有执行力的

有的学生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每天挑灯夜读,家长来催才去睡觉。有些学生掐着表看着点,说着时间到了就不用写作业了,剩下的时间都在磨洋工。“专家”的想法可能太过于理想化,奈何现实足够骨干,如果学校不看成绩,如果社会不分学历等级,不分985、211,那可真是乱了套了。减负口号下,学校不唯分数论了吗?怎么可能呢?只能说这个口号喊得响,非常响,但是多得是人暗渡陈仓。所以这只是一个没有执行力的方案。不说别的了,两家邻居也会在心里默默的比较我好你差,因为有些人总想着高人一等。

家长变成了学校的老师?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这本没有错。在学校减负的情况下,学校里督促学生学习的老师开始让家长们扮演了,学生的作业同时也变成了家长的作业,学习的压力间接地转移到家长身上了。

让学生减的负,最后都变成了家长吃的苦

改变的过程其实是一个试错的过程,社会上的资源分配、竞争规则都摆在那里,有些事情你不得不承认,不得不妥协。

欢迎交流讨论你的想法。

让学生减的负,最后都变成了家长吃的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