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斗争 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系列述评之二

勇于斗争 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系列述评之二

国泰民安,四个字表达着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朴素的愿望,也承载着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奋进方向和目标。

党的十九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国家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国家治理能力明显提升、社会风险有效化解、社会生态得到优化,平安中国建设不断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平安中国,四个字已成为耀眼的中国名片,也折射着近年来我国深入推进国家治理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社会治安状况,是现代国家治理效能的重要内容,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治理能力与水平。作为平安建设的主力军,全国公安机关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初心不改、勇担使命,以敢于斗争的勇气、善于斗争的智慧,有力维护着社会大局稳定,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

举全警之力,让“平安中国”名片更加亮丽

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大局稳定,既是中国畅行新时代的“动力双引擎”,也成为中国向世界展示的“两大奇迹”。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具安全感的国家之一。

这份安全感集中体现于一次次盛会的平安祥和、万无一失。

今日之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刚刚过去的10月1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隆重举行,举国欢腾,万众瞩目。

大庆安保是对公安机关保安全、护稳定能力水平的一次集中检阅。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安保这条工作主线,在公安部党委的统筹部署下,全国公安机关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周密措施,扎实抓好各项措施的贯彻落实,全国公安民警和警务辅助人员坚守岗位、忠诚履职,确保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安全顺利,圆满完成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安保任务。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郭声琨10月11日在陕西调研时强调,要认真总结重大安保任务成功经验,转化为常态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努力让“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这张“中国名片”更加闪亮。

今日之中国,勇立潮头、勇于担当,以更加进取、自信、成熟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

博鳌亚洲论坛、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中非合作论坛、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在越来越多的国际盛会中展示着大国风范,而中国警察也因在护航盛会中的优异表现获得广泛赞誉。

这份安全感融汇于群众最切身的体验,凝聚着广大公安民警的牺牲奉献。

“现在夜间在街上散步,或是吃夜宵后回家,看着街上闪烁的警灯安全感十足”——这是一位普通群众的感受;

“看到公安机关打击违法犯罪力度更大、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更严密、群众安全感更强,我想对守护社会平安的公安民警们说声‘谢谢’”——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一位全国人大代表发出这样的感慨。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广大公安民警的奋斗目标,他们用自己的付出擎起了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景。党的十九大以来,广大公安民警立足本职、勇于担当,重大安保中流下的汗水、破案追逃中熬黑的眼圈、服务群众时不停歇的脚步,都是他们牺牲奉献最好的注脚,其中,不少民警为守护平安付出了鲜血甚至生命。

今年7月,国务委员、公安部党委书记、部长赵克志在给浙江省杭州市公安局下城区分局长庆派出所全体民警回信时强调,希望你们和全国广大派出所民警忠实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和使命,坚持源头治理、群防群治,与群众手拉手、心相印,积极投入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活动,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把风险隐患消除在初始,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安治理格局、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作出新贡献。

淬平安之剑,向违法犯罪发起凌厉攻势

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

在今年的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围绕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突出问题,履行好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职责,对涉黑涉恶、涉枪涉爆、暴力恐怖和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对盗抢骗、黄赌毒、食药环等突出违法犯罪,要保持高压震慑态势,坚持重拳出击、露头就打。

党的十九大以来,围绕影响社会安全、群众反映突出的违法犯罪活动,全国公安机关主动出击,发起一波又一波凌厉攻势。

一个个专项行动拉开序幕,剑指违法犯罪——

今年6月13日,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以“打诈骗、抓逃犯、保大庆”为主题的“云剑”行动,坚决遏制电信诈骗、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套路贷等新型网络犯罪上升势头;

今年7月25日,全国公安机关集中打击食药环犯罪“昆仑”行动部署会召开,向食药环、知识产权等领域的突出犯罪活动发起凌厉攻势;

今年8月14日,全国公安机关打击涉税犯罪“百城会战”行动部署视频会召开,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坚决打好遏制涉税犯罪攻坚仗;

……

一个个战报频频传来,令人振奋鼓舞——

今年10月11日,244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被我公安机关从菲律宾押解回国,涉及全国多个省区市的特大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案成功告破;

今年8月12日,公安部组织全国公安机关在154个城市同步开展集中统一销毁活动,对10.7万支非法枪支及一大批炸药、雷管等爆炸物品进行集中安全销毁;

2018年以来,全国破获毒品犯罪案件14万起,打掉制贩毒团伙9900余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8万名,缴获毒品93吨;

……

一次次直击犯罪的专项行动、一个个令人振奋的战报战果,有力推动着各项平安指数的提升。今年上半年,全国刑事案件立案总量在连续3年下降的基础上,同比又下降6.7%;8类严重暴力犯罪案件同比下降11.1%,保持了连续多年下降趋势。在以雷霆之势荡涤违法犯罪的同时,全国公安机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聚焦法治公安建设,始终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不断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提档升级,有力提升了公安工作法治化水平和执法公信力。

以雷霆之势,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黑恶势力是社会毒瘤,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秩序,侵蚀党的执政根基。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事关社会大局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心向背和基层政权巩固,事关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在全国启动。

一声号令,行动如风;谋篇布局,落地有声。

——公安部成立由赵克志部长担任组长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27个局级成员单位组成,明确职责任务,层层深入推进,第一时间制定出台了《公安部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的意见》;

——公安部先后多次召开全国公安机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部署动员会、电视电话会、工作推进会、领导小组会,公安部扫黑办每月对各地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视频调度、通报情况;

——省、市、县各级公安机关均把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为“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既挂帅、又出征,重要问题及时解决、重点线索亲自批办、重大案件直接指挥。

以雷霆之势,坚持依法严惩;持为民之心,坚持除恶务尽。

坚持依法严惩。此前,公安部会同最高法、最高检、司法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办理黑恶势力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关于办理实施“软暴力”的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关于办理黑恶势力刑事案件中财产处置若干问题的意见》《关于办理恶势力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关于办理“套路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等文件;近日,公安部会同国家监委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发布《关于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严惩公职人员涉黑涉恶违法犯罪问题的通知》,为确保专项斗争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提供了基本遵循。

坚持纵深推进。公安机关进一步深挖彻查黑恶势力“保护伞”,坚持把扫黑除恶与反腐败斗争和基层“拍蝇”结合起来,积极会同纪检监察机关,建立涉黑涉恶腐败线索、黑恶势力犯罪线索双向移送制度和查办结果反馈机制,严肃查处涉案公职人员。截至9月底,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查处一批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案件,移送司法机关5500人,有效净化了政治生态,党风政风明显好转。

坚持除恶务尽。公安部持续加大对涉黑在逃人员的缉捕力度,对10名重大在逃人员发布A级通缉令,已到案9人;对299名在逃涉黑人员开展集中追捕,已抓获247名,到案率达82.61%。

勇于斗争,利剑出鞘;攻坚克难,战果累累。

截至2019年9月,全国公安机关共打掉涉黑组织2288个、恶势力犯罪集团8033个,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3万余起,查获涉案资产价值1474亿元,有力地净化了社会环境、维护了社会治安大局稳定、提升了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织平安之网,扎实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维护公共安全的骨干工程,也是建设平安中国的基础工程。

党的十九大以来,公安部党委立足新时代新使命,谋划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

今年3月,公安部党委审议通过了《全国公安机关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行动计划》。

今年8月,赵克志部长提出了“以开展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标准化城市创建活动为载体,按照‘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原则,加快完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面落实各项防范管控措施,着力提升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效能”的具体要求。

公安部多次对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进行部署,特别是把加强派出所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今年公安部部署在全国公安机关全面开展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活动;今年3月,部分地方公安机关社区农村警务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暨公安派出所工作座谈会召开,推动建设完善现代化社区农村警务工作体系……

一次次自上而下的部署推进,有力推动着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与此同时,一个个由点及面的创新推广,绽放出“满园春色”,不断夯实着平安建设的根基。

各地公安机关积极探索,紧跟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科学技术创新的步伐,以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为导向,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广东公安机关通过打造省级大数据融合应用“一个平台”,夯实智感安防区、社区新警务“两个支点”,设置省际、市(县)际、核心区“三道安检防线”,全息感知人员、物品、单位、活动“四种要素”,构建起多维度的社会治安防控网;

武汉市公安局以54个警务综合服务站为主体,特警、武警武装巡逻队和“汉警快骑”等力量为辅助,建起大巡控格局;围绕200个重点区域,打造“1、3、5”分钟快反圈,各区域均有100人的快反队支撑响应;

上海公安机关围绕“上海无贼、上海无祸”的目标,依托智慧公安赋能,创新防控手段,注重人机结合,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注入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着力推动工作重心从应急处置向风险管控转变,努力走出了一条符合超大型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新路子;

……

依托不断创新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托越织越密的平安之网,平安建设的根基越夯越实,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大幅提升。

确保社会大局稳定!全国公安机关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全力以赴交出满意答卷。

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广大公安民警不负期待、不负人民,永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