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江一燕到撒貝寧:賣人設與人設之間,有著天壤之別

電影《劍雨》裡轉輪王對彩戲師說:“我早就對你說過,你要練功夫就練功夫,要練變戲法就練變戲法,非要把兩者混為一談,能活到今天也是奇蹟了。”

從寫出“諾貝爾數學獎”的靳東,不知知網為何物的“博士”翟天臨,到拿到建築大獎的“斜槓青年”江一燕,娛樂圈設立學霸人設的明星好像無一例外都翻了車。連最近噹噹網創業夫妻李國慶、俞渝也因為離婚家醜風波“恩愛”人設崩塌,讓圍觀群眾們跨界吃了一回瓜。

人設到底有什麼吸引力,能讓這麼多明星冒著被拆穿後跌落事業谷底的風險也要建立?

從江一燕到撒貝寧:賣人設與人設之間,有著天壤之別

01

被販賣的人設—娛樂語境下的亮麗軀殼

人設的本意是虛擬人物的形象設計,它本身只是一箇中立詞,比如賈寶玉的人設就是多情文藝。但從娛樂圈的資本運營來看,名詞“人設”變成了動詞“賣人設”,才有了後來的“人設崩塌”。人設需要符合大眾的審美標準,越符合市場需求,變現的能力也就越強。

一旦人物形象扮演不到位,或因為某一件事而顛覆形象,就會給人一種欺騙感,被網友口誅筆伐。

從江一燕到撒貝寧:賣人設與人設之間,有著天壤之別

人設流行起來的源頭已不可考,不過當年第一次將人設崩塌這個詞帶入大家眼中的應該是文章的出軌事件。當年他與相差九歲的馬伊琍戀愛,被拍到時正在KTV相擁,一個勇敢一個瘋狂,比《奮鬥》裡的夏琳、向南還要火熱。婚後文章為大女兒起了小名為愛馬,表示此生最大的驕傲就是馬伊琍。“愛妻人設”立得穩穩當當,贏得讚譽的同時主演的影視劇收視一路高升。但2013年的出軌事件讓文章聲名狼藉,迄今沒能回到當初的巔峰時刻,“人設崩塌”這個詞到兩人離婚都還沾在他身上。

從江一燕到撒貝寧:賣人設與人設之間,有著天壤之別

理查德戴爾《明星》中說到:明星文化的核心訴求就是販賣夢想。觀眾喜歡“人設”下的明星從心理學角度理解,是投射的作用,將自己的情感、衝動或者願望歸結在另外一個人身上。

當初小花迪麗熱巴以“呆萌吃貨”的人設圈粉無數,“能吃但又瘦又美”是多少女孩子夢寐以求的啊!但是漸漸的她的營銷開始用力過猛,在許多節目裡看似不停在吃,實際上只是將食物放嘴皮子上磨一磨而已並沒有傳說中大量進食。在金鷹節頒獎上,用實力並不強勁的作品打敗殷桃等老戲骨後,網友們積攢的不滿一下子爆發,往日的可愛變成做作,努力變成矯情,連帶著獲獎的作品播過之後也沒被逃過打差評的待遇,人設崩塌了。

從江一燕到撒貝寧:賣人設與人設之間,有著天壤之別

在麥金泰爾看來,人物之倫理道德是人物的立身之本。也因此,作為一種人物,人設背後必定預設著某種倫理道德立場、道德信念和道德語言。而所謂的“人設崩塌”則意味著人物背叛了自己的道德立場。

明星這個詞本來就代表了“光鮮亮麗”的人設,但在競爭激烈的信息時代,為了得到更多的流量,許多經紀公司會放大藝人身上的某些特質,給粉絲呈現一個美好的幻想對象,娛樂至上,擋在明星前面的華麗軀殼,如雙刃劍,營銷不好便傷人傷己。

從江一燕到撒貝寧:賣人設與人設之間,有著天壤之別

02

遊離利益之外—忠於自我,不畏人設

打鐵還需自身硬,好的人設大多是不經意間表露出來,給人以驚鴻一瞥,難以忘懷。

撒貝寧在沒離開央視之前,給人的感覺一直都是嚴肅、專業的代表,主持的《今日說法》鏗鏘有力,充滿正能量。

但是在參與湖南網綜《明星大偵探》時,撒貝寧“人設崩塌”,變成一個放心縱火犯,玩得了梗,造得起流行詞,因為一句“北大也不錯”跟何老師並棲“雙北”行列。

從江一燕到撒貝寧:賣人設與人設之間,有著天壤之別

但他並非單純的娛樂大眾,在節目虛擬的玫瑰酒店案件中,向遭受校園暴力的受害者道歉,又飛不上的雲霄中,嚴肅的批評了鬼維修的不認真和魏總監的受賄行為。可以說,撒貝寧用自己的修為底蘊拔高《明星大偵探》高度。

他曾說:年輕人不想被約束是好事,但是切記千萬不要被不受約束而約束!不給自己設限,但又遵從本心,這才是遊離利益之外的人設吧!

從江一燕到撒貝寧:賣人設與人設之間,有著天壤之別

雷佳音是少數演反派還要被人心疼的演員,觀眾給他的人設是“前夫哥”、“雷大頭”,《我和我的祖國》裡他一出場影院裡一片笑聲。但他並沒有過多去嘗試“萌系中年”的甜頭,轉頭就在《超時空同居》裡演繹了一把暗黑總裁。

人才輩出的娛樂圈裡,從來就不缺乏各種美好人設的人,或萌或可愛,甚至比雷佳音幸運的也不計其數,但觀眾緣好最重要的還是:他是好演員。

從江一燕到撒貝寧:賣人設與人設之間,有著天壤之別

業務+迭代=不敗之地的人設

作品可以豐滿藝人的人設,但不要過多地將自己的風格束縛住,“老幹部” 靳東現在遭遇的事業瓶頸除了自己作以外,還因為觀眾過於喜歡過他的某一形象,很快就會開始抱怨他演什麼都差不多。

從江一燕到撒貝寧:賣人設與人設之間,有著天壤之別

03

人人皆有人設

社會心理學家戈夫曼認為,不管是名人還是普通大眾,每個人都有“人設”。

在娛樂還不那麼盛行的年代,明星不叫明星,只是文藝工作者,人設只是一個道德模範,大家認可的形象需要對集體有貢獻。

在知乎的圓桌探索上有過關於“戀愛中的人設”、“工作中的人設”等討論,可見在大家眼裡,人設並非明星專屬的。我們日常工作生活中也需要塑造一個好的人設,這樣有助於給他人留下好印象,從而影響他人對我們的看法和行動。

從江一燕到撒貝寧:賣人設與人設之間,有著天壤之別

關鍵就在於:如何在人設與自我中保持平衡。

打造人設確實比拼事業要簡單得多,和明星相比我們普通人不需要過多地去注重形象問題,而是保證自己能夠與別人和睦相處,並實現個人成就。但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過份沉溺自己扮演的角色就容易與真實的人格相排斥,從而生活在恐懼與焦慮中。

Hovland, Janis和Kelly在1953年提出的飛鏢效應,指個體所作所為的結果與預期目標完全相反,甚至使個體本身受到損害的效應,社會心理學上常以飛鏢效應喻指“適得其反”的工作。

目標與手段一致才能杜絕“人設崩塌”。

比如在公司是細緻耐心的人設,那麼工作的時候就多上一份心,對每個數據嚴防死守;在老師面前是勤奮刻苦的人設,那麼上課的時候就把筆記寫得詳細清楚一點,有空就去圖書館。除此之外,哪怕你下班去蹦迪,下課去逛街,都不會影響到你的人設,因為你完成了本職。

從江一燕到撒貝寧:賣人設與人設之間,有著天壤之別

這點我最佩服的是林徽因,當全世界給她一個“才女”的人設時,她在民國文壇激起一層一層漣漪,甚至能用創作的戲劇贏得泰戈爾的讚譽;當被人嘲弄是“太太”文學的時候,她跟著考察隊全國考察,在惡劣的環境下野外工作,保護古建築。高負荷的工作導致嚴重肺病,51歲就離開了人世。林徽因應該從不懼怕“人設崩塌”這個詞,因為走到哪裡她都是響噹噹的才女。

架構一個美夢的同時,你得為這個夢全力以赴。

在這個世界,有人酷愛錦上添花為前程,有人風雨兼程做自己,有人盲目追逐找存在,有人格外清醒躲是非……一切信息無所遁形的時代,虛假難以生存,唯有真相才能永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