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少年的你》你是否會反思,自己曾經也是校園“霸凌者”?


要說現在最火的電影,那一定是由周冬雨易烊千璽主演的《少年的你》,周冬雨為作品剃頭,演技和職業素養再次得到肯定,不愧是影后。

易烊千璽更是“撕掉”了小鮮肉的標籤,讓觀眾看到了他的成長,演技不輸專業演員,他飾演的劉北山既是一個街頭小混混,也是一個心存溫暖的孩子。

看完《少年的你》你是否會反思,自己曾經也是校園“霸凌者”?

除了兩位主演的演技得到眾人的認可外,電影中反應的主題“反校園霸凌”得到了大眾的關注,電影中周冬雨飾演的陳念是一心帶著媽媽走出現在生活,考入北京的高三學生,卻因為自己的一個“善舉”成為下一個被霸凌的人,因此她被同學群毆,被剃光頭髮,被扒光衣服拍裸照發到網上,遭遇一系列的校園暴力。

電影院中很多人都因為可憐陳念小北的遭遇,而哭得泣不成聲,除了可憐之情外,相信很多人會反思,自己曾經是否也是校園霸凌者之一?電影中胡小蝶被欺負的時候,很多人都是旁觀者包括陳念,他們沒有直接霸凌過胡小蝶,但也沒有幫過她,這種旁觀者都間接成為害死胡小蝶的“兇手”。

看完《少年的你》你是否會反思,自己曾經也是校園“霸凌者”?

所以我們上學的時候不是“被霸凌”就是“霸凌別人”,不過看完電影能反思自己的曾經,相信也是這部電影的用意吧。

電影中最大反派魏萊讓很多人恨得牙癢癢,她是一個矛盾體,她外表美豔青春靚麗,偽裝成一個乖乖女的形象,內心卻如蛇蠍,是校園暴力的主導者,她害死胡小蝶後還能輕鬆的跟警察交談,她拍了陳唸的裸照絲毫沒有愧疚感,卻因為怕報警而跪下來求陳念。

看完《少年的你》你是否會反思,自己曾經也是校園“霸凌者”?

看完《少年的你》你是否會反思,自己曾經也是校園“霸凌者”?

看過電影的觀眾不難發現,魏萊之所以成為這樣的性格與原生家庭分不開,魏萊家裡很有錢,在學校裡受到老師學生的追捧,其次是她的媽媽,在警察告訴媽媽女兒孩子害死人了,媽媽並沒有責怪女兒,而是先質問警察死者是不是心理素質不好,之後為女兒找藉口,說孩子不懂事,她就是太單純了,最重要的是魏萊的爸爸,魏萊復讀讓爸爸面子過不去因此一年沒跟魏萊說話,連魏萊死的時候爸爸都沒有絲毫傷心,看了一眼女兒就生氣地走了。


這樣的家庭造就魏萊成為了校園暴力的加害者,所以說“霸凌者”兼具可憐可恨於一身,這與父母有很大的關係,但是父母卻裝作看不見。

看完《少年的你》你是否會反思,自己曾經也是校園“霸凌者”?

那麼父母該如何教育孩子,避免孩子成為“霸凌者”呢?

一:讓孩子生長在有愛的家庭裡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父母要用愛去培養孩子,而不是一味的嚴格,更重要的是以身作則,不要用暴力去教育教育孩子。

二:不縱容孩子犯錯,培養孩子的共情能力。

父母從小就要培養孩子的對錯意識,形成正確的是非觀,無論多小的事,父母都要指出孩子錯誤,千萬不要縱容孩子犯錯。還要培養孩子的共情力,做能體諒被人的善良孩子。

看完《少年的你》你是否會反思,自己曾經也是校園“霸凌者”?

除了不做“霸凌者”,父母也要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

一:對校園霸凌說不

如果孩子不幸成為校園霸凌對象,父母一定不要不當回事,你的一句“為啥不欺負別人就欺負你?“可能會毀了孩子的一生,家長一定要教會孩子對校園暴力說不,必要的時候家長介入跟老師和對方家長歐通。

二:不做校園暴力旁觀者

對於校園暴力很多學生都是旁觀者的姿態,一味地觀看不知哪天你就會成為下一個被霸凌的對象,所以父母要教給孩子不做旁觀者,報警、告訴老師幫助那個可憐的同學。

看完《少年的你》你是否會反思,自己曾經也是校園“霸凌者”?

你看完《少年的你》有沒有反思自己?


我是一個萌娃控,也是一位高級育兒師,關注兒童心理,一起解讀成長的那些煩惱,如果你在我的文章中找到了共鳴,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我,把我的文章分享給更多的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