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让它毁了你的人生:对抗你的“约拿情节”

昨天,我的某位小姐妹暗恋许久的男神,被别的姑娘追到手了。

据说那姑娘带着姐妹团在男生宿舍楼下拉起了横幅,还用九九八十一团玫瑰摆出了爱心的形状。现场气氛异常火爆,连赶来维持秩序的保安都没好意思下手赶人。

我的小姐妹听到消息后愤愤不平,和我吐槽这个野女人压根配不上男神。

我说,配不上又如何?谁叫你不和人家表白。就算没有鲜花横幅,亲口说一句表明心意也是好的。

她说,还不是因为我总是担心自己配不上男神,想等自己变得更好些再去告白。

我说,结案了,你这是有严重的“约拿情节”,再不抓紧克服一下,你就等着当一辈子国家一级退堂鼓表演艺术家吧。

看她一脸呆呆的样子,我就知道她没听懂我的话。

也好,今天就借这个机会,好好讲讲这个讨厌的“约拿情节”。

请不要让它毁了你的人生:对抗你的“约拿情节”

什么是约拿情节

约拿的典故源自《圣经》。

约拿是犹太人的先知,他一直渴望能够为神明服务。

他的虔诚感动了神明,这一天神降下了旨意,派他去一座城市传达神的恩典。

收到消息的约拿,担心自己能力不足,无法很好的完成神交办的任务,于是他退缩了。

他不断的躲避神的找寻,甚至一度被一条大鱼吞到肚子里。

故事的最后,约拿经过了反复的犹豫,终于醒悟,勇敢的完成了神的使命。

在心理学领域,“约拿情节”被用来形容对成长和成功的恐惧,以及在机遇面前自我逃避的心理状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在1970年出版的个人文集《人性能达的境界中》中,首次使用了这个概念。

请不要让它毁了你的人生:对抗你的“约拿情节”

约拿情节的危害

  • 习惯失败

既然约拿情节是对成功的恐惧,那么它的首要危害就是让人习惯失败。

比如我的小姐妹,如果她不能克服自己身上的约拿情节,那么她下一次遇到心仪的对象时,依然会在犹豫中再一次错失机会。

长此以往,她对自己的能力就会更加怀疑,而她每一次新的失败经历,又会再次强化她的这种自我认知。

最终,她将完全习惯失败的感觉,并将失败当成对自己的定义。

这时,她的自我认知将产生非常严重的障碍,并且这种障碍会从情感逐渐蔓延到生活的其他领域。

请不要让它毁了你的人生:对抗你的“约拿情节”

  • 能力退化

约拿情节的第二个危害,是造成个人能力的退化。

这种情况,在日本的蛰居一族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

上世纪80年代,日本由于经济状况严重恶化,产生了一批年轻的失业人员。

他们由于自信心受到打击,产生了严重的约拿情节,拒绝工作也拒绝与人交流,整日呆在家中。

常年家里蹲的生活使他们完全丧失了正常人该有的生活能力,甚至出现父母去世后,中年家里蹲活活饿死的惨剧。

当自我认知障碍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随之而来的就是个人能力的退化,最终变成只剩下最基本生理需求的行尸走肉。

请不要让它毁了你的人生:对抗你的“约拿情节”

如何克服约拿情节

既然了解了约拿情节的危害,那么我们要如何去克服它呢?

  • 学会开始

苹果的CEO库克曾在斯坦福的演讲上说,“人生从没有完全准备好了这回事”。

要知道问题永远都会出现,所有的算无遗策,在事后看都是漏洞百出。

计划和准备有多详细,都只是后面的无数个0,没有开始行动的那个1,他们都是毫无意义的。

李安在《饮食男女》中说,人生不像做菜,不能等所有东西都准备好了再下锅。

所以,给自己点勇气,当机会到来的时候,请不要只用头脑去思考,更要学会用身体去拥抱它。

请不要让它毁了你的人生:对抗你的“约拿情节”

  • 学会寻找成功

福楼拜说,成功是一种结果,而非目的。

这话的确没错,然而对于急需建立自信的人来说,情况应该反过来才对。

我失业的时候,自信受到了非常严重的打击,整个人都是灰色的。

你知道我是怎么走出来的吗?

我先是用了一周时间学会骑自行车,然后用了一周的时间学会烤蛋糕……

我试着去追寻那些微小而确定的成功,把它们拿在手里,证明我可以做到。

仅仅一个月的时间,我就从失业的打击中恢复过来,并勇敢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请不要让它毁了你的人生:对抗你的“约拿情节”

结语

相信读过这篇文章,您已经对约拿情节的概念、危害以及如何克服它有所了解。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所帮助的话,还请点赞支持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