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愿意去规培吗?

陈皮81761827


我对于愿不愿意去规培这个问题的感触很深,因为我就是刚刚规培结束,我就来谈谈我的看法:

为什么要规培?

2013年12月31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等七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15年,各省(区、市)须全面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到2020年,基本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所有新进医疗岗位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临床医师,全部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第一点、规培即所谓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根据《指导意见》的相关内容可以了解到,我国住培政策是2015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实施的。而对于2020年之后的新的医学本科学历及以上学历的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就得硬性要求经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后才能够从事医疗的相关诊疗活动。从前面的相关文件可以看出,规培政策是一个国家性的决策,必须所有的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都需要遵从的。


第二点、规培的目的是能够提高自己对于医学的认知有很好的提升。因为刚从医学院校毕业,仅仅从书本上的学习以及一年的实习生涯是没有办法能够清楚的了解医学这一门学科的,需要对于医学有更深的了解、体会才能够明白自己是不是喜欢医学,是不是愿意从事医学相关的工作。

第三点、通过规培对于疾病的诊治有更深一步的了解、更注重医学人文的关怀。住培期间需要在不同的科室之间不停的轮转、学习,对于各系统疾病都有一定的了解,可以为以后的工作做好祭奠;通过学习其他前辈与病人之间的交谈,可以慢慢体会人文关怀对于疾病的诊疗的帮助,提高病人良好的就医体验,减少医疗纠纷。

规培医生主要关注什么事情?

第一件事:是否可以学习到对于自己有用的知识

  • 有很多不错的规培基地对于规培生是很认真、积极的对待的。对于自己在临床工作的经验能够倾囊相受,这对于初入职场的规培生来说是很难得的经验。同时也有些带教医生不仅从理论知识,还从临床操作等方面都对医学生有很好的指导作用。规培生对于这些愿意教、乐意教的医生很是欢迎,工作也有动力、学习进步也快。



  • 但是,还有不少规培基地仅仅是把规培生当做一个免费劳动力,医院不支持规培工作,基地员工没有带教意识,只会使唤规培生做些跑腿的工作,丝毫不接触诊疗的相关工作。对于这些不负责任的规培基地,规培生怨声载道,但是也只能敢怒不敢言,得过且过的荒废三年的规培时间。

第二件事:规培期间的待遇问题

  • 因为医学生经过五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医学相关的理论知识,能够胜任部分医疗工作。国家也支持规培薪酬、补贴,但是政策下放到规培基地就出现了变质的情况。很多规培医院使唤规培生的时候不分昼夜,但是一到需要发钱的时候就斤斤计较,甚至还出现了克扣国家补贴的情况。而对于很多规培生来说,已经是二十七、八岁了,规培期间的待遇还不能够养活自己,还需要家里的救济,这就寒了部分规培生的心。


    因此,对于规培基地的选择很重要。我相信,如果规培基地能够认真对待规培医生,不区别对待规培医生,处理好规培生的待遇问题,还是有很多人愿意去规培的。这就是我的个人观点,虽然并不能代表绝大多数人,到应该也是很多人的一种心声。


努力的90后大叔


对医学生来说,规培是又可爱又可恨。自国家规范规培制度以来,无论你是本科生、研究生、还是博生,只要没有规培证,统统按强制三年规培来处理。我本身也是一名医学生,在理性上我是支持国家规培政策的,可是人终归是得活着,如今国家给规培生的待遇是相当的保守,规培生想靠自己挣钱基本上是捉襟见肘。据我所知南方稍好一点的城市,规培生每个月实际到手的工资3000-4000左右,而在北方即使是省会城市也只有2000左右。如果是自己在外租房,基本上都需要家里补贴度日。对医学生而言既响应国家号召,又能有个好前景的选择就是考研。就医学专业来讲,一般的一本大学医学相关专业考研率仅有25%左右。(不包括985、211类,我并不了解这些顶尖的院校,不想乱说误导别人)。而另外75%中,小部分转行,一部分就业,剩余的选择再战。医学生报考大学时怀揣着满满的对未来的期许选择了医学,而最终能够实现理想的却很少。面对规培政策的出台,本科就业又多了一个新的限制,网上也流传着“劝人学医,天打雷劈”的调侃。但不管怎么说,选择学医需要勇气,既然踏上了这条旅程并想继续朝着理想而去,就得接受这些政策,理性去对待而不是一味的抱怨,最终才能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圆滚滚啊圆溜溜


看到几个回答愿意的,以学习提高为理由,说明了医学界的新人们还是很淳朴的。可惜他们没有看到规培的现状和实质。

规培,从出台问世,就没管你愿不愿意,直接跟晋级绑定,成了必经之路。

起初我以为是跟国际接轨,规范化培养医师的真本领。可是当“专培”出现后,我发现我错了。

或许一些效益好的大医院,给规培生足够的补贴。可是国家政策,给规培生一年两万的培养费用,简直是个笑话和悲剧。

本来医学就比其他专业多念一年,毕业后规培的青年医生,都是适婚适孕的年龄,他们需要安身立命,需要养家糊口。

一年两万,一月1666,加上夜班费和食堂补助,广大的规培生在温饱线上挣扎的同时,最混账的是规培质量得不到保障。一个规培医生,上面一年给规培所在医院四千到六千,再分到科室及带教老师,又能有多少积极性去培训规培医生。

回过头来说,专培的问世,给医生晋级之路再设路障,再耗时间。它犹如当头棒喝,让我们看清了规培的实质——变相剥夺青年医生处方权,变相剥削青年医生劳动力。

现在再问愿不愿意?玩笑话了,医疗资源太少,满足不了老百姓的医疗需求。怎么办?压迫青年医生,让马儿玩命跑少吃草,简单粗暴有效!规培、专培,应运而生!


帽子手杖


如果你有意愿从事临床工作,无论国内国外,规培不管愿意不愿意,都是一个必经的过程,虽然在这期间,你可能会累成狗,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但是你要知道,规培不仅培的是你的管患者跟手术写病历的梦里,更多的培养自己心理素质。其实锻炼心理素质最重要的就是与人交流,包括和家属交代病情,和同事之间的交流,和上级医生的交流,这些会让你不断切换身份,穿梭于各种场景。规培的另一个作用就是通过长时间在临床的工作经历,你会在规培结束后清楚的知道自己究竟是不是适合当一个临床医生,如果不适合,千万别将就,应该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职业。


医学英语everyday


这个不是你愿不愿意规培的事 是你必须要规培,除非你一辈子只想当住院医

本科规培硕士规培博士也规培呢?

所以你如果是一个本科生,再来考虑规培的问题,我觉得可能你不是最吃亏的那一批人。

所以说目前的医疗环境下,想要学医必须要做好吃苦耐劳,以及家庭方面的准备,如果不是这建议,你就不要学


心内科博士医生几米杨


对于我本人来说,我愿意,我在基层乡医院,社区医院工作有几年了,一直在做公共卫生医师,照这趋势,短时间内没有发展前途的。现在已经考取了医师资格证,准备转做内科医师,现在在当地一家三甲医院规培,跟着带教老师学习,的确收益颇多,以后有个专业,不管是回原单位,还是再找个单位,都能提高工资待遇。


董好多dl


不是你愿不愿意,现在医学生毕业必须要参加规培,否则无法晋升职称。国家制定规培政策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每个医院的规培水平参差不齐。对于个人发展而言,规培肯定是有必要的,对于培养自己的临床思维、技能操作都是有帮助的。但是目前大部分医院规培待遇低下,甚至部分医院拿规培生当免费劳动力,所以规培制度还有待完善,希望国家能够提供规培待遇,不要让生活压力阻碍医学生的健康成长。


幸福蛋1


如果是愿意的话,就不会有这后面的规定了,只有规培了你才能进得了相应的医院,只有规培了你才能进主治,进职称。这不是愿不愿意的问题是你要这行呆必须这么干,你说如果是自愿的话,后面这些强行要求是为了啥呢。


用户1136672400442


不愿意


河南崔医生


二甲医院工作16年的一线医生了,工资加奖金三四千元,房价破万,已经成为社会底层,可怜孩子跟我受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