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寧石鳥村的傳說

本文轉載目的在於信息學習、交流,非商業盈利用途。

普寧市梅塘鎮石鳥村的由來,從古至今,有這樣一個傳說。

普寧石鳥村的傳說

後的山上,有幾塊大石頭疊在一起,遠看起來很像一隻鳥,因此,這個村就叫石鳥村。據說這隻大石鳥,在很久很久以前,是有靈性的。它每天夜間都要飛過大南山,到海邊(惠來縣)一戶姓方的大戶人家的穀倉去,吃飽了稻穀便飛回來。返來時,在白坑湖邊伍姓的祠堂上停留放屎。因此,每日白坑村伍氏祠堂的天井角處,便有一石白米。方姓的大戶雖然發覺穀倉裡的稻穀不斷減少,但卻查不出原因。所以當時有“食粟惠來方,放屎白坑伍”的傳說。

普寧石鳥村的傳說

石鳥山在石鳥村的北面,山勢平緩,村中的孩子每天都有人到此放牛、玩耍。一天下午,幾個放牛的牧童在山坡上游戲,玩得倦了就躺在石鳥身上休息。一個小孩竟然睡著了。太陽下山,炊煙四起,牧童們牽牛回家了,睡著的牧童,沒人喚醒他。不知過了多久,他醒過來了,發覺四面烏烏暗暗,自己卻在谷堆中。於是他放聲大哭,哭聲驚動了姓方的家人,便報告了主人。主人和幾個僮僕提著燈籠,來到穀倉,責問他是哪裡人,為什麼會到這裡來?牧童說他是石鳥村人,放牛後在一塊大石上睡覺,不知為什麼會到這裡來。姓方的聽後,心裡已明白了幾分。

普寧石鳥村的傳說

隔天,姓方的帶了牧童和打石工人,尋問到了石鳥村,看過牧童睡過的大石,心裡暗想,這石鳥好無道理,敢飛去偷食我家的稻穀。這個牧童就是睡在鳥身上,被他帶到穀倉中去的。於是,姓方的富戶就叫打石工人,把鳥的下嘴巴敲斷了。自此以後,這隻石鳥每夜就不會再飛到海邊(惠來縣)去食方姓的稻穀了。

普寧石鳥村的傳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